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伤科热奄包外敷治疗下肢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本院2010年9月—2011年10月住院的,年龄在18~60岁的下肢胫腓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均采用休息、制动,石膏托外固定,抬高患肢等基本治疗。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本科自制的伤科热奄包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基本治疗方案。每例病例均单独观察评分,疗程为1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肿胀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伤科热奄包外敷较传统治疗方法能更有效的减轻下肢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肢的肿胀。结论:伤科热奄包外敷较传统治疗方法能更有效的减轻下肢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肢的肿胀,对后期骨折的愈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为其他治疗手段的早期介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下肢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河南医学研究》2017,(8)
目的探究中药热奄包治疗骨折后肿胀疼痛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在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6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各31例。西医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予以中药热奄包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肿胀面积。结果两组治疗前疼痛程度及肿胀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明显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临床总有效率93.5%,显著高于西医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后肿胀疼痛患者予以中药热奄包治疗,效果颇佳,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穴治疗。治疗7 d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包括患肢周径、肿胀率、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ESR)、凝血酶原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患肢周径、肿胀率、血浆黏度、ESR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2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为9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肝气郁结型功能性胃肠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采用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2周.观察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5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具有良好疗效,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奄包疗法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炎,解痉,糖皮质激素及吸氧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疗法,每日2次,每次30 min。观察2组在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上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奄包疗法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剖宫产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后存在腹胀的96例病人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在经过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更有利于胃肠功能及早恢复,减轻患者腹胀症状,大大缩短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进而促进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药粉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将7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采用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制动、跟骨骨钉牵引以及骨折急性期冰敷患肢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试验组给予大承气汤药粉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康医学》2019,(12)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消肿止痛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消炎、止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活血消肿止痛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及临床指标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62%(41/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u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down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肿时间、止痛时间、住院时间及骨痂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自拟活血消肿止痛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肿胀及疼痛程度,缩短临床指标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李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法治疗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研究对象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空白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后12、24、48 h各组患者腹胀缓解有效率、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各时间段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法治疗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起效快,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血肿解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100例,治疗组50例采用血肿解汤合甘露醇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甘露醇治疗,1周后评估2组肿胀分度、VAS评分、肿胀消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肿胀分度、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肿胀消退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减少,P均<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肿解汤能有效减轻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疼痛,配合甘露醇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13.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66)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预防混合痔患者术后排便困难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肛肠一科80名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名和实验组4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名采取术后第一日给予中药热奄包热熨腹部,每次十五分钟,连续运用三日。对两组患者在排便出血、排便疼痛、粪便性状、是否灌肠、患者满意度等五个方面的对比研究予以评分。结论中药热奄包对混合痔患者排便困难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敷贴对虚寒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2例确诊为虚寒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敷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解痉止痛治疗,热敷组在常规解痉止痛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热奄包敷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5 min、30 min、60 min、3 h由医生和患者本人对疼痛强度进行判断,观察疼痛评分情况,并评价2组的证候疗效。【结果】(1)对照组治疗后15 min VAS评分无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30 min、60 min、3 h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15 min、30 min、60 min、3 h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2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15 min、30 min、60 min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热敷组的止痛起效时间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8.3%、94.4%,对照组分别为36.1%、80.6%,2组比较,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敷贴治疗虚寒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且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长骨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方法:长骨骨折术后肿胀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术后进行功能锻炼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术后加用丹参川芎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2组都干预7天。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1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过观察,治疗组消除肿胀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应用于长骨骨折术后能有效缓解肿胀,改善关节功能,从而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的效果。方法 100例单侧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消炎、镇痛、冰敷治疗,比较两组7天后肿胀治疗效果、7天内不同时间点肿胀减轻人数、肿胀完全消退时间。结果经秩和检验比较,中药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H=24.11,P〈0.05),中药组肿胀消退率大于对照组(60%,10%,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中药组肿胀减轻人数比例(30%,60%,80%,100%)均多于对照组(4%,10%,40%,70%),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d=10.6±2.5d,P〈0.05)。结论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效果肯定,能显著增加总体患者肿胀的消退率,加快消肿速度,缩短肿胀消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滑膜主要分布关节周围.于关节腔相通,分泌润滑液润滑关节.在受各种病因(如骨质增生、关节炎、关节结核、风湿病等和创伤性外伤、骨伤、关节内损伤、周围软组织损伤、手术等)刺激或直接刺激滑膜损伤产生炎症反应,而滑膜对炎症的刺激的反应是分泌渗液.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