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大肠癌术前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前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86例大肠癌患者术前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从癌肿部位、临床分期、肿瘤组织学类型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术前检测的阳性率为58.13%,结肠癌患者阳性率和均值明显高于直肠癌患者,且血浆D-二聚体水平亦与大肠癌临床分期、肿瘤组织学类型有一定关系。结论:大肠癌患者诊治过程中检测血浆D-二聚体,有利于了解患者纤溶状态,对诊断、临床分期及病情监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DI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检测40例DIC患者、30例DIC可疑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浆中D—Dimer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IC可疑组和DIC组D—Dimer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DIC可疑组比较,DIC患者组D—Dimer水平明显增高(P〈0.01);动态观察30例DIC可疑组,其中有11例发展为典型DIC,其血浆D—Dimer水平随病程的进展而逐渐增高,随病情好转逐渐降低;未发展为DIC者,其血浆D—Dimer持续保持相对较低水平。结论血浆D—Dimer水平可作为早期DIC诊断的有价值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肺栓塞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建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8):2367-2368
目的:了解肺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肺栓塞病理生理机制、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提供试验依据。方法:D-二聚体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在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检测肺栓塞病人和对照组病人在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肺栓塞患者较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提示肺栓塞是高凝状态的表现,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肺栓塞判定及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恶性肿瘤中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0例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中,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原发性肺癌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初诊期高于缓解期。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判断患者纤溶状态、DIC及血栓形成诊断的重要指标,有助于判断恶性肿瘤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6.
用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 (GIA)检测肺部感染患者血浆中D -二聚体含量。结果表明 :肺部感染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 .0 1) ,但随着肺部感染的控制 ,血浆D -二聚体水平显著下降 ( P <0 .0 1)。提示血浆D -二聚体水平的监测对肺部感染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急性心机梗死辅助诊断、病情观察、溶栓治疗等药物疗效监测的应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入院时和进行溶栓治疗一周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68例患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入院时没有经溶栓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过溶栓治疗一周后其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含量(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辅助诊断,而且可以用于病情观察和溶栓治疗时药物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8.
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老年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在老年糖尿病中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90例老年2型糖尿病血浆D-二聚体(DD)及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变化,观察合并血管病变与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组血浆DD、ⅧR:Ag和Fbg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和无血管场变组(P〈0.01);经治疗后血浆DD、ⅧR:Ag和Fbg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血浆D-二聚体等含量增高,动态监测血浆D-二聚体等指标对于早期发现和预防老年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血浆D二聚体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所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已广泛应用于血栓性疾病。笔者用ELISA法定量测定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并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1)正常对照组:30名。男19名,女11名;年龄34~68岁。体...  相似文献   

10.
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是临床常见而危险的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维蛋白溶解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它的生成和增高反映了体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多种疾病均可见D-二聚体升高,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血栓栓塞症的敏感度极高,几乎达100%,而且分析简便、快捷、经济.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柳结 《右江医学》2002,30(3):181-182
目的 :探讨D 二聚体 (D Dimer,DD)在缺血性卒中发病中的意义及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试剂盒 ,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 1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浆D 二聚体含量。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D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亚急性期DD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χ2 =49.878,P <0 .0 1) ,恢复期D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腔隙性脑梗死各时期D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DD在急性脑梗死急性期升高不明显 ,亚急性期明显升高 ,恢复期又降至正常 ,DD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体内凝血和纤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在肺栓塞患者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53例急诊疑似肺栓塞者的DD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D对诊断PE的阳性预计值为73%,阴性预计值为100%。结论:血浆D-二聚体测定在肺栓塞患者早期筛选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D-二聚体测定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D-二聚体测定值与肺栓塞诊断的关系。方法:对可疑肺栓塞的53例患者,制定其D-二聚体,并结合临床其他检测手段如肺通气—灌注扫描(V/Q)确定诊断。结果:53例患者中,其中29例D-二聚体检测值大于500μg/mL,其中12例通过肺通气—灌注扫描证实为肺栓塞。24例D-二聚体小于500μg/mL,经肺通气—灌注扫描全部排除诊断。结论: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4.
15.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金阶  谈志强 《广西医学》2003,25(3):393-395
国内外对D 二聚体 (D dimer .DD)的研究频多 ,认为DD是血凝和纤溶的分子标志物。其含量增高示血凝固性增高和纤溶亢进〔1,2〕 。脑梗塞 (Cerbralinforction ,CI)患者急性期血浆DD含量升高 ,血液呈高凝状态已被证实〔3 ,4〕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水平高低尚无定论〔5〕。其含量与脑出血量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否有关 ,是否需要用止血剂治疗 ,弄清这些问题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而稳定的降解产物 ,是唯一直解反映凝血和纤溶生成的理想指标〔6〕,表明体内有纤维蛋白形成和溶…  相似文献   

16.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的因子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是监测纤溶活性的有价值的指标[1].我们通过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旨在探讨D-二聚体测定在临床诊断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重症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血栓形成性脑梗死(CI)患者并发出血性脑梗死(HI)、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66例CI患者及46例正常人血浆D-二聚体定量分析,对66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不同程度持续增高CI患者HI、MODS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CI患者病后第4天及第14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CI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HI、MODS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CI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持续增高,提示高凝状态是CI重要病理生理基础。CI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HI、MODS发生率呈正相关,提示检测D-二聚体水平,可为临床评估重症CI患者的病情、疗效及预后提供有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徐颖  钱申贤 《浙江医学》2013,(22):1985-1988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诊断和疗效评估的意义及DVT患者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5例DVT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同时在体检人群中随机选择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DVT患者中135例初诊时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监测其中的33例DVT患者治疗后1-3d、7-10d、15d的血浆D-二聚体变化情况。结果 DVT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0),抗凝治疗的有效率为78.8%。治疗有效组DVT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下降程度与无效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5)。年龄<40岁的DVT患者中手术和外伤是主要危险因素,而年龄≥40岁患者中肿瘤、内科疾病、中心静脉置管及长期卧床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血浆D-二聚体是DVT诊断及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DVT危险因素是其一级预防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05—2015-04间确诊为肺栓塞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其他呼吸道疾病、未发生肺栓塞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对比两组结果差异。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在肺栓塞患者血浆中的浓度显著高于非肺栓塞患者,且通过针对性的治疗,该物质的含量会发生明显降低。因此,D-二聚体测定用于肺栓塞诊断及判断患者的病情、疗效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远群 《广西医学》2008,30(8):1170-1171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治疗、预后估计方面的重要性。方法59例脑梗死(CI)患者,17例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和35例正常人,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CI组、TIA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I组D-二聚体水平亦明显高于TIA组,急性期高于恢复期。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升高程度与缺血的严重性相关,其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对诊断与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