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垂体腺瘤中的基因突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嵘  史继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16(4):304-305,309
由于人类垂体腺瘤是单克隆细胞起源,故提示基因突变在肿瘤生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发现包括生长激素腺瘤癌基因gsp的表达,癌基因p53表达异常,MEN-1缺失和P16的高甲基化等,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和侵袭性生长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及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60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2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MP-1、PTTG和Cyclin D1蛋白在2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2组垂体腺瘤标本MMP-1、PTTG和Cyclin D1蛋白均有阳性表达,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均呈低表达,侵袭性垂体腺瘤均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MP-1、PTTG和Cyclin D1均可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3.
潘力雄  刘运生 《医学综述》2002,8(7):385-387
尽管垂体腺瘤是良性的 ,但其中相当多的肿瘤侵袭垂体以外的组织结构。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依然面临挑战 ,导致侵袭倾向的生物学因素仍不清楚 ,仅凭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和组织类型难以反映其生物学行为特征。目前临床实验研究表明 ,癌基因、抑癌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 ,蛋白激酶C等生物学标志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有关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早期诊断及大范围切除和 (或 )放疗 ,是相对有效的治疗措施。1 发生率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发生率 ,由于判断标准不一 ,其结果存在差异。过去手术中肉眼见侵袭者约为 5 %~ 35 %不等。然而Selman等[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癌基因蛋白在垂体腺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表达.方法对30例垂体腺瘤进行了c-erbB-2、c-myc、bcl-2及P21 4种癌基因表达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与其功能分类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 4种癌基因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93.4%,46.7%,20%,6.7%.结论尽管垂体腺瘤在组织形态学上多表现为良性肿瘤的特征,但在肿瘤的发生和演进过程中,其与癌基因扩增及表达与之具有密切关系.癌基因蛋白的表达与功能分类的比较观察表明:激素对癌基因可能起到激活或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风林  崔勇  鲍晶  丁学华  应奇 《海南医学》2016,(20):3283-3285
目的:研究肝癌缺失基因1(DLC-1)启动子区CpG甲基化与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探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84例垂体腺瘤标本和6例尸检时获得的正常人垂体组织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标本中DLC-1的表达水平,利用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DLC-1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状态。结果 DLC-1在垂体腺瘤标本中表达下降。6例正常人垂体组织标本中DLC-1基因启动子区无甲基化,49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标本中有19例发生甲基化(38.78%),35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标本中有3例发生甲基化(8.57%),52例功能性垂体腺瘤标本中有15例发生甲基化(28.84%),32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标本中有7例发生甲基化(21.88%)。DLC-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之间发生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功能性垂体腺瘤组与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组之间发生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C-1启动子甲基化与垂体腺瘤DLC-1表达量呈负相关(r=-0.67,P=0.01)。结论 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跟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发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的表达与其侵袭特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70例,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38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22例,健康体检患者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法分别监测患者血清MMP-9水平,并观察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肿瘤大小及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和健康体检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肿瘤大小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的功能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升高与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特性及肿瘤生长相关,这可能提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病情进展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扮演者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
DJ-1和HSP27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垂体腺瘤中癌基因蛋白DJ-1、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是否与侵袭性相关。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各20例组织中DJ-1和HSP2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DJ-1和HSP27蛋白水平与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2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DJ-1和HSP27蛋白表达的强阳性率分别为70%(14/20)和80%(16/20),20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DJ-1和HSP27蛋白表达的强阳性率均为10%(2/20),侵袭性垂体腺瘤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DJ-1和HSP27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均呈正相关(分别r=0.350,P<0.05;r=0.400,P<0.05)。结论: DJ-1和HSP27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垂体腺瘤转化基因(PTTG)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将49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分为侵袭组与非侵袭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EN、survivin、PTTG的表达。分析它们在侵袭组与非侵袭组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性。结果侵袭组中的survivin、PTTG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组,PTEN表达则相反(P均〈0.05)。survivin与PTEN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PTTG与survivin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与PTEN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结论PTEN、survivin、PTTG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对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垂体腺瘤组织中ASPP2基因mRNA和Ki-67抗原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垂体腺瘤手术标本71例(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36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35例; 病理分型包括生长激素腺瘤14例,泌乳素腺瘤13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5例,促性腺腺瘤7例,无功能腺瘤10例,多激素腺瘤22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垂体腺瘤标本中ASPP2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垂体腺瘤石蜡切片中Ki-67抗原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71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均有ASPP2基因mRNA和Ki-67表达,不同病理类型间ASPP2基因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病理类型间Ki-67 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侵袭垂体腺瘤和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ASPP2 mRNA的表达和Ki-67 L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PP2基因表达水平与Ki-67 LI呈负相关(r=-0.256,P<0.05).结论:人垂体腺瘤组织中ASPP2基因的表达与其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性行为有关,可以作为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和预测复发的有效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刘旭  匡涛  廖洪民  刘忠伦  付亚林  朱家伟  郑涛 《医学综述》2013,19(15):2744-2746
侵袭性垂体腺瘤是垂体腺瘤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介于良性垂体瘤与恶性垂体癌之间,其特点为肿瘤侵犯蝶筛窦、上斜坡、鞍底骨质及硬脑膜。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大类细胞外基质降解酶,研究表明肿瘤侵袭和转移与MMPs存在相关性。MMP-1和MMP-9是MMPs家族的重要成员。通过分析和总结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MMP-1和MMP-9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以探求垂体腺瘤侵袭性可能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DNA甲基化与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钾电压程控通道β2成员、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ras同族成员D、同源盒基因B1、NNAT和P16启动子区域的高甲基化抑制基因的转录表达,从而调控垂体腺瘤的增殖;DNA甲基化与侵袭性垂体腺瘤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垂体腺瘤DNA甲基化的分子机制,将为垂体腺瘤的诊治提供一个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侵袭及复发与抑癌基因 p16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7例垂体腺瘤中 p16蛋白的表达水平 ,并对患者进行 5 a随访对比研究 .结果 垂体腺瘤组织中 p16蛋白阳性率为 31.6 % ,侵袭性组 p16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非侵袭性组 (P<0 .0 1) .11例复发组 p16蛋白阳性率为 0 ,显著低于 41例未复发组 p16蛋白阳性率 36 .6 % (P<0 .0 1) .不同激素分泌功能垂体腺瘤 p16蛋白表达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  p16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性和预测患者复发的指标垂体腺瘤p16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刘飞 @章翔 …  相似文献   

13.
彭其斌  徐同江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429-1430
垂体腺瘤为良性单克隆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5%,人群发病率16.7%左右。多年来其发病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垂体细胞自身缺陷,肿瘤起源于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丧失;二是垂体肿瘤起源于异常的生理性调节,下丘脑促垂体释放激素异常正向调节、垂体异常表达的旁分泌因子的刺激以及靶腺激素负反馈调节的缺失均可导致垂体细胞过度增殖。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上述两种学说逐渐趋于统一: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异常有关。本文主要就下丘脑促垂体释放激素在垂体腺瘤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号途径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垂体腺瘤中的凋亡细胞 ,研究新的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bcl- 2和 p5 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探讨垂体腺瘤的发生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以及survivin、bcl- 2、p5 3基因在垂体腺瘤AP发生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应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酶连接法 (SP法 )检测 8例正常垂体组织和 4 8例不同分化程度的垂体腺瘤组织的细胞调亡和survivin、bcl- 2、p5 3基因的表达。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 .0软件系统进行处理 ,检验水准取α=0 .0 5。结果 :本组 4 8例垂体腺瘤标本中 ,4 3例有不同程度的凋亡发生 ,凋亡细胞发生率为 89.6 % (4 3/ 4 8)。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 (apoptosisindex ,AI)平均为 12 .6 % ,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AI为2 .7% ,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survivin基因在正常垂体组织中不表达 ;4 8例垂体腺瘤组织中 ,32例表达阳性 ,占 6 6 .7% ;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survivin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 81.5 % (2 2 / 2 7) ,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为 4 7.6 % (10 / 2 1) ,两者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分泌型 (功能性 )垂体腺瘤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15.
王嵘  史继新  蒋健  刘承基  印红霞  吴波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9):782-784,787,F004
目的 :研究人类垂体腺瘤中的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p5 3、Bcl 2、Bax产物。 方法 :采用TUNEL法检测14例患者垂体腺瘤的细胞凋亡 ,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17例垂体腺瘤的细胞增殖相关抗原 (PCNA)和凋亡相关基因p5 3、Bcl 2、Bax表达的蛋白产物。 结果 :14例垂体腺瘤中 12例检测到凋亡细胞 (85 .71% ) ,其凋亡细胞比例仅占 0 .1%~ 8.0 % ,与肿瘤体积呈负相关 ,与腺瘤细胞增殖活性关系不密切。凋亡相关基因中Bax阳性率高 (92 .31% ) ,表达强 ,p5 3有 2例阳性 ,Bcl 2仅 1例弱阳性。腺瘤细胞Bax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呈正相关。结论 :人类垂体腺瘤中存在细胞凋亡。垂体腺瘤中Bax高表达 ,Bcl 2 /Bax比值 <1.0 ,这一细胞内的微环境有利于细胞凋亡的发生。人垂体腺瘤细胞Bax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呈正相关。垂体腺瘤的凋亡活性和其他临床特征(如增殖活性、侵袭性等 )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大肠腺瘤特异性相关基因。方法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大肠腺瘤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并以RT-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检测来验证芯片结果。结果大肠腺瘤的282特异性差异表达的基因,基因上调85个,下调197个。结论大肠腺瘤有多种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其中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肿瘤相关基因及细胞凋亡基因是大肠腺瘤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7.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 ,根据生长特点可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垂体腺瘤 ,单纯从影像学及病理形态学特征研究很难客观评价垂体腺瘤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1,2 ] 。本研究选择细胞增殖指标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肿瘤抑制基因p16作为观察指标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其基因蛋白产物在垂体腺瘤的表达水平 ,探讨垂体腺瘤的发生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改变的关系。1 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 收集唐山市工人医院 1993— 1999年临床资料完整的垂体腺瘤手术标本 80例 ,男 32例 ,女 48例 ,年龄 19~ 72岁 ,平均 37.2岁。根据以下标准诊断为侵袭性腺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atrixmetalloproteinase2 ,MMP 2 )的表达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相关性研究 .以寻找垂体腺瘤侵袭性可能的发病机制 .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 54例垂体瘤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研究 .并对其中 1 6例患者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对MMP 2mRNA的表达进行研究 .免疫组化结果用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54例垂体瘤患者中 ,1 2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 ,4 2例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免疫组化显示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MP 2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分别为 3 9± 1 6 ,2 3± 1 4 ,P <0 0 0 1 ) .大型垂体腺瘤和微垂体腺瘤 ,以及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垂体腺瘤的MMP 2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别 .MMP 2的表达与Ki 6 7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r=- 0 0 5;P >0 0 5) .侵袭性垂体腺瘤MMP 2mRNA的表达 ,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P <0 0 5) .结论 MMP 2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 ,但与肿瘤的大小及分泌功能无明显关系 .MMP 2可以作为肿瘤侵袭性一项有效的指标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组织和瘤周正常垂体组织中基因表达特点及差异。方法采用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方法(serialanalysisofgeneexpression,SAGE)分别构建垂体腺瘤组织和瘤周正常垂体组织的SAGE文库,在两个SAGE库中各挑取40个阳性克隆测序,用SAGE2000软件对序列文件进行分析并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SAGEmap进行数据比较,从而了解不同组织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瘤周正常垂体组织的40个序列文件中提取到655个基因标签,可确认代表43个不同的基因;垂体腺瘤组织的40个序列文件中提取到737个基因标签,可确认代表53个不同的基因,这些基因标签中有13个是以往未报道的新的基因标签。瘤周正常垂体组织和垂体腺瘤组织中与垂体激素分泌及能量代谢有关的一些基因表达水平较高。两种组织中均有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其中包括与免疫系统有关的细胞因子。但是,瘤周正常垂体组织和垂体腺瘤组织基因表达又存在明显差异,分别有31个和5个基因标签仅在特定组织中检测到。结论瘤周正常垂体组织和垂体腺瘤组织中都存在与垂体激素分泌及能量代谢有关的一些基因的高表达以及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两种组织基因表达又存在明显差异。用SAGE方法既能较完整地获得基因表达丰度的量化信息,又可以发现新基因。  相似文献   

20.
徐勇  戢翰升 《医学综述》2007,13(24):1969-1971
神经生长因子在多个环节上参与了对垂体腺瘤分子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包括对垂体腺瘤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对癌/抑癌基因的影响、对垂体腺瘤血管形成的影响、垂体腺瘤相关激素和生长因子及垂体腺瘤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等,从上述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