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因素以及对其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分析我中心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来我中心产科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65名患者手术切口的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可能与肥胖、自身免疫力下降、妊娠合并糖尿病、切口暴露时间过长、高频电刀的使用、贫血等因素有关。结论:给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可以促进切口的愈合,提高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9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2005-2015我院剖宫产术后切口发生液化的3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此类患者均在术后4-11天发病。通过挤压切口、加压包扎、拆除缝线引流、换药和Ⅱ期缝合等措施均达到切口愈合。结论:皮下脂肪肥厚、慢性贫血、低蛋白血症,待产时间长、妊娠期糖尿病、缝合方式是引起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液化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剖腹产术后脂肪液化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 根据切口渗液及愈合情况不同将32例脂肪液化病人分为A、B两组,分别换药处理.结果 A组病人切口手术后7~10 天愈合,B组病人切口手术后10~15 天愈合.无一例行Ⅱ期缝合,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减少腹部手术的切口脂肪液化,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减少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剖腹产术后脂肪液化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 根据切口渗液及愈合情况不同将32例脂肪液化病人分为A、B两组,分别换药处理.结果 A组病人切口手术后7~10 天愈合,B组病人切口手术后10~15 天愈合.无一例行Ⅱ期缝合,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减少腹部手术的切口脂肪液化,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减少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针对102例患者行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102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在精心治疗下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术前合并症(如贫血、糖尿病等)、二次手术切口、术后咳嗽、妊娠水肿、滞产、羊水污染及缝合技术及切口暴露时间长短有关,应从多方面防范切1:2皮下脂肪层液化。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皮内缝合切口愈合不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皮内缝合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960例采用皮内缝合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并进一步探索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结果:剖宫产术皮内缝合切口愈合不良与肥胖、糖尿病、水肿、贫血、滞产、缝合方式及技术、术后咳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切口张力增加、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结论:选择剖宫产术皮肤切口缝合方式、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切口愈合不良并使切口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收治剖宫产手术切脂肪液化患者6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60例均经局部换药治愈,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针对影响剖宫产切口液化的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积极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切口脂肪液化后最简便、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从2007年1月-2008年12月对在我科行新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皮肤、皮下脂肪一起间断缝合3针发生脂肪液化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观察组不拆除切口缝线,仅扩开切口液化处,去除无生机的脂肪组织,艾利斯钳钳夹该处皮缘5min,TDP在距液化处30cm照射15min,继而每日TDP照射2次,每次15min。对照组则拆除切口缝线,去除无生机的脂肪组织,放纱条引流、换药。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明显减少,切口完全愈合时间显著缩短,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花费明显减少。结论间断缝合横切口脂肪液化后不拆除缝线应用TDP治疗较传统方法为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王金英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28)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此为此类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方法抽取产科2011年1月~2018年10月接收的行剖宫产分娩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发生剖宫产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有40例,分析切口脂肪液化产生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结果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缝合技术差、血糖高、体质量高等;实施预防措施对切口脂肪液化干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避免剖宫产后切口脂肪液化。结论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原因,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62例剖宫产术后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中肥胖48例,妊娠水肿32例,滞产24例,糖尿病8例,贫血8例,咳嗽6例。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妊娠水肿、滞产、糖尿病、贫血、咳嗽以及切口暴露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23)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情况,探讨影响愈合的相关因素及处理,减少和预防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方法本文对2006年3月至2016年3月962例剖宫手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36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腹壁切口脂肪化率为3.4%,与肥胖、缝合技术、术前合并症,前次剖宫产、术后咳嗽、羊水污染、其它(如各种机械刺激,止血不彻底,缝线选择及切口的选择)等有关,而与剖宫产时机、孕妇年龄、职业、孕周、胎儿大小无关。结论术前治疗合并症,术中操作轻柔、止血、缝合仔细,缝合脂肪层前生理盐水冲洗切口,两次剖宫产间隔≥3年,术后镇咳。可大大降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情况,探讨影响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文对1960例剖宫手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腹壁切口脂肪化率为3.4%,与肥胖、缝合技术、孕妇合并贫血、低蛋白症、妊高症、糖尿病,前次剖宫产、术后咳嗽、羊水污染、其它(如各种机械刺激、粗暴操作、拉钩压榨,止血不彻底,缝线选择)等有关,而与剖宫产时机、孕妇年龄、职业、孕产史、孕周、胎儿大小无关。结论术前治疗合并症,术中操作轻柔、止血、缝合仔细,缝合脂肪层前生理盐水冲洗切口,两次剖宫产间隔≥3年,术后镇咳。可大大降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994年11月-2008年12月本科共进行刮宫产术6 856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32例,发生率0.47%,现将剖宫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防治措施及处理体会,提高对切口脂肪液化的认识和处理能力,降低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经处理后全部痊愈,其中5例于局麻下行二次缝合7~9d后痊愈。结论熟悉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原因,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并及时正确处理,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张庆烨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28(2):166-167
本文对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剖宫产术960例术后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产妇17例,发生率1.77%,纵切口1例,横切口16例,其中3例为二次剖宫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行剖宫产手术患者700例,术后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患者15例,对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发生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结果 15例患者中,肥胖者4例,滞产者2例,使用电刀者4例,贫血者2例,试产失败后改为剖宫产手术者1例,羊水污染严重者2例,15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肥胖、滞产、贫血、羊水污染及剖宫产术中操作不当均是导致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应进行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加强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的防治。方法选择2003年4月~2008年5月间2014例行剖宫产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52例病例,分析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方法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手术切口方式、肥胖、高频电刀、孕期合并症均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关(P〈0.05),术后使用抗生素意义不大(P〉O.05),加用理疗可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结论加强孕期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慎用电刀,使用横切口,术后理疗是防治脂肪液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