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片,25 mg/d;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12.5 mg/d。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孕激素水平、子宫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黄体酮(P)、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P0.05)。结论子宫肌瘤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更明显,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低剂量米非司酮(12.5 mg/d)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高剂量米非司酮(25 mg/d)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及血清激素水平包括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和血清E2、P、FSH、LH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小肌瘤体积,改善血清激素水平,且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高强度精确聚焦超声(HIFU)应用于小子宫肌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小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将行米非司酮治疗者设作对照组(30例),行HIFU治疗者设作研究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子宫体积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6.67%,较研究组显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3个月子宫体积(126.04±8.96)cm~3、(109.23±6.55)cm~3,均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子宫肌瘤经HIFU治疗可有效缩小肌瘤,疗效较米非司酮治疗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剂量为25 mg/d,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剂量为12.5 mg/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以及孕激素水平(E2、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子宫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治疗后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E2、P水平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缩小肌瘤体积,改善激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比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剂量为20 mg/d的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服用剂量为10 mg/d的米非司酮,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变小、血红蛋白水平下降,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更为显著,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笔者科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确诊后从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A组(n=32)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2.5mg/d,B组(n=32)口服米非司酮25mg/d,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测量子宫肌瘤体积及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服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结果:两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均缩小、激素水平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子宫肌瘤体积、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2例(2/32,6.3%),明显低于B组的14例(14/32,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12.5mg/d)米非司酮可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不良反应较轻,能够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前或近绝经期患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9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米非司酮25mg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以及孕酮等各项激素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激素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更加优秀,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显著缩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睢阳区妇幼保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25.0 mg/d治疗,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12.5 m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以及子宫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2.5 mg/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良好,且较为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74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6例)给予米非司酮,研究组(88例)额外给予自拟活血化瘀方,疗程3月。比较2组子宫和肌瘤体积、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孕激素(P)的改变。结果 与治疗前比,2组子宫体和肌瘤的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P<0.05。研究组白带增多、月经异常、经期腹痛的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59% (85/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 (70/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化瘀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更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缩小肌瘤体积,并且对孕激素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采用大剂量与小剂量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妇科2015.1~2016.1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0例,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依据药物剂量分组,大剂量组(n=35)应用25mg/d,小剂量组(n=35)应用12.5mg/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明显高于小剂量组8.6%,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但相较于25mg/d大剂量,12.5mg/d小剂量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临床疗效以及观察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7年入院接受诊治的86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研究组(n=43),对照组(n=43)。研究组患者在月经周期1-3d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月经周期1-2d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81.4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对照组18.6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药物使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行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对照组行米非司酮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体积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其中研究组患者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缩小幅度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肌瘤可以减少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剂量25 mg/d米非司酮给予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组采用口服剂量12.5 mg/d米非司酮给予治疗,观察比较两个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大小、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激素(P)水平差异和用药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FSH、LH、E2、P水平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率为6.67%(3例),对照组为22.22%(10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剂量12.5 mg/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治疗效果和高剂量给药基本相同,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率低,相对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米非司酮治疗;干预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后,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有意义;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辅助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 d后血人绒毛膜促进线激素β(β-HCG)水平和包块大小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血β-HCG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7 d后血β-HCG水平为(825.45±182.37)I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 187.87±196.72)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7 d后包块大小为(2.48±1.02)c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4±1.0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β-HCG复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24±5.42)和(14.28±2.43)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96±5.76)和(20.13±3.16)d,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子宫肌瘤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他莫昔芬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80,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米非司酮,给予研究组患者米非司酮和他莫昔芬,统计患者用药后子宫和肌瘤体积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系统分析两种方案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他莫昔芬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扼制病患子宫及其肌瘤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对子宫肌瘤患者长期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8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应用,应用剂量为每天25mg,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应用,应用剂量为每天12.5mg,治疗周期均为半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对患者子宫肌瘤体积、血清性激素水平实施检测,观察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结果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缩小趋势、血清性激素水平降低趋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下降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长期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方式实施救治,有助于患者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提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周萍 《吉林医学》2013,34(15):2929-2930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0例,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起始剂量均为30 mg/d,之后梯度递减。观察组维持剂量10 mg/d,对照组维持剂量20 mg/d。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子宫体积,子宫厚度均有显著性减少,血红蛋白水平有显著性上升,VAS评分有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略差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10 mg/d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方法:80例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手术前不给予米非司酮,观察组术前口服米非司酮10 mg/d,连服90 d;检测观察组用药前后子宫大小及血浆激素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手术患者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结果:观察组用药90d,子宫肌瘤体积较用药前明显缩小(P<0.05),激素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行子宫切除术者少于对照组(P<0.05),肌瘤组织中PR、EGF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ER仍有较高的强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肌瘤组织中PR、EGFR水平可能是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桂枝茯苓加减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9月到本院就诊的48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密切随诊监测。所有患者随诊可靠,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另一组患者给予桂枝茯苓加减丸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大小以及肌瘤大小。结果结果得知,治疗前2组患者子宫大小、肌瘤大小相比较差异较小,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236.69±51.54)m~3、肌瘤体积(64.12±18.75)m~3,均比对照组更小,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与桂枝茯苓加减丸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小子宫及肌瘤体积,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