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腓骨截断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内侧疼痛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内侧疼痛患者实行腓骨截断术。结果术后随访1~3年,膝关节JOA评分,术前平均(75.5±5)分,术后平均(85.5±5)分,术后评分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22例感到满意,6例较满意,较不满意2例。结论腓骨截断术减除了腓骨对胫骨平台的支撑作用,能起到平衡胫骨平台的负重的作用,从而减轻膝关节内侧压力,对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内侧疼痛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5):411-414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11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18例(共18膝),所有患者施行HTO、关节镜下清理、Tomofix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截骨厚度及截骨愈合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a进行膝关节X线片检查,测量股胫角、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髁间窝指数及胫骨平台后倾角,测量伸膝受限角度,并进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1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4~2.2(1.68±0.34)h,截骨厚度为14~19(15.49±2.72)mm,截骨愈合时间为3~8(3.42±0.41)个月。术前患者股胫角、下肢机械轴经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髁间窝指数及胫骨平台后倾角分别为(182.17±1.23)°、(17.38±5.05)%、0.220±0.006、(7.79±2.05)°,术后1 a时分别为(169.72±1.42)°、(59.08±3.23)%、0.274±0.008、(7.84±1.87)°;术后1 a患者股胫角显著小于术前,机械轴经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和髁间窝指数显著大于术前(P<0.05);但术前与术后1 a时胫骨平台后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膝关节屈曲畸形角度、Lysholm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1.12±3.08)°、50.68±6.46、6.51±1.26,术后1 a时分别为(1.38±1.35)°、75.69±7.38、2.49±0.94;术后1 a患者膝关节屈曲畸形角度和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18例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HTO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可显著矫正膝关节畸形,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膝关节疼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结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膝内侧间室炎患者,采用关节镜结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记录术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以及膝关节活动度评估疗效。结果 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15个月。术口长度(3.08±0.76)cm,术中出血量(26.00±8.26)m L,手术时间(41.75±8.88)min。术前静息痛VAS评分(3.20±0.61)分,术后静息痛VAS评分(1.30±0.4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活动痛VAS评分(6.17±0.90)分,术后活动痛VAS评分(2.86±0.6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SS评分(63.65±4.26)分,术后HSS评分(80.17±3.4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膝关节活动度(101.5±7.23)°,术后膝关节活动度(114.75±7.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结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膝关节炎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将腓骨近端截骨治疗方法作用于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VAS评分为(2.8±0.4)分,股颈角(178±16)°,膝内翻角(6±1)°;膝关节内侧间隙较之手术前明显增加、膝关节外侧间隙较术前降低;JOA评分比较,术后显著高于术前(P0.05),治疗效果基本达到临床预期。结论在临床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时采用腓骨近端截骨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腓骨上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遴选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前者应用腓骨上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后者行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分析两组胫骨平台成角等疗效指标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膝关节功能的变化,并比较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胫骨平台成角为(16.53±3.46)°,股骨胫骨角为(173.18±20.86)°,胫骨关节间隙角为(72.78±5.33)°,VAS为(3.15±0.26)分,Lysholm为(74.13±4.07)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上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下清理结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荣霞  胡勇  李强  张挥武  梁翼 《四川医学》2009,30(3):342-343
目的探讨膝内翻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自2003~2007年对17例有膝内翻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术,胫骨高位开放式截骨(前内侧入口)Puddn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5年(平均4.7年),患者骨性关节炎症状改善,矫正角度无丢失,按日本整形外科膝关节评分术前术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4,P〈0.01)。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胫骨高位截骨Puddn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对膝关节结构的改变以及对下肢内翻畸形的矫正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2月于我院诊断为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并行内侧开放式胫骨高位截骨术的36例(36膝)患者影像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股胫角(FT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胫骨近端后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种手术方法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内侧间室KOA患者112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胫骨高位截骨组(n=42)、单髁置换组(n=40)和腓骨近端截骨组(n=30),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3、6、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胫股角(FTA)、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Lysholm膝关节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腓骨近端截骨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胫骨高位截骨组和单髁置换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均低于胫骨高位截骨组和单髁置换组(P<0. 05),单髁置换组的住院费用高于胫骨高位截骨组(P<0. 05)。3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VAS评分、FTA较术前均明显降低,HSS评分、KS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 05)。胫骨高位截骨组出现1例伤口感染、1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膝内翻复发,单髁置换组出现2例屈膝时髌骨弹响,腓骨近端截骨组出现1例腓浅神经感觉支牵拉伤。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单髁置换术、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内侧间室KOA的临床疗效相近,且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但腓骨近端截骨术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更少,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36例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5~22个月,平均(11.8±2.6)个月;截骨均骨性愈合且无移位,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未发生术后感染、腓总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矫正角度最大28°,最小12°,平均矫正(19.2±3.1)°。术后半年HSS膝关节评分平均(86.1±7.4)分。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能够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腓骨高位截骨术联合关节镜清理加关节腔注射臭氧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一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腓骨高位截骨术联合关节镜清理加关节腔注射臭氧治疗,观察并记录术前和术后的内翻角度改变、疼痛评分(VAS及JOA评分)的情况,综合分析疼痛缓解、力线改变、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随访2年,术前和术后(术后第3、6、12、18、24个月)内翻角度改变、VAS及JOA评分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腓骨高位截骨联合膝关节镜下清理加关节腔注射臭氧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腓骨上段截骨结合关节镜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力学、疗效改变。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膝关节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A组(单纯腓骨上段截骨术,30例)和B组(腓骨上段截骨术+膝关节镜清除术,3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胫骨关节间隙角、股骨胫骨角、胫骨平台成角及膝关节功能。结果:B组患者胫骨关节间隙角、股骨胫骨角、胫骨平台成角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 d两组患者HH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B组患者HHS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上段截骨术联合关节镜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维持患者力学稳定性,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刘海龙  张建军  刘跃  洪陈亮 《浙江医学》2017,39(13):1105-1107
目的评价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内翻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内翻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9例,采用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术前、末次随访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8(27.7±6.5)个月。术前膝关节HSS评分(48.66±6.29)分,末次随访(85.40±10.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20膝,良8膝,中2膝,差2膝,优良率为87.50%。结论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内翻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中期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伤科二区通过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的42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34例,年龄65~81岁,体重48~56 kg,均为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对比术前、术后的VAS评分、最大屈曲角度、KSS膝评分、KSS功能评分及WOMAC评分来评估其疗效。结果 42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总时间为1年,VAS评分由术前的(5.82±1.54)分减少到术后12个月的(2.43±0.94)分,最大屈曲角度由术前的(90.12±9.18)分增加到术后12个月的(100.03±8.91)分,KSS膝评分由术前的(52.32±6.46)分增加到术后12个月的(87.09±2.72)分,KSS功能评分由术前的(45.62±3.31)分增加到术后12个月的(71.12±5.73)分,WOMAC评分由术前的(120.42±6.31)分减少到术后12个月的(46.93±5.46)分,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01)。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  相似文献   

14.
宋国涛 《黑龙江医学》2019,43(4):339-340
目的临床探究腓骨近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方法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中选取52例,并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腓骨近端截骨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腓骨近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随访两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和手术后的满意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进行随访,术后1个月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腓骨近端截骨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以及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结合单髁置换术(UKA)治疗严重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25例单侧以膝关节内侧间室病损为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前进行体格检查、MR检查及X线片评估;术中采用关节镜进行检查和清理,后行膝关节内侧间室单髁置换术;术后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平均15个月随访,影像学检查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无感染。术后膝关节疼痛缓解明显,疼痛评分平均(14.40±3.91)分,术后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较术前改善。术后3个月HSS总评分平均(83.28±8.5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可有效评估膝关节退变情况,提高了单髁置换术的疗效,是治疗严重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例(35膝)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行膝关节镜检查及髌内侧滑膜皱襞切除术;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变化。结果该组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4个月~5年3个月);术前平均Lysholm评分(51.37±6.36)分,术后平均Lysholm评分(93.00±5.04)分,平均改善42分,术前与术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83,P<0.05)。结论关节镜技术是目前诊治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分析关节镜下低温等离子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6例,按照Holden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放射学评价系统对其进行分级,然后行关节镜下低温等离子刀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记录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和改良Lysholm膝关节评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组患者56例,术前VAS评分为(6.84±1.34)分,术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2.33±0.77)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35.67±12.30)分增加至术后(80.74±8.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低温等离子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损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射频技术辅助关节镜有限清理术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组24例经关节镜采用射频技术治疗;常规组24例经关节镜采用常规的手术器械和电动刨削器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Lysholm评分和术后2周内关节积液量.结果: 2组术前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 0.01),而且2组患者术后1年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射频组术后2周内膝关节积液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 0.01).结论: 射频技术辅助膝关节镜有限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助于提高疗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手术治疗的98例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髁置换术(UKA)组(43例)和胫骨高位截骨术(HTO)组(55例),两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及卧床时间),术前、术后半年、术后1年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胫股角(FTA)和膝关节活动度(ROM),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HTO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UKA组[(57±6) min比(70±6) min,(139±18) m L比(167±23) m L],术后引流量大于UKA组[(315±36) m L比(270±28) m L],切口长度小于UKA组[(88±12) mm比(96±14) mm],卧床时间长于UKA组[(50±10) h比(38±10) h](P <0. 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Lysholm评分、膝关节HSS评均呈上升趋势,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FTA均呈下降趋势,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选择UKA与HTO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其中采用HTO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且切口长度较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短期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3月本科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侧间室严重病变患者18例,所有患者行微创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切口感染、膝关节假体松动、下沉、假体周围骨折、髌前疼痛、膝关节屈曲及内翻畸形矫正等情况,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4.6个月。膝关节内侧疼痛缓解,除1例出现关节感染,其他无假体松动、下沉、假体周围骨折、膝关节髌前疼痛等发生。术前膝关节屈曲角度100°~110°,术后120°~135°;术前内翻角度0°~9°,术后0°~3°;术前HSS评分为70分,术后为93分,优良率94%。本组病例手术时间60~100 min,平均(82.00±5.62)min;术中出血量80~260 m L,平均(150.00±40.67)m L;术前血红蛋白115~132 g/L,平均124.3 g/L,术后106~127 g/L,平均118.2 g/L。本组患者手术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情况下,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病变骨性关节炎患者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隐性失血少,屈曲挛缩及内翻畸形矫正明显,保留骨量多,并发症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