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睾丸间质细胞瘤(Interstitial cell tumor of testis)属于睾丸性腺间质功能性肿瘤。来源于睾丸间质细胞。睾丸间质细胞具有分泌性腺激素的生理功能,因最早(1850)由Leydig氏研究。睾丸间质细胞又称为Leydig氏细胞,睾丸间质细胞瘤又名为Leydig氏细胞瘤(Leydig cell tumor)。 睾丸间质细胞瘤于1895年由Sacchi氏首先报告。此瘤较为罕见,约占睾丸肿瘤的  相似文献   

2.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是一种显示向睾丸方向分化的性索间质肿瘤,其特征是瘤细胞具有类似睾丸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学特征和生长方式,其发生率不到卵巢  相似文献   

3.
睾丸间质细胞瘤一例报告李春江,孟昭谨关键词:睾丸肿瘤;细胞/病理学睾丸间质细胞瘤罕见。此瘤绝大多数属良性,只有极少数为恶性。我院收治1例转移到对侧附睾的恶性间质细胞瘤。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1岁。于1989年3月入院。患者4个月前...  相似文献   

4.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是少见的肿瘤,形态学显示其是一种向睾丸组织分化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卵巢肿瘤分类学根据其组织结构差异,将此种肿瘤分为支持细胞瘤、间质细胞瘤、支持-间质细胞瘤三种.笔者在临床上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朱冬梅  罗燕  李艳  马果丰 《西部医学》2014,26(10):1364-1365
目的 探讨睾丸间质细胞瘤超声造影的表现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 对1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睾丸间质细胞瘤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评价和提高超声造影对睾丸间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手术指征明确,术中泳冻切片考虑性索来源肿瘤,性质难定,行右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石蜡切片及免疫组化诊断睾丸间质细胞瘤.术后半年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睾丸间质细胞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睾丸肿瘤,有恶变倾向.超声造影诊断睾丸间质细胞瘤的相关报道极少,无特殊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正常的睾丸间质细胞瘤与睾丸的其他恶性肿瘤容易混淆,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确诊仍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空肠恶性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肠道肌层的间叶性肿瘤,属于胃肠道间质瘤(GIST),较为罕见,传统上大多将它诊断为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近年研究表明此类肿瘤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细胞肿瘤,我们报道1例空肠恶性间质瘤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以期提高对空肠恶性间质瘤的重视和认识,减少临床误诊。  相似文献   

7.
<正> 睾丸男性母细胞瘤又称睾丸腺瘤,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性腺特殊间质肿瘤。与卵巢内睾母细胞瘤相似。此瘤罕见。形态颠似胎儿睾丸,可伴有女性化特征。自 Teilum首次识别此瘤并报告三例以来,Teilum 和mosToFl 等相继报告70多例。国内报告很少,本文报告一例。  相似文献   

8.
睾丸间质细胞瘤(Leydig细胞瘤)为一罕见的内分泌肿瘤。我院病理科自1953~1985年间共发现睾丸肿瘤164例,睾丸间质细胞瘤仅1例。现报告如下住院号296525,病理号85890,男性10岁。右阴囊肿块及双侧乳腺肿大5个月就诊。  相似文献   

9.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睾丸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Z)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睾丸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8周末睾丸形态学改变。结果:透射电镜下主要见到睾丸间质细胞线粒体脊溶解,滑面内质网扩张,间质中间质细胞减少及间质内血管基底膜增厚等改变。结论:糖尿病大鼠睾丸病变主要为间质细胞及微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胃间质瘤的 CT平扫和增强表现。结果肿瘤均单发,CT平扫均呈软组织肿块,其中2例为恶性,肿块较大,密度不均匀,有囊变坏死;3例为良性,瘤体相对较小,密度较均匀。肿瘤实质部分增强后均有较明显强化。结论 CT增强扫描有利于胃间质细胞瘤的定位诊断和良恶性判断。  相似文献   

11.
用手术方法将健康SD大鼠睾丸淋巴管阻断,观察阻断后不同时间睾丸间质的变化,阻断后2天,间质呈现炎症反应,炎细胞浸润,血管扩张,阻断后6天,间质出现灶太增生,间质细胞梭化,数量增多,阻断后12天,炎症反应减轻,部分间质细胞核固缩,深染。阻断后24天,炎症反应消失,间质细胞数量减少,阻断后48天,间质改变仍未见恢复。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病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endometrial stromal tumor,EST)是一种少见的女性生殖道肿瘤。Norris等(1966)将EST按性质分为三类:(1)子宫内膜间质结节,良性;(2)子宫内膜间质肌病(即淋巴管内间质肌病),低度恶性;(3)子宫内膜间质肉癌熵度恶性;一直以来被公认为经典的分类。随着人们对EST认识的逐步深入,Blaustein等(1982)将子宫内膜问质肌病明确命名为低度恶性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高度恶性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瘤细胞分化较差且多形,缺乏内膜间质细胞特征,因而对其组织来源颇有争议,Evans等(1982)认为应称之为“分化差的内膜肉瘤”或“高度未分化内膜肉瘤”。  相似文献   

13.
睾丸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功能紊乱所导致的睾丸发育不全是引起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观点认为,胚胎时期支持细胞是睾丸索形成的主要上皮细胞,其分泌信号诱导睾丸索的生长和分化,间质细胞则分泌雄激索,并不参与睾丸索的形成。而2010年6月8日刊登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 Natl Acad Sci USA)上的一篇文学提出,胚胎型间质细胞分泌的激活素A也参与胚胎时期睾丸索的形成。本文就其中的一些发现提出自己的观点,即成年型间质细胞分泌的激活素A存在生后睾丸的发育和生殖细胞分化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Fluvastatin,Flu)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和间质微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设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氟伐他汀治疗(6mg/kg、18mg/kg)组,60天后,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睾丸间质细胞和间质中微血管的病理改变。结果 光镜下氟伐他汀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间质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增多,核固缩、染色质浓集现象好转;间质微血管闭塞、於血现象减少。透射电镜下见氟伐他汀治疗组较糖尿病模型组间质细胞细胞器增多,线粒体嵴结构较清晰,内质网增多,脂滴减少,细胞核近圆形,染色质浓集、边集现象好转;间质微血管管腔通畅,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基底膜增厚现象减轻,且18mg/kg组优于6mg/kg组。结论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性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和间质微血管组织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fluvastatin,Flu)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和间质微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模型,设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氟伐他汀治疗(6 mg/kg、18 mg/kg)组,60 d后,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睾丸间质细胞和间质微血管的病理改变.结果 光镜下氟伐他汀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间质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增多,核固缩、染色质浓集现象好转;间质微血管闭塞、瘀血现象减少.透射电镜下见氟伐他汀治疗组较糖尿病模型组间质细胞细胞器增多,线粒体嵴结构较清晰,内质网增多,脂滴减少,细胞核近圆形,染色质浓集、边集现象好转;间质微血管管腔通畅,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基底膜增厚现象减轻,且18 mg/kg组优于6 mg/kg组.结论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性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和间质微血管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卵巢睾丸母细胞瘤又称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 ,是一种稀少的性索间质细胞瘤 ,来源于原始或未分化的性腺间质 ,组织形态上反映睾丸组织的不同发育时期 ,由分化不同程度的支持细胞和 (或 )间质细胞构成。 1990~ 2 0 0 1年我院发现 2例该病患者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患者 ,2 1岁 ,汉族 ,未婚。术前半个月发现盆腔包块 ,于 2 0 0 1年 11月 1日在外院行左卵巢肿物剥除术 ,10 d后转入我院。外院探查术中见肿块约 14 cm× 13cm× 11cm大小 ,包膜完整 ,右侧附件正常 ,子宫小。术后病理诊断为 :左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入院追问病史 ,患者于 1…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睾丸及附睾中的表达和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合酶(NOS)在睾丸及附睾中的分布。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2种NOS(nNOS,iNOS,eNOS)在性成熟大鼠睾丸、附睾中的分布。结果:①nNOS免疫反应阳性见于睾丸间质细胞、睾丸间质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附睾脂肪垫细胞;②iNOS免疫反应阳性见于睾丸间质细胞、管周类肌细胞、精原细胞、精母细胞、支持细胞、输出小管上皮细胞、附睾输出小管上皮细胞、腔内精子;③eNOS免疫反应阳性见于睾丸间质细胞、附睾脂肪垫细胞。结论:NOS广泛表达于睾丸及附睾组织细胞中,推测其参与了包括精子发生和精子成熟的生殖活动多个过程。  相似文献   

18.
(二)间质睾丸间质是曲细精管之间的结构,有疏松结缔组织,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间质细胞等成分组成。曾有人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睾丸超微结构的研究表明,曲细精管界膜增厚、纤维化、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中Bax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ax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良性、潜在恶性、恶性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55例胃肠道间质瘤中,33例(60.O%)Bax阳性表达.Bax在良性胃肠道间质瘤中表达较低(28.6%),而潜在恶性和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中Bax表达显著增高,分别达71.4%、70.3%.良性与潜在恶性、良性与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之间Bax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潜在恶性和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之间的Bax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大小、有无坏死及组织学分型无关.结论 Bax检测可作为预测胃肠道间质瘤恶性潜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间质瘤是常见的胃肠道上皮下肿瘤,具有一定的恶性潜能。早期诊断及恶性潜能的预测对于胃肠道间质瘤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十分重要。深度学习技术已在消化道疾病诊断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可有效辅助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并在术前预测其恶性潜能。深度学习技术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包括CT、常规内镜和超声内镜3个方面。本文就深度学习技术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及恶性潜能预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