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在维持化疗期间对6-巯基嘌呤(6-MP)的耐受性,为进一步研究6-MP耐受性差异的原因提供依据。方法规范应用2006年全国ALL统一化疗方案的标准危险ALL患儿30例,均处于骨髓缓解期,维持化疗时间≥3个月,记录患儿服用6-MP后的外周血变化,并及时记录其调整用量的时间。结果 30例患儿6-MP维持化疗时间3~16个月,其中10例(33.3%)完成标准剂量全疗程,无骨髓抑制发生,未继续增加或减少6-MP的剂量;8例(26.6%)患儿出现重度骨髓抑制,对6-MP重度不耐受,平均停药5d,减为标准剂量的2/3后维持治疗;12例(40.0%)患儿出现轻度不耐受,减为标准剂量的1/3~1/4维持治疗。30例患儿随访至2010年1月1日,均处于无病生存状态,无因感染死亡病例,目前无复发病例。结论 ALL患儿不同个体间6-MP的耐受性差异较大,临床需要根据血常规调整6-MP剂量,确保安全用药,分析ALL患儿6-MP个体耐受差异的原因,指导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治疗的依从性。方法:依从性通过具体的随访、体格检查图表的注解、6-巯基嘌呤(MP)最终代谢物中的血红素的测定来评估。结果:39例处于化疗阶段维持的患儿进入该研究。87%的病例为母亲负责给患儿服用6-MP。35位受访者说药物治疗很容易理解,不依从的主要原因是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在儿童白血病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白血病患儿的长期生存率。随着剂量的增加和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应用,其骨髓抑制及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也增大,治疗风险加大。现报告我院1996年10月—2001年lO月用以HDAr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20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累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讨论大剂量化疗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的80例,按照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实施6-MP、HD-MTX联合三联鞘注治疗,对照组行3 g/mMTX治疗,研究组行5 g/mMTX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MTX化疗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较好,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经济型化疗方案.方法诱导缓解CODP 4周;用VP16 Ara-c巩固治疗;髓外白血病的预防性治疗;采用COADex方案早期强化治疗;维持和加强治疗6-MP MTX与VDex重复序贯用药;用CO-ADex与VP16(或VM26) Ara-c,以及HDMTX CF,每3个月交替应用加强治疗.结果18例ALL初治均达完全缓解(CR率100%),初治平均住院天数81 d,平均费用2.3万元,维持治疗阶段,平均每年费用6000元左右,18例中8例已完成总疗程,停止治疗.1例在维持治疗阶段因感染水痘致DIC死亡.1例在维持治疗阶段因鞘内注射后出现瘫痪,而放弃治疗.4例已接受完成总疗程,其余4例已维持治疗1~1.5年.目前无复发及髓外白血病发生.结论此化疗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肯定,费用低,副作用少,值得在贫困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占急性白血病70%左右,联合化疗仍是目前治疗儿童急淋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常采用以柔红霉素(DNR)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但DNR心脏毒性大,白血病复发率偏高,米托蒽醌(MTZ)作为一种全合成的葸醌类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机制类似于葸环类的DNR,但其细胞毒作用更强、而心脏毒性较DNR小,以MTZ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既往多用于难治复发性白血病,近年来报道将其应用于成人初治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儿童初治急性白血病治疗中应用甚少。我院儿科从1997年7月~2003年4月,应用MTZ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76例,与目前通用的DNR为主方案相比,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改良儿童方案治疗年轻成人费城染色体(Ph)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年轻成人Ph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5例,患者均采用改良儿童方案化疗,随访并评估患者疗效。结果:32例(91%)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其中24例维持CR,7例复发,4例死于疾病复发,1例死于感染;24个月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68.6%,24个月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77.1%。结论:适当减低化疗强度的儿童方案治疗年轻成人Ph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边爽  高晖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20):70-73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维持治疗期间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大连市儿童医院确诊为ALL开始进入维持化疗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即“常规化疗组”及观察组即“常规化疗+槐杞黄颗粒组”各20例;对照组按照化疗方案按期给予“6-MP+MTX+VDS+DX”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分别予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6月,定期随访6月。观察感染发生率,监测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CD4+,CD8+)的变化。以探讨观察槐杞黄颗粒对儿童ALL维持期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进入常规维持化疗前进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检测,结果无统计意义;分别于开始维持化疗2周,1月,3月,6月进行相关指标监测,维持化疗期间对照组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及观察组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比较:相同测定时间点对照组CD4+及IgG、IgM、IgA的值低于观察组水平。结论:通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维持化疗期间不间断口服槐杞黄颗粒6月,患儿感染率降低,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提高,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报道老年急性白血病31例,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例.临床表现不典型,起病隐匿,多数以贫血为首发症状,出血及浸润症状较少,常有伴发病.血象非白血性者占16例(5l.6%).骨髓增生低下者并不多,只占9.1%,增生活跃以上者占绝大多数,骨髓象多呈低原始细胞性.联合化疗达完全缓解者共12例(44.4%),其中完全缓解8例,完全缓解率为30%,单用小剂量化疗尽管副作用小但结果不满意.本文对31例老年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总结老年人急件白血病临床特点,探讨化学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对29例老年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化疗方案、缓解情况、疾病转归进行分析.结果,29例老年人急性白血病中,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为主,占79.3%,29例中有18例进行化学治疗,完伞缓解(CR)率为41.2%;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毒副反应.认为老年人急性白血病总缓解率低,死亡率高,对化疗耐受性差,尽量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rhG-CSF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恢复的效果.方法24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联合化疗后,白细胞(WBC)计数<1.0×109/L时起加用rhG-CSF300μg/d,皮下注射,直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5×109/L后停用.结果ANC>1.5×109/L在用rhG-CSF组为(5.9±5.1)d明显短于对照组(14.8±5.0)d,用rhG-CSF组明显减少了感染的发生(20%∶80%).结论rhG-CSF能有效地加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4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及预后,评估2004年全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04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9年12月初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40例诊断?危险度分组及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患儿5年无事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结果:本组140例总完全缓解率95.7%?5年总体EFS为72.9%;其中低危组为85.9%,中危组为78.3%,高危组为50.0%?全组复发29例(20.5%),其中骨髓复发26例(18.5%),中枢神经系统复发2例(1.4%),睾丸白血病1例(0.7%)?结论:全国04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细胞多药耐药(MDR)的产生机制中,P糖蛋白(Pgp)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方法分析白血病细胞Pgp的表达,进一步应用多药耐药功能实验:细胞内柔红霉素蓄积实验(IDA)和罗丹明123排出实验(RhE)等研究其作用.结果 对22例初诊未治的儿童AL病例进行白血病细胞膜Pgp分析,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组平均表达率(中位数1.37%)略小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儿组平均表达率(中位数3.2%),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AL患儿作白血病细胞IDA和RhE实验:其中ALL患儿组的平均荧光强度比值(MIR)水平均低于ANLL患儿组MIR水平,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AL患儿白血病细胞的Pgp表达水平与上述两种MDR功能实验MIR值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结论 初诊未治的儿童AL患者中,ALL患儿组白血病细胞膜Pgp平均表达量低于ANLL患儿组平均表达强度;ALL患儿组MIR水平亦低于ANLL患儿组MIR水平,儿童ANLL细胞对化疗药物尤其是柔红霉素容易产生耐药,这可能是导致ANLL患儿诱导化疗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明显低于ALL患儿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维持期间,淋巴细胞微核及血象、骨髓象的变化,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淋巴细胞微核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15例处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维持期的儿童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血象、骨髓象检验,同时对10例正常儿童进行淋巴细胞微核及血象检测。淋巴细胞微核率用微量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测定,血常规和骨髓检查均用常规方法测定。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维持期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并与血象及骨髓象变化存在一定规律。结论淋巴细胞微核率对了解病人在化疗维持阶段的免疫情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正常对照组7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68例。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其他各种红细胞参数。结果: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正常对照组为12.86±0.77,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前组为17.32±2.0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DW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经规则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为14.38±1.92,与化疗前组相比RDW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红细胞有质和量的异常变化,化疗缓解后RDW值明显改善,对判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后是否缓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 实施个体化给药避免或减少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ADR) 的发生.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新发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不良反应184 3例, 对患者性别, 年龄, 危险度、药物、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不良反应涉及高危组患者居多;涉及药物以左旋门冬酰胺酶、长春新碱、阿糖胞苷居前3位;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以血液系统最为常见;骨髓抑制并发感染与危险度及患儿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与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ADR以骨髓抑制最为常见, 其中以骨髓抑制及并发感染对患儿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广西地区儿童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术(FCM)在广西地区儿童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分型诊断价值,了解儿童白血病免疫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CD45侧散射(SSC)双参数设门方法进行FCM白血病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分析. 结果:120例广西地区儿童急性白血病分型可分为3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占65.8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占27.5%;混合型白血病占6.67%.79例ALL中,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占91.14%,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占7.59%.伴髓系抗原表达的ALL占 25.32 %,主要表达CD13(22.78%).髓过氧化物酶(MPO)在AML特异性表达.结论:应用FCM能对广西地区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正确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18.
吉粒芬治疗白血病合并骨髓抑制患者的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够特异性地刺激粒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成熟,可以有效地防止高剂量化疗引起的重度粒细胞减少,对造血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科于2003年1月-2003年12月用吉粒芬(G-CSF,杭州九源)治疗了58例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的白血病患者,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58例患者均按FAB分类标准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1例,急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淋巴瘤白血病6例。男性21例,女性26例,儿童11例,年龄4-66岁,中位年龄41岁。54例患者用吉粒芬前心电图…  相似文献   

19.
6-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um;6-MP;Purinethol)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常用药物之一,主要毒性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还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国内未见有使用6-巯基嘌呤而引起溶血的报道。我院一例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_4)因用6-MP而发生溶血性黄疸,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小剂量阿糖胞苷和高三尖杉碱(HA方案)与G-CSF联合方案治疗。结果完全缓解率31.25%(5/16),占总数(CR PR)68.75%(11/16)。结论本方案可明提高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对过渡到标准剂量强化治疗创造机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作为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