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3):118-12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患者骨科术后精神状态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各45例。观察组行椎管内麻醉,注入盐酸布比卡因,根据患者体重追加盐酸罗哌卡因。对照组老年患者行全身麻醉,监护下予咪唑安定静脉滴注,同时予阿托品静脉滴注,之后分别选择苯磺顺阿曲库铵、丙泊酚依次进行有效的静脉注射诱导,实施气管内插管进行机械通气,进行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分别于术前、术后1、3、6、24、48 h评价两组患者精神状态,根据MMSE评分结果评价两组患者术后1 h、3 h、6 h的认知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1 h、3 h、6 h、24 h及48 h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h、3 h、6 h认知障碍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椎管内麻醉对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麻醉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对患者精神状态影响不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h、3h、6h、12h、24h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并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语言陈述时间以及睁眼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的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的价值作用。方法本次采取随机盲选法,将在本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 (2)观察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药物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术后1 h、3 h在MMSE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P3潜伏期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P3波幅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给予椎管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全身麻醉,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所以,具备采纳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应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时,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其中全身麻醉患者3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参照组,椎管内麻醉患者3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试验组,对比手术时间、术后睁眼时间、麻醉药用量、语言陈述时间以及MMSE评分各项指标。结果:对比手术时间、术后睁眼时间、麻醉药用量、语言陈述时间,试验组各项指标均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1 h、3 h、6 h MMSE(精神状态简易量表)评分,试验组各时间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老年骨科手术中,椎管内麻醉相较于应用全身麻醉,应用安全性更高,对患者术后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影响较小,麻醉药用量也比较少,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进行老年患者骨科手术选择麻醉术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02例接受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52例,采用椎管内麻醉。记录并比较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药用量、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依照精神状态简易量表(MMSE)评估患者术前、术后各节点的认知功能;比较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等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术后清醒时语言陈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小时内2组MMSE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1-8小时,对照组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16小时时,观察组MMSE恢复至与术前水平,对照组MMSE在术后24小时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低血氧症、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结论:椎管内麻醉能以较少的麻醉药物剂量达到缩短术后清醒时间的效果,且对老年患者术后精神、认知功能影响较低,并且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老年骨科患者手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全身麻醉以及椎管内麻醉两种方式用于行骨科手术的老年病患麻醉处理对于病患术后的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骨科手术的62例老年病患,随机分组,Ⅰ组31例行椎管内麻醉,Ⅱ组31例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语言陈述时间、术后MMSE(精神状态简易量表)评分、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Ⅰ组选取病例麻醉药用量及语言陈述时间均明显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有下降,但Ⅱ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Ⅰ组术后3h、6hPOC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实施骨科手术时,行椎管内麻醉,可以有效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减轻对病患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促进病患术后恢复,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创伤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骨科手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给予全身麻醉后进行手术;对照组45例,给予硬膜外麻醉后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情况,术后6 h、12 h、24 h、48 h的精神状态检测(MMSE)评分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麻醉组术后24 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在术后24 h内POC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24 h后的POCD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显著大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8.
聂翠凤 《中外医疗》2014,33(6):114-115
目的探讨分析全身麻醉以及椎管内麻醉两种方式用于行骨科手术的老年病患麻醉处理对于病患术后的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骨科手术的62例老年病患,随机分组,I组31例行椎管内麻醉,II组31例行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语言陈述时间、术后MMSE(精神状态简易量表)评分、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I组选取病例麻醉药用量及语言陈述时间均明显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均有下降,但Ⅱ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I组(P〈0.05)。I组术后3h、6hPOC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实施骨科手术时,行椎管内麻醉,可以有效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减轻对病患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促进病患术后恢复,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对比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将95例骨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7)行全身麻醉术,观察组(n=48)行硬膜外麻醉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前后的动脉血压与心率,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对比麻醉前、麻醉后6h、12h、24h、72h的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30min及手术完毕时的动脉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麻醉后24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6h、12h的术后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全身麻醉术相比,硬膜外麻醉术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加轻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中择取研究对象共80例,依据麻醉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n=40,硬膜外麻醉)和对照组(n=40,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动脉血压、心率,MMSE评分,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在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动脉血压、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MMSE评分在麻醉后6h、12h、72h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麻醉后24h有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的POCD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POCD发生率更低。结论相较于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小,不妨碍患者术后的正常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及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等)的老年患者140名(年龄≥70岁),根据麻醉方法,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和椎管内麻醉组各70例,并且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两组进行监测。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进行监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MMSE分值均不同程度降低,且全麻组MMSE分值较椎麻组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均会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但全身麻醉比椎管内麻醉对老年患者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02例老年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每组51例,分别采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液体出入量,并分别于手术前1 d、手术后12 h及1、7 d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价,比较2组麻醉患者手术前后MMSE评分变化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MAP、HR、SpO2、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及液体出入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全身麻醉组患者MMSE评分与硬膜外麻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 h及1、7 d,全身麻醉组患者和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但均低于手术前(P<0.05);手术后同一时间,全身麻醉组的MMSE评分均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手术后12 h及1、7 d,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POCD发生率均逐渐降低(P<0.05);同一时间点硬膜外麻醉组患者POCD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可导致老年骨科患者POCD发生,而全身麻醉对患者认知能力的影响大于硬膜外麻醉,发生POCD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3.
刘剑飞 《当代医学》2014,(24):97-98
目的 探究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信阳骨科医院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54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7)。观察组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记录2组患者语言陈述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药用量以及睁眼时间。采用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筛查工具(MMSE)进行评分,观察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及术后评分状况。结果 对照组语言陈述时间为(8.2±2.0)min,手术时间为(64.7±15.5)min,麻醉药用量为(1940±227)mL,睁眼时间为(3.2±1.8)min;观察组语言陈述时间为(4.0±2.3)min,手术时间为(54.3±16.7)min,麻醉药用量为(1560±123)mL,睁眼时间为(2.1±2.0)min。2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取椎管内麻醉在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方面产生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苏醒,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椎麻组40例患者选用椎管内麻醉方式,全麻组40例患者选用全身麻醉方式,分析两组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结果椎麻组患者的麻醉药剂量、术后苏醒时间、睁眼认人情况、语言表述程度等皆明显好于全麻组,两组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经指导评估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MMSE评分),椎麻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7.43±2.34)分,高于全麻组患者的(15.32±4.76)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与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更利于保障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的良好,是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优选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行前列腺汽化术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量表评分和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术后6和24h,两组MMSE评分均低于麻醉前(P0.05),硬膜外麻醉组MMSE评分高于全身麻醉组(P0.05)。术后6h,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POCD发生率为42.5%和20.0%(P0.05);术后6d,POCD发生率为22.5%和15.0%(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术后POCD发生率低,是老年患者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椎管内麻醉术和全身麻醉术在老年骨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老年骨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椎管内麻醉,42例)和对照组(全身麻醉,40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P3潜伏期、P3波幅.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用药量、睁眼时间及语言陈述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2、24h时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P3潜伏期与P3波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术后1、3、6h时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P3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3潜伏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骨伤患者中的疗效较为理想,不但可以明显使患者麻醉用药量大大降低、手术时间及睁眼时间及语言陈述时间减少,还对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较全身麻醉术影响更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体会。方法选取10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硬膜外麻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药物使用量更少,苏醒时间及语言恢复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前的MMSE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后6h、手术后12h、手术后24h、手术后72h的MMSE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前的MMSE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比较,给予老年骨科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有助于提高术后短期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在骨科手术麻醉后早期认知功能发生的变化.方法 80例择期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年龄65岁以上,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n=40)和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组(B组n=40),对A组、B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h、24h和48h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POCD发生数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全麻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MMSE评分均下降,变化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组术后与术前相比MMSE评分下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24h和48h各时段MMSE评分全麻组均低于椎管内麻醉组,POCD发生数量全麻组高于椎管内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为了减轻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降低POCD发生几率,椎管内麻醉相比全麻更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全身麻醉和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0岁,ASA分级Ⅰ~Ⅱ级)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均分为2组。A组给予全身麻醉,B组给予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 h、24 h、72 h、5 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MMSE)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麻醉前,两组MMSE评分、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MMSE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S-100β蛋白水平均开始呈现上升趋势;术后第5天,B组患者基本恢复正常,而A组患者未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恶心呕吐及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相对于全身麻醉醉,股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对其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POCD的发生率较低,是老年患者适宜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麻醉后6h、12h、24h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麻醉后72h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显著大于硬膜外麻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