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ic U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2例ic U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和患者焦虑自评结果。结果:比较实验获得的两组数据,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都较低,护理效果明显。结论:对于ic U重症监护自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对无痛人流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11月收治的500例无痛人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前治疗,要求术前禁食6h,并主动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等,其余不做任何心理方面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缓解宫外孕患者术后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3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干预对于缓解喉癌术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8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在术后常规的护理模式基础上接受人文护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缓解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做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人文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喉癌术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能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改善偏头痛患者的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2016年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采取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缓解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得到明显缓解。结论对偏头痛患者实施系统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6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有了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了心理护理对颈椎病患者情绪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焦虑情绪选取100例,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治疗方法和心理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DS和SAS得分。结果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各项身体指标及SDS和SAS得分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颈椎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大的临床效果,缓解了患者焦虑情绪,适合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的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80例,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有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心理,临床中给予患者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生存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后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照组患者,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护理剖宫产患者。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来我院产科住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120例患者,按照门诊就诊序号排序单双号原则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加上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进行比较,以及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明显缓解;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28例,满意30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96.67%;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9例,满意26例,不满意15例,总满意率75.00%,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讨论剖宫产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消除这种消极心理,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平稳患者情绪有利于生命体征的平稳,增加手术成功性,提高了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全方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尤其是加用心理干预及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手段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将9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35.15±6.31)分、(38.64±7.4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能引导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消化内镜检查中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采取来我院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8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状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消化内镜检查中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提高消化内镜检查的成功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于缓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理恐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90例有机磷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措施后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梅  朱敏 《当代医学》2013,(18):128-129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急诊观察室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观察室留观患者120例的一般性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进行调查并记录各项得分,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护理措施后害怕、焦虑和抑郁情况的变化,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后,其焦虑得分和抑郁得分较对照组患者的得分显著得到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害怕、焦虑和抑郁情况反应的临床疗效也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心理护理措施对急诊观察室留观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患者调整自己的心态,缓解自我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8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缓解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细致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人员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长期服药不良情绪方面的影响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社区的12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68例银屑病患者按住院病历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专科护理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SAS)、抑郁(SDS)的评分状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脑梗死并发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200例脑梗死并发抑郁症患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脑梗死并发抑郁症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护理,巩固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