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灸拔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灸拔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45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运用针灸背部穴位至皮肤均匀微小出血并加罐放血疗法。结果:总治愈率达91%。结论:针灸拔罐放血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人体免疫功能,缓解疲劳,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3例采取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采用单纯针灸治疗总有效率为76.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是一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毫针刺法、艾灸法、推拿疗法相结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推拿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毫针刺法、艾灸法、推拿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辨证选取主穴和配穴.按疗程施治;对照组常规给予营养支持药物、增强免疫药物、镇静催眠药物等,进行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84%.对照组有效率3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毫针刺法、艾灸法、推拿疗法相结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针灸推拿结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巧琳  胡斌 《中医学报》2011,26(3):371-373
目的:观察毫针刺法、艾灸法、推拿疗法相结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推拿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毫针刺法、艾灸法、推拿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辨证选取主穴和配穴.按疗程施治;对照组常规给予营养支持药物、增强免疫药物、镇静催眠药物等,进行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整合针灸方案治疗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针刺加精灸联合穴位埋针疗法进行整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治疗4周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疲劳量表(F...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针灸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86例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3例采取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总有效率为76.74%,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推拿是一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温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76例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温针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疲劳量表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疲劳量表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其神疲懒言、体倦乏力等症状,提高预后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进行探讨。方法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72例慢性疲劳综合征,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取中医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进行了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病愈22例,显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0%;对照组:病愈0例,显效6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16.66%。两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着独特的优势,是一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蒙医温针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蒙医温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对13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分别采用蒙医温针疗法和蒙医针刺疗法进行对比研究,其中68例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结果:蒙医温针疗法优于蒙医银针行法、结论:蒙医温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壮医刺血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180例,用抽签法分为两组,治疗组95例用壮医刺血疗法治疗,对照组85例用归脾汤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78.8%,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刺血疗法能明显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症状,疗效好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体感音波疗法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取2019年4—10月于本院心理健康门诊就诊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干预组采用对症处理配合体感音波疗法,对照组仅进行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疲劳量表、临床症状评分表评分和免疫球蛋白.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短、中、长期...  相似文献   

12.
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53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疾病。临床上以持续疲劳、失眠、思维不集中以及身痛发热等全身虚弱疲劳表现为特征。本病直至1 988年才由全美疾病控制中心正式命名。慢性疲劳综合征[1] 是慢性疲劳症及免疫机能障碍综合征的简称 ,目前尚无十分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很大。笔者近年来采用针灸结合中药内服联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5 3例 ,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5 3例 ,男 1 7例 ,女 36例 ,年龄 2 3~ 5 1岁 ,2 3~ 40岁 31例 ,41~ 5 1岁 2 2例。病程 6个月~4年。…  相似文献   

13.
秦达  赵纲  王应德  罗贵泽 《海南医学》2008,19(5):142-143
目的探讨中医针刺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符合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治疗开始前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对患者进行评分,经过针灸推拿治疗后再对患者进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以研究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和治疗后在对患者进行的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的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分值和治疗后分值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说明针刺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肢体疼痛有明显疗效。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患者的记忆力减退、失眠症状和精神状态差等一系列症状。由此我们认为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上传统的针刺推拿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从五脏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以期更全面地认识慢性疲劳综合征,从而拓宽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从五脏理论论述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辨证用药。[结果]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与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从五脏角度,针对不同症状给予分型论治,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从五脏进行论治,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肌肉疼痛综合征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对于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尚无统一的标准,目前对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手段多样,大体可分为侵入性治疗和非侵入性治疗,主要有针灸、药物治疗、激痛点注射、推拿、体外冲击波、超声波、冷冻疗法等,或单独或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多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该病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临床上一般采用多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相对于单一治疗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治疗效果显著,且不易复发,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因此针对不同患者及疾病发展情况应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体外冲击波疗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通过传导作用将能量逐层传递,降低病变肌筋膜自发电活动;不仅可以改善肌筋膜触发点区域的血液循环状态,降低肌张力,还可促进损伤肌筋膜的修复;同时体外冲击波疗法还可提高肌肉的机械痛阈。文章将对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可能机制及治疗效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标准的论述,从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3种疗法的临床比较,说明中医药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CFS,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又称"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我科近年来运用耳穴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6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从任督二脉经穴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方法]通过搜集阅读各种文献资料,深究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理论渊源,分析其病机关键,充分考虑患者依从性问题,以期选用最为简便有效、安全无痛的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并附一则验案佐证。[结果]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关键病机为阳气不振,主要涉及肝、脾、肾。督脉之大椎穴与命门穴、任脉之神阙穴与关元穴功擅"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对这些穴位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使阳气振奋,经络通畅,阴阳平衡,促进肝脾肾虚损的恢复,则慢性疲劳综合征之"形劳"与"神劳"自除。所举验案,充分佐证了这一观点。[结论]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从任督二脉经穴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新思路具有可行性,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刺治疗4w后进行疲劳症状积分的评定.结果:采用针刺治疗后患者疲劳症状积分明显减少,总有效率达93.3%.结论:针刺治疗能显著减轻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艾灸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CINAHL、CBM、VIP、WANFANG Data数据库中有关艾灸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5月7日,使用风险评估工具评估文献质量,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共91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艾灸疗法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总有效率升高[OR=5.34,95%CI(3.58,7.97),P0.000 01],FS-14[MD=-2.65,95%CI(-4.25,-1.05),P=0.000 01]、中医症状积分[MD=-7.20,95%CI(-10.12,-4.27),P0.000 01]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疗法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纳入的文献质量偏低,使论证强度受一定限制,需要更多的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RCT评价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