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1月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病 患18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特利加压素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90例.常规+特利加压素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常规 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病患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结果 常规+特利加压素组干预总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常 规治疗组有40例显效,36例有效,1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常规+特利加压素组有58例显效,30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常规+ 特利加压素组病患治疗后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 腹水疗效显著,跟单用常规治疗对比,干预总疗效高,有利于促进临床指标改善,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63例,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临床一般指标(体质量、腹围、24 h尿量)、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白蛋白、总...  相似文献   

3.
王兵  龙思泽 《当代医学》2012,18(13):136-137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22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给予常规呋噻米、螺内酯利尿及补充白蛋白治疗,同时运用特利加压素1mg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腹围、体重、尿纳排泄情况。结果 16例患者腹围减小、体重减少、尿钠排泄明显增加,有效率达72.7%,尤其在60岁以下及伴有外周水肿患者组中疗效良好。结论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特利加压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给药48h后观察止血效果,比较再出血、止血时间、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止血总有效率为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2组再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尿量恢复时间及大便隐血转阴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6%)与对照组(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具有止血效果好、止血时间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输血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特利加压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体重和腹围等下降幅度、尿钠排泄量和白蛋白浓度的增加幅度以及肌酐浓度的下降幅度、肾素以及醛固酮激素的浓度下降水平均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利加压素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更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更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研究特利加压素与托拉塞米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特利加压素治疗,给予对照组托拉塞米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尿量、腹围和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前,两组的尿量、腹围及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尿量、腹围和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特利加压素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增加尿量,减小腹围和改善肾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腹水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1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标志物转阴情况及腹水再发情况。结果:经过1年治疗后,治疗组34例患者均产生病毒学应答,应答率100%,4例再次出现腹水。对照组30例患者1例HBV-DNA转阴,余均仍为阳性,15例再次出现腹水。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HBV病毒的复制,减轻HBV病毒对肝脏的持续损伤程度,改善肝组织健康状态,可有效控制腹水的再发,是临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腹水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375-2376
目的:研究和分析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效果,以更好地指导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的7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中药抵当汤加味,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肝硬化、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硬化和肝脏功能,具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院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拉米夫定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方法:将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2组均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拉米夫定100mg/d,口服,疗程48周。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在小时BVDNA水平、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及Child—Pugh评分等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4例患者Child-Pugh评分、基础情况相当,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予拉米夫定100mg/d口服,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时间为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3-6个月后症状和体征逐渐改善,治疗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升高,血清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下降,血清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黏蛋白和透明质酸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组Child-Pugh计分平均降低2.4,53.8%患者提高了分级,而对照组仅有12.6%的患者Child-Pugh分级得到了改善,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拉米夫定能使HBV-DNA阳性的活动性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复制受到抑制,改善肝功,使肝纤维化程度降低,病情缓解,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 将 5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5例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 ,治疗组加用拉米夫定 1 0 0mg口服 ,每日 1次 ,观察时间为 1个月。观察两组的症状、体征、Child pugh积分 ,血清胆红素及白蛋白的变化 ,HBVDNA的转阴率。结果 治疗 4周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一定改善 ,治疗组好转率为 84% ,对照组为 60 % (P <0 .0 5 ) ,Child pugh积分下降数治疗组为 2 .92±1 .1 5 ,对照组为 1 .72±1 .0 6(P <0 .0 1 ) ;血清胆红素下降数治疗组为 2 8.91±2 2 .1 3 μmol/L ,对照组为 1 2 .2 3±2 9.74μmol/L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 4周时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为 44% ,对照组则均未转阴 (P <0 .0 5 ) ,两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短期临床疗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5):192-192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6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2组均经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阿德福韦酯10mg/d口服,疗程1年以上。结果 治疗20个月时结果 显示,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情况及HBV-DNA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不典型腹水感染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0~1998年我科共收治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腹水感染患者180例,其中并发的不典型自发性腹水感染35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32~57岁,平均45岁,病程在5年以下者4例,5~10年者8例,10~20年者18例,20年以上者5例。12 临床表现 35例患者均有乏力、腹胀、牙龈出血,部分有黄疸、肝性脑病、腹水征阳性,均无腹水感染的指征(如腹膜炎的体征,渗出性腹水,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等)。但临床表现特殊,其表现如下:①应用利尿剂无效9例;②不明原因低热不退11例;③短期出现黄疸或原有黄疸加深7例;④顽固性腹胀、腹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采用护肝、抗感染、利尿和营养支持等内科综合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特利加压素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1观察组经过治疗后,体质量和腹围下降20%以上,尿量也上升至1 000 ml以上,其体质量、尿量以及腹围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23例,占比92.0%。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16例,占比64.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例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合并Ⅱ型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特利加压素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体质量和腹围,使尿量上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三七总皂苷联合特利加压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来我院就诊的8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综合治疗方法、三七总皂苷联合特利加压素共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症状及体征、肝肾功能及各项肝纤维化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更好的改善了腹胀、腹水及肝区痛等临床症状体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8周后,肝纤维化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三七总皂苷联合特利加压素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效果较为满意,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2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病人1~3个月内的近期预后进行了临床观察及随访,并做出早期判定,对传统的Child肝功分级做了修改和补充。找出了影响预后的部分主要指标及其定量值。结果表明,修改后的Child旰功分级标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近期预后判定行之有效。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需全面考虑,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18.
陆长春  蔺咏梅  韩洁  丁敏侠 《吉林医学》2013,(26):5335-5336
目的:观察胚胎肝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6例,均使用保守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使用胚胎肝干细胞移植术(采用介入方法分别1/3注入脾脏,2/3注入肝脏),1次/4周,每次细胞数1.0×108,共3次。治疗24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Child-Pugh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胚胎肝干细胞对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复常显示良好治疗效应,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为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1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P<0.01)。两组治疗后Child-Pugh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胚胎肝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肝功能恢复有较好治疗作用,短期安全性可控,远期尚需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科住院治疗的147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1次/d,治疗1年以上。结果 治疗组在服用阿德福韦酯1年后,乙型肝炎DNA转阴率为87.1%,HBeAg转阴率为18.2%,肝功能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可减轻或阻止病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从而延长患者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和保肝治疗,对照组仅使用保肝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1-3年后,Child-Pugh分级计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转阴率分别为97.05%和22.22%,对照组为10.00%和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1~3年的病死率为2.9%,而对照组为2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恩替卡韦通过抑制HBV的复制,具有控制和部分逆转失代偿期肝硬化病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