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俯卧位(PP)作为一种可能改善通气的方式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1]),此后历经40余年的发展,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俯卧位对机械通气的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能改善氧合及预后~([2-4])。2010年Diaz等~([5])在针对重度ARDS患者的"六步法"管理策略中纳入俯卧位通气。2017年美国胸科协会/欧洲重症医学会/美国重症医学会在成人ARDS的机械通气指南中提出对于重度ARDS患者,强烈推荐每日俯卧位通气时间12 h~([6])。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肺部急性炎症损伤疾病,同时伴随着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水增加和充气肺组织减少等病理生理变化。ARDS患者约占ICU住院患者的10%,机械通气患者的24%,死亡率高达40%。目前,呼吸支持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1])。自Ashbaugh等~([2])在1967年首次提出呼吸窘迫综合  相似文献   

3.
俯卧位是机械通气的辅助措施,通过复张背侧肺泡,改善通气/血流比,减轻纵隔对肺组织的压迫和引流痰液等机制改善患者的氧合。俯卧位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且多可以预防。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对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ARDS)患者,早期应用延长的俯卧位通气治疗可能可以降低ARDS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正>临床研究指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作为一种常用的机械通气辅助手段,在重症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通气改善治疗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本研究为探讨俯卧位肺复张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有效性,随机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期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常见的疾病。目前治疗ARDS最有效的手段为基于生理学的肺保护性通气~([1])。研究表明机械通气运用不当会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associated lung injury,VILI),目前包括小潮气量(tidal volume,VT)、适当水平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限  相似文献   

6.
正1976年Douglas等~([1])首先观察到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可以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氧饱和度,迄今为止已有近40年的历史,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和临床技术水平的提高,PPV在临床救治ARDS尤其是中重度ARDS的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经公认作为严重ARDS的挽救性治疗手段~([2])。本文重点就PPV救治中重度ARDS的机制和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长城  余旻 《海南医学》2020,31(4):529-533
目的评估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及手工检索收集1966年1月至2019年6月俯卧位通气治疗ARDS的中英文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CT),检索范围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然后对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文献并提取数据,采取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研究,其中4项RCT研究了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病死率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俯卧位通气可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OR=2.72,95%CI 1.94~3.82),其中2项RCT研究了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俯卧位通气可缩短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MD=5.84,95%CI 3.56~8.13),其中3项RCT研究了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ICU住院时间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俯卧位通气并不能缩短ICU住院时间(MD=0.24,95%CI-4.14~4.63),其中3项RCT研究了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俯卧位...  相似文献   

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胸片/胸部CT呈双肺弥漫性渗出和严重的低氧血症~([1])。从1967年临床上初次报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来~([2]),ARDS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并且ARDS病死率高也逐步成为临床上的诊治难题。1994年欧美共识委员会针对ARDS制定ARDS欧美共识定义~([3])。随着对ARDS研究不断深入ARDS的诊断标准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更加适用于临床。在不同地区ARD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差异,例如欧洲~([4])ARDS发病率比美国~([5])的低10倍。近年来ARDS的死亡率大约波动在40-50%~([6-7]),影响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有潜在基础疾病、严重肺损伤以及脓毒症等。  相似文献   

9.
1974年有人提出俯卧位机械通气(PP)可作为改善急性肺损伤(AU)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氧合的一种通气策略,由于其简单、安全,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医师重视,并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我科运用俯卧位通气治疗外科感染引发ARDS 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华医学杂志》2022,(25):1895-189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死率很高,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支持目前已被证明可以改善这类患者预后, 但这种获益的最大化需要依靠合适的机械通气策略;随着新的研究证据不断出现, 学者针对VV-ECMO支持下的ARDS患者如何实施机械通气尽管有了一定的共识, 但仍存在众多争议。本文基于目前的循证研究结果与临床体会, 分析这类患者的机械通气策略热点问题, 如早期"超保护"通气策略的实施、是否允许自主呼吸、俯卧位通气与呼吸机的撤离, 为同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策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低氧血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71例ARDS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分为3组,每组21例,分别为常规机械通气组(SP)、肺开放组(RM)和俯卧位机械通气组(PP)。记录各组实施后24 h和48 h的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肺开放和俯卧位通气前后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结果肺开放组和俯卧位组通气后24 h和48 h的PaO_2、SpO_2、PaO_2/FiO_2与常规机械通气组通气后24 h和48 h比较有明显的增加(P0.01)。三组通气后24 h和48 h的Pa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开放后CVP短暂升高、MAP下降,结束肺开放后逐渐恢复至基础值。肺开放前后HR无明显变化,俯卧位通气前后CVP、MAP、HR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肺开放和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机械通气,肺开放对血流动力学有短暂影响,俯卧位通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俯卧位机械通气(Prone Ventilation)是指在实施机械通气时把患者置于俯卧式体位,从而可以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变膈肌的运动方式和位置,利于分泌物的引流,减少纵膈和心脏对肺的压迫,改变胸壁的顺应性从而改善氧和[1].1967年Piehl等首次报道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2],临床上逐渐将其应用于ARDS患者的治疗,也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改良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收治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分别采取传统俯卧位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纳入42例ARDS患者,早期给予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仰卧位、俯卧位1h、2h、3h、4h以及治疗后8h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RR)、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PaO2/FiO2)、胸肺顺应性(C)、气道阻力(Raw)的变化。结果俯卧位机械通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有效率为66.7%。俯卧位1h后FiO2及PaO2/FiO2增加至峰值,其后略有下降,但直至治疗后8h,患者的FiO2及PaO2/FiO2仍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h RR下降,低于治疗前(P<0.05),而后又有所回升;治疗后1h Raw显著升高(P<0.05),而后又有所下降,而PaCO2、pH值、C和HR、MAP、CVP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无明显变化。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可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  相似文献   

15.
李梅燕 《黑龙江医学》2013,37(8):726-728
目的观察体位改进(平卧位改俯卧位)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机械通气患者60例,分为俯卧位组和常规组(平卧位),观察俯卧位通气0.5 h、3 h、5 h后,比较两组的SpO2、PaO2、PaO2/FiO2、HR、MAP等。结果俯卧位通气对患者的HR、MAP影响不大(P>0.05),但两组SpO2、PaO2、PaO2/FiO2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能通过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来促进ARDS患者氧合,纠正缺氧,达到早日脱机且实施方便。护理人员操作得当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陈海珍 《吉林医学》2010,31(36):6843-6844
目的:探讨俯卧位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心理护理后将患者镇静取俯卧位,行机械通气,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俯卧位通气后未出现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血氧饱和度好转。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呼吸,有利于痰液的引流,使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好转,早日脱机。  相似文献   

17.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通气时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有利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但是对于非ALI/ARDS的患者是否也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意见并不一致.现综述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包括机械通气后氧合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和肺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目前对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否有利于避免非ALI/ARDS患者肺损伤的发生,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尚无明确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对重症创伤性湿肺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救治方法。方法对41例重症创伤性湿肺并发ARDS患者,快速建立人工气道,采用低潮气量,高呼吸频率辅助通气方法治疗,护理上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及时纠正休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措施,在使用机械通气前、后进行HR、R、SpO2及血气分析等监测。结果使用机械通气辅助通气后,41例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使用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或P<0.01)。结论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救治重症创伤性湿肺并发ARDS,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是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氧合,增加呼吸系统顺应性和降低呼吸机诱导肺损伤(ventilator inducedlung injury,VILI)发生的最重要手段之一~([1]),但目前关于ARDS患者如何设置PEEP的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2])。多项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均提示PEEP水平高低与ARDS患者病死率无关~([3-5]),有学  相似文献   

20.
色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烧伤及重症急性胰腺炎等非心源性疾病作用下,以色性呼吸窘迫和进行性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危重症,机械通气是纠正ARDS患者顽固性低氧血症最主要的呼吸支持手段~([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