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头痛引经药物理论研究及方法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痛引经药物属于方剂学中的使类药范畴 ,脱胎于中药归经理论 ,并经过临床反复验证 ,最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头痛引经学说。但到目前为止 ,虽然引经理论仍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但其内在作用机理尚未揭示 ,所以引经药的药物组成上尚难整理其归类原理 ,对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试图从理论上确定引经药物所归的靶经络 ,并探讨引经药物的作用机理和研究方法。1 引经药物的概念、组成及存在的问题头痛引经药物是指头痛治疗过程中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头痛部位及经络循行路线 ,选择相应的引经药物 ,将诸药引入疾病所在的相…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对<内经>的研读体会,结合皮肤科临床实践,从脏腑功能与皮肤、气血津液与皮肤、皮肤的功能等方面.对<内经>理论在皮肤病诊治中的运用进行归纳整理,介绍了个人的临床心得.  相似文献   

3.
引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桔梗作为肺之舟楫,广泛应用于传统复方方剂中。阐述桔梗"引经"作用在传统复方中的体现,通过文献调研,简要辨析桔梗"引经"作用的现代研究现状,并深入剖析其现状的不足之处,基于药物的体内主要作用环节,提出桔梗"引经报使"理论的新思路,以期将中药归经理论与现代靶向理论有机结合,为揭示中药引经理论的作用机制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4.
"六经气化"说是研究《伤寒论》六经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辨治规律的一门学说,从发展史研究、概念解析、研究现状分析三个角度对其简要介绍。明确"六经气化"说的历史沿革,探讨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对"六经气化"说两大组成部分"天人相应"观点及"标本中气"理论的基本概念诠释说明;参考国内外研究近况对"六经气化"说相关研究,从理论阐述、发挥、诸家探讨、临床实践及学说异议等5个方面进行文献疏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归经理论滥觞于《内经》,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时形成奠定了基础,至金元时期,张元素发明了药物“引经报使”之说,基本形成了归经理论,后经李东垣、王好古及历代医家的发挥和运用,归经之说日趋完善。所谓引经药即引导其它药物直达病所,起到引经报使作用的药物。石氏伤科在治疗骨伤疾患中亦重视引经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研究整理五输穴,并综合归纳了凡种同名经五输穴的配穴规律,以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本草图经》本经外药物做了系统归纳、整理、分析,指出后世是在《本草图经》所论述的基础上,进行再发掘研究和运用的。  相似文献   

8.
归纳整理了自甲骨文至马王堆古医书一系列先秦汉时期史料,从先秦时期对骨对骨骼、骨伤、骨病的认识;伤科药物、针灸按摩、导引治疗;伤科法医学和学和伤科疾病的伤科疾病的预防四个方面对先秦伤科成就进行了考究,弥补了对这一在伤科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时期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9.
引经药刍议     
引经药又称“向导药”,是指在处方中具有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直达脏腑、经络或病变部位,使药效集中,从而提高疗效的一些药物。“引经”说是以药物归经、脏腑经络理论为根据的。掌握“引经”说和正确地使用引经药,将有助于加深对方剂的理解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延年益寿方发展史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整理分析了汉至清七个朝代32部古医籍中384首延年盖寿方,考察延年益寿方组方构成模式的形成过程和不同历史时期各类延年益寿方使用频率,以揭示延年益寿方的形成、发展史,反映中医延年学术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变革。  相似文献   

11.
根据归经理论,前人认为一些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具有特殊作用,其选择性特别强,并且可以引导与之同用的其它药物达于病所,而提高临床疗效,因而将此称为引经(或称引经报使、主治引使、响导、各归引用等),又将这类药物称为引经药.历代医家对引经药之说颇为流行,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现就常用经方中某些引经药的应用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归纳整理古今文献,从理论渊源、病理机制、治法方药等三方面探讨从脾胃论治冠心病,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经》妇科治疗学的理论和内容。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从《内经》妇科治疗学的“天人相应”理论、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整理,并与现代临床相结合。结果:整理出《内经》妇科治疗学的系统理论。结论:《内经》妇科治疗学理论对当今临床医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黄帝内经》中的腹诊理论进行文献整理研究,将《内经》中与腹诊有关的原文,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为现代临床中的胃肠疾病及肿瘤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近代浙江中医教育发展史,探讨其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影响。[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整理、挖掘史料并进行归纳分析,了解近代浙江中医教育发展脉络、中医办学概况、中医教育特点。[结果]近代中医教育虽处于困难时期,却在改革中积极前行。近代浙江中医从办学理念、招生制度、学制和课程设置等各方面对传统的中医教育进行了全新改革,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推动了中医教育的发展。[结论]近代浙江中医教育在曲折中发展,成绩斐然,为现代中医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孙升云  弯玲  葛茂功 《中医学报》2011,(9):1058-1059
目的:探讨归经学说的扩展应用.方法: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归纳、总结和分析,对归经学说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将归经学说扩展到中医的腧穴、方剂、病症以及西药归经方面,为归经学说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结论:拓展归经学说理论,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实验教学是病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近6年来发布的病理实验教学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从年度发文量、发文期刊、文章下载及被引次数、发文机构、作者合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间线、关键词突现等9个方面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整理了目前病理实验教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动态,以期为后续的研究重点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其严重性及危害不容小觑,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也是精神科十分常见的治疗,对于其副作用也是众说纷纭,本文就MECT的发展史和两种模式进行简单描述,同时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实验结论进行整理,且进一步归纳了MECT治疗后的相关副作用,包括认知、血清脑钠肽、内分泌及免疫系统方面,为临床上进一步个体化及合理化开展MECT治疗做铺垫。  相似文献   

19.
收集了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关于巴曲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报告 2 5 0余篇 ,经整理综合将研究结果归纳 ,发现巴曲酶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由于脏腑经络受邪不同,头痛的部位亦异,以六经论治头痛,治疗上适当加用引经药引导药物直达病所,使药专力宏,药到病除。《黄帝内经》中就有将头痛按经络分类,但无引经药物的记载。《伤寒论》开创分经用药先例,张元素根据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将药物各归其经,最早提出"引经报使"理论,朱丹溪《丹溪心法·头痛》对六经头痛引经药首作明确论述,后世医家不断完善和发展,引经药在头痛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