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对评价重症肌无力(MG)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对30例MG患者(病例组)和30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分别进行了SSR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MG组SSR测定异常率为37%(11/30),SSR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MG患者存在一定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SSR可作为判断MG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神经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2.
抑郁亚综合征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亚综合征(SS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以寻求此类患者临床诊断指标.方法:对33例SSD患者和31例健康者分别进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SSD患者SSR测定异常率为79%,SSR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SSR可判断SS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情况,对其临床诊治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探讨妥泰对癫癎儿童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9例服用妥泰后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癫痫患儿进行研究,分别测量服药前后SSR波幅和潜伏期。结果:服妥泰后癫癎患儿SSR波幅降低和潜伏期延长,与服妥泰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妥泰对癫癎患儿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能够通过SSR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来评价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植物神经病(AD)的疗效,从而优选出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治疗尿毒症AD的血液净化方式。方法:将长期血液透析的115例患者,包括普通血液透析治疗组51例(A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30例(B组),血液透析+灌流治疗组22例(C组),腹膜透析治疗组12例(D组),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行SSR检测,并检测同期的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比较这四种血液净化方法对尿毒症AD的疗效。结果:此115例患者仅有1例PTH在正常水平,占0.9%,余114例(99.1%)皆异常且PTH水平与SSR的各检测值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A组治疗前后血磷、PTH、SSR上、下肢起始潜伏期(OL)及峰-峰波幅值(Amp)无明显差异(P〉0.05);B组治疗前后血磷无明显改变(P〉0.05),PTH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SSR上、下肢OL明显缩短(P〈0.01),SSR上、下肢峰-峰波幅值较治疗前明显增高;C组和D组治疗后血磷、PT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SSR上下肢OL较治疗前明显缩短,上下肢峰-峰波幅值较治疗前明显增高。经两两比较得出:经治疗C组和D组血磷、PTH下降程度较A组、B组明显(P〈0.01),其中C组、D组两组间血磷、PTH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B组PTH下降程度较A组明显(P〈0.01);C组、D组SSR上、下肢OL的缩短程度及峰-峰波幅值的增高程度较B组、A组明显(P〈0.91),B组SSR上、下肢OL的缩短程度及峰-峰波幅值的增高程度较A组明显(P〈0.01),其中C组、D组两组间上、下肢OL的缩短程度及峰-峰波幅值的增高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灌流、腹膜透析可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对尿毒症AD的治疗疗效显著;血液透析滤过可部分清除中大分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合并焦虑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况,评价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SSR)在FD合并焦虑症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FD合并焦虑症患者使用文拉法辛治疗前后进行电刺激SSR检查。结果:给予文拉法辛治疗12周后SSR潜伏期与波幅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FD合并焦虑症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抗焦虑治疗后能缓解自主神经功能障碍。SSR是一种无创的,能评价FD合并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治疗效果的神经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应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检查法 (SSR)定量评价脑梗死患者的交感神经反射活动 ,并探讨其植物神经中枢调节机制。方法 :对 4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利用肌电图仪刺激双侧正中神经记录SSR ,并以 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病灶同侧SSR异常 38例 (90 % ) ,对侧为 30例 (71% )。皮层梗死组主要表现为双侧SSR波幅对称性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内囊—基底节区梗死组的异常表现形式有SSR缺失 ,双侧波幅降低 (同侧 :P <0 0 0 1,对侧 :P <0 0 1) ,以病灶同侧波幅降低更显著。结论 :SSR可定量评价脑梗死患者的交感神经功能状态 ,对脑梗死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亚临床诊断价值 ;脑梗死急性期可致SSR抑制 ,内囊—基底节区对植物神经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32例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应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SSR)探讨与糖尿病 (DM)相关的植物神经功能状况。方法 :对 32例DM患者及正常组采用电刺激法进行SSR检测。结果 :正常组SSR波形可分为三种类型 :P型、N型、M型 ,其中M型易产生适应性 ,受皮温、刺激强度、深呼吸等影响。 32例DM患者SSR潜伏期异常 17例 ,异常率为 5 3%。DM组与正常组的SSR相比 ,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病程≤ 5年DM组与正常组的SSR相比 ,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与病程 >5年DM组相比 ,仅潜伏期差异显示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波幅虽有降低 ,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SSR可以评价DM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状况 ,尤其是潜伏期更有价值 ,可以作为一项动态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8.
皮肤交感反应(SSR)是皮肤一交感神经泌汗体表电压变化的反映,自20世纪80年代始用于临床以来,取得了一些经验。为此,笔者复习近几年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直立调节障碍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直立调节障碍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况 ,评价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SSR)在晕厥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2例直立调节试验阳性的晕厥患者 (病例组 )进行电刺激SSR检测 ,并以 32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 :病例组SSR潜伏期延长 (1 5 4± 0 2 8s) ,波幅降低 (1 16± 0 33mV) ,与对照组SSR潜伏期 (1 36± 0 2 1s)和波幅 (1 87± 0 5 9mV)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直立调节障碍患者存在交感神经功能障碍 ,在晕厥的鉴别诊断中 ,SSR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神经电生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相关的植物神经功能状况 ,对我院内分泌科门诊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3月初诊的32例甲亢患者进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SSR)检查 ,并以健康体检者作对照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组 :女 2 0例 ,男 12例 ,共 32例 ,年龄 2 5~ 6 2岁 ,平均 4 8岁 ;病程 6个月至 8年 ,平均 4 .3年。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眼、甲状腺肿、心悸、情绪改变、怕热、多汗、双手细震颤等症状 ,作TT3 、TT4、超敏TSH测定 ,确诊为甲亢。受试者均无其他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损害 ,检查前未服用影响植物神经活性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SR)在诊断糖尿病性神经病的应用及局限性。方法:检测对象为健康对照组20人,糖尿病组45例。糖尿病组又分为两组:A组为糖尿病未合并多发神经病组20例,B组为糖尿病合并多发神经病组25例。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均行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顺向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及腓肠神经逆向SCV和四肢SSR的检测。结果:①所有的健康对照者均引出完整的SSR波;②糖尿病患者中SSR的消失者与SSR出现者的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608),但糖尿病病程分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01);③自主神经症状和体征在糖尿病B组(特别是手足干燥出汗少及无汗者)发生率较糖尿病A组高;④在糖尿病A组的患者中SSR手部异常率为45%(9/20),消失率为5%(1/20),足部的异常率为35%(7/20),消失率为10%(2/20);糖尿病B组患者SSR手部异常率为84%(21/25),消失率为16%(4/25),足部的异常率为84%(21/25),消失率为44%(11/25),手部SSR异常率B组显著高于A组(P=0.006),足部SSR消失率和异常率也是B组显著高于A组(P=0.02,P=0.001)。所有的患者至少一个肢体SSR异常即计人异常例,异常率为69%(31/45)。结论:SSR对糖尿病性远端对称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评估有诊断价值和较高的敏感性,但对糖尿病早期自主神经病的诊断,特别是与临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性评估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CRF患者行SSR检测,并与32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CRF组SSR波幅低于正常对照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1)。CRF组SSR总异常率为71%,其中上肢异常率为48%,下肢异常率为71%;慢性肾衰早期组16例中7例(44%)SSR异常,慢性肾衰组19例中14例(74%)SSR异常,尿毒症组17例中16例(94%)SSR异常;CRF患者上下肢之间、不同亚组之间SSR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CRF组病程和血肌酐水平与SSR潜伏期间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732(P<0.01)和0.3247(P<0.05),而与SSR波幅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3173和-0.3062(P均<0.05);年龄与SSR潜伏期偏相关系数为0.0434(P>0.05),与SSR波幅偏相关系数为-0.4445(P<0.01)。结论:SSR的异常反映了CRF患者常合并交感神经损害,且与病程、肾功能损害程度及年龄因素相关,SSR检测可作为评价CRF患者交感神经损害敏感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原发性巴金森病(IPD)与多系统萎缩(MSA)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以探讨它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差异。方法:对31例IPD、17例MSA和83位正常人的SSR结果比较,分析PD组和MSA组SSR异常特征和与病程、自主神经症状的相关性。结果:MSA组SSR异常率(76%)显著高于IPD组(45%),以双侧异常多见。3年内病程的SSR异常率为73%,并与自主神经症状相关。IPD组SSR异常与病程显著相关,与自主神经症状无完全对应关系,SSR异常更多见于震颤侧。结论:MSA广泛而严重的自主神经系统受累可能是SSR异常显著有别于IPD的基础。SSR异常出现早,呈双侧改变,且与自主神经症状有对应关系,则更多提示MSA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在糖尿病(D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DM患者和32例健康人进行了四肢SSR检查,并与周围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和临床表现及不同病程进行相关分析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均引出正常SSR波,而DM组13.2%未引出SSR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M组SSR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伴有感觉异常症状及体征的DM患者,SSR消失率最高(18%)、潜伏期最长、波幅最低;有神经异常等症状而无体征者次之,既无症状又无临床体征者最低,三组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周围神经传导异常的DM患者SSR潜伏期明显长于正常组,波幅亦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病程越长,SSR异常率越高,异常程度越明显,以病程超过10年的DM患者潜伏期最长,波幅降低最为明显(P〈0.05)。结论:SSR异常程度与DM性周围神经损害的程度相一致,SSR可作为评价DM性周围神经损害程度及植物神经功能状况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PD)患者交感皮肤反应(SSR)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记录29例PD患者(PD组)和29名健康人(NC组)的SSR。PD组患者服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后于治疗4周、12周、24周时予以复查。结果:①治疗前,PD组SSR波幅(左上肢2.98±1.69μV,右上肢2.75±1.72μV)高于NC组(左上肢1.67±0.96μV,右上肢1.68±0.93μV,P<0.05);②治疗后,PD组患者随着情绪和行为改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数降低,SSR波幅渐下降,至治疗24周时与治疗前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PD患者SSR变化与临床状态有关,且滞后于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