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疾病分类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是全世界统一的用于疾病、死亡及相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编码。然而,从我国当前的现状分析,基层医院对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认识存在较大的不足,缺少专业认知,再加上信息化改革不全面、病例档案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医院档案管理质量较差,制约了医院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医院国际疾病分类编码出错的原因及质量改进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临床医师进行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研发一套计算机输入系统。方法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疾病诊断采用《现代临床医学诊断标准丛书》,应用Delphi7.0软件,开发相配套软件。并设计医师编码路线图。结果临床医师依靠国际疾病分类编码路径及智能编码系统,可以方便的完成初步的编码工作,疾病分类专职编码员对临床医师编码工作的验证使疾病分类工作更加科学和严谨。结论临床医师国际疾病分类编码路径及智能编码系统,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极大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樊巧云  沈娟 《中国病案》2004,5(3):40-40
疾病分类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的杂志、国际会议的文章涉及疾病时都要求有国际疾病分类的编码.通过疾病分类可以了解住院 病人的各种信息,因此,编码人员要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从而正确进行疾病分类.  相似文献   

4.
关于术后再入院病例疾病编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疾病分类(ICD)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专业性较的疾病分类方法。我院应用ICD-9对出院诊断进行分类已有十余年,ICD-10的使用也有1年多了。在进行疾病分类的日常编码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术后再入院的病例,临床医师往往习惯于填写成“××术后”这类诊断不明确、较模糊的疾病名称。对于这种分类不明确、极易混淆的编码,必须认真审阅病程录,仔细分类。现就这类病例的分类编码进行一些分类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华 《中国病案》2006,7(12):26-26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是一套集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于一身的疾瘸分类工具书,第10次修订版更适用于对临床疾病的分类,已成为国际统一使用的“疾病分类与代码”的国际标准。对疾病诊断做到准确的编码,在与国际、国内进行分析对比时才能取得有价值数据。然而,疾病分类编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编码人员要做到准确的分类编码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还要有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国际疾病分类与医疗保险病种付费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国际疾病分类与医疗保险病种付费的关系。方法通过探讨单病种付费、DRGs付费方式,以及国际疾病分类和手术分类在该两种付费方式中的作用,分析国际疾病分类与医保病种付费的关系。结果国际疾病分类在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单病种付费、DRGs付费的基础和依据,编码的准确与否影响着实际付费的多少,疾病分类人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结论疾病分类人员应遵守疾病分类规则,加强编码知识的学习和不断提高编码技能,从而提高编码准确性,为医院争取合理的医保偿付。  相似文献   

7.
国际疾病分类(ICD-9)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疾病分类方法。我院应用ICD-9分类已有十余年,在进行疾病分类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和/或容易混淆的编码,现就新生儿湿肺和/或新生儿透明膜肺这二种新生儿疾病的分类编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国际疾病分类越来越受到重视,疾病分类编码是世界范围内疾病、损伤以及死亡原因的统一分类标准和方法之一,又是医学统计和卫生统计的基础工作。作为一个分类系统,它的基本原则是分类准确与完整。疾病编码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资源的分配,影响着医疗统计上报数据的正确性和可比性,也影响今后医、教、研的病案检查利用。因此,编码人员提高对疾病分类认识,从而正确进行疾病分类。1疾病分类目的和意义1.1管理需求我国已将国际疾病分类列为国家标准,病案首页统一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病案中包括病人的各种信息,疾病分类可以…  相似文献   

9.
国际疾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共同使用的疾病分类方法,是国际卫生信息的标准分类。它由世界卫生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出版,用于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编码[1]。目前,全世界普遍采用的疾病分类标准为第10次修订本,即ICD-10。 ICD系统在国内的实施始于1990年3月20日卫生部卫医司字(90)第15号文件《关于医院使用统一的病案首页的通知》,正式提出病案首页要求使用ICD-9中的国际疾病统一编码,1993年开始在国内临床领域推广实施,2001年等效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ICD-10[2]。但是,由于ICD系列应用规则较为复杂,其分类命名粒度较粗,且国内存在大量地方性疾病在ICD-10编码中无法匹配,因此不同地区在应用时分别进行了本地化改造,同时也造成了各地区的编码不统一、编码质量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甦君 《中国病案》2005,6(2):33-34
提高医务工作者对国际疾病分类的认识,配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定本ICD-10的推广使用,利于国内、国际间的交流.通过对疾病编码举例,阐述正确应用ICD-10的重要性.有助于临床医师对国际疾病分类编码规则掌握,正确书写疾病诊断,有利于国际疾病分类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eige综合症的ICD-10编码。方法复习医学文献,对临床均称为“Meige综合症”的三种疾病学习、鉴别,按国际疾病分类原则进行ICD-10编码。结果对中文音译病名相同,但性质不同的三种疾病有了进一步认识,并给予对应的ICD编码。结论编码员阅读病案,提高医学知识和国际疾病分类专业技能,是认识疾病准确进行编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国际疾病分类(ICD—9)是国际上统一应用的疾病分类。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又是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因此,使用和推广国际疾病分类为国际间信息传递及交流对比有着重要意义。作者通过临床国际疾病分类的具体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报告如下。 1.使用(ICD—9)国际疾病分类,明确掌握其分类原则和轴心,利用工具书,按着疾病诊断名称的主导词查找汉语拼音就可以顺利进行。但是,在编码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医诊断无法进行编码。在诊断  相似文献   

13.
掌握ICD-10编码原则提高编码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雅 《中国病案》2005,6(4):38-39
国际疾病分类是一种科学性、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疾病分类方法.ICD-10分类是多轴心以病因为主.因此,要正确地对疾病进行ICD-10编码,编码员必须要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医学知识和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知识,掌握ICD-10编码原则,提高疾病分类编码的质量,确保疾病编码的准确性和医院卫生统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疾病编码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ICD-10的教学经验剖析了我国疾病分类疑难编码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医院病案科的编码人员、临床医生以及相关人员利用和学习国际疾病分类提供帮助,从而提高我国疾病分类编码的准确性,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际疾病分类Ⅴ编码问题讨论附属医院郭秋华疾病分类统计是医院统计工作中的基本内容之一。使用国际疾病分类为统计标准化创造了条件。我院从1987年起用国际疾病分类作疾病分类索引,并填报疾病分类报表。在编码工作中,我们感到Ⅴ编码虽然是疾病列表001~999的...  相似文献   

16.
从教学准备工作、实施过程、评价效果、优势和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了PBL教学模式在国际疾病分类编码部分的应用。结果表明PBL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这不仅为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教学提供新思路,同时也为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其他课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惠婷  申放 《中国病案》2010,11(6):26-27
目的探讨腔隙综合征的ICD-10编码。方法复习医学文献,对腔隙综合征的创伤性与非创伤性的学习、鉴别,按国际疾病分类原则进行ICD-10编码。结果对腔隙综合征的创伤性与非创伤性的区别有了进一步认识,并给予对应的ICD编码。结论编码员阅读病案,提高医学知识和国际疾病分类专业技能,是准确进行编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耿连华 《中国病案》2012,13(8):31-32
目的通过对病案的疾病编码进行回顾性质量分析,找出问题与差距,以提高疾病编码的准确性。方法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的编码原则,对1200份出院病案进行编码检查。结果 1200份病案中有358份病案编码存在问题,错误率为29.8%。结论加强编码员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临床知识的培训,并制订相关制度和奖惩机制,以提高疾病编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周黛婷 《中国病案》2012,13(2):54-55
目的交流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疾病与手术分类编码的体会。方法学习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相关医学知识,结合我院近5年来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268例病例,应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与新版ICD-9-CM-3的工具书查找心脏起搏器的疾病与手术编码。结果对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类型和植入方法有了进一步认识,已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编码是Z95.0,更换脉冲发生器的编码是Z45.0,起搏器植入引起并发症的编码是T82.9。结论编码员应主动学习相关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编码水平,才能正确进行疾病与手术分类。  相似文献   

20.
谈贫血的国际疾病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东秀 《中国病案》2005,6(6):32-33
目的在进行疾病编码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增进对国际疾病分类的认识,加强同行交流.结果提高编码正确性、完整性,使疾病分类更好地为疾病统计的各种分析与调查,临床医疗、教学、科学研究等服务.结论贫血是临床的多发病,国际疾病分类相对复杂.我们在编码时一定要认真阅读病案,了解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才能准确编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