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以2008年在我院实习的护生共53人作为观察组,进行评估临床实习教学的风险,进行风险分析、制订风险防范策略,加强风险管理.并以2007年在我院实习的护生共54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习教学风险及实习教学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教学不良事件为2例,患者或家属投诉4例,护生违反纪律4例,护生针刺伤5例;而观察组则分别为1例、2例、1例、2例.观察组临床实习教学风险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评学满意度为81%,评教满意度为85%;而观察组则分别为93%、96%.结论 风险管理运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带教老师及护生的风险防控能力,有效保障实习教学的安全,促进实习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室开展责任制带教模式对护生护理操作能力及学习兴趣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内镜室2011年1月—2013年1月实习护生30名为对照组,2013年2月—2015年2月实习护生3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功能制带教模式,观察组实施责任制带教模式.对2组护生的操作能力及学习兴趣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护生转出科室时各项护理操作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疾病知识认知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内容有兴趣占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带教模式应用于内镜室可提高护生的各项护理操作能力,促进护生学习积极性,能被护生所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教在眼科的实施体会,为护理带教推广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选取80例眼科患者作为带教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将58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纳入观察组采取一对一责任制带教模式,另一组纳入对照组采取传统跟班带教模式,对比两组实习护生终末考核成绩与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终末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一对一责任制护理带教效果优于传统带教模式,能够使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得到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实习护生撰写个案护理报告在消化肾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9月本院消化肾脏内科接收的20名实习护生为观察组,采取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实施实习护生撰写个案护理报告的教学模式;另选择2021年6—9月接收的20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带教。带教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护生护理考核成绩及综合素质、个案护理报告撰写质量、自我评价、对带教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护理考核理论成绩和Mini-CEX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实习护生专科护理能力、预见性护理能力、应变处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测评指标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实习护生个案护理报告撰写质量(包括病史收集完整性、护理诊断准确性、护理计划可行性、联系思考思维)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自我评价(包括实习收获和职业认同感)及对带教的满意度(包括对带教方法的认可度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习护生撰写个案护理报告的带教模式有助于提高消化肾脏内科实习护生的护理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三元项目教学法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以提升带教质量与护士综合素质。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97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施以三元项目教学法带教,后者施以常规方法带教。比较带教前后护生应对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应对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显著提升,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近98%的护生完全支持应用三元项目教学法,对该教学法满意度较高。对照组护生对常规带教方法的满意度仅为52%,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元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提升护生应对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较为理想的培养更强护理技能和更高职业素质实用型人才的带教方法。  相似文献   

6.
郑振兰  连美珠 《大家健康》2017,(11):278-27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耳鼻喉科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该院耳鼻喉科病房收治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风险事件2例(3.3%),对照组中风险事件8例(13.3%);观察组中护患纠纷投诉事件1例(1.7%),对照组中护患纠纷投诉事件7例(11.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7%.两组比较,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耳鼻喉科疾病护理中,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率,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肿瘤化疗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76名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普通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对临床路径的认知程度、理论和操作的平均成绩及护生对带教老师、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对临床路径的认知程度、理论和操作平均成绩及护生对带教老师、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均有显著差异性(P〈O.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护理临床带教中有助于提高护生对临床路径的认识,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分层目标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本院外科实习护生138名。按照实习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5名(2013年6月-2014年6月)和观察组73名(2014年7月-2015年12月)。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观察组采用分层目标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带教后理论、技能成绩以及实习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护生的理论、技能成绩均显著高于同层次的对照组护生(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师态度、主动讲解、带教意识、操作示范能力、落实带教计划满意度分别为100%、98.63%、97.26%、100%、98.6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23%、84.62%、86.15%、87.69%、78.4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分层目标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有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升护生理论知识水平及实践操作技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参与共治"模式在规范护生临床安全实践中的效果。方法将108名实习护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名。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带教管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临床带教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参与共治"模式,具体包括案例学习、临床操作训练、成立护理安全工作观察小组。干预时间为9月,9月后比较2组护生干预前后的护理安全知识水平,护理不良事件、锐器伤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手卫生知晓率及依从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护生的护理安全知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锐器伤及因护理不良事件导致的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卫生知晓率及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护生临床带教过程中应用"参与共治"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生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规范护生的安全行为,从而保障患者及护生的安全,避免因护理不良事件导致的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使用品管圈理念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把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实习的40名护生选作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式分成两个组别,即采用传统护理实习带教模式的20名护生(对照组)和采用品管圈护理实习带教模式的20名护生(观察组)。实习结束前进行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以及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满意度。结果在开始带教实习之前,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带教要求以及期望值等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在实习之后,观察组护生对带教的期望值和要求、带教老师带教满意度、考核平均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品管圈理念,能够显著提升护理实习生的专业素质,端正他们的职业认识,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满意度也明显提升,因此该带教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问题引导式结合人性化带教模式在产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产房实习护生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5例实习护生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45例实习护生采取问题引导式结合人性化带教模式,对两组的带教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专科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方面,观察组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带教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生对各方面的带教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问题引导式结合人性化带教模式能够使实习护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掌握程度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护生对于该带教模式的认可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护理中强化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给予观察组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以及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6.6%、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16.6%;同时,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70.0%、96.7%;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运用到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及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实习护生疼痛护理教学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度149名实习护生设为观察组,成立持续教学质量改进( CQI)活动小组,应用PDCA循环法对实习护生进行疼痛护理带教;2011年度136名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疼痛护理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有关疼痛护理的专科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生的疼痛护理中的疼痛基础理论、疼痛评估原则、评估工具的使用、疼痛护理单的应用及止痛药不良反应的观察、预防和处理五项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调查表综合总分及教学方法、教学安排进度、老师的专科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持续教学质量改进,可提高实习护生的疼痛护理能力及临床综合护理能力,督促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带教水平,提高实习护生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实习手册》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儿科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在儿科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及沟通技巧成绩,住院患者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及沟通技巧成绩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带教老师满意度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科临床实习手册》的应用有助于护生掌握儿科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法对本科实习护生进行神经内科护理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90名护理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名,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分别对两组护理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实习护生对护理带教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循证护理教学法进行带教,有助于实习护生护理技能的提高,受到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我科实习的实习护生共计9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方法,实验组给予临床路径教学法,分别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带教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明确了教学目标,规范了临床带教行为,提高了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血管、呼吸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评价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865例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针对心血管、呼吸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并选择未接受风险管理的6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护患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士的治疗和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服务质量综合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控制评分,评价风险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投诉率与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24%、0.1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综合满意度为99.45%,护士的治疗和操作熟练程度为99.3%,护理质量控制评分为(98.9±1.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血管、呼吸内科疾病因素、药品因素、人为因素、风险事件易感人群、管理因素是心血管、呼吸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详细周密的风险管理制度,实施系统、全面的风险防范措施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士的治疗和操作熟练程度及患者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教育在减少护生护理差错与纠纷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3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63名观察组成员实行常规带教结合风险管理教育,对另外60名对照组成员实行常规带教,通过对比两组护生受教育后护理差错与纠纷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护生的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在接受教育两个月后发生一般医疗差错2件,纠纷0件;对照组护生接受教育后发生一般医疗差错12件,纠纷9件。观察组护生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率明显较低,教育效果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教育在减少护生护理差错和纠纷方面效果显著,可以保证医疗安全和减少医疗纠纷,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带教法在增强护生康复护理意识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在康复科的大专护生为对照组,将60例在康复科实习的大专护生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医护合作带教法,对照组采取护士独立带教法。第4周实习结束时由实习护生和带教老师评价带教效果,包括护生自评满意度情况、护生实习考核成绩、护生实习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自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实习考核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模拟护理查房的方法应用于产科护生实习带教过程,分析研究该方法的优势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附属医学院校的本/专科护理专业实习生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模拟护理查房带教的方法教学,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进行教学研究,总结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产科实践评分和综合评分两组数据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满意度和带教老师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模拟护理查房带教的方法应用于产科护生实习中,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实践护理技能,实习效果好,护生满意度高,带教老师也表示该种方法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