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对国内猪苓产区与猪苓共生的蜜环菌种类进行探究。方法 经PDA平板培养后长出健壮的蜜环菌根状菌索。运用IGS测序技术对分离的22株蜜环菌菌株的纯培养菌种进行分子鉴定,并基于蜜环菌的IGS序列进行核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同源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本实验获得的猪苓菌核组织分离的22株蜜环菌菌株为其纯培养菌种。基于IGS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与猪苓菌核共生的蜜环菌分别属于Armillaria cepistipes, A.gallica, A. ostoyae以及A. mellea 4个种,其中A.cepistipes, A. gallica分别分离得到10株,为优势种。结论 猪苓共生对蜜环菌物种专一性较低,与相关书籍及文献报道的与猪苓共生蜜环菌为单一A. mellea种的结论不符。与猪苓共生的蜜环菌多样性及不同种类蜜环菌对猪苓菌核生长发育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猪苓与蜜环菌化学成分研究的相关分析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生的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与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均为药食兼用真菌,具有降血糖、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猪苓菌核经菌丝体发育而来,其生长过程与共生蜜环菌有关;受其侵染,猪苓菌丝体可形成菌核。该文通过分析猪苓菌丝体、菌核和蜜环菌的化学成分,发现三者均含有甾体和含氮杂环等化合物,且猪苓菌核与蜜环菌中还含有三萜类次生代谢产物。猪苓菌核及其菌丝体的甾体种类存在显著差异,但部分成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此外,猪苓菌核还特有长链脂肪酸、酰胺和苯酚等多种化合物,推测这些可能是因蜜环菌入侵而形成的多种次生代谢产物;而蜜环菌自身主要产生倍半萜、二萜等物质。猪苓与蜜环菌的化合物含量、种类与其共生繁殖密切相关,目前尚需对二者的共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提高二者产量及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蜜环菌发酵液在猪苓菌发酵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证明不同蜜环[lArmillaria mellea (Vahl. ex Fr. )]菌株的发酵液均对猪苓菌[_Grifora .umbellata (Fr. Pildt)]发酵生产过程中菌丝体的生长及多糖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表现在菌球数量多、重 量大、多糖的含量高。其中尤以Am23-4号及Am28-1号蜜环菌株效果最佳,在其最佳产糖期发酵液中粗多糖含量达7. Omg/ml,而未加蜜环菌发酵液的对照仅有5. 2mg/ml。  相似文献   

4.
猪苓与蜜环菌营养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深入探讨猪苓与蜜环菌的关系。方法 :以蜜环菌侵染的猪苓菌核、未被蜜环菌侵染的猪苓菌核以及蜜环菌索为材料。采用硅胶G薄层层析和薄层扫描法。激发波长为 365nm ,发射波长为 550nm。结果 :蜜环菌侵染猪苓菌核后形成的隔离腔环带、腔内菌丝以及纯蜜环菌索具有相同的荧光斑点。且对第 5个荧光斑点分别进行薄层扫描 ,腔内菌丝该成分相对含量为38.19% ,腔上环带菌丝为 33.62 % ,而纯猪苓菌丝为 6.99%。结论 :说明蜜环菌的代谢产物通过隔离腔供猪苓菌生长发育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立猪苓母种和原种的培养条件,揭示猪苓菌丝和蜜环菌菌索共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方法采用培养皿固体培养法,定期测定分析猪苓菌丝和蜜环菌菌索的形态特征及生长指标。结果黄豆饼粉培养基以麸皮做碳源较好,C∶N以4∶1为佳。在母种培养基上,猪苓菌丝的长速显著高于蜜环菌菌索,蜜环菌菌索可穿透猪苓菌丝而继续生长。在原种培养基上猪苓菌丝可正常生长,蜜环菌菌索生长受抑制。结论明确了猪苓母种和原种的最佳培养条件及其与蜜环菌共培养的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6.
蜜环菌激发子诱导猪苓细胞活性氧产生的信号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洪燕  郭顺星 《中草药》2003,34(3):249-251
目的:阐明蜜环菌激发子诱导猪苓细胞活性氧的产生机制。方法:用Luminol化学发光法测定活性氧产生量。结果:在猪苓细胞活性氧产生过程中,含乙二醇双(β-氨乙基)四乙酸(EGTA)的缺钙培养基能抑制其活性氧产生,而加入钙,则可起促进作用。钙离子载体A23187单独可诱导含钙介质活性氧的产生,说明活性氧的产生有钙离子的参与。蛋白丝酶抑制剂苯甲烷碘酰氟(PMSF)可以抑制活性氧形成。磷酯酶C(PLC)的抑制剂硫酸新霉素及磷酸肌醇磷酸酶的抑制剂氯化锂均可促进活性氧的产生。结论:猪苓细胞活性氧的产生与Ca^2 、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甲素和戊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蜜环菌甲素、戊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体含甲素0.0085%、戊素0.0002%;发酵液中甲素0.54mg/L、戊素未检出;菌索含甲素0.0008%、戊素0.0011%;子实体含甲素0.002%、戊素0.0011%。  相似文献   

8.
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多糖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对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体内多糖的性质和含量进行研究。方法 :提取、分离、纯化蜜环菌菌丝体、发酵液、菌索和子实体多糖 ,应用红外光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和凝胶色谱法等方法测定蜜环菌 4种多糖的性质、多糖组成、多糖含量和多糖分子量。结果 :蜜环菌菌丝体和发酵液多糖为单一葡萄糖组成的葡聚糖 ;菌索和子实体多糖由葡萄糖、木糖组成 ,这两种单糖在菌索多糖中的摩尔比为 1∶14,在子实体多糖中的摩尔比为 1∶10。蜜环菌多糖的分子量为 1万~7万。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多糖含量分别为菌丝体含 9.00% ;发酵液含 0.87g·(100ml)-1;菌索含 1.12% ;子实体含 2.27%。结论 :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多糖成分的研究 ,为综合开发利用蜜环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龄的野生与家种猪苓菌核糖类等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野生与家种猪苓菌核还原糖含量均随生长年龄的增加而递减;二年龄菌核的多糖含量最高;菌核中蛋白质含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增;一年龄菌核的脂肪含量最高;家种二年龄菌核的麦角甾醇含量最高,而野生菌核则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测定槐角苷含量的方法,分析并比较四个不同产地蜜槐角以及蜜槐角颗粒中槐角苷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法对蜜槐角中槐角苷进行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槐角苷进行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条件: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07%磷酸水溶液(12∶20∶68),流速:0.9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进样量:20μL,柱温:室温。结果:线性回归方程为Y=132949X+150274(r=0.999 9),线性范围为16~96μ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0%。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可靠,可用于蜜槐角中槐角苷的含量测定。不同产地蜜槐角中槐角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山东菏泽产蜜槐角中槐角苷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猪苓菌丝形成菌核栽培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阐明在伴生菌的作用下,不同栽培方法对猪苓菌丝形成菌核的影响。方法 以树棒为载体,粗砂为基质,纯猪苓菌种、纯猪苓菌丝形成菌核伴生菌和蜜环菌为供试菌株,采用花盆栽培方法。结果 猪苓菌种和伴生菌间隔接种于树棒鱼鳞口和晚期接蜜环菌有利于猪苓菌核的形成和生长。结论 伴生菌是猪苓菌丝形成菌核的关键生物因子;蜜环菌是猪苓菌核继续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不同来源的11种蜜环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多糖含量进行研究。方法 蜜环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观察采用平板培养法,菌丝体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比色法。结果 菌株A1,A4,A5,A7,A9及A10菌索比较发达,而菌株A2,A3,A6,A8及A11菌丝体比较发达;平均生长速度最快的菌株为A9,A10;发酵物中每克菌丝体多糖含量,以菌株A10中含量最高。结论 不同蜜环菌菌株之间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菌丝体多糖含量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猪苓与其伴生菌在几种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明确伴生菌、猪苓单独培养以及二者共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3种培养基,即麦麸培养基(WBA)、PDA 培养基和SM培养基,观测猪苓与其伴生菌单独培养及两者共培养的形态特征。结果在相同培养基上猪苓与伴生菌菌落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分别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也不相同;在WBA及PDA培养基上,两者共培养时可在接触界面形成致密的拮抗线;与伴生菌共培养后,猪苓菌落表面出现大量的茵丝束。结论猪苓与伴生菌的菌落形态完全不同,两者共培养后在猪苓菌落表面分化出大量的菌丝柬,这是菌核分化前的一种反应。  相似文献   

14.
天麻多糖与蜜环菌多糖抗眩晕症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天麻多糖(GEP)与蜜环菌多糖(AMP)抗眩晕症效果。方法由机械旋转使小鼠产生眩晕后,通过迷宫实验与跳台实验测定各组眩晕小鼠逃避电击所用时间,并观察眩晕小鼠的进食量。结果GEP与AMP活性相似,均能显著缩短眩晕小鼠逃避电击所用的时间(P<0.01),增加眩晕后小鼠的进食量。结论GEP与AMP对机械旋转所致眩晕症均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金莲花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方法:采用80%乙醇提取总黄酮,HPLC法测定金莲花不同部位中金丝桃苷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V/V,18∶82);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6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金丝桃苷在0.04~0.5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n=6);其中茎、叶、籽中金丝桃苷的含量分别为0.0279,0.3868,0.0016 mg/g。结论:金莲花不同部位中金丝桃苷的含量分布为:叶﹥茎﹥籽,上述结果可为金莲花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牛膝泛糖程度与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HPLC测定,Waters Symmetry C_(18)色谱柱(3.9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12:88),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牛膝泛糖越严重,5-HMF含量越高.泛糖严重至黑色的牛膝中5-HMF的含量达到淡黄色正常牛膝含量的10倍.市售5个批次正常牛膝中5-HMF的质量分数为0.0162%~0.0332%.结论:牛膝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显著增高是其泛糖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周刚  吕庆红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8):2070-2073
目的:对牡丹皮不同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为牡丹皮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丹皮各部位中丹皮酚、芍药苷的含量,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栓皮部与韧皮部比较,其丹皮酚的含量约高出1倍,木心部中的含量接近韧皮部的1/2;栓皮部与韧皮部比较,其芍药苷的含量约高出3.5倍,木心部中的含量约高出韧皮部的1倍;指纹图谱中,韧皮部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较高。结论:产地加工时可以不去皮而只去心,既能简化产地加工的繁琐程序又能提高样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用比色法Folin-Ciocaitcu(Fc),测定地锦草有效部位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对不同产地、不同季节采集的地锦草有效部位含量,进行了比较性研究,为地锦草药材建立质量标准、确定地锦草原药材的产地和采收季节,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不同商品等级单枝味连Coptis chinensis的皮部/木部生物碱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阐明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组织部位中的分布规律。方法 以不同商品等级的单枝味连为研究对象,使用游标卡尺对其皮部和木部的占比进行量化,色差仪测定根茎及其2个组织部位的色差值,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三者的总生物碱含量。使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对木兰花碱、格兰地新、非洲防己碱、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及小檗碱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合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对皮部/木部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寻找皮部木部差异的标志性成分。结果 不同商品等级的单枝味连,直径越大,皮部/木部比值越大,其中三等占比0.63、二等占比0.78、一等占比0.87、特等占比1.01。根茎及其皮部色差值L*、a*、b*均小于木部。总生物碱在根茎及其皮部和木部的含量分别为15.96%、16.68%和13.53%,皮部显著高于木部(P<0.001),不同商品等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所测定的8种成分中,大部分生物碱含量随商品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金樱子最佳采收期、最佳采收成熟度和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采收期、不同成熟度和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金樱子果实和果肉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上旬这一段时期金樱子果粉和果肉粉中多糖含量积累较高,为金樱子果实的最佳采收时期,采收时应分期分批适时采收金樱子的成熟果实,采摘过早或过迟,不但影响药材的外形质量,也影响药材的内在质量.金樱子产地加工方法以40℃烘干的效果较为理想.结论:为确定金樱子最佳采收期、最佳采收成熟度和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