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60例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检测及病理学检查确诊患有胃肠道间质瘤。结果:这60例患者的CT诊断结果为:有31例患有胃肿瘤的患者,有2例患有小肠肿瘤的患者,有26例患有结肠肿瘤的患者,有1例患有十二指肠瘤的患者。我院结合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这60例患者进行了确诊,结果显示,除了8例小肠内发生病变的患者被确诊为淋巴瘤或腺癌、2例胃窦部内发生病变的患者被确诊为胃窦癌外,其余5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均与其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一致。可见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肿瘤的准确率可达80%以上。结论: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可较全面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结构、形态及肿瘤与周围器官、组织的关系,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从而为临床进行肿瘤分级和治疗提供较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扫描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对其CT扫描的方法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发生于食道2例,胃部10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5例,回肠3例,结肠4例,胃肠外腹腔肠系膜3例.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27例.有2例小肠间质瘤漏诊,均未口服对比剂充盈肠道.结论检查前恰当的肠道准备能提高检出率,利于病变定位和定性,多层螺旋CT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诊断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扫描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对其CT扫描的方法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发生于食道2例,胃部10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5例,回肠3例,结肠4例,胃肠外腹腔肠系膜3例。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27例。有24例小肠间质瘤漏诊,均未口服对比剂充盈肠道。结论检查前恰当的肠道准备能提高检出率,利于病变定位和定性,多层螺旋CT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诊断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在老年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实际效果,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收的58例老年胃肠道间质瘤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X射线诊断,观察组则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以及检出部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与对照组患者,P0.05。检出部位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胃部、横结肠系膜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中,与常规X线片相比,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均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分析其CT表现。结果 CT检查结果显示,4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中,胃部肿瘤27例、小肠肿瘤11例、肠系膜肿瘤4例。其中18例患者胃肠间质瘤表现为良性、17例患者胃肠间质瘤表现为恶性、另7例患者有潜在恶性胃肠间质瘤的可能性。结论在对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采用16层螺旋CT能有效分辨胃肠间质瘤与病变程度,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有利的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郭建榕  蔡美花  蒋铭 《四川医学》2012,(11):2040-2042
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且术前行多层螺旋CT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47例间质瘤中病理诊断良性11例,潜在恶性9例,恶性27例。经统计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胃肠道间质瘤的形态、大小、边界、密度、强化等指标与其良恶性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通过多方位重建(MPR)更清晰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病灶的各项特征,有助于判断其良恶性,为诊治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3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于胃18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3例,回肠3例,直肠3例。胃肠间质瘤向腔外型生长7例,腔内生长5例,腔内外生长18例。胃肠间质瘤CT平扫大部分显示密度不均,其可见大小不一的斑片状囊变坏死区,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平衡期多为中等度强化,1例病灶有钙化,1例伴有肝转移。肿块最大径线3.0 cm~18.5 cm(平均10.2 cm)。结论胃间质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64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有助于其定性定位诊断及良、恶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丽君 《中外医疗》2010,29(28):169-16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和影像分析。结果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在动脉期有明显强化,持续增强扫描囊性部分也无出现强化。有13例未能显示出与胃肠壁有关系。2例患者合并了肝转移。结论运用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可以很清楚的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起源和与周围组织结构的毗邻关系,很好的弥补横断位图像对肿瘤定位的困难,为提早确诊提高治愈率作出贡献,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31例,收集其临床、影像学资料等,分析31例胃间质瘤患者128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图像表现,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128层螺旋CT平扫与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间质瘤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128层螺旋CT平扫对胃间质瘤的检出率及准确诊断率分别为83.87%、77.41%,三期增强对胃间质瘤的检出率及准确诊断率分别为100.00%、96.77%,三期增强对胃间质瘤的检出率及准确诊断率明显优于CT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层螺旋CT平扫中17例胃间质瘤外观形态多表现为圆型或类圆形,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未见明确的粘连和侵犯征象,腹膜后淋巴结未见肿大。14例患者表现为不规则形,向腔内或腔外生长,其中1例患者可见点状钙化灶;128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中,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者6例,内部呈点状不均匀强化者4例;强化方式呈渐进性强化,动脉期及静脉期肿瘤实质部分呈中度至重度明显强化,且静脉期肿瘤实质部分强化程度明显超过动脉期,至延迟期仍然持续明显强化;3例患者胃腔内气体进入病灶出现气体影,未见钙化。结论128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可有效显示胃间质瘤的图像特征,对胃间质瘤检出及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0.
吴耀初  吴华超  陈俏倩  陈珊红 《吉林医学》2013,34(18):3531-3534
目的: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消化道钡餐和MSC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临床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患者32例,对其在术前行消化道钡餐和多层螺旋CT检查,而后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32例患者中,经临床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者19例,肠道间质瘤者12例,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病者1例;经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为胃间质瘤者10例,肠道间质瘤者6例,良性者12例,恶性4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为胃间质瘤者17例,肠道间质瘤者11例,良性18例,恶性10例。消化道钡餐诊断符合率为50.00%,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7.50%。显然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较消化道钡餐检查高(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消化道钡餐与多层螺旋CT诊断均存在明显特征,然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较消化道钡餐检查高,能够对胃肠道间质瘤同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显像,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对小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小网膜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14例小网膜病变中转移瘤6例,淋巴结结核3例,淋巴管瘤2例,胃肠道间质瘤2例,神经鞘瘤1例.CT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10例,轻度强化2例,无强化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对小网膜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并可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至2017年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20例,运用三维重建技术总结其CT影像学特点,并结合文献资料,进一步提高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20例患者共发现20个病灶,其中胃18例、小肠1例、小肠系膜1例。高危险度2例,中度危险度2例,低危险度7例,极低危险度9例。结论多层螺旋CT并结合其重建技术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为术前诊断、危险度分级及手术方式的制定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常州市肿瘤医院就诊的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30例进行多排螺旋CT诊断,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经多排螺旋CT检测,胃肠道间质肿瘤中良性18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8例;强化均匀21例、强化非均匀9例。结论多排螺旋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率高,且判断良、恶性较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结果 28例胃肠道间质瘤中,胃部15例、十二指肠7例、空回肠5例、胃肠道外(小网膜)1例。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的应用能清楚显示28例病变,其中18例呈圆形,10例呈不规则形;生长方式:内生型7例、外生型4例、腔内外生长型16例、胃肠道外型1例。结论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中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16排螺旋CT影像,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经16排螺旋CT诊断后,胃肠道间质瘤良性42例,交界恶性15例,恶性23例,肝转移4例,胃处30例,小肠处26例,结肠处24例,混合生长18例,腔外生长35例,腔内生长27例,形态规则32例。结论 16排螺旋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准确定位胃肠道间质瘤,显示肿瘤大小和形态,有利于后期诊断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与病理对照,分析胃肠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经手术病例证实的4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MSCT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良性间质瘤12例,恶性或潜在恶性间质瘤36例。良性间质瘤与恶性或潜在恶性间质瘤在病灶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密度、强化及周边器官侵犯MSCT表现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病灶大小、部位、内部结构及与周边器官关系能有效显示,且对肿瘤良恶性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郑翠英  白建明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1):1025-1026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12例中,良性1例,潜在恶性3例,恶性8例。肿瘤位于胃7例,直肠2例,空肠2例,回肠1例。CT表现:黏膜下血供丰富肿块多向腔外生长,可有囊变出血坏死钙化。增强后良性及潜在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均匀强化,边界清楚,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强化不均匀,可侵犯邻近脏器。CT定性准确率10-12(83.33%),定位准确率11-12(91.6%)。结论螺旋CT平扫加增强动态扫描是目前检查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种重要方法之一,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有利于良恶性的判断,并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照病理结果,对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多排螺旋CT资料,对照病理结果,评价多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32例肿瘤均表现为单发肿块,其中良性者5例,潜在恶性者10例,恶性者17例。良性者肿块大多小于5cm,恶性者大多大于5Cm:增强后扫描良性者强化多较均匀,境界清晰,潜在恶性及恶性者多强化不均,边界不清,可有邻近脏器肿瘤侵犯。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多排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性判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最终确诊仍依赖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GIST)的螺旋CT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本组中食管间质瘤1例,胃间质瘤15例,小肠间质瘤7例,直肠间质瘤1例,结肠系膜间质瘤1例,腹膜后间质瘤1例,肿块太大难以确定来源部位4例(主要位于腹腔及盆腔)。低度危险5例,中度危险6例,高度危险19例。低度危险的GIST为类圆形的肿块,密度较均匀;高度恶性肿瘤直径均〉5cm,强化欠均匀,坏死囊变多,形态不规则;中度危险的GIST大小形态无特征性。结论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检查有助于发现肿块,准确定位,帮助判断肿瘤的良恶性程度,对其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樊晓龙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885-388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征象。结果 11例中,肿瘤位于胃部6例,小肠3例,肠系膜2例;良性3例,潜在恶性3例,恶性5例。肿块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可发生囊性变或坏死,少数可见出血。增强后良性及潜在恶性肿瘤实质部分中到明显强化,静脉期进一步强化。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对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