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 Amplatzer 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同黼缺损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全组5例,年龄34.8±9.7(29~52)岁。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 PDA 为管型,最窄直径8mm;房间隔缺损(ASD)4例,其中1例为 ASD 修补术后残余漏,TTE 检查 ASD 最大径为23.8±10.2(15~38)mm。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行TTE 检查,观察有无封堵器移位及残余分流等。结果 5例患者封堵器到位技术成功率100%,临床成功率80%(4/5),1例 TTE 检查 ASD 最大径达38mm 的患者,先后用40mm、42mm 封堵器封堵,术中推拉脱位,4月后在外院用46mm 封堵器二次手术封堵成功,随访工作由我科进行。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 TTE 检查,未见封堵器移位及残余分流。结论 Amplatzer 封堵器介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便、封闭完全、成功率高、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之一。进口封堵器价格昂贵,尤其对欠发达地区,极大限制了这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国产封堵器价格低廉,我院于2006年5月起开始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DA)、继发中央型房间隔缺损(ASD)和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先天性心脏病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导管介入性治疗小儿多种先天性心脏病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全组共26例,肺动脉瓣膜狭窄(PS)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2例,继发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ASD)6例,均采用国产或进口的封堵器及球囊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及球囊肺动脉瓣成型术。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3个月-5年,无分流、导管再通及堵闭器移位,疗效满意。结论:应用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导管介入性治疗小儿多种先天性心脏病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全组共26例,肺动脉瓣膜狭窄(PS)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2例,继发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ASD)6例,均采用国产或进口的封堵器及球囊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及球囊肺动脉瓣成型术。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3个月~5年,无分流、导管再通及堵闭器移位,疗效满意。结论:应用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导管介入性治疗小儿多种先天性心脏病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为小儿多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280例小儿多种先天性心脏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对这些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中男138例,女142例,年龄范围在5个月到14岁,平均年龄3.3±2.5岁,134例动脉导管未闭(PDA),96例继发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ASD),42例室间隔缺损(VSD)8例,肺动脉瓣膜狭窄(PS).280均采用国产的封堵器及球囊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及球囊肺动脉瓣成型术。结果: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全组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第1、3、6、12月随访,随访时间1年(共4次),无分流、导管再通及堵闭器移位,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小儿多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患者采用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好,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无疤痕形成。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促进其生理及心理健康生活,值得在小儿多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刘一  齐文娟  李伟 《中外医疗》2012,31(7):25-26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X线透视、造影及超声心动图的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随访6个月~2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PDA、ASD、VSD的封堵成功率分别为95.68%、91.23%和98.67%,随访6个月~2年,复查超声心动图,发现患者的右心房、右心室内径缩小,心室功能得改善;发生心包填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9%。结论经导管介入封堵器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鹏飞  钟志雄  李斌 《河北医学》2012,18(5):672-674
目的:观察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2 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给予经导管介入术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儿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心房舒张末期内径、三尖瓣血流速、三尖瓣反流面积与心胸比.结果:成功封堵38 例,手术成功率为90.48%;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封堵器经导管介入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及室间隔缺损(VSD)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应用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的PDA、ASD及VSD患者55例临床资料。5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PDA33例,ASDl6例。VSD6例)均在X线透视及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PDA、ASD及VSD。术后分别于1~3d复查超声心动图,随访1个月~3年。结果 PDA封堵成功率94%,ASD封堵成功率88%,VSD封堵成功率100%。封堵成功的患者均于术后24h、1个月~3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随访,均无残余分流和并发症,右心房、右心室内径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左、右心室功能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是治疗PDA、ASD和VSD的一种操作简便、技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应该成为PDA、ASD及VSD治疗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3种不同方法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其中海绵塞(Porst-mann)2例、弹簧圈(Coil)2例及蘑菇伞堵闭器(Amplatzer)l例。结果:5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术后24h心脏超声心动图均未发现残余分流,4例随访发现增大的心脏在3~5年内恢复正常大小,1例术后1个月增大的心脏恢复正常大小,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心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简单、安全、有效,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心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及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的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全组17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3例;ASD13例,PDA4例,年龄6—63岁,平均33.75±19.35岁。体重14—64kg,平均47.51±19.62kg。所有病例在透视、造影及食道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ASD及PDA。术后24小时,一周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X线检查评价疗效。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13例ASD直径的球囊测量值为12—36(29.75±7.13)mm,选择封堵器直径为14—38(29.75±7.15)mm;4例PDA最窄径3—11(5.3±2.07)mm,选择封堵器8—6mm2例,10—8mm1例,10—12mm1例,17例患者术后“小时行TTE检查,无一例存在残余分流,术后即刻完全封堵串100%,X线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心唐比例不同程度缩小。结论: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幂治疗ASD及PDA是一种操作简便,技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536例,分别采用相应的国产封堵器经导管进行封堵治疗。术中进行造影或(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分别于术后24h,1、3、6个月随访TTE及心电图,观察疗效。结果除7例发生不同并发症,529例成功封堵,成功率98.7%。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2.
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2例符合介入治疗适应证的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予即刻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观察疗效。结果22例均封堵成功,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术毕PDA和VSD杂音消失,即刻造影和TTE随访均无残余分流;ASD术后即刻TTE示有2例微量残余分流,2例微量二尖瓣反流,随访3~6个月时2例残余分流和1例二尖瓣反流消失。结论国产封堵器封堵PDA、ASD或VSD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近期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 患者,女,15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年,于2005年4月20日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90次/min,呼吸26次/min,体重26kg,面色正常,无紫绀,无杵状指/趾,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罗音,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腹平坦,肝脾未触及。X线:肺动脉段突出,心脏大小在正常范围内。超声心动图示:心尖五腔面:室间隔缺损(VSD)左室面7.3mm,右室面3.3mm,距无冠瓣2.6mm,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及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1例患者经心脏彩超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继发孔型ASD 13例,PDA 8例,均采用国产封堵器进行封堵.结果 21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术后心脏缩小,心功能改善,3例ASD有少量残余分流,1个月后复查已无分流.定期随访无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和熟练操作技巧的条件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国产封堵器价格适中,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研究经导管植入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4月—2012年10月在该院使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心电图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并有行介入封堵治疗的适应证。房间隔缺损患者均经股静脉穿刺行右心导管检查及送入封堵器械,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需经股动脉穿刺,封堵前行主动脉弓降部或左室造影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适应证,帮助选择封堵器的型号,术后重复造影以判断封堵效果,所有患者均使用国产封堵器及其配套输送系统。封堵后随访1~24个月。结果手术成功率97.76%(131/134),无心脏瓣膜受损、封堵器脱落移位。释放封堵器后残余分流约1.49%(2/134),Ⅲ度房室传导阻滞0.74%(1/134)。随防中未发现血栓形成、组织排异反应、细胞毒性及急性全身中毒现象。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低,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研究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应用介入治疗的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 8例,室间隔缺损VSD5例,房间隔缺损ASD13例.结果 26例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封堵成功25例,成功率为(96.15%).一例室间隔缺损行左心室造影示缺损小于3mm,终止介入治疗.,术后随访2月-4 年,无严重不良并发症.结论 国产封堵器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导管植入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施行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患者38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10例,房间隔缺损22例,室间隔缺损6例,术中行即刻造影和/或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5~7d和半年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其手术安全性、术中和术后疗效。结果38例中37例治疗后即刻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7.4%(37/38)。残余分流1例,即刻完全封堵率为97.3%(36/37),无一例急症手术或死亡。一过性Ⅱ°房室传导阻滞为7.9%(3/38)。术后5~7d复查1例残余分流仍存在,半年复查无残余分流。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成功率高,创伤小,病死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1].本文报告我院自2005年2月以来,应用Amplatzer PDA、ASD、VSD封堵器治疗25例先天性心脏病,均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莉  张稳柱  李建辉 《当代医学》2011,17(15):149-150
目的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估。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介入治疗的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房间隔缺损(ASD)21例,室间隔缺损(VSD)1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9例。术前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和/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筛选是否可进行介入治疗,确定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大小、部位;术中即刻造影和(或)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及术后即刻、一周及6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复查随访,观察其手术安全性,术中和术后疗效。结果 21例ASD患者中1例因"软缘"太长,术中测量缺损达40mm及1例距上腔静脉太近而放弃治疗,1例释放封堵器后,心率加快,达160次/分,通过调整封堵器位置,心率恢复正常;12例VSD患者中,1例修补术后再通,术前测量缺口11mm,术中测量缺口16mm,封堵术后即刻有少许残余分流,术后第二天消失;9例PDA均一次封堵成功。结论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