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梅毒螺旋体(TP)的tpr基因亚型分布,探讨梅毒血清固定与TP tpr基因亚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广州地区多家医院确诊为早期梅毒且未经治疗的初诊患者标本102份,其中全血75份,溃疡分泌物27份,用巢式PCR扩增TP基础膜蛋白基因(bmp),阳性者再用巢式PCR扩增TPtpr基因,酶切后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对TP菌株进行tpr基因分型;追踪正规驱梅治疗后12个月患者的血清TRUST滴度变化,分析tpr基因亚型与患者血清TRUST滴度变化的关系.结果 剔除失访病例后的86份(86/102)有效标本中,巢式PCR筛选TP阳性者48份(55.8%),成功进行tpr基因分型者40份,分出3个tpr基因亚型,其中d亚型28份,e亚型4份,I亚型8份;正规驱梅治疗后12个月,有33例(33/40)患者血清TRUST转阴,其中25例d亚型、4例I亚型及4例e亚型,7例(7/40)患者的血清TRUST滴度不转阴,包括3例d亚型和4例 I亚型.结论 TPtpr的d亚型是广东地区梅毒螺旋体的优势流行株(70%),血清固定的形成可能与TP tpr基因的I亚型相关.  相似文献   

2.
3.
4.
陈星  翁瑞全  李惠 《医学综述》2006,12(7):432-433
梅毒为我国目前主要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其发病率的上升,梅毒治疗后的一种血清学现象日益受到关注,即梅毒经治疗后,少数患者血清反应不阴转。这种现象谓之血清固定(sero-fixation)或抵抗(sero-resistance)。下面就其定义,病因,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梅毒血清固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进  李伟 《广西医学》2008,30(12):1878-1880
近年来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性传播疾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非淋病性尿道炎,居第二位[1].由于其病程长,侵犯系统广,所以对健康危害极大.目前青霉素作为梅毒首选药物,治疗效果较好,但经驱梅治疗后,有少数患者血清RPR下降到某个滴度时不再降低(BPR持续阳性),这种现象称为血清固定(seroresistance).血清固定发生率近年也逐年增高,一期梅毒3.8%,二期梅毒17.5%,潜伏梅毒40.5%[2].由于梅毒血清固定原因不明,治疗困难,严重影响病人身心健康,成为梅毒治疗的难点.下面就其概念、病因、治疗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梅毒为我国目前主要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之一。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其发病率的上升,梅毒治疗后的一种血清学现象日益受到关注,即梅毒经治疗后,少数患者血清反应不阴转。这种现象称之为梅毒血清固定(sero-resistance)。下面就其发病情况、概念、导致其发生的可能原因、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方法:严格按照试剂操作说明书将67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的标本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结果:67例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检测阳性的标本,再经TRUST检测为阳性54例,阴性13例。TRUST阳性检出率为ELISA的81%。结论: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检出率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此方法的灵敏度明显高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相似文献   

8.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几乎可以侵害全身各个系统,造成多器官的损害的性传播疾病,其广泛流行和传播已经成为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12年我国梅毒报告发病率居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排序的第3位.少数梅毒患者在正规抗梅治疗后,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下降至一定程度即不再下降,而长期维持在某一滴度(甚至终生),即为血清固定现象[1].血清固定使得患者在结婚、就业、妊娠、就医等方面遭到反复质疑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且因治疗困难,有可能的传染性及复发等问题使其成为梅毒控制的难点.现就其概念、司能引起的原因、传染性及处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梅毒螺旋体IgM型抗体在梅毒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98名确诊为梅毒的患者,分别对其血液标本进行TP-IgM检测和TP-DNA检测,并分别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及不同时期梅毒患者TP-IgM检测的阳性率.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期梅毒患者TP-IgM的检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梅毒螺旋体IgM型抗体在梅毒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微粒凝集试验(TPPA)同时检测50例梅毒疑似血清,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TRUST和TPPA试验的敏感性符合率达到84%,但TRUST特异性差。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可作为梅毒患者的疗效观察(定量试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作为确诊试验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梅毒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探讨梅毒治疗有效、血清固定、神经梅毒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亚群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0例梅毒治疗有效患者、23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1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20例健康人群相对照。结果各组梅毒患者外周血CD4^+细胞、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有效组患者B细胞(CD1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K细胞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固定组患者NK细胞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梅毒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抑制,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和NK细胞减少与梅毒血清固定和发展成神经梅毒有密切关系。体液免疫对梅毒螺旋体亦有一定的辅助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13.
梅毒(Syphilis)是经典性传播疾病之一,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也称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其传染性强、危害较大,目前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梅毒螺旋体的抗原可分为三类:螺旋体表面特异性抗原、螺旋体内类属抗原、螺旋体与宿主组织磷脂形成的复合抗原。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因而对抗梅毒螺旋体的抗体进行准确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具有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神经梅毒联合糖皮质激素能否有效快速降低晚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TRUST滴度及安全性。方法将晚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随机分为A、B组,C组为梅毒初治患者,A组应用抗神经梅毒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B、C组常规苄星青霉素治疗。结果 TRUST滴度A组7例及C组10例均下降,而B组10例无下降,A、B组二者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A与C组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滴度改变所需时间(15.14±5.58)天,与C组(66.63±33.12)天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抗神经梅毒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有效快速降低晚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TRUST滴度;有一定不良反应,但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15.
梅毒患者血清固定循证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佳妍 《医学综述》2007,13(3):240-240,F0003
为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对国内1995~2005年有关梅毒血清固定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循证医学分析,结果缺少A级文献,B级文献1篇,属基础研究,疗效观察3篇,均为C级文献,由于有关的文献太少且质量不高,未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6.
碘化钾治疗梅毒血清固定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建诚  林品东  陈天明 《河北医学》2004,10(10):894-895
目的:观察碘化钾治疗梅毒血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时照方法。以口服10%碘化钾并肌注苄星青霉素为治疗组,以单纯肌注苄星青霉素为时照组。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碘化钾对梅毒血清固定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头孢曲松治疗梅毒血清固定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文件 《华夏医学》2009,22(3):461-462
目的:了解头孢曲松对梅毒血清固定的治疗价值.方法:45例出现血清固定的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疔组23例,以头孢曲松1.0静脉滴注,1次/d,共15d复治;对照组22例,以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肉注射,1次/周,连续3次复治.复治后第3、6个月均复查RPR.以RPR转阴为痊愈,RPR下降2个或2个以上滴度为有效,RPR下降不到2个滴度为无效.结果:复治6个月后,治疗组痊愈22例,有效1例,痊愈率为95.65%;对照组痊愈15例,有效5例,痊愈率为68.1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78,P<0.05).结论:治疗梅毒血清固定,头孢曲松优于苄星青霉素.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分析报道银川地区梅毒的检出情况 ,以引起重视。方法 从 1989年 1月 - 2 0 0 0年 12月应用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包括USR、RPR、TRUST”) ,对 2 2 13份血清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 阳性 779例 ,占36 .10 %。1997、1998、1999、2 0 0 0年 4年阳性检出率呈迅速上升趋势 (76 0份 ,占总阳性标本的 97.5 6 %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2 1- 4 0岁 ,男性略多于女性。结论 梅毒在银川地区的发病上升迅速 ,有关部门应尽快采取措施以控制其蔓延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不加热的血清反应素”试剂(USR)已替代了华康氏试剂。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剂(RPR)是在 USR 试剂中加入胶体碳,可与阳性血清发生黑色的凝块,肉眼即能观察结果。由于此两种试剂都是由非密螺旋体抗原(心拟脂)制成,测试的是非特异性抗体即反应素。除梅毒以外,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