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对腹泻患儿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记技术快速检测本院1040份婴幼儿粪便样品中轮状病毒抗原.结果 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忠儿630例,阳性率为60.6%.将6个月-2岁婴幼儿组与<6个月婴儿组、2-6岁幼儿三组作X<'2>检验,P<0.05及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6个月-2岁婴幼儿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同一年龄组男女患儿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是诊断轮状病毒肠炎较敏感的方法,对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ELISA法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海斌  陈友土  胡含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5):345-345,351
目的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以263例秋冬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抗原的方法,测定其大便中轮状病毒抗原。结果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163例,阳性率62%。将6个月~2岁婴幼儿组分别与<6个月婴儿组、>2~6岁幼儿组作比较均(P<0.05),表明6个月~2岁婴幼儿为轮状病素感染的高发期。结论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是诊断轮状病毒肠炎较敏感的方法,对临床诊断该病可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的季节性、年龄段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对中铁四局集团中心医院和安徽省立儿童医院2010-2011年共3 297例腹泻患儿粪便进行常规检查和轮状病毒免疫学检测。结果:3 297份腹泻粪便共检出826例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为25.05%;高发期为11、12月份,最高检出率达48.22%;高发年龄段为6个月~2岁,检出率为30.27%,分布构成比为64.03%;轮状病毒阳性粪便常规镜检发现54.64%的标本镜检阴性,42.91%的标本检出脂肪球,14.99%的标本检出少量白细胞和(或)红细胞。结论:轮状病毒是引起患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及时检测粪便轮状病毒可以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淑梅  武小珺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057-4058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检测在腹泻患儿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记技术,对748例腹泻患儿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在748例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阳性217例,检出阳性率29.0%。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原因,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是快速便捷的检验方法,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婴幼儿腹泻主要病因及在诊断治疗上的意义.方法:对2010 -06 ~2011 - 10间30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采用金标免疫法检测其中的轮状病毒抗原,比较检测结果.结果:300例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阳性147例检出率为49%,阴性153例检出率为51%,秋冬季好发,以6个月到2岁婴幼儿居多.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追主要病原,对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进行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孝感市中心医院1个月~5岁之间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腹泻患儿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该院2008~2010年住院部儿科及感染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在1813例腹泻的患儿粪便中检查536例RV阳性标本,阳性率为29.6%;其中秋季779例,检出RV阳性标本320例,占41.2%;冬季544例,检出RV阳性标本174例,占32%;年龄段在0~0.5岁婴幼儿感染率达到26.2%;0.5~2岁婴幼儿感染率为46.7%,随着年龄增大,轮状病毒感染率随之降低。结论 RV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以6个月~2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组,每年秋冬季为感染高发期。从粪便中检测RV抗原,对婴幼儿感染性与病毒性腹泻的早期快速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邓迎   《中国医学工程》2013,(6):154-154,156
目的了解婴幼儿腹泻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736例小儿腹泻病患儿采用胶体金法进行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 736例粪便标本中,291例感染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9.54%。291例中6个月至2岁251例,占42.83%,由此表明,6个月至2岁组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重要的病原微生物,2岁以下特别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感染率高,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静薇  吕艳  黄杰 《西部医学》2015,27(1):125-127
目的了解本地区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88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结果在1388份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共检出RV阳性标本281例,阳性率为20.24%;其中12月份和1月份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8.67%和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个月至2岁年龄段共1039例婴幼儿中有236例RV阳性标本,占22.71%,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检出的RV阳性标本中有男性患儿158例(19.95%),女性患儿123例(20.64%);患儿性别和感染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RV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每年冬季12月~次年1月份最为集中,其中6个月至2岁年龄段为婴幼儿RV感染的高峰期。对腹泻患儿有必要进行轮状病毒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9.
苏州地区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蓓蕾  李世红  王天成 《吉林医学》2010,31(32):5769-5770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婴幼儿急性腹泻病例中A群轮状病毒(RV)感染的特点。方法:收集苏州木渎人民医院儿科863例<5岁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检测标本中的A群RV抗原。分析阳性患儿流行病学资料。结果:863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RV抗原检测阳性174份,1~2月及11~12月其阳性率分别达25.56%、37.10%,后两者与其他月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段患儿RV感染率以6个月~2岁年龄段较高,6个月~2岁年龄段与其他年龄段的RV抗原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RV感染率为24.62%,女性为16.34%,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05)。结论:苏州地区RV感染高峰期在11月至次年2月,患儿年龄为6个月~2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检测在小儿急性腹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长春市儿童医院检验科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的急性腹泻患儿298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98例急性腹泻患儿中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2.2%,6个月~2岁患儿的阳性率为47.8%,与0~6个月(21.7%),2~5岁(15.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6个月和2~5岁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孩患儿阳性率为31.4%,女孩患儿阳性率为29.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检测在小儿急性腹泻的诊断中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桓  韦美德 《广西医学》2007,29(9):1365-1366
目的 了解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检测在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356例腹泻患儿的粪便,采用金标免疫层析法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结果 在356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共检测出152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率为42.7%.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是小儿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对临床诊断该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腹泻患儿粪便中的轮状病毒,为临床诊断与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56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粪便标本,开展轮状病毒及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156例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呈现阳性者为37例,阳性检出率为23.72%,其中男性患儿检出率为22.68%(22/97);女性患儿检出率为25.42%(15/59)。轮状病毒感染有明显季节性和年龄差异,11~12月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最高,为38.46%(15/39);其次为7~8月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率较高,为22.22%(16/72);再次以9~10月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率较低,为13.33%(6/45)。1~2岁腹泻患儿阳性率最高为28.21%(11/39);其次为0~1岁腹泻患儿阳性率较高为26.31%(25/95);再次为2~5岁腹泻患儿阳性率4.55%(1/22)。结论:秋冬季1~2岁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的临床检出率较高,应采取积极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青岛市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5 525例腹泻婴幼儿的新鲜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结果 5 525例腹泻病儿中检出1 448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阳性率为26.2%。6个月~2岁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检测阳性率为84.5%,男病儿检测阳性率为26.8%,女病儿检测阳性率为25.0%。12月份至次年2月份期间总的检测阳性率为42.9%,明显高于其他月份(15.4%),差异有显著性(2χ=515.50,P<0.01)。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流行季节明显,以秋末至春初为高峰期,临床医生应重视对6个月~2岁腹泻婴幼儿进行轮状病毒的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成都市腹泻儿童轮状病毒和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成都市某三甲妇幼医院腹泻儿童粪便样本297份,采用快速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同时分别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隐孢子虫卵囊抗原。结果共检出轮状病毒阳性31例,男童与女童阳性率分别为12. 43%和7. 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种隐孢子虫检测方法均未发现阳性病例。结论轮状病毒是成都市儿童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以6个月至2岁患儿为主;成都市儿童腹泻患者的隐孢子虫感染率低于预期,此结果需要更大样本量的调查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腹泻病患轮状病毒抗原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免疫胶体金法对我院2010-08~2011-08秋、冬季276例婴幼儿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并根据不同年龄段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276例婴幼儿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中,阳性率为45.05%,其中0~5个月组阳性率为17.1%,6个月~2岁组阳性率为78%,2~3岁组阳性率为4.9%。结论轮状病毒抗原是导致婴幼儿腹泻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通过对此抗原的检测,为临床医师进行病毒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并分析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统计病原微生物检出率。结果 90例腹泻患儿中共检出病原微生物54例(60.00%),轮状病毒感染、致病菌感染比例分别为45.56%、14.44%,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3岁患儿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6个月以下、3岁以上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致病菌高发期分别为9-2月份、6-8月份;致病菌中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46.15%)最高。结论经常规细菌培养法显示,轮状病毒为腹泻患儿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临床应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婴幼儿腹泻患者进行粪便A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以了解A组轮状病毒(RV-A)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腹泻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儿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结果在829例患儿粪便标本中共检出RV-A阳性175例,阳性率为21.1%。全年均能检出RV-A阳性,以秋季阳性检出率最高,占全年阳性率的81.7%。不同性别腹泻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中以0.5~1岁和1~2岁组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以秋季高发,提示临床加强腹泻婴幼儿粪便中RV-A检测,对临床早诊断、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特点。方法: 用ELISA法对1 323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组轮状病毒检测。结果: 1 323例标本中A组轮状病毒阳性600例,阳性检出率为45.4%。10~12月份为轮状病毒性腹泻发病高峰期。2003年A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在>6个月~2岁组最高(53.4%),0~6个月组次之(18.8%),>2~5岁组最低(13.8%);男性患儿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患儿(P<0.05)。结论: 轮状病毒为>6个月~2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9.
1993年~1994年间,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腹泻粪便标本234份,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116例,阳性率为49,6%。为了研究三氮唑核苷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随机将检测到的阳性标本分成两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16例均系急性婴儿腹泻住院病例,且经ELISA试验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者,其中男64例,女52例,男:女=1.23:1。发病年龄32天~2岁零6个月,多数在6个月至2岁共94例,占81.0%,其中母乳喂养56例占48.3%,好发时间9~11月份,共103例占88.4%。2.临床表现本病起病…  相似文献   

20.
318例腹泻婴幼儿粪便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镇松  刘秀卿 《河北医学》2009,15(6):698-700
目的:检测分析由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腹泻婴幼儿的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儿科住院部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318例腹泻婴幼儿中检出106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总阳性率为33.3%。各个年龄段的感染率分别为:〈6周组为14.3%,6个月至2岁组为36.0%,2~5岁组为12.5%。经X2检验,P〈0.01,表明以6个月至2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段。男性患儿感染率为34.6%,女性患儿感染率为30.1%,经U检验,P〉0.05。男女患儿感染率比较无明显差别。本文中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以每年的10~12月为高发感染期,感染率为44.9%,每年的其它月份的感染率为8.0%。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以6个月至2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组和每年的10~12月为感染高峰期,临床医生应重视腹泻病原的检测,以明确诊断,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腹泻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