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陈烈 《广西医学》1998,20(4):608-610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药物治疗近况北海市人民医院陈烈综述广西区人民医院莫梓坚审校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由单疱病毒I型(HSV-1)引起最常见感染性角膜病,也是世界范围首要致盲角膜病。治疗HSK常用的手段是应用药物。抗HSV-1药物、免疫增强剂、肾上腺...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用干扰素给治疗组(30例)患者分别行结膜下、同侧耳前淋巴结区、同侧腋下淋巴结区注射与用聚肌胞对对照组(28例)患者行同样部位注射,进行疗效砒。【结果】治愈率:治疗组30例中,治愈26例,治愈率86.6%;对照组28例中,治愈18例,治愈率64.2%,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随访18~24个月,治疗组有效30例中,复发1例,复发率3.33%,对照组有效25例中,复发5例,复发率20.0%,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具有治愈率高和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病 ,尤其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 ,而且具有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 ,重症病例多 ,对药物抵抗等特点 ,已成为角膜病中致盲的主要原因。因而亟待探讨有效治疗方法。作者选择 10 0例应用免疫疗法与抗病毒联合治疗 ,取得理想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 1999年以来 ,随机选择 10 0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应用该方案治疗。其中男性 6 5例 ,女性 35例 ;右眼 4 1例 ,左眼 5 9例 ;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76岁 ;初发 2 9例 ,复发 71例 ,复发者在接受本方案治疗前均采用了不同药物和方法治疗过 ,但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
微量地塞米松与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简称单疱病毒角膜炎(herpessimplexkeratitis,HSK)居角膜病致盲首位。由于病毒长期潜伏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 ,潜伏的病毒常引起HSK病情反复 ,使角膜混浊加重 ,视力进一步下降。我院眼科 1994年 2月 - 1998年 6月用0 .0 0 5 %地塞米松与抗病毒药物治疗HSK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门诊治疗的HSK患者共 82眼 ,年龄 17~ 72岁 ,平均年龄 36岁。其中上皮性角膜炎者 2 0眼 (角膜上皮浸润 ,无明显角膜溃疡形成 ) ,盘状角膜炎 6 2眼。部分患者起病前…  相似文献   

5.
6.
1 一般资料本组共38例42只眼,男25例,女13例,单眼发病34例,双眼发病4例.年龄在4~58岁,平均年龄31岁.病程3~40天,感冒后发病11例,外伤5例,不明原因27例.初发29例,复发9例.点状浸润11只眼,树枝状10只眼,地图状13只眼,盘状8只眼.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双黄连注射液3.6g加入0.9%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阿昔洛韦,病毒唑眼水交替点眼,每小时1次,10-14d为1闻程,可重复应用2-3个疗程。结果: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2例,其中浅层型29例,显效28例占96.3%,有效1例占3.7%,深层型3例,显效2例占66.7%,有效1例占33.3%,总效率100%。结论: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效果可靠,治疗方便,疗程短,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8.
徐昌立 《广西医学》2003,25(3):408-409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herpessimplexkeratitis ,HSK)主要是单疱病毒Ⅰ型 (HSV Ⅰ)感染眼部引起 ,该病毒是一种常感染人的DNA病毒 ,在人群的感染很普遍 ,感染率高达 90 %以上〔1〕,是目前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眼部原发感染以HSV Ⅰ感染最为常见 ,多见于无免疫力的儿童 ,继发或复发感染发生于曾有病毒感染的成年人 ,其发病特点表现为易复发、迁延不愈 ,对视功能损害较大〔2〕。故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抗单疱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抗菌素的发展,各种细菌性角膜炎均能较快治愈。但是,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不但增多,反而不易治疗。现已成为严重的常见眼病。我科从1960年开始,以内服中药为主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00余例,由于效果显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9例患者中,树枝状角膜炎23例,盘状角膜炎35例,色素膜型28型。89例患者经过抗病毒及抗炎、激素治疗均获临床痊愈。结论: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加用激素治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10-2009-04在本院门诊就诊的66例(78只眼)患有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病程为6d-8个月。经过系统采用局部及全身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及荧光素钠染色观察角膜炎性反应的转归及愈合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治愈率为86.57%,总有效率为98.51%,随访期限内3例复发,肝经风热型1例,肝肾阴亏型2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后痊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有单疱病毒Ⅰ型感染眼部所致.是角膜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和致盲率,是目前公认的致盲眼病,而且尚无理想的特效治疗药物。现将我科2001年1月-2002年12月用能量合剂与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关立鹏 《黑龙江医学》2006,30(12):911-912
目的探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伴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盘状角膜基质炎15例,角膜色素膜炎4例,拟青光眼睫状体炎2例。共同的临床表现特点是:在原角膜病变的基础上出现眼胀痛,结膜充血加重,角膜上皮弥漫性水肿及不同程度的色素膜眼体征,眼压升高多在6.65 kPa以上。PCR检测外周血单疱病毒Ⅰ型DNA阳性4例(19.05%)。21例患者经过抗病毒及抗炎治疗均获临床治愈。结论本组病例多系单疱病毒通过内生性感染导致小梁炎与色素膜炎引起眼压升高,通过积极的抗病毒与抗炎治疗能迅速控制炎症与眼压。  相似文献   

15.
联合用药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0.01%坏胞苷结膜下注射,合用无环鸟苷及病毒唑滴眼液滴眼沽疗单疤病毒性角膜炎105例,治愈率为85.7%。无环鸟苷对浅层角膜炎治疗有效,但对深层疗效不佳,应用本法能弥补这一不足。通过临床观察初步认为联合用药好于其他单一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 临床免疫学研究免疫机制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机理中的地位已为人们所公认,通过近几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具有同等重要性。免疫球蛋白A(IgA)是泪液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各种方式中和病毒,抑制病毒颗粒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阻止其进入靶细胞。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病人泪液中IgA 的含量低于健康人。通过对初发及复发的单疱病毒性  相似文献   

17.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为何久治不愈令人担惊受怕,头痛心烦,必须认真分析,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8.
纪敏  刘风莉 《中原医刊》1998,25(10):34-35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常见的眼病,它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和致盲率,我科于1996年4月至1997年7月,采用双黄连静脉点滴联合干扰素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1例31眼,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1例31眼,男20例20眼,女11...  相似文献   

19.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常见而致盲率较高的眼病。其临床特点之一是易复发。对其虽有各种有效治疗药物,但均不能预防其复发。我科门诊应用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41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汤书忠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767-3768
目的:评价Holland等提出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分类法在诊治HSK时的指导意义及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在治疗HSK时的作用。方法:在临床诊治的71例(90眼)HSK患者时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型的HSK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灵活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71例(90眼)HSK患者中,感染性角膜上皮炎型41眼,均治愈。基质型角膜炎33眼中,25眼免疫性基质型角膜炎均治愈。3眼坏死性角膜基质炎药物治疗无效行穿透性角膜移植2眼,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1眼。内皮型角膜炎16眼,均治愈。结论:Holland等提出的HSK分类法在临床诊治HSK时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灵活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在治疗HSK时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