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91-93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进展,将其分为进展组及非进展组,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脑梗死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空腹血糖水平、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脑大动脉狭窄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进展组患者中有糖尿病病史、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脑大动脉狭窄较非进展组多见(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糖尿病病史、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及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是进展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史、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颈动脉不稳定斑块、脑大动脉狭窄是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及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中心动脉压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测定糖尿病组(120例)、正常对照组(100例)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空腹血糖及外周血压、中心动脉压(包括中心收缩压、中心舒张压和中心脉压)。再根据彩超结果分斑块组和非斑块组、测定上述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糖化血红蛋白、平均空腹血糖浓度比较,糖尿病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中心收缩压和中心脉压数值上,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颈动脉斑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空腹血糖浓度及中心收缩压、中心脉压水平均显著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P<0.05)。(4)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呈正相关。(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中心收缩压、中心脉压是颈动脉斑块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中心收缩压、中心脉压有助于监控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付金凤  徐洁  李阳 《医学综述》2012,18(9):1424-142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武汉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将其分为有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评估入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S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空腹血糖(FBG)等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结果不稳定斑块组及稳定性斑块组的血清Fib、SUA、LDL-C、hs-CRP、HbA1c水平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清Fib、SUA、hs-CRP、HbA1c水平较稳定性斑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Fib、SUA、hs-CRP、HbA1c等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形成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患者的年龄、病程、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病史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关。斑块组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无斑块组。结论:年龄、病程、高血压、IMT、空腹和餐后血糖、胆固醇等因素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有作用。除控制血糖外,应该加强对高血压、高血脂等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10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分析和比较稳定性斑块及不稳定性斑块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105例患者中,不稳定性斑块数量多于稳定性斑块,其中混合性斑块比例最高,为31.4%,扁平班比例最低,为17.1%.不稳定性斑块患者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稳定性斑块患者,其空腹血糖、TG、TC、hs-CRP及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性斑块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s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高血压、糖尿病、hs-CRP是影响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比例更高,吸烟、高血压、糖尿病、hs-CRP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水平及其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无颈动脉粥样斑块者49例,2型糖尿病患者伴颈动脉粥样斑块者51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的血脂指标。结果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无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血脂结果分析表明,TG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型糖尿病患者无颈动脉粥样斑块与2型糖尿病患者伴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血脂结果分析表明,TC,HDL-C,TG指标有显著性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的诊疗过程中,对血脂各项指标注意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纠正血糖及降脂,排除和减少引发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于该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30例为研究组,另取同期诊治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记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同时予以标准化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情况,合并基础疾病情况以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C肽水平。并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人数占比为73.33%(22/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6/3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合并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颈动脉斑块人数占比与对照组相比不明显,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9.27±3.25)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1.92)mmol/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空腹血糖均是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空腹血糖是2型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可通过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从而达到降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及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7年7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博爱医院检测过颈动脉超声的患者192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分为斑块组(109例)和非斑块组(83例)2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水平(FBG),记录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及饮酒史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单因素比较显示斑块组年龄、高血压病发生率、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三酰甘油水平、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非斑块组。两组间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值1.10,P值0.002)、高血压病(OR值2.81,P值0.031)、糖代谢异常(OR值2.74,P值0.028)进入回归方程,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高龄、高血压病、糖代谢异常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水平,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将全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研究对象按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成3组:HbA1c<7组、7≤HbA1c≤9组、HbA1c>9组,记录颈动脉斑块分布情况、斑块性质、斑块检出率,和计算颈动脉斑块等级积分,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颈动脉斑块积分升高,其中HbA1c>9组与HbA1c<7组比较,颈动脉斑块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斑块检出率、斑块分布情况、斑块性质等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知低密度脂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与斑块积分之间有相关性。把两个变量纳入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积分与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呈现正相关,与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变化呈现负相关,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其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危险性呈正相关,提示良好控制血糖,能减少该部分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应对血糖水平升高的患者予以高度重视,积极进行危险分层管理,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警惕其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化血糖血脂控制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影响。方法: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强化血糖及血脂控制。治疗1年后检测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水平(IMT)、颈动脉几何形状(R/IMT)、CRP变化。结果:强化治疗显著缩小IMT、增加R/IMT、降低CRP。结论:强化血糖及血脂控制能缩小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改善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11.
石宁 《包头医学》2012,36(3):152-153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行颈动脉彩超检测的住院患者134例,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分为斑块组(90例)和非斑块组(44例),抽空腹静脉血检测上述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尿酸、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记录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及吸烟史,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单因素比较显示斑块组年龄、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非斑块组,有吸烟史者及男性更易患颈动脉斑块。两组间是否患有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尿酸、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斑块发生率明显增加,有吸烟史者及男性更易患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包括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内的多个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0 MHz高频探头检测患者双侧颈动脉,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四组: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内膜增厚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留取患者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胰岛素、脂肪酸结合蛋白并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系列、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全部统计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q检验.以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评分,以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为应变量,分别以年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脂肪酸结合蛋白、体重指数为自变量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四组间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脂肪酸结合蛋白、体重指数等无明显差异;而颈动脉内膜增厚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的年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及脂肪酸结合蛋白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且差异有显著性,均有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脂肪酸结合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动脉硬化的进展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50例高龄2型糖尿病存在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根据颈动脉斑块性质分为稳定斑块组(n=72)和不稳定斑块组(n=78)。检查凝血常规、血常规及血栓弹力图等指标,分析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间各凝血指标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对不稳定斑块组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不稳定斑块组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凝血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均明显高于斑块稳定组(P < 0.05),而服用他汀和抗血小板药物患者比例、血凝块形成时间(clotting time,K)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P < 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LDL?C及MA是高龄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较高水平的LDL?C和MA是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而服用他汀及抗血小板药物可延缓颈动脉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1—01—2012—01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109例,行颈部超声和血液检测。根据颈部超声分为斑块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比较分析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结果:选取109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颈动脉斑块92例,其中稳定性斑块37例,不稳定性斑块55例,劲动脉无斑块患者17例。血生化检查提示不稳定性斑块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与稳定性斑块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组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组(P〈0.05),而两组冠心病、吸烟的比例和血脂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密切相关性,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常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早期预测脑梗死,防止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科及内分泌科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431例中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根据双侧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n=158),稳定斑块组(n=115),不稳定斑块组(n=158)。分析3组间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的男性比率、吸烟比率、饮酒比率、糖尿病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LR、PLR、SII均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示,NLR、PLR、SII是影响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SII、NLR、PLR预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4、0.71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8月-2021年7月期间住院诊治的127例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性别、年龄、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糖、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尿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Cys C、Hcy水平升高是影响ACI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LDLC、Cys C、Hcy水平升高是影响ACI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临床中检测并控制上述指标,有助于稳定ACI患者的颈动脉斑块,进而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与空腹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卫生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10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66例,达标率为61.68%。分析显示,BMI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甘油三酯、胆固醇、腰围对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较小。结论: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较多,改变生活方式,合理控制BMI,有利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探讨高尿酸血症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19例,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将患者分为IMT正常组100例、IMT增厚组63例、斑块形成组56例,比较各组间血生化及血尿酸水平. 结果各组间空腹血糖、年龄、胆固醇、体重指数、 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无显著性;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甘油三酯、病程差异无显著性,但与IMT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随颈动脉IMT增加,血尿酸水平依次增高,IMT正常组与IMT增厚组和斑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空腹血糖、体重指数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甘油三酯、血尿酸、病程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以颈动脉IMT为应变量,将甘油三酯、血尿酸、病程等因素作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三者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血尿酸升高可能参与了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颈动脉CTA对颈动脉病变进行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方法:对32例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DM组),35例非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NDM组)行颈动脉CTA成像及工作站后处理,对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DM组颈动脉中发现斑块56支血管轻度狭窄39支,中度13支,重度5支,稳定斑块35处,不稳定斑块42处;NDM组发现斑块48支血管,轻度狭窄44支,稳定斑块40处,不稳定斑块23处,中度4支。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者更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2型糖尿病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及其与血脂、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关系,分析T2DM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方法用B型超声对116例T2DM患者检查,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分为两组:有斑块组、无斑块组。测定患者的血压、空腹及餐后血糖、空腹及餐后胰岛素、HbAlc、Tch、TG、LDL-c、HDL-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以上因素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1)116例T2DM中有斑块者50例,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43.1%。2)随着年龄的增加,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增加(P〈0.01)。80岁以上组检出率最高达100%。3)颈动脉斑块阳性组年龄明显增大(P=0.000),收缩压及舒张压较高(P〈0.05,P〈0.01),餐后2h血糖(2hPG)较高(P=0.001),IsI降低(P=0.011)。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发生与年龄、收缩压、2hPG正相关,与IsI负相关。结论因此年龄、收缩压,2hPG及ISI是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应严格控制血压及餐后2h血糖,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