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梗死患者的社区康复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CI),共中脑梗死是脑血管意外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疾病,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根据WHO脑血管协作研究,1990年-2020年由全球脑血管死亡率的440万增至770万,我国每年脑梗死发病数达150万之众,是许多地区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早期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探讨早期开展社区康复的价值。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两组,各20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康复治疗,早期社区康复组康复治疗3个月,住院康复组住院治疗至少1个月。结果早期社区康复组和住院康复组对比,早期康复治疗均能明显提高改良Barthel指数(MBI),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社区康复组患者治疗各时间段MBI增加值,第一个月较后两个月明显,且后两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社区康复可以取得同住院康复同等效果,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早期康复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脑梗死康复效果;干预前后情绪状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评分、汉语失语检查表语言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早期康复组脑梗死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早期康复组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FMA、语言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早期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FMA、语言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患者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有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郭娟 《大家健康》2017,(12):177-178
目的:探讨优质社区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6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优质社区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优质社区组采取优质社区护理.比较两组脑梗死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遵医率、康复知识知晓度;干预前后患者FAM评分、FIM评分、SF-36评分.结果:优质社区组脑梗死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社区组护理满意度、遵医率、康复知识知晓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FAM评分、FIM评分、SF-36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优质社区组FAM评分、FIM评分、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社区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康复知识认知和遵医率,改善其运动和独立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有助于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管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管理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康复管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康复管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4、8周时康复管理组患者肤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康复管理组心理健康、物质生活、躯体健康、社会功能4个维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社区康复管理治疗脑卒中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260例脑梗死偏瘫病例进行分组:分成A、B两组,各组均有130例病例。A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ADL评分等指标。结果 A组干预后的FMA评分为(72.68±3.17)分、ADL评分为(73.48±5.23)分,B组分别为(66.42±4.25)分、(59.41±7.14)分。A组明显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95.38%,B组为78.46%。A组明显比B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积极用于脑梗死偏瘫中,有助于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与运动功能的恢复,缩短病情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8例脑梗死恢复期出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采取社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分别护理干预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6个月之后的自主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复发概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等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社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与分析在临床干预治疗脑梗死患者中施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实际意义。方法抽选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划分组别。常规组(n=10)施行普通护理;研究组(n=10)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将两组的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研究组的Barthel指数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临床干预治疗脑梗死患者中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实际意义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家庭关系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对12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将实际亲密度评分≥65分、实际适应性评分≥53分者归入观察组,将实际亲密度评分< 65分、实际适应性评分< 53分者归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运动功能(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和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与FMA和MBI均呈正相关(r=0.36、0.38、0.42、0.46,均P<0.05);亲密度不满意程度、适应性不满意程度与FMA和MBI均呈负相关(r=-0.31、-0.34、-0.42、-0.44,均P<0.05).结论 良好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分区化管治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对278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分区化管治,分析管治前后的治疗情况、病情变化、依从性、社会功能和社会影响,并与79例未实施分区化管治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结果分区化管治4年效果显著,研究组每年新参与的康复人数(年增长率20.5%~72.0%)和治疗依从性(从29.1%提高到69.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而复发/恶化率逐年对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的社会功能(全劳力从2.9%提高到38.1%)显著优于对照组而社会影响(从36.3%降到0%)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区化管治模式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队伍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明显提高康复效果,减少资源浪费,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戴启富 《大家健康》2013,(14):183-184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5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2例)维持常规的治疗,只进行定期的调查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实验组(43例)在维持常规治疗的同时,配以社区干预,社区干预具体措施有心理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等。经过1年的治疗后,比对两组患者血脂血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经过1年的社区干预治疗后,血脂和血压都有明显的改善,且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远远的小于对照组,且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区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血压水平,且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区化管治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对278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分区化管治,分析管治前后的治疗情况、病情变化、依从性、社会功能和社会影响,并与79例未实施分区化管治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结果 分区化管治4年效果显著,研究组每年新参与的康复人数(年增长率20.5%~72.0%)和治疗依从性(从29.1%提高到69.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而复发/恶化率逐年对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的社会功能(全劳力从2.9%提高到38.1%)显著优于对照组而社会影响(从36.3%降到0%)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分区化管治模式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队伍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明显提高康复效果,减少资源浪费,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接受社区康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分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内4个时间点之间MBI评分、FCA评分及SWLS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以治疗前最低,治疗1个月后次之,治疗3个月后再次之,治疗6个月后最高,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之间MBI评分、FCA评分及SWL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MBI评分、FCA评分及SWL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MBI评分、FCA评分及SWL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的疗效确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出院后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1~12月出院186例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患者语言、肢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护理能力有明显提高.结论 社区康复护理为脑血管病患者减少了复发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分析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43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社区康复治疗的观察组(43例),3个月后随访,比较分析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由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应用在重症精神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中心进行社区康复护理的重症精神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社区康复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护理后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评分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治疗前后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精神病患者给予社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定社区冠心病患者康复中复方丹参滴丸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社区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作为研究对象,40例/组。对照组采用消心痛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占优势(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社区冠心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