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用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4例发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24例为对照组,给予两组受检者应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记录结果,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CV、MCHC、HCT、RDW-SD、MCH相比于对照组,两组的MC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CV、MCHC、HCT、RDW-SD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变化、小细胞性贫血、大细胞贫血、异常细胞、异性淋巴细胞变化等相比于对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高,存在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极高,为医生提供患者准确的临床指标数据,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发热疾病患者中30例作研究对象,同期选择正常体检者30例作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分析其平均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同时评估其血细胞形态异常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MCV、HCT、RDW-SD和MCHC指标水平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在MCH水平上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细胞形态异常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为临床医师确定发热疾病提供正确实验室依据,明确患者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3.
杨旭光 《大家健康》2016,(10):42-43
目的:观察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临床发热疾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发热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异性淋巴细胞、异常细胞、小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变化及淋巴细胞变化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HCT、RDW-SD、MCV、MCH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发热疾病患者血细胞形态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发热疾病患者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徐敬东 《中外医疗》2015,(2):195-196
目的探究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660例发热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无发热者6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血液分析仪对两组行常规检验和血液涂片染色显微镜检,观察显微镜下有核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比较两组HCT、RDW-SD、MCH、MCHC、MCV水平。结果研究组血细胞标本中白细胞变化、异型淋巴细胞变化、小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异常细胞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MC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CT、RDW-SD、MCHC、MC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发热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外周血细胞形态容易出现变化,通过对外周血细胞形态的变化进行科学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发热疾病的病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发热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7例发热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1名非发热疾病者作为对照组,2组入选者均需接受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分析红细胞指标[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与血细胞形态情况。结果观察组MCH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CHC、HCT、MCV及RDW-SD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小细胞性贫血与大细胞性贫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异常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细胞变异量、白细胞变化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发热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利于临床明确病因,并积极采取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实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发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段入院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给予两组入选者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分析2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变化、异型淋巴细胞变化、小及大细胞性贫血等异常阳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CT、RDW-SD、MCHC、MCV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热出现以进展期间,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可能会发生明显变化,实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对发热患者病因进行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4例发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人员的血白细胞变化以及异型淋巴细胞变化、小/大细胞性贫血的异常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HCT、MCHC、MCV、RDW-SD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 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应用具有较为显著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儿外周血细胞形态学与儿科疾病的关系,为儿科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发热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血细胞形态与儿科疾病的关系,并分析该院接受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的500例患儿疾病情况。结果观察组粒细胞变化、异常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小细胞贫血和大细胞贫血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异常血细胞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细胞异常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外周血细胞正常研究对象(P0.05)。500例患儿外周血形态检验中,形态异常血细胞380例(76.0%),形态正常血细胞120例(24.0%)。异常血细胞中包括粒细胞异常168例(44.2%),红细胞异常138例(36.3%),血小板异常91例(23.9%)。其中,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2例,白血病7例(1.8%),形态正常血细胞120例中均无相关疾病发生(0.0%)。形态正常血细胞与形态异常血细胞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对儿科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用于临床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艳 《当代医学》2014,(7):55-55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发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无发热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者进行血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及血细胞常规分析,比较两组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P,,DW-sD)、平均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结果观察组患者MCH为(3128±102)昭,参考组患者MOH为(3084±{3I)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OT、RDw-SD、MCHC、M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为发热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反映患者病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发热疾病诊断过程中应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发热组,同时选取同期正常身体检查的56例未见发热患者作为未发热组,两组均对其血液标本采取血常规分析和血图片染色显微镜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细胞形态学检测阳性率。结果:发热组患者白细胞改变、异常细胞检测阳性率、淋巴细胞改变以及细胞性贫血等比例与未发热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组患者MCV、RDW-SD、MCHC、Hct、MCH等指标显著高于未发热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可有效反映患者发热病情,为发热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实验参考依据,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讨发热疾病患者采取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临床作用。方法:从我院检验科2012年3月-2016年3月选取66例发热疾病患者做试验与研究,归于Ⅰ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归于Ⅱ组,于显微镜下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血样,并比较检验结果。结果:Ⅰ组的形态异常检出率为65.2%(43/66),与Ⅱ组的4.0%(2/50)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在红细胞指标检测上,两组的MCH水平相差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而Hct、MCV等指标Ⅰ组均相比Ⅱ组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发热疾病患者的血细胞形态异于正常人,尽早对其取样检验,对于明确病因并指导临床用药相当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梅毒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效果。方法: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进行就诊的早期获得性梅毒患者8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患者8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与血清免疫细胞因子检测。结果:对照组的细胞形态基本未见异常变化,而观察组的异型淋巴细胞、白细胞变化、细胞性贫血的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IL-2和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方便快速,与血清免疫因子的联合应用能更加有利于梅毒的鉴定与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芩莲正积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D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苦参碱注射液静脉滴注,并配合芩莲正积方口服。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为92.00%,对照组肿瘤控制率为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免疫指标均略高于治疗前,且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7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肾功能损害均较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芩莲正积方联合化疗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控制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1年生存率,降低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尼可地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尼可地尔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显著改善患者心肌缺血情况,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丹霞  郑桑  陈荣生 《重庆医学》2015,(34):4842-4843
目的 研究对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应用PDCA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100例输尿管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膀胱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PDCA管理后的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DCA管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本活血方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本活血方。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认知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有效率为71.7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轻度认知障碍认知功能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vW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6.52%,观察组为10.8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本活血方联合氯吡格雷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92-95+100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辅助治疗初治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肺结核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2SHRZ/4HR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病灶变化,痰菌转阴率,红细胞沉降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后,两组ESR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S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秩和检验显示,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秩和检验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病灶显著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治疗后45例痰菌转阴,转阴率为90.0%;对照组36例痰菌转阴,转阴率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观察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辅助治疗初治肺结核,可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痰菌转阴率,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诊治的92例发热患者(研究组),与同期92例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血液分析仪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并进行血液涂片染色,通过显微镜对其有核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对两组的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检查后显示,研究组的细胞变异几率为63.04%(58/92),对照组的细胞变异几率为5.43%(5/92),组间对比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发热患者的病因诊断中应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为其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研究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8月所医治发热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乙酰氨基酚混悬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结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儿体温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发热患儿,临床效果显著,服用方便,药物作用时间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因血常规检查结果异常、贫血以及发热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无上述临床表现的正常人群200例,设为对照组,为两组样本提供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收集两组患者在MCH、MCHC、PDW-SD、MCV以及HCT等方面的检测结果,计算研究样本的阳性概率,经实验研究后,两组研究样本在以上几方面的指标差异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观察组样本中血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呈阳性患者共计182列,共出现91%的阳性率,对照组样本中血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呈阳性患者共计92列,共出现46%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患者提供血细胞形态学检测,能够对患者当前的病情变化进行有效的反映,所得到的检测结果对于相关的诊断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