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4例正常前列腺(NP)、56例前列腺增生症(BPH)和33例前列腺癌(Pca)组织中bFGF的分布和表达。结果显示:BPH中bFGF阳性率为643%,主要分布于间质细胞核,部分间质细胞浆、少数腺上皮细胞浆也见阳性染色;Pca中bFGF阳性表达位于癌细胞浆,阳性率为848%,但bFGF表达强度与Pca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正常前列腺组织中bFGF表达均为阴性,三者之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表明bFGF参与BPH、Pca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癌中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和35例前列腺癌(Pca)组织中P53、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1)BPH组与Pca组中P53、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13.3%和34.3%、42.9%,显示Pca组P53、bcl-2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BPH组(分别P〈0.05、P〈0.05)。(2)Pca组中P53蛋白阳性12例,其中Ⅰ、Ⅱ级肿瘤阳性5  相似文献   

3.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失调可导致细胞增殖及恶变。为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表达与前列腺病变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14例正常前列腺(NP)、56例前列腺增生症(BPH)、33例前列腺癌(PCa)组织中PDGFR的表达。发现BPH、PCa组织阳性率分别为786%、939%,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214%,P均<001。阳性染色分布于上皮、基质、血管平滑肌、炎症细胞的胞浆、胞膜及核膜。提示PDGFR的高表达与BPH、PCa和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未发现PDGFR的高表达在肿瘤的分期、分级中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bFGFmRNA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和蛋白及基受体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10例正常前列腺(NP)组织中bFGFmRNA、bFGF和FGFR1表达。结果 前列腺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中均见bFGFmRNA、bFGF和FGFR1阳性染色。BPH间质细胞中三者表达显著高于NP组织,但BPH与NP上皮细胞中三者表达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癌MDR—PGP170与突变P53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单克隆抗体(MDR-C219,PAb-DO-1)免疫组化技术对38例石蜡包埋的前列腺癌与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切片中的MDR-PGP与突变P53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38例前列腺癌切片中MDR-PGP与突变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1.0%和60.5%,15例BPH组织中仅3例(20.0%)显示MDR-PGP阳性染色,突变P53在所有BPH中未见阳性染色。在高分化,中等分  相似文献   

6.
应用单克隆抗体(MDR-C219、PAb-DO-1)免疫组化技术对38例石蜡包埋的前列腺癌与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切片中的MDR-PGP与突变P53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38例前列腺癌切片中MDR-PGP与突变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1.0%和60.5%,15例BPH组织中仅3例(20.0%)显示MDR-PGP阳性染色,突变P53在所有BPH中未见阳性染色。在高分化、中等分化和低分化前列腺癌中MDR-PGP的阳性表达率为53.8%、78.5%和81.1%。突变P53的阳性表达率为30.8%、71.4%和72.7%。结果提示:(1)MDR-PGP的过度表达是前列腺癌产生抗药的主要机制;(2)MDR-PGP与突变P53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前列腺癌细胞适存、转化、增殖与进展的重要方式;(3)突变P53的过度表达对MDR-1基因可能具有调节与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7.
BPH组织中bFGF、bFGFR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例正常前列腺和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bFGFR表达以及前列腺组成成分的改变进行定量分析。bFGF和bFGFR在BPH组织中表达水平(48.32±14.63,21.67±11.76)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25.16±10.87,4.35±3.49),其表达水平与前列腺间质成分增生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bFGF以及受体在BPH形成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EGF,EGFr表达的差异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前列腺增生症及前列腺癌中EGF、EGFr表达进行了观察。75%BPH表达EGF,58%BPH有EGFr阳性染色。27例前列腺癌中13例(48%)EGF阳性,仅4例(15%)表达EGFr。EGFr在前列腺癌中低水平表达可能与原癌基因C-erbB-1表达调控有关。本研究未能发现EGFr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及预后的关系。因此认为对EGFr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的解释应慎重。  相似文献   

9.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60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bcl-2基因产物的表达与分布。正常前列腺组织(10例)和前列腺增生症(20例)阳性率分别为20.0%和50.0%;30例前列腺癌中,bcl-2阳性病例达86.67%。结果提示,bcl-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bcl-2的过量表达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前列腺癌(PCa)细胞的转移机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PCa组织中对基膜连接蛋白(LN),胶原Ⅳ型蛋白(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等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BPH组织中基底膜部位LN,COLⅣ及FN的染色呈连续线状分布,PCa组组织基底膜部位LN,COLⅣ及FN的阳性染色呈碎片状或断线状分布。COLⅣ在BPH与PCa组织中的强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ECM在PCa组织中基底膜部位的明显缺失(非连续线状分布)可能是肿瘤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PCNA在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区域分布及其作用,应用免疫组化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检测bFGF和PCNA在24例BPH组织的尿道周围区、中间区和包膜下区中表达。结果显示尿道周围区bFGF和PCNA在BPH组织中存在在区域分布差异,两者在尿道周围区表达增高,提示其与BPH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bFGF,EGFR和ABS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前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FGF、EGFR和ABS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果:三者在BPH组织中均呈异常高表达。相关表达分析发现bFGF与EGFR在BPH组织中正相关,而正常前列腺(NP)组织中无相关性;EGFR与ABS在NP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BPH组织中则无显著相关性;bFGF与ABS在NP和BPH组织中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bFGF、EGFR和ABS在前列腺组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组织细胞增殖和调亡及Bc1-2、Bax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核酸末端原位标记方法检测BPH和Pca标本各23例及5例正常前列腺(NP)标本,观察细胞调亡情况。用ABC免疫组化法研究三种组织中PCNA、Bc1-2、Bax表达及特征。结果 BPH和Pca的增殖细胞指数(PI)及调亡细胞指数(AI)较NP明显增高(P〈0.01),但AI/PI却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血管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探讨血管形成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中作用及其与bFGF、PCNA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bFGF和PCNA在18例正常前列腺(NP)和62例BPH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关系。结果BPH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bFGF和PCNA指数均显著高于NP;BPH的MVD与间质的面积百分比、bFGF表达和PCNA指数均呈正相关,而与上皮面积百分比负相关;NP的MVD仅与间质的PCNA指数正相关。结论血管形成增多与BPH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对间质细胞增殖、增生的作用更为显著,而bFGF异常表达可能是血管形成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药消癃通闭对前列腺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ao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去势Wistar大鼠,经皮下每天注射睾酮,同时给予中药消癃痛闭药粉灌胃,20d时新髓处死。取相同部位前列腺腹叶,以免疫组化定量技术对前列腺组织bFGF进行测试。结果:消癃通闭高剂量组的bFGF表达明显低于睾酮组,P〈0.01;并发现bFGF的表达主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促进基因bax在前列腺增生(BPH)发病中的作用,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54例BPH组织和18例正常前列腺组织(NP)中bcl2和bax的表达进行检测。bcl2和bax在NP和BPH的上皮及间质中均有表达。BPH中bcl2表达明显高于NP,NP上皮细胞中bax表达高于BPH上皮细胞,两者间质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NP中bax表达显著高于bcl2表达,而BPH上皮细胞中bcl2表达显著高于bax表达,间质中两者表达无显著性差异。NP和BPH中bcl2与bax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且两者在分布定位上基本一致。结果表明bcl2和bax在BP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前列腺细胞凋亡的调节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癌中抗调零基因bcl—2表达产物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60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bcl-2基因产物的表达与分布。正常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增生症阳性率分别为20.0%和50.0%;30例前列腺癌中,bcl-2阳性病例达86.67%。结果提示,bcl-2在前列腺襄的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bcl-2的过量表达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癌中P5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链菌素-生物素标记法),结合PCR-RFLP(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SSCP(PCR单链结构多态)技术,探讨了34例前列腺癌穿刺标本中P53蛋白表达及基因(5~8外显子)突变情况,发现34例前列腺场中7例有P53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20.6%。2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及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均为阴性(P<0.05),在前列腺癌高、中分化组及前列腺癌低、未分化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及40%(P<0.05),在PCR-RFLP中提示1例前列腺癌中有P53突变,PCR-SSCP中提示3例P53基因突变(5~6外显子),一例无P53基因扩增产物,高度怀疑为P53基因的缺失,34例前列腺癌中,CT及骨扫描提示有转移者为10例,其中5例为P53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50%,与非转移组阳性率比较P<0.05。本研究表明P53基因突变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其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分析了以上不同方法在检测P53基因突变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行细胞原位杂交技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受体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4/16例BPH组织中IGFⅠmRNA阳性表达,定位在上皮和基质组织;11/12例BPH组织中,IGFⅡmRNA阳性表达,定位基质;IGFⅠ受体mRNA在所检测的8例标本中均有表达,主要定位于上皮,而IGFⅡ受体mRNA无表达。研究证实IGFⅠ、IGFⅡmRNA在BPH组织中都有表达,提示与BPH的发病有关。BPH组织中IGFⅠ受体是IGF发挥作用的唯一受体,IGF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对前列腺细胞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搪塞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中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检测18例正常前列腺(NP)和62例BPH组织中bcl-2、bax、Fas和白介素-1β转化酶(ICE)表达。结果:上述4种蛋白均主要2于上皮细胞,BPH上皮细胞的bcl-2表达显著高于NP,而其他3种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NP、BPH的上皮面积百分比与bax和ICE表达之间均呈负相关,而与b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