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是儿童致盲的常见眼病,而人工晶状体前膜是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视力恢复。作者自1998年至2001年施行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76例(176眼),术后出现人工晶状体前膜34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儿童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对于婴幼儿白内障实施手术,是理想的无晶体眼的矫正方法,有利于患儿视觉的正常发育。生后4~6个月是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白内障手术多在生后2~3个月时进行。白内障抽吸术后造成的无晶状体屈光状态,尤其是单眼白内障的患儿,若不及时矫治,势必造成屈光参差性弱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眼科医院5年间收治住院儿童眼病的病种、好发年龄段、性别比例等问题,为儿童眼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3~15岁儿童眼病患者2 036例,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统计患儿2 036例,男女比例1. 6∶1。斜视、眼外伤、上睑下垂为排名前三的主要病种。结论:积极重视儿童眼病,定期对儿童行眼科检查,及早治疗原发病,根据不同年龄段,预防儿童眼病的发生,保护儿童视功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 ,尽早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以防止弱视发生的治疗方法 ,已得到大家的认可 ,但并发症较成人为多 ,有些甚至非常严重。如何预防和处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提高术后视功能 ,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 ,作者对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防治方面进行了一些临床探索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6例 (82眼 )白内障患儿 ,男 5 6例 (6 1眼 ) ,女 2 0例 (2 1眼 )。年龄 3~ 14岁 ,平均 6 7岁。单眼手术 70例 ,双眼手术 6例。先天性白内障 17眼 ,外伤性白内障 48眼…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2009年以来,共接受儿童眼外伤及眼病手术患者30 余例,通过细心观察及精心护理,均收到满意效果,现将儿童眼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心理护理 入院患儿均在6周以上,绝大部分接触过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多有畏惧感,再加上环境的不适应及眼病的痛苦,很难与医护人员配合治疗,我们首先与患儿及家长沟通,让孩子有亲切感,逐渐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给予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予以矫正,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均成功,术后7d患眼前房出现程度不一的炎性反应,行局部抗炎后症状消失,无纤维素性渗出膜现象。6例发生低眼压,给予保守治疗后均恢复。随访后60例患儿最佳矫正视力均值为0.28±0.07,有28眼相较于术前有所提升,7眼出现下降现象,剩余25眼则与术前视力水平持平,约为(12.64±1.53)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治疗效果明显,对于多数患儿而言其视力均可得到提升,可有效矫正无晶状体眼,对弱视予以纠正,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 先天性白内障是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眼病,占学龄前儿童的11.5%,为成人失明原因的5%。本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并发其它眼病或身体其他部分异常。本文报告77例133眼先天性白内障,仅有晶状体病变者67例,伴有全身异常10例,其中包括综合症5例。在77例先天性白内障中,出生后即有晶状体混浊者62例(106眼),出生时正常,经过数月或数年后发现白内障者15例。我们对10例做了染色体检查,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涂片Giema液染色。未做分带检查。  相似文献   

8.
眼外伤儿童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外伤是儿童致残、致盲的主要眼病,我国儿童眼外伤占全部眼外伤的12.4%~40.4%。眼外伤给儿童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给家庭、社会造成很大损失。眼外伤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损伤眼的各种组织,影响患儿的视力,甚至导致失明、毁容等严重后果,给患儿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眼外伤儿童25例,现将对这些患儿的心理状况分析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儿童眼病属于先天性的居多。这类疾病越是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就越好。这是因为,儿童处在视觉的发育期,如果晚治疗,其视觉的发育就会受到阻碍和抑制,而且很难见效,最后可能导致患儿弱视或废用性失明,还有的甚至会因此而失去眼球乃至生命。那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早一些发现孩子患有眼病呢?  相似文献   

10.
儿童穿通性眼外伤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是儿童致残致盲的主要眼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视觉发育和健康成长。现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30例穿通性眼外伤患儿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特点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志斌  涂萍萍  张勇  孙荣 《海南医学》2007,18(11):56-57
目的 探讨儿童眼病的病因,发展及转归的特殊规律.方法 统计眼科近三年来12岁以下住院儿童病例,并对眼外伤、先天性服病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眼病435例,眼外伤147例.占33.8%.先天性眼病112例,占25.7%.结论 眼外伤,先天性眼病是住院儿童最常见的眼病,对儿童视功能威胁也最大.减少眼外伤是降低儿童眼病的关键,优生优育是降低儿童眼病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是由各种原因引起房水成分和晶状体囊通透性改变及代谢紊乱时,晶状体蛋白变性,纤维间出现水隙、空泡、细胞上皮增殖等改变,透明晶状体变为混浊即形成白内障,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儿童多瞬症为阵发性频繁眨眼为主要症状的儿童眼病,近年来病例数逐渐增多,给患儿及家长心理造成一定影响。现将1994年2月--2007年5月临床所见468例病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先天性白内障是常见的一种儿童眼病,也是导致儿童失明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儿童患病率约为0.05%,在新生儿盲中约为30.0%。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与遗传因素有关~([1])。另外,母亲怀孕时放射线照射、营养不良以及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等,都可能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导致晶状体浑浊。婴幼儿时期出现白内障不但对视力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对眼的立体视觉、反射以及色觉功能的发育造成破  相似文献   

15.
本病为出生时或出生后第1年内发生的晶状体浑浊,是儿童常见的眼病,可为家族性或散发;可伴发其他眼部异常或遗传性和系统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与环境因素有关,母亲孕期内特别头3个月宫内病毒性感染,应用某些药物,暴露于X线,孕期内患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不足、营养和维生素极度缺乏等,均可使晶状体发生浑浊.也有一些病例病因不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对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43例(49眼)3~7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3例(26眼)和治疗组20例(23眼)。对照组患儿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玻璃体切除术。观察2组患儿术后视力,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和超声生物显微镜比较2组患儿术后眼压(IOP)、前房深度、后囊浑浊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术后随访49眼;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视力明显提高,术后矫正视力≥0.5者构成比明显增加(P<0.05),前房深度明显升高(P<0.05),后囊混浊程度明显减轻(P<0.05)。2组患儿IOP及角膜内皮水肿(CE)、前房闪辉(ACF)和前房纤维素样渗出(ACCE)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中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玻璃体切除术,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视力、前房深度和后囊混浊程度,更有助于患儿术后视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7.
弱视是一种常见而又妨碍儿童视觉发育的严重眼病之一,是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多种原因导致的视觉细胞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对其早期干预,早期合理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尽管近几年来采用综合疗法使弱视治愈率有所提高,但我们发现仍有不少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差。由于弱视患儿多为学龄前儿童,  相似文献   

18.
正白内障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眼科致盲性眼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衰老、遗传、免疫与代谢异常、局部营养障碍、辐射、中毒、外伤等均能够引发眼内晶状体代谢紊乱,晶状体内蛋白质发生变性,产生白内障~[1]。白内障能够阻碍晶状体正常工作,导致视觉模  相似文献   

19.
白内障是因晶状体囊膜受损或晶状体蛋白变性而导致晶状体混浊的一种眼病。该病患者可出现视力模糊、怕光、视物变暗、变形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失明。在此病发生的早期,患者眼睛晶状体的周围可变得混浊。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眼睛的晶状体可渐渐变白,使其在看东西时如隔着一层烟雾或总是觉得光线不好,需要  相似文献   

20.
白内障是目前我国致盲率最高的眼病。白内障摘出后植入人工晶状体,是目前国内外治疗白内障、提高术后视力的最佳办法。由于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远期并发症少于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现在绝大多数白内障摘出后都是以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作为首选。但是,在白内障摘出术中因各种原因出现晶状体后囊膜有较大面积破孔时,就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