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缓解期行超剂量红细胞输注对促进造血重建、外周血红细胞恢复的影响,并分析其对中性粒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抽取某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化疗缓解期所用输血方案分组:对照组30例输注新鲜全血,实验组30例输注浓缩红细胞,观察两组输血前后造血指标及外周血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结果 (1)实验组粒系重建维持时间(13.38±4.87)天、巨核系重建维持时间(22.87±6.52)天显著长于对照组(5.78±2.36)天、(9.72±3.41)天(P0.05);(2)实验组输血后血红蛋白水平(119.38±15.46)g/L、白细胞计数(3.20±0.48)×10~9/L、血小板计数(23.18±5.42)×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76.34±12.14)g/L、(2.31±0.67)×10~9/L、(12.65±3.94)×10~9/L(P0.05);(3)实验组输血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37±0.11)×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0.89±0.08)×10~9/L(P0.05);(4)实验组感染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P0.05)。结论在化疗缓解期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行超剂量输血治疗,可促进外周血象恢复,加快中性粒细胞生长速度,增强造血重建功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重点探索血液分析仪在急慢性白血病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合CRP检测分析,降低白血病漏诊率。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的对照组是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体检者,采用血液分析仪检验两组的血液,分析对比两组的检测数据结果。同时将观察组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方法检验20例观察A组,采用血液分析仪检验观察B组。结果慢性白血病组的C反应蛋白为(185.2±4.3)mg/L,白细胞为(105.4±0.2)×10~9/L,血红蛋白为(32.4±10.2)g/L。急性白血病组的C反应蛋白为(113.4±4.2)mg/L,白细胞为(90.1±0.7)×10~9/L,血红蛋白为(34.4±6.3)g/L。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为(40.7±3.5)mg/L,白细胞为(10.2±1.4)×10~9/L,血红蛋白为(120.2±22.4)g/L。慢性白血病和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红蛋白远远低于健康体检者,而C反应蛋白、白细胞则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A组是漏诊率为10.0%。观察B组漏诊率为30.0%。观察A组的漏诊率显然比对照组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分析仪在急慢性白血病检验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性,降低了误诊漏诊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
<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简称真红,是一种克隆性的以红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其外周血总容量绝对增多,血液黏滞度增高,常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脾大,病程中可出现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88岁,于2008年2月1日因泌尿系感染收入笔者所在医院,入院时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9.8×10~9/L,血红蛋白180g/L,血小板341×10~9/L,住院期间多次查血象白细胞14~29×10~9/L,红细胞7.11×10~9~7.53×10~(12)/L,血小板340×10~9~458×10~9/L,腹部B超发现肝多发血管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共计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资料完整,进行各项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对入选患者的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定,之后检查血生化,统计分析血液检验结果。结果入选患者的肝功、肾功均正常,叶酸、维生素B族以及血清铁含量水平低于正常值的患者人数分别为15例、23例、32例,血小板水平100×10~9/L的患者有17例;外周血白细胞含量1.9×10~9/L-12.5×10~9/L,平均(6.9±1.4)×10~9/L,其中64例白细胞含量4.0×10~9/L,其余患者白细胞含量正常;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36-10~9g/L,平均(67.4±4.8)g/L,其中轻度、中度、重度贫血患者人数分别为22例、30例、18例。结论通过对贫血患者完善各方面的血液检验,有助于提升贫血鉴别诊断准确率,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洗涤红细胞回输与自体等容性血液稀释技术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红细胞、凝血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体洗涤红细胞回输,对照组采用等容性血液稀释技术进行回输,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红细胞、血红蛋白计数,凝血功能、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及血尿素氮、肌酐等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5.7±0.7)×10~(12)/L比(4.3±0.3)×10~(12)/L,(157.2±12.0)g/L比(142.4±9.0)g/L,P<0.05];观察组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均低于对照组[(10.3±0.3)s比(11.5±0.6)s,(2.6±0.7)g/L比(2.8±0.3)g/L,(12.7±1.2)ng/L比(14.2±1.2)ng/L,(3.6±0.4)mmol/L比(4.0±0.5)mmol/L,(116.3±9.8)mmol/L比(184.2±12.3)mmol/L,P<0.05]。结论自体洗涤红细胞回输技术在体外循环手术中可有效补充血容量,保护凝血功能和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血细胞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刚入院的33例PNH患者通过骨髓涂片或/和活检分成2组:骨髓增生活跃组21例,占64%;骨髓增生减低组12例,占36%。将2组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PNH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别为(57.47±17.87)g/L和(71.30±19.52)g/L,红细胞分别为(1.58±0.49)×10~(12)/L和(2.15±0.59)×10~(12)/L,无明显差异(P>0.05);而白细胞分别为(6.14±4.21)×10~9/L和(2.34±0.90)×10~9/L,血小板分别为(110.29±89.06)×10~9/L和(23.42±12.06)×10~9/L,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结果提示,PNH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与骨髓增生情况似无明显相关的关系;白细胞、血小板与骨髓增生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新型溶血素和传统溶血素的价值,进一步分析新型溶血素的应用优势,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健康体检者100例,收集体检者的血液标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新型溶血素)与对照组(传统溶血素),各50例。比较两组血液标本中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及白细胞(WBC)水平、完成检测的时间、所需的检测成本。结果:观察组HGB水平为(129.38±7.83)g/L,高于对照组的(123.18±5.61)g/L(P0.05);观察组PLT、RBC、WBC水平分别为(198.45±5.42)×10~9/L、(3.89±0.43)×10~(12)/L、(3.57±0.19)×10~9/L,稍低于对照组的(200.11±5.63)×10~9/L、(4.00±0.51)×10~(12)/L、(3.73±0.23)×10~9/L,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成检测的时间、所需的检测成本分别为(23.48±3.76)min、(58.40±2.52)元,均低于对照组的(25.94±4.28)min、(63.22±2.71)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血常规检验中采取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处理相比较,尽管新型溶血素对HGB影响较大,但对其余诸如PLT、RBC、WBC等基本无影响,同时可以缩短检测所需时间,且检测的成本更低,故而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值得应用新型溶血素处理,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HIV/AIDS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HCT)的特点与临床变化规律。方法本次研究中将自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半年间,我院收治的HIV/AIDS患者共计100例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在我院健康体检排除HIV抗体阳性的健康人100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两组人选对象均抽取血液标本,并对其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HCT)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红细胞相关参数检测结果所示观察组血红蛋白检测均值为(63.93±11.85)×g/L。红细胞计数(2.22±0.55)×10~(12)/L,红细胞压积(0.19±0.0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AIDS患者外周血红系的异常表现以贫血为主,可通过血常规检测的方式提高对HIV感染者的早期诊断质量,延长艾滋病病人的寿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检验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患者的入选年份集中在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患者总计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40例,慢性白血病患者1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开展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总计50例,对比3组人员的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结果经过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员对比后,发现在血红蛋白(g/L)、白细胞(×10~9L)、CRP(mg/L)等3项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急慢性白血病患者,实施血液分析仪检验后,能够更好的对白血病患者的急性程度、慢性程度做出准确的判定。同时,可充分结合检验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干预,在临床实施救治过程中,拥有更加准确的依据,对患者的积极作用较为突出。建议在今后的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临床医疗工作中,将血液分析仪检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山市首批SARS患者实验室各项检查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分别进行血细胞计数及肝、肾功能 ,心酶谱、电解质检测及血气分析 ,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  2 0例患者 ,4例为重型SARS ,发病早期多数患者 ( 90 %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下降 ;8例患者淋巴细胞下降 ,7例患者血小板计数下降 ,病程中共 13例患者出现单核细胞增多 ,有 4例白细胞总数升高 ,4例重型患者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升高并伴有淋巴细胞减少持续一周以上。其发病早期、中期和恢复期白细胞总数分别为 ( 4 .2 1± 1.5 1)× 10 9/L、( 3 .61± 1.2 3 )× 10 9/L、( 5 .73±1.94)× 10 9/L ,中性粒细胞数分别为 ( 3 .15± 1.3 7)× 10 9/L、( 2 .0 5± 0 .84)× 10 9/L、( 3 .2 9± 1.18)× 10 9/L ,淋巴细胞数分别为 ( 0 .76± 0 .2 6)× 10 9/L、( 1.0 6± 0 .49)× 10 9/L、( 1.5 8± 0 .5 9)× 10 9/L ,单核细胞数分别为 ( 0 .2 4± 0 .0 8)× 10 9/L、( 0 .3 9± 0 .18)× 10 9/L、( 0 .5 9± 0 .2 7)× 10 9/L ,血小板数 (PLA) ( 99.8± 3 0 .8)× 10 9/L ,( 14 4.0± 49.7)× 10 9/L ,( 2 44 .0± 61.7)× 10 9/L。有 40 %患者( 8例 )丙氨酸氨基转换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南通市苯作业人员血常规结果,为预防职业性苯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2021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3 309例在岗工人作为调查对象,将2021年402例苯作业人员作为接触组,同期944例岗前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析苯作业人员血常规检测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接害工龄和年份苯作业人员血常规检测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苯作业人员白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接触组中性粒细胞数计数(3.63±1.09)×109/L,低于对照组的(3.82±1.3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其中血红蛋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计数异常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作业人员中男性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分别为(159.09±9.38)g/L、(5.14±0.36)×1012/L,高于女性的(133.48±14.05)g/L、(4.48±0.35)×10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各类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016年确诊的经化疗初次缓解后巩固化疗的各类急性白血病86例次,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化疗结束后72 h开始皮下注射rhTPO 300 U/kg.d。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措施处理血小板减少。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化疗后的血小板最低值无明显差异。如血小板检测≤20×10~9/L,可选择输注单采血小板。动态监测血小板恢复情况,分析比较两组病例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30×10~9/L及≤50×109/L的持续天数及血小板输注次数。结果治疗组化疗后血小板计数≥50×10~9/L早于对照组;减轻了化疗后血小板的下降程度;缩短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次数。结论 rhTPO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液分析过程中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之间在我站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10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提取全血和制作预稀释标本。分析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因素。结果未抗凝组血小板数量为(23.7±10.3)×10~9/L,抗凝组为(120.4±46.2)×10~9/L;静脉血组为(115.3±46.7)×10~9/L,末梢血组(10~9.7±44.3)×10~9/L,立即检测组结果为(153.5±49.3)×10~9/L,放置20min后为(112.2±31.2)×10~9/L。结论血液分析过程中,是否加入抗凝剂,放置时间均可影响测定结果,而采血部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肿瘤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1,西药治疗)与观察组(n=31,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属于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比较两组的血液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86.25±1.28×10~9/L)、白细胞计数(3.67±1.12×10~9/L)、血清铁蛋白(21.14±3.61μg/d)、血红蛋白(80.32±3.51g/L)均较对照组数据更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患者程某,男,36岁,住院号1630。10年前在本院诊断为“慢性肾炎肾病型”,此次因全身浮肿加重,于1990年6月12日入院。查体:全身浮肿,贫血貌。实验室检查,红细胞1.0×10~(12)/L,血红蛋白40g/L,白细胞21.6×10~9/L,血小板215×10~9/L,尿素氮22.38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4.12mmol/L,钾5.3 mmol/L,钠140 mmol/L,氯116 mmol/L,钙1.8 mmol/L,尿蛋白 。治疗过程中发生鼻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六盘水市地区健康人静脉血血细胞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使用日本Sysmex 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6 777例(男4185例,女2 592例)正常体检人群静脉血血细胞4项参数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结果。参考值范围采用±1.96s表示。结果:在体检人群中,性别组大部分有明显差异,RBC参考值范围:男性为(4.27~6.03)×10~(12)/L,女性为(3.94~5.04)×10~(12)/L;Hb参考值范围:男性为(133.06~180.42)g/L,女性为(117.01~149.85)g/L;WBC参考值范围:男性为(2.93~10.33)×10~9/L,女性为(3.5~8.2)×109/L;血小板参考值范围:男性为(97.36~295.76)×10~9/L,女性为(116.2~303.1)×10~9/L。结论:六盘水市地区健康体检人群静脉血血细胞参数大部分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并与不同地域静脉血细胞参数存在差异,故有必要建立本地区健康人静脉血血细胞参数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3岁,因为反复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慌气促2年余诊断为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纯红再障)4个月于2007年12月18日入院.患者于2005年3月无明显诱因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感心慌气短,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0.6×10~9/L,血红蛋白49 g/L,血小板243×10~9/L,网织红细胞3.4%;外周血分类淋巴细胞90%;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系:55.5%,红系:12.5%,考虑淋巴细胞增多原因待查,2005年8月乏力加重,查血象:白细胞5.1×10~9/L,血红蛋白38 g/L,血小板280 × 10~9/L,网织红细胞0.58%,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系61.5%,红系1.5%,红系明显减低;考虑存在"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典型肺炎(SARS)的血常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6例SARS病人的血常规特点,并与正常人群进行对照,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SARS患者的白细胞多数正常或减低(80.2%);淋巴细胞可减少[百分比(22.8±11.5)%,绝对值(1.68±0.38)×109/L];单核细胞可增高[百分比(10.2±5.4)%,绝对值0.75±0.18];部分病人血小板减低,血小板<100×109/L占9.4%。SAR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白细胞总数(WBC)、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分面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及血小板压积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 我院收治的SARS病人多数WBC正常或减低,常有淋巴细胞减少,与国内外多数报道相符,但此特点不能作为诊断SARS的确诊或排除指标。  相似文献   

19.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0岁,2018年6月27日因疲劳乏力于我院中医门诊就诊。查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肿瘤指标均正常。查血常规:白细胞绝对值10.8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淋巴细胞百分比15%,单核细胞百分比4%,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 ,红细胞绝对值:5.16×10~(12)/L,血红蛋白浓度149g/L,血小板绝对值177×10~9/L。血小板直方图正常,Q-Flag提示血小板聚集?按照本室血常规复检规则,检查标本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2):100-102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环孢素A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康力龙,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基本治愈12例、缓解10例,总有效率达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4.72±0.36)×10~9/L,血小板(35.04±4.65)×10~9/L,血红蛋白(94.93±14.25)g/L,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贫血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