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ICU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6.7±3.2)分,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0±3.3)分、33.3%,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研究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 现选择 44 例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 ICU 住院超过 3 d,入住时间在 2018 年 8 月至 2020 年 8 月。 将患者随机 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干预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 评分)情况以及肢 体运动功能(FMA 量表)。 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后 FMA 改善明显,而 NIHSS 评分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临床护 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能够取得理想效果,改善了患者肢体运动、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应用临床护理措施,对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及措施干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50例实施常规儿科护理设为对照组,选择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5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设为研究组,选择时间: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对组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和患者家属总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22±0.55)分、住院时间(12.56±2.17)d均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分别为:(11.12±1.11)分、(17.13±2.05)d],且研究组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96.00%)指标高于对照组(76.00%),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且该种护理模式认同感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到我院就医并入住ICU得72例重症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损缺程度、平均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就两组护理后的和NIHSS评分而言,Fugl-Meyer运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程度对比常规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长,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龚美红  杨丽艳 《当代医学》2013,(32):129-130
目的以ICU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护理为例,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随机挑选我院重症监护室内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共计40例,随机挑选新余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在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40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将20例未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病人作为对照组,2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病人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病人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后的临床相关资料。结果在加入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治疗后,试验组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护理并发症发生数分别为(4.40±1.70)万元、(4.95±2.70)d、5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加入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减少患者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手术后护理并发症,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1)与观察组(n=61)。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可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本院就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8例、2016年11月22日到2018年1月24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2组)。分别给予基础性护理干预、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例数为48例、预后良好例数为37例、并发症发生例数有1例、躯体功能为(75.56±3.69)分、心理功能为(76.58±3.33)分、社会功能为(79.86±3.99)分、物质功能为(80.52±4.55)分;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干预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学创新》2016,(28):95-97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有1例于试验过程中脱落。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主要包括日常生活饮食、病情观察、急救准备及配合、执行医嘱情况,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内容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分级护理制度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度颅脑损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监护病房重度颅脑损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ICU病房的顺序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ICU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分级护理制度,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情况(满意度、感染发生情况、入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专业技能、病房管理、护理文化以及健康宣教评分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效果更佳,P0.05;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时间(6.14±1.62)d、感染发生率17.78%、住院时间(25.43±6.47)d及病死率17.7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57.78%、总满意97.78%均优于对照组35.56%、35.56%,P0.05。结论分级护理制度在重症监护病房重度颅脑损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应用能偶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有1例于试验过程中脱落。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主要包括日常生活饮食、病情观察、急救准备及配合、执行医嘱情况,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内容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舒适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舒适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具体内容有护理满意度、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91.3±2.1)分、(62.5±3.5)分,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2.9±3.7)分、(43.1±5.2)分,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早期舒适护理干预可取得显著的效果,有利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得到提高,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16例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救治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急诊收治的7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急诊护理模式分为常规组和急诊护理路径组,各36例。常规组患者按重症颅脑损伤进行常规急诊护理,急诊护理路径组则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救治效果与效率,并观察两组死亡率。结果急救后,急诊护理路径组APACHEⅡ评分(10.01±2.69)分显著低于常规组(15.02±8.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护理路径组急诊救治时间(21.06±3.05)min和住院时间(20.36±5.69)d均显著少于常规组(30.69±10.96)min、(28.67±8.0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护理路径组死亡率(0)显著低于常规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升重症颅脑损伤急诊救治效果,并显著提高了急救效率,降低了死亡风险,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所有患者均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抢救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至检查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1.58±3.74)min、(10.21±0.54)min、(9.32±5.84)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8.96±5.26)min、(16.91±2.38)min、(21.28±8.6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较高,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5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常规组26例,施行常规护理,试验组27例,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生存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平均抢救时间为(30.1±3.4)min,住院时间为(4.67±2.84)d,平均住院费用为(4.32±1.81)万元,生存率为94.2%,护理满意度为92.3%。试验组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施行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还能减少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提升患者生存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颅脑损伤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颅脑损伤的护理,路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下的护理。方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抢救的时间、抢救的成功率、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路径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缩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加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3例和67例,研究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确诊信息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有效临床护理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有效临床护理,其中55例患者1~2周后明显好转,6例患者在2~3周后得到纠正,1例昏迷患者家属自动放弃治疗,1例患者因呼吸循环中枢衰竭死亡。对照组中48例患者1~2周后明显好转,12例患者在2~3周后得到纠正,3例昏迷患者家属自动放弃治疗,4例死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83%,明显优于对照组82.8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切观察重症颅脑损伤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定时检测患者的尿纳和血纳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升重症颅脑损伤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结局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78-180+184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0月进行ICU重症颅脑损伤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15 d护理后比较患者依从性情况、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对不良并发症产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按时用药依从及饮食依从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DS与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压疮、泌尿感染、以及发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提高了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减少了不良情绪以及不良并发症的产生,有助于患者整体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淅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及Barthel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王同兰  杨丽香  高丙娟 《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27-1729
目的:研究应用危机管理模式结合传统外伤急救护理对急诊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在延津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4例急诊颅脑外伤患者,依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外伤急救护理)和观察组(传统外伤急救护理+危机管理模式),每组各57例.对比两组救治结果、并发症、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前后昏迷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对照组的救治有效率为73.68%低于观察组的91.23%(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05%高于观察组的5.26%(P<0.05);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82.46%低于观察组的96.49%(P<0.05);对照组的护理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24.56%高于观察组的7.02%(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更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更低(P<0.05).结论:急诊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危机管理模式联合传统外伤急救护理,可有效提高救治效果,减轻昏迷程度和神经缺损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