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入院单双号将入选病例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患者行常规治疗;实验组43例,患者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和依达拉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患者生活自理及轻度功能障碍40例(93.02%),显著多于对照组(65.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用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10例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按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都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脑梗塞患者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和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诊疗的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其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之上,加以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和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并进行NIHSS评分,以对比分析不同的治疗方式下患者的诊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之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后,有效率高达91.7%,远远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脑梗塞患者,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和依达拉奉治疗,其神经功能恢复较好,确实能提升患者的临床诊疗有效率,故推荐在脑梗塞临床治疗中优先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塞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梗塞患者,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n=50)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n=50)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高,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方案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2月入住于我院的50例脑梗死患者,对照组25例接受依达拉奉治疗,试验组25例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统计各组治疗效果,并在组间做出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Barthel指数、NHISS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且试验组患者以上3项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各48例,均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丁苯酞软胶囊口服;B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方法剂量同A组;C组予血栓通静脉滴注,均14 d为一疗程,3组在治疗开始、治疗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结果 A、B组显效率均显著高于C组 (P<0.05),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C组,A组治疗后评分低于B组.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有协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21年5月脑梗死患者共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丁苯酞软胶囊。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BI评分、血液流变学、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确切,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6月入住广东省普宁市华侨医院神经内科的9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n=49),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的方法,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71%,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为(18.71±4.42) vs (6.05±1.17),(47.66±14.25) vs (63.54±13.21),对照组分别为(18.48±4.59) vs (9.36±2.18),(46.89±14.71) vs (55.62±1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ADL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3例为观察对象,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血小板、降脂降压、改善微循环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于发病后24小时内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均持续14天。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减少值下降,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下降程度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例数及进步例数均高于对照组,且临床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阳性病例数位1例,低于对照组4例,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受损的脑神经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林晓光 《河北医学》2012,18(6):787-789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在72h内的进展性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改善微循环、降颅压等对症治疗,并且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肽0.2g,3次/d,疗程14d;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4d,丁苯肽0.2g,3次/d,疗程14d.将两组病例进行NIHSS评分及BI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在治疗后14d、1个月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优于仅丁苯酞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40-43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3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变化、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各项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较对照组的79.03%明显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1、SOD、MDA、NT-pro BN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临床效果,能切实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发挥脑保护作用,从而改善神经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丽  刘书芳 《华夏医学》2022,35(2):109-113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AIS患者13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9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和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颈动脉功能状态[中膜中层厚度(IMT)、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降颅压、降压、控制血糖及营养脑神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对照组予依达拉奉30 m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静滴,每天2次,连续治疗14 d;观察组同时加用丁苯酞软胶囊0.2 g口服,每天3次,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6.0%,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后的NIHSS评分为(9.1±1.5)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仲婷  冒文娟 《新疆医学》2012,42(8):66-6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丁苯酞,对照组则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治疗14 d,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下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非溶栓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79例非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B、C组,在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丁苯酞胶囊口服,B组予血栓通或血塞通静脉滴注,C组联合应用上述两组药物,疗程与用法相同。三组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IHSS)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结果:三组治疗后NIHSS和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评分A、C组[NIHSS:(5.27±1.81)分,(5.39±2.01)分;BI:(63.33±21.46)分,(63.48±19.58)分]与B组[NIHSS:(6.75±2.06)分;BI:(58.62±18.53)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非溶栓急性脑梗死具有协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对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本院7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39例,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血栓素(TX)B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4.3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栓素B2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1.18%vs73.5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而BI显著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应用于治疗脑梗死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运动能力,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74%,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9.64%,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相关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注射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择取81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ESSS评分、IL-6、IL-1β、TNF-α、MDA水平低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OD活性、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丁苯酞注射液合用能降低ACI患者炎症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