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绩效考核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绩效考核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提高科室护理管理质量.方法 制订考核标准及护士绩效评价表,对护士进行综合绩效评价,比较实施绩效考核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绩效考核前,18名护士综合绩效评价得分为(86.66±4.92)分,低于绩效考核后的(96.09±6.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绩效考核后,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考核前的86.67%(P<0.01).结论 实施绩效考核能使薪酬分配趋于合理,进一步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于新萍  谷新萍 《农垦医学》2012,34(4):356-359
目的:探讨护士绩效考评与绩效分配在我院的实践效果.方法:制定护士绩效评价量化指标,将绩效评价管理与量化管理相结合,对护士工作业绩进行评定,并按绩效量化指标进行奖金分配,比较实施前后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情况.结果: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47%提高到95.10%,前后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工作质量综合评分由实施前的89.39±3.09分提高至实施后93.91 ±2.35,前后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投诉明显下降,护理科研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护理绩效改革规范了管理岗位,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护士责任心,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施共情护理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为进一步改进精神科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80例住院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实施共情护理,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干预时间为4周,干预前后,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和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护士共情能力与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测评比较。结果 1)研究组护士共情能力评分为(124.64±12.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04.42±11.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8,P<0.01);2)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125.11±5.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11.23±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实施共情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同质化策略的实施办法及实际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本院手术室实施同质化护理管理前后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指标数据的统计和比较。比较分析的指标为:护理满意度;护士综合素质。以比较差异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可比性。结果在手术室实施同质化护理后,护士在评判性思维、应急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基础护理能力、专科护理能力、护理责任心、沟通能力、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各项综合素质的指标相比同质化护理实施前均有了显著提升;其他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科室人员,对手术室在实施同质化护理措施后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明显比实施前更高,其在同质化护理措施实施后的总满意率得到明显提升。P0.05,指标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同质化护理管理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手术室护士的学习和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责任感,让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综合素质在同质化管理实施后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使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有得到广大患者和其他科室的认可,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住运用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推动作用。方法:对住院患者房发放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对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缺陷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推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结果:新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实施运用以来,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高,精神科护士对新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认同率达86.3%,使精神科护士的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检查从实施前到实施后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数据见表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的应用降低了护理工作中问题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在精神科临床病房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与责任包干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以下简称:层级责任包干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实施前采取小组责任制,实施后采取由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的层级管理与责任护士分管患者全面实施责任包干护理相结合的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层级责任制护理后与实施前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比较(P<0.01),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密切医护关系、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及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在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对11名护士进行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上岗,比较住院总护士上岗前后科室护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护士个人能力以及夜班护士工作压力的情况。结果实施前新生儿监护病房护理质量评分为(88.9±1.3)分,实施后为(96.3±1.9)分;实施前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0.1±1.8)分,实施后为(97.6±1.6)分。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科室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名接受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的护士岗前急救技能考核合格4人,合格率为36.36%;人际沟通考核合格3人,合格率为27.27%;处理纠纷考核合格2人,合格率为18.18%;组织协调考核合格2人,合格率为18.18%;综合素质考核合格3人,合格率为27.27%。培训后所有护士均通过个人能力考核,合格率为100%。培训后护士个人能力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对新生儿监护病房36名夜班护士进行工作压力调查,实施前26人自觉工作压力大,占72.22%;实施后6人自觉压力大,占16.67%。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后自觉压力大护士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监护病房实施住院总护士岗位培训能明显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提升护士个人能力,减轻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外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考核及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优质护理前后的情况。结果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能够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P0.01)。结论在外科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有助于护士的素质提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提升整体护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应用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护士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优质护理的实施,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使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P均0.01)。结论优质护理在外科的实行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护士的素质,确保了患者的疗效,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叶水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804-4806
目的探讨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一系列优质护理服务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温馨、人性化的服务。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可提高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人文关怀行为对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制定护理关怀行为指南,经培训后,在我院5个病房实施,用修正后的护士关怀行为质量评价表和自编的满意度调查表,于活动前后2次进行访谈和测评比较.结果 护士的关护行为和病人的满意率在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士通过学习人文关怀概论,运用护理关怀行为指南,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质量控制路径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接诊的100例院前急救急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46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质量控制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差错率、出诊速度和护理满意度就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路径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实施能有效提高急救成功率和出诊速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探究护理管理对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作用。方法:将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未实施护理管理前的护理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实施护理管理后的护理工作情况作为观察组。结果:对两组护理综合素质评分、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提示观察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理管理服务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施护士分层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对病区15名护理人员按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综合素质分层级使用,界定不同层级护士的工作职责,包病人到护,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即责任护士应用护理程序全面负责分管病人的生活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 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护士分层责任制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并且有利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分析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护理部在对各临床科室护理管理考核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出院病人电话回访情况的分析利用.结果 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逐年提高.结论 出院病人电话回访是护理管理中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制定标准化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流程,遵循督导原则,由科护士长深入科室进行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比较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法实施前后医院科室临床护理质量、住院病人满意度和临床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结果:2015年全年共对9个临床科室进行护理质量现场督察,累计发现存在问题712条,持续跟进后累计改进存在问题618条,总改进率为86.8%。实施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法后,医院科室临床护理质量达标率显著提高(P<0.01),住院病人满意度和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应用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法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和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农彩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453-2455
目的:在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推行主动服务模式,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采用调查表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前后6个月涉及的480名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前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在入院接待、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总体评价4个模块条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很多责任护士受到分管患者的点名表扬,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为零。结论:在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病区应用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护士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优质护理的实施,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使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P均0.01)。结论优质护理在骨科的实行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显著的提高护士的素质,确保了患者的疗效,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实施共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研究组则以共情理论为指导,制定护理干预计划,实施共情护理。干预时间为4周,干预前后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和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护士共情能力与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护士共情能力评分为(124.64±12.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4.42±11.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8,P<0.01);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125.11±5.8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23±4.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实施共情护理能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护理查房对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查房对提高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和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调查本院50名外科手术医生和5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了解手术室护士在开展护理查房后对提高综合能力的评价。结果开展护理查房后,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手术室护士的综合能力评价,均明显高于护理查房前(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查房是提高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