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臁疮是临床较难治愈的疾病之一,危害患者的健康。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手术疗法,创口不易愈合导致病情反复。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臁疮取得显著的疗效,臁疮的中医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日久、气滞血瘀、经络痹阻、湿热下注、局部皮肤失于濡养、湿毒侵淫发而为病。中医药治疗主要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内治和外治疗法,尤以外治法多见疗效也最为显著。但因其病程较久疾病的难治愈性,多种治疗方法并用从而更能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文章综述了近10年中医药治疗臁疮取得的成果,以期为中医临床及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下肢溃疡属祖国医学“臁疮”范畴,是发生在小腿部的慢性溃疡。其特点是经久不愈或愈合后虽然收口,但因损伤而常复发,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年来,笔者长期从事中医外科工作,现将在工作中采用中医外治方法治疗“臁疮”5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细菌培养结果及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方法: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患者43例,对疗效进行评价,对疮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个月后,治愈率:72.09%,总有效率:100%。疮面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71.42%,革兰氏阳性菌占28.57%。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确切。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4.
中药愈疡方治疗下肢慢性溃疡6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慢性溃疡中医称臁疮 ,是临床较常见疾病 ,病程长 ,日久难愈 ,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为探讨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1998年 8月 2 0 0 2年 3月 ,我们采用自拟愈疡方治疗下肢慢性溃疡 69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均依据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诊疗常规》中关于“臁疮”的诊断标准诊断 :①小腿下部内外臁溃疡 ,可继发局部先痒后痛 ,漫肿 ,色红 ,破溃或筋脉横解 ,复因虫咬抓磕破损而成。②溃疡呈灰白或暗红色 ,表面可有脓苔 ,滋水秽浊 ,日久边缘隆起 ,周围皮肤黯黑、漫肿 ,可伴湿疹。③溃疡可收口 ,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国名老中医崔公让教授治疗臁疮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崔公让教授临床对臁疮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专方论治方法.结果:崔公让教授认为臁疮的病机以“虚”为本,关键在于“湿”和“瘀”.强调在中医内治的同时应重视外治疗法,自拟赤芍甘草汤和疮疡外洗方用于临床.结论:崔公让教授临床治疗臁疮用药精当,疗效佳.  相似文献   

6.
松矾膏外用治疗臁疮曹羽(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张立国(北京市长安医院北京100005)关键词:臁疮;松矾膏;外治法1松矾膏介绍药物组成:松香50g,枯矾50g,乳香159,没药15g,梅片159,白芷15g,血余炭159,血竭10...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药内外结合治疗臁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56例符合标准的臁疮患者,采用中药口服和外用换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8周后的愈合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疮面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治疗8周总有效率89.3%,创面细菌培养转阴率85.7%.结论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臁疮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创面细菌培养转阴率.  相似文献   

8.
大青散治疗臁疮8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青散治疗臁疮的近期疗效。[方法]对89例臁疮患者外敷大青散包扎,对照组18例外敷凡士林纱条包扎,疗程3周。[结果]3周后治疗组痊愈及显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大青散是一种治疗臁疮的良效外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臁疮膏纱条贴敷治疗臁疮(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臁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外用臁疮膏纱条;对照组30例应用无菌换药,两组均应用全身对症支持治疗,8周后观察总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症状体征评分、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新生上皮出现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臁疮膏纱条贴敷治疗臁疮疗效显著、经济安全、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芩矾汤洗剂外敷治疗臁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臁疮患者按3:2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芩矾汤洗剂外敷;对照组予常规手术和换药治疗,观察臁疮的控制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5.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芩矾汤洗剂外敷治疗臁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臁疮的有效方药;方法应用白行研制的愈溃膏,采用外敷的方法,治疗臁疮80例,同期常规治疗45例作为对照;结果应用愈溃膏治疗80例患均取得较好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愈溃膏对于臁疮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报告了应用自制“臁疮敛剂”外涂对18例臁疮患者的治疗方法和结果。据统计,其痊愈率为88.8%,其有效率为94.4%。认为此方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新苗头,并可供临床应用之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明辨治臁疮从湿热、血瘀、气虚三方面着手,概括为湿热下注型与气虚血瘀型,药用四妙勇安汤或八妙通脉汤加减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丹参通脉汤或补阳还五汤加减以补气活血、化瘀生新。同时佐中药外治法,以四畔理论为指导,通过观察臁疮溃疡皮肤和健康皮肤之间的皮色、皮温、肿势、有无触痛及疼痛等不同表现,判断臁疮的阴阳、虚实,辨治分湿热下注型、瘀血阻络型、气血亏虚夹瘀型,药用公英解毒洗剂、复方黄柏液、全蝎膏及珍珠生肌散等。  相似文献   

14.
代红雨教授认为,臁疮患者全身证候与其创面局部表现并非全都处于相同阶段,应整体辨证、局部辨证相结合,内治法侧重于"补虚""化瘀",外治法侧重于拔毒、调节炎症反应.臁疮的本"虚"在于肝肾所主之"筋"的先天功能不足,因此,内治法尤重补肝肾、强筋力.臁疮创周的改变与微循环障碍、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创周与创面的状态有很大相关性,因...  相似文献   

15.
臁疮又叫“老烂腿”和“老烂脚”等,是静脉疾病的一种并发症,缠绵不愈,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本病多与久站及负重有关,外有湿热邪毒侵及,内因气血虚弱,湿热内蕴。由于负重下肢气血运行受阻,气血瘀滞,湿热毒邪蕴聚,蕴蒸肌肤,瘀热肉腐,形成臁疮,以经络阻塞、气血凝滞为主.  相似文献   

16.
臁疮是临床上常见的下肢溃疡,以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为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徐旭英教授在辨治臁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指出"虚"是臁疮的根本病因,"湿""瘀"为标,发病过程中湿瘀虚此消彼长,共同存在。将臁疮分为急性期、慢性缓解期、慢性迁延期,总结出"分期辨治法",配合中医特色外用药,内外兼治。文章对此归纳总结,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91年7月~2004年7月,应用自制臁疮散治疗臁疮4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痤疮是临床常见于青年及成年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临床上主要运用中医内治法治疗本病,由于痤疮的特殊发病部位,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痤疮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得到肯定的疗效。笔者对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的临床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锡类散合血蝎儿茶治疗臁疮效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锡类散与血蝎儿茶合用于臁疮的疗效观察。方法 按锡类药、血蝎、儿茶1:1:1的比例混均外涂,每日2-3次。结果 通过对数十 例病者的治疗,效果倍佳。结论 锡类散与血蝎儿茶合用,能明显的提高治疗臁疮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便秘的病因病机,针灸,推拿,穴位贴敷,耳穴,直肠给药及联合疗法等几方面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对目前中医外治法治疗便秘的优缺点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