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肾上腺髓质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肾上腺髓质肿瘤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对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质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嗜铬细胞瘤7例、神经节细胞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神经鞘瘤1例。结果 7例嗜铬细胞瘤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而确诊;3例神经节细胞瘤中,1例大部分囊变类似于假性囊肿,1例为等密度肿块,有轻度强化,1例呈实性肿块,伴有小囊变和钙化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神经纤维瘤,均可见囊性成分,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1例神经鞘瘤呈实性占位,术前误诊为无功能腺瘤。结论 CT是目前最常用的肾上腺肿块的检查方法,不仅有助于对肾上腺髓质肿瘤的术前诊断,还能显示肿瘤对邻近脏器的侵犯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从而为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不同肿瘤类型及其CT和MR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和CT/MRI特点,包括病灶周围骨质破坏、病灶密度与MRI平扫及增强的信号特点,及病灶的位置、大小和边界.结果:(1)病变类型:副神经节瘤18例、神经鞘瘤10例、内淋巴囊肿瘤5例、神经纤维瘤3例、脑膜瘤3例、软骨肉瘤2例、横纹肌肉瘤2例、浆细胞瘤1例及骨化性纤维粘液样瘤1例.统计结果显示,颈静脉孔区常见肿瘤为副神经节瘤、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纤维瘤及神经鞘瘤)及内淋巴囊肿瘤.(2)常见肿瘤的CT与MRI特点:①副神经节瘤位于颈静脉孔的血管部,可见典型的"胡椒盐征"及骨质破坏;②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位于颈静脉孔前内侧部,压迫性骨质吸收,边缘较清晰;③脑膜瘤常呈宽基底紧贴颅骨,可见典型的"脑膜尾征";④内淋巴囊肿瘤位于岩骨后缘,T1WI可伴有高信号;⑤软骨肉瘤以岩枕裂为中心,伴钙化.结论:颈静脉孔区不同类型肿瘤有一定特征性,CT与MRI结合应用有助于术前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源性肿瘤的CT检查资料.结果 本组25例神经源性肿瘤中良性肿瘤23例,其中神经鞘瘤11例,神经纤维瘤7例,神经节细胞瘤5例.发生于后纵隔22例,其中2例肿瘤侵入椎管,呈哑铃状改变.1例发生于前纵隔.CT表现为紧邻纵隔的类圆形或卵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密度等于或略低于胸壁肌肉组织,部分病灶中心可见坏死区,3例肿瘤内尚可见斑点状钙化.恶性者2例,均发生于后纵隔,为恶性神经鞘瘤.CT表现为肿瘤密度不均匀,其中1例可见血性胸水,另1例伴有邻近骨质破坏. 结论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具有较典型的CT影像特征,CT除能较准确诊断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外,还可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范围、形态以及累及周围结构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I表现,其中神经鞘瘤10例,神经纤维瘤3例,脊膜瘤7例,采用GE3.0T磁共振仪进行扫描。结果肿瘤的发生部位、与硬膜面的夹角、囊变坏死、强化方式及硬膜尾征在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间存在明显差异,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源性肿瘤与脊膜瘤T1WI信号无明显差异;神经鞘瘤T2WI信号多不均匀;脊膜瘤T2W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若发生钙化,则T1WI、T2WI呈低信号改变。结论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都有特征性MRI表现,MRI是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5例罕见的神经源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X线表现,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源于肋间神经的巨大的神经鞘瘤,不完全型神经纤维瘤病,骶尾部巨大神经节细胞瘤,胸壁Askin瘤和腹膜后巨大硬膜外囊肿,并对其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部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喉部神经源性肿瘤影像特征。结果神经鞘瘤4例,平扫时呈低或中等密度,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2例神经纤维瘤平扫显示均匀低密度。结论CT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形态、范围大小和密度特征,为诊断定性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对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为8例神经鞘瘤均呈低密度,6例可见囊变、出血,2例完全囊变。5例神经纤维瘤,平扫呈均匀稍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增强后可见轻度强化或无强化,其中2例多发,1例部分囊变。3例节细胞神经瘤2例呈长条形,1例呈长椭圆形。2例神经母细胞瘤可见斑块状钙化。1例副节细胞瘤呈显著异常强化。结论 CT对后纵隔不同病理类型神经源性肿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部神经源性肿瘤的 MRI表现及其相关的病理基础 ,旨在揭示颈部不同组织类型神经源性肿瘤特有的MRI表现 ,尤其是副神经节瘤与神经鞘肿瘤的鉴别诊断 ,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源性肿瘤的 MRI表现 ,并与相应的病理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进行对照分析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颈部副神经节瘤病程长于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 (P<0 .0 1)。它们在年龄及性别分布上无明显差别 (P>0 .0 5 )。 (2 )不同组织类型的神经源肿瘤的肿块大小及形状无明显差别。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肿块边缘光滑 ,而副神经节瘤肿块边缘多数不光滑 (P<0 .0 1)。 (3) T2 WI上副神经节瘤绝大多数呈中等信号 ,神经鞘肿瘤绝大多数呈高信号 (P<0 .0 1)。 T1 WI上它们基本上都呈低信号。(4)副神经节瘤信号相对均匀 ,神经鞘肿瘤信号不均匀 ,尤以 T2 WI上为突出 (P<0 .0 1)。增强扫描 ,副神经节瘤多呈均匀强化 ,而神经鞘肿瘤 10 0 %显示不均匀强化 (P<0 .0 1)。 (5 )大多数副神经节瘤肿块内及其周围可见斑点状及迂曲条状血管流空影 ,而神经鞘肿瘤几乎见不到这种征象 (P<0 .0 1)。 (6 )靶征仅见于神经纤维瘤 ,神经鞘瘤及副神经节瘤无此征  相似文献   

9.
<正>节细胞神经瘤(ganglioneuroma,GN)又称神经节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1],源于原始神经嵴细胞,肿瘤由成熟的施万细胞、节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以往由于认识不足,常误诊为其他神经源性肿瘤,鉴于此,笔者回顾性分析GN的多层螺旋CT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CT及MRI对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等四种主要眼眶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中山眼科中心1999年1月~2005年6月经手术治疗,具有完整病理资料的眼眶神经源性肿瘤110例,回顾分析超声、CT、MRI检查的结果并与病理作对照,比较定性及定位诊断率.结果 超声均未作出定性诊断,故未能作出比较分析.临床诊断四种疾病的的正确率分别是胶质瘤78.6%、脑膜瘤58.8%、神经鞘瘤42.9%、神经纤维瘤96.3%,CT诊断分别是55.5%、92.9%、71.4%、80.0%,MRI诊断分别是83.3%、100%、100%、100%.定性诊断率临床为65%,CT为77.25%,MRI为95%.定位诊断率超声为70%,CT为77.2 5%,MRI为90%.结论 CT和MRI对肿瘤定位准确,定性诊断准确性优于眼科临床和超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咽旁神经源性肿瘤的CT、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咽旁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58例CT、MRI影像表现。结果咽旁神经鞘瘤42例,增强31例呈明显强化,11例呈轻度不均匀强化,7例合并局部坏死、囊变;咽旁神经纤维瘤16例,均呈轻度较均匀/不均匀强化,2瘤灶合并坏死、囊变。结论均匀强化(明显/不明显)、边界光滑是咽旁神经源性肿瘤特征性表现,可以作为临床正确诊断该病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纵隔原发性神经源性肿瘤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已行手术且病理证实为纵隔原发性神经源性肿瘤共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病理学形态和预后。结果 131例患者中男性78例(59.5%),女性53例(40.5%);有症状者59例(45.0%),无症状者72例(55.0%);肿瘤位于左后纵隔61例,右后纵隔69例,前纵隔1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98例(74.8%),VATS辅助胸部小切口手术5例(3.8%),开胸手术28例(21.4%)。除1例恶性神经鞘瘤行姑息性切除外,其他均完整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病理类型显示良性神经鞘瘤98例(74.8%),神经节细胞瘤24例(18.3%),恶性神经鞘瘤2例(1.5%),神经纤维瘤2例(1.5%),副神经节瘤2例(1.5%),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todermal tumour,PNET)2例(1.5%),神经母细胞瘤1例(0.8%)。术后随访12~95个月,平均53个月,1例PNET因肿瘤广泛转移死亡,1例恶鞘姑息切除术后20天死亡,2例因其他原因死亡,其余均无瘤存活至2016年1月。结论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绝大部分为良性,手术切除预后良好,但恶性肿瘤则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肾上腺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和神经鞘瘤,均来源于肾上腺髓质,起源于肾上腺神经母细胞.其中,肾上腺神经鞘瘤极为少见,其发病率远低于肾上腺其他神经源性肿瘤.现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肾上腺神经鞘瘤患者的CT和MR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期为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颈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鞘瘤13例,神经纤维瘤8例,颈动脉体瘤1例)行CT扫描,5例同时行MRI扫描。结果颈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因发生的解剖部位较特殊,依据肿瘤邻近间隙、肌肉及血管等的移位方向,可大体推测出其来自于哪一组神经。神经鞘瘤影像学上多呈不均匀低密度或混杂信号包块,增强后不均匀现象更明显。结论CT和MRI扫描是诊断颈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肾脏和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儿童肾脏和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肾母细胞瘤71例(73个肿瘤),神经源性肿瘤89例(成神经细胞瘤70例,神经节成神经细胞瘤2例,神经节细胞瘤17例),畸胎瘤18例,淋巴瘤11例。结果肾母细胞瘤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有包膜肿块,常引起肾脏破坏,残肾呈新月形包绕肿块,易形成肾静脉、下腔静脉瘤栓及肺内转移。成神经细胞瘤与神经节成神经细胞瘤表现类似,多有钙化及血管包埋等征象,可侵犯肾脏,以淋巴结、颅脑、骨骼及肝脏转移常见;神经节细胞瘤表现为肾上腺区或脊柱旁体积较小的卵圆形低密度肿块,增强早期无强化或轻微强化。淋巴瘤发生于中线附近,呈分叶状多中心融合病灶,血管包埋较松散,侵犯肾脏多为双侧。畸胎瘤发生于一侧腹膜后,钙化或骨化以及脂肪密度是其特征。结论CT对儿童肾脏和腹膜后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神经鞘膜瘤和神经纤维瘤属于神经源性肿瘤。源于神经纤维膨大而形成的肿瘤称为神经纤维瘤,源于神经鞘膜增生而形成的肿瘤称为神经鞘膜瘤。临床上神经纤维瘤分布喉部和鼻腔,神经鞘膜瘤多见于喉的近端。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膜瘤的发病率二者大致相等,男女的发病率约为3:2,发病年龄为10—50岁。  相似文献   

17.
纵膈肿瘤与囊肿是胸部较常见的疾病,我院从1960年2月到1990年2月共诊治纵膈肿瘤与囊肿85例。现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42例,女43例,11~30岁42例,年龄9~60岁。83例有病理诊断,畸胎瘤与皮样囊肿27例(占32.5%);神经原性肿瘤17例(占20.5%),其中神经纤维瘤11例,恶性神经纤维瘤4例,神经鞘瘤和神经节细胞瘤各1例;胸腺瘤14例  相似文献   

18.
神经鞘和神经内衣起源的肿瘤较为常见,分布广泛。来源于神经鞘膜的肿瘤包括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单发的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以及丛状神经纤维瘤都可恶变为恶性神经鞘瘤。本文就我院1995年9月~2003年4月所积累的神经鞘瘤32例、神经纤维瘤16例和恶性雪旺氏细胞瘤8例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对腹盆腔神经肿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 对4例腹盆腔神经肿瘤患的CT、临床表现、手术所见、病理检查作对照分析。结果 l例肠系膜多发性神经纤维瘤,l例为小肠巨大神经纤维瘤,l例后腹膜多发性神经鞘瘤,l例后腹膜单发性神经鞘瘤。结论 CT对腹盆腔神经肿瘤可作出定位诊断,并可明确肿瘤是实性或囊性或囊实性、大小、范围、边界是否清楚,但难以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0.
神经鞘和神经内衣起源的肿瘤较为常见,分布广泛。来源于神经鞘膜的肿瘤包括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单发的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以及丛状神经纤维瘤都可恶变为恶性神经鞘瘤[1]。本文就我院1995年9月 ̄2003年4月所积累的神经鞘瘤32例、神经纤维瘤16例和恶性雪旺氏细胞瘤8例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