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将经临床诊断、头颅CT及脑脊液嗜酸性细胞检查证实为脑囊虫病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丙硫咪唑与吡喹酮治疗,结果其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副作用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认为丙硫唑咪治疗脑囊虫病具有毒性低、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86例混合喂养婴儿的不同母乳量与其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值进行了动态观察测定,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母乳多组与少组比较,1~3月、7月~12月男婴体重、头围、胸围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6月头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多量组与中等量组比较,体重、胸围有差异(P<005)。中等量组与少量组比较,1~3月胸围有差异(P<005)。女婴在各个年龄组,不同的母乳量4项指标均无差异(P>005)。男女婴儿身长无差异(P<0.05)。分析结果提示,对混合喂养的婴儿,哺喂较多母乳有利于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将116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用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加用氨茶碱,治疗组加用α-细辛脑针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875%,P>005。二组PEF有所增加,咳嗽、咳痰、气急、肺部罗音均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认为两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用苯那普利(30例)和硝苯地平(32例)治疗62例高血压病人,于治疗前后4周,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肌重量(LVMW)和左室舒张功能各参数,并与33例健康成年人作对照。结果显示,两组LVMW及左室舒张功能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苯那普利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硝苯地平组治疗后左室肥厚有回缩,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舒张功能参数二尖瓣前叶E峰至室间隔左室面的距离(EPSS)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二尖瓣前叶EF斜率(MVV)、快速充盈分值(RFF)、心房充盈分值(AFF)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苯那普利和硝苯地平对高血压心脏病有良好疗效,且苯那普利优于硝苯地平。  相似文献   

5.
13年来我们用丙硫咪唑治疗囊虫病82例,其中A组(皮肌型)总有效率100%,B组(脑囊虫病)总有效率90%,AB两组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小剂量,长疗程的服药方法,既能杀死虫体而反应轻,表明丙硫咪唑是治疗囊虫病疗效好毒性低口服方便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近年收治的60例脑囊虫病患者,应用吡喹酮与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结果表明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体温升高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IHA)倍数减少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较好的疗效,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心脉龙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Ⅱ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60例慢性肺心病心衰Ⅱ°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龙组(A组),对照组(地戈辛+酚妥拉明B组)各30例对比观察两组药物对其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用SPECT心血池动态显像技术,测右室收缩功能;RVEF,1/3EF,1/3ER;舒张功能:RVPFR,1/3FR,1/3FF,同时观察心率、血压、肝肾功能结果显示:A组治疗后收缩、舒张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B组治疗后,收缩、舒张功能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A与B比,治疗后收缩、舒张功能相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果表明心脉龙对肺心病心衰有极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而对心率、血压、肝肾功能无影响,该药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甲氰咪呱、脑活素联合治疗轮状病毒脑炎(病脑)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分组的对照设计方法,将42例患儿分成治疗组(A组)21例和对照组(B组)21例,观察其治疗病脑的临床症状改善及EEG恢复情况。结果:A组虽然在发热持续天数方面较B组稍为缩短,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t=1.26,P>0.05);A组在缩短神经系统症状持续天数方面和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2.09,P<0.05);且EEG恢复率亦明显高于B组(t=2.16,P<0.05)。认为甲氰咪呱、脑活素联合治疗病脑确有疗效,且在改善其神经系统症状及EEG恢复方面明显优于病毒唑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时的Lp(a)水平改变。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正常人、2型糖尿病人以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Lp(a)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2型糠尿病的组间分析显示:合并冠心病组的Lp(a)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组(P<005);大血管病变组的Lp(a)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P<005),但与微血管病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血管病变组和2型糖尿病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p(a)水平在2型糖尿病时已明显升高,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和大血管并发症时升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0.
应用通脉增智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64例(治疗组),同时用脑复康治疗VD患者32例(对照组),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8%)明显高于对照组(562%)(P<001);治疗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得分也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患者血浆SOD及LPO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通脉增智胶囊对VD患者的疗效优于脑复康。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近年怍治的60例脑囊虫病患者,应用吡喹酮与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结果表明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体温升高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IHA)倍数减少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较好的疗效,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老年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及其与动脉血气分析的关系。方法:对6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22例非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及肺气肿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与血气分析、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计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均高于肺气肿急性发作期,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以上);与非老年肺心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现全血高、低切变粘度与PaO2、O2sat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PaCO2呈正相关(分别P<001、P<001、P<001、P<005);血浆粘度与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呈正相关关系(P<001、P<005),与PaO2及PaCO2无相关。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随病情进展血液粘稠度逐渐增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影响血液流变学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塞的影响,将13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按梗塞前病史及有无先兆症状分为A组、B组、C组及D组。分别观察肌酸磷酸激酶峰值、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显示:肌酸膦酸激醛峰值A、C组与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A、C组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认为近期预适应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死率,而以侧支循环形成增加的远期预适应只有在同时近期预适应时才对急性心肌梗塞产生明显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IE病儿治疗后各检测参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变,差异均有极显著性(均为P<0.01);治疗前较对照组除左大脑后动脉的搏动指数无明显变化外(P>0.05),其余各参数均有明显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参数均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显著性(均为P>0.05)。对HIE病儿脑动脉血流速检测的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中药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用OKT单克隆抗体检测了112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60例,西药对照组52例。结果表明:中药治疗组治愈率866%,总有效率9833%;西药对照组治愈率7115%,总有效率903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外周血T细胞亚群:治疗前两组患者辅助性T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抑制性T细胞(P<001);中药治疗组辅助性T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辅助性T细胞较治疗前虽有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1)。认为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服中药后,机体内辅助性T细胞比值增加,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探讨洛赛克、西沙比利、硫糖铝治疗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对194例症状性胃食管反流患者分组服用洛赛克、西沙比利、硫糖铝进行4周观察治疗,根据患者症状发作的频度、程度于完成治疗的第2、4周进行药物疗效评估。结果洛赛克治疗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375%、716%,较西沙比利治疗组65%、351%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4周后的总有效率前者946%与后者766%差异并不显著(P>005)。两组间的症状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较硫糖铝治疗组70%、396%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洛赛克和西沙比利均是治疗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的有效药物,其近期疗效洛赛克优于西沙比利  相似文献   

17.
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铜,锌,铁及白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铜、锌、铁含量。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铜、锌、铁,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铜、锌均低于正常组(P<001),血清铁略低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测定了31例肾病综合征患儿经治疗尿蛋白转阴后血清铜、锌、铁含量,其中血清锌为112μmol/L,较治疗前升高,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铜、铁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白蛋白的减少是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铜、锌含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药物与心理治疗118例活动性消化溃疡的疗效观察。方法:将胃镜证实资料完整的活动性消化溃疡病人随机分为三组:药物组(M组)45例,心理治疗组(P组)22例,药物+心理治疗组(M+P组)51例,均以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时6个月和12个月分别复查胃镜。结果:M组、P组、M+P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33%、40.91%、98.04%。M+P组与M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M组和M+P组均高于P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溃疡积累复发率分别为23.80%、33.33%、0;12个月溃疡积累复发率分别为40.48%、55.55%、2%;M组积累复发率低于P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M+P组积累复发率明显低于M组和P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加心理治疗消化性溃疡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将70例大于65岁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尿激酶疗效的对比研究。尿激酶溶栓组再通率471%,对照组再通率13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溶栓组住院病死率(235%)略低于对照组(245%),但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结果提示大于65岁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治疗虽可使冠脉再通,但对降低住院病死率的作用很小,这可能与溶栓组病例数较少有关。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951的抗菌作用。方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采用S951治疗,对照组用氟哌酸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8%和9070%,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为9070%,对照组治愈率仅为6512%,两组间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951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