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vWF基因19内含子MspⅠ多态性在中国人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109例和中国汉族健康人(正常对照组)104名的资料,冠心病组进一步分为心肌梗死和心绞痛亚组.采用PCR技术结合MspⅠ酶切分析等测定vWF基因19内含子Msp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循环vWF水平.结果①正常对照组中M+/M+、M+/M-和M-/M-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20、0.490和0.490;心肌梗死、心绞痛亚组的MspⅠ多态性基因型分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M-/M-型频率分别为0.649和0.71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②冠心病心功能Ⅰ~Ⅱ级及Ⅲ~Ⅳ级患者的M-/M-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67和0.706,低射血分数(EF)和正常EF分别为0.744和0.589,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M-/M-基因型频率在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分别为0.778、0.667和0.584;④冠心病组、心肌梗死、心绞痛亚组和正常对照组循环vWF水平分别为(185.07±80.57)%、(211.22±85.85)%、(156.32±63.60)%和(117.01±55.52)%,各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M+/M+、M+/M-和M-/M-型的循环vWF水平分别为(232.98±48.91)%、(156.52±75.28)%和(191.28±82.09)%;M-/M-型和M+/M-型、M-/M-型与M+/M+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050和0.184),M+/M+型与M+/M-型相比,差异有显性(P=0.024);对照组M+/M+、M+/M-和M-/M-型的循环vWF水平分别为(10050±59.19)%、(122.61±59.01)%和(112.06±52.24)%;各基因型循环vWF水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WF基因19内含子MspⅠ多态性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M-/M-基因型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遗传标志;此多态性可能通过升高循环vWF水平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 (apo) A 基因 Msp 酶切位点变异频率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对成都地区汉族 178例正常人和 118例冠心病患者 apo A 基因启动子 (- 78bp)及内含子 (+83bp) ,Msp 限制性片段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及对照组 apo A 基因 Msp 的多态性以G/ G基因型占优势。apo A 基因启动子区 Msp 酶切位点 A等位基因频率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趋势 ,但无显著性差异 (0 .331vs. 0 .2 70 ,P=0 .0 6 7) ,+83bp T等位基因频率冠心病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0 .0 72 vs.0 .0 34 ,P<0 .0 5 )。在所研究对象中具有 A/ A基因型者血清 TG水平较具有 G/ G基因型者显著升高 (P<0 .0 5 )。结论  apo A 基因内含子 (+83bp) Msp 酶切位点的突变与中国人冠心病有一定关联 ,apo A 基因 A / A基因型对血清甘油三酯的升高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po)AⅠ基因MspⅠ酶切位点变异频率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对成都地区汉族178例正常人和118例冠心病患者apoAⅠ基因启动子(-78bp)及内含子Ⅰ(+83bp), MspⅠ限制性片段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及对照组apoAⅠ基因MspⅠ的多态性以G/G基因型占优势.apoAⅠ基因启动子区MspⅠ酶切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0.331 vs. 0.270,P=0.067),+83bp T等位基因频率冠心病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0.072 vs. 0.034,P<0.05).在所研究对象中具有A/A基因型者血清TG水平较具有G/G基因型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 apoAⅠ基因内含子Ⅰ(+83bp)MspⅠ酶切位点的突变与中国人冠心病有一定关联,apoAⅠ基因A/A基因型对血清甘油三酯的升高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E 选择素 (E selectin)基因PstⅠ酶切多态性与心绞痛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检测 135例心绞痛患者和 14 5例正常对照者E selectin基因型 ,生化技术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E selectin基因型SS、SR频率在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88.1% ,11.9%和 95 .2 % ,4 .8% ;等位基因S、R频率在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94 .1% ,5 .9%和 97.6 % ,2 .4 %。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 ,SR基因型患心绞痛的风险是SS基因型 2 .6 5 1倍 (OR =2 .6 5 1,95 %CI =1.0 5 5~ 6 .6 6 1)。结论 :E selectinS12 8R基因多态性与心绞痛的发病有相关性 ,R等位基因可能是心绞痛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E-选择素S128R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E-选择素 S12 8R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方法探查 E-选择素 S12 8R多态性在对照组和冠心病组中的基因频率分布。 结果 冠心病组 R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 (11.96 % vs 4 .71% ,P<0 .0 5 ) ,SR+RR基因型者空腹血浆 E-选择素水平高于 SS基因型者 (33.2 3± 7.2 0 vs 2 2 .5 8± 8.2 8ng/ m l,P<0 .0 5 )。 结论  E-选择素 S12 8R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R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HindⅢ多态性及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酶 (LPL)基因第 8内含子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多态性对血脂的影响及与冠心病 (CHD)危险性的相关性 ,并初步分析该位点多态性频率在中国汉族人群及非洲黑种人之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结合限制性片段多态性 (RFLP)分析方法 ,分析LPL基因第 8内含子HindⅢ限制性位点酶切多态性 ,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LDL C)、ApoAⅠ及ApoB浓度。结果 :排除年龄因素的影响后分别同对照组比较 ,各种基因型在CHD组及黑种人组中的分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χ2 =4 .2 3,P <0 .0 5 ;χ2 =9.33,P <0 .0 1)。CHD组和对照组及黑种人组H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0 .194 ,0 .2 81,0 .4 78。CHD组H 等位基因频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黑种人H 等位基因频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 (P <0 .0 1)。CHD组及对照组H+ /H-合并H-/H-基因型者TG、LDL C及TC水平明显低于H+ /H+ 基因型者 (P <0 .0 1,P<0 .0 1,P <0 .0 5 )、HDL C水平显著性升高 (P <0 .0 1) ,而ApoAⅠ、Apo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LPL基因HindⅢ限制性位点酶切多态性引起血清脂质及载脂蛋白显著性改变 ,对抑制CHD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 ,并且该多态性存在人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IA1(CYPIA1)基因Msp Ⅰ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别对75例结育肠癌患者、80例结肠息肉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的CYPIA1基因3'端限制性内切酶Msp Ⅰ多态性进行检测,分别计算其三种基因型(A、B和C型)的频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YPIA1 Msp Ⅰ多态位点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在结直肠癌患者、结肠息肉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分别为:基因型A 50.2%、57.5%和65.0%;基因型B 26.2%、21.3%和21.0%;基因型C 23.6%、21.2%和14.0%,三者各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IA1 Msp Ⅰ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IA1(CYPIA1)基因Msp Ⅰ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别对75例结育肠癌患者、80例结肠息肉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的CYPIA1基因3'端限制性内切酶Msp Ⅰ多态性进行检测,分别计算其三种基因型(A、B和C型)的频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YPIA1 Msp Ⅰ多态位点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在结直肠癌患者、结肠息肉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分别为:基因型A 50.2%、57.5%和65.0%;基因型B 26.2%、21.3%和21.0%;基因型C 23.6%、21.2%和14.0%,三者各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IA1 Msp Ⅰ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黄寿坤  江海盈 《广东医学》2004,25(11):1301-1303
目的 探讨E -选择素 (E -selection)第 4外显子A5 6 1C基因多态性在广西壮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心绞痛 (anginapectoris)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检测 15 5例心绞痛患者和 16 0例正常对照者E -selectin基因型 ,生化技术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E -selectin基因型AA ,AC频率在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85 2 % ,14 8%和 93 1% ,6 9% ;等位基因A ,C频率在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2 6 % ,7 4 %和 96 6 % ,3 4 %。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 ,AC基因型患心绞痛的风险是AA基因型 2 36 0倍 (OR =2 36 0 ,95 %CI:1 10 9~ 5 0 2 5 )。结论 E -selectin第 4外显子A5 6 1C基因多态性与心绞痛的发病有相关性 ,C等位基因可能是心绞痛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岛素受体底物 - 1基因多态性是否与冠心病有关联。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 PCR)对成都地区汉族 113例冠心病患者及 194例正常对照者胰岛素受体底物 - 1基因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 P)进行研究。血脂用酶法测定。结果 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胰岛素受体底物 - 1基因均以 GG基因型为主 ,其频率分别为 0 .960和 0 .985。正常对照组和冠心病组胰岛素受体底物 - 1基因 R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0 15和0 .0 40 ,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冠心病组中具有 G/R基因型者血清 TC水平较具有 G/G基因型者显著升高( P<0 .0 5 ) ,具有 G/G基因型者血糖水平较具有 G/R基因型者显著升高 ( P<0 .0 5 )。结论 胰岛素受体底物 - 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冠心病有一定关联。冠心病患者胰岛素受体底物 - 1基因 G/R基因型对血清胆固醇的升高有一定影响 ,而 G/G基因型对血糖的升高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 (UA)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再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 91例曾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清UA及其他临床生化指标。根据 6个月后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结果 ,分为再狭窄组(37例 )和对照组 (5 4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再狭窄组的血清UA水平为 (495 .2 1± 10 3.5 5 )mmol/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434 .5 5± 94.6 2 )mmol/L(P <0 .0 0 1)。再狭窄组内的亚组分析显示 ,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心绞痛组的血清UA水平分别为 (5 2 0 .18± 12 3.33)mmol/L和 (5 31.46± 91.72 )mmol/L ,均明显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 (44 1.92± 78.43)mmol/L(P值均 <0 .0 5 )。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程度积分与血清UA水平间存在显著线性回归关系 (P <0 .0 0 1)。结论 血清UA水平与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李宁榕  吴素华  黄琦 《河北医学》2004,10(6):489-491
目的 :通过观察C -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变化 ,探讨炎症标记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组 10 2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亚组 34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亚组 6 8例 ,选择稳定性心绞痛 (SAP) 4 4例作对照组。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及热沉淀比浊法测定血清C -反应蛋白 (CRP)及纤维蛋白原 (FIB)。结果 :ACS组CRP高于SAP组 (19.2 3± 18.2 6mg/Lvs 1.72± 0 .82mg/L ,P <0 .0 5 ) ,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2 6 .34± 2 5 .38mg/Lvs 12 .0 7± 10 .85mg/L、1.72± 0 .82mg/L ,P <0 .0 1) ,UAP亚组高于SAP组 (12 .0 7±10 .85mg/Lvs 1.72± 0 .82mg/L ,P <0 .0 5 )。ACS组FIB高于SAP组 (3.5 3± 1.2 9g/Lvs 2 .2 4± 4 .81g/L ,P<0 .0 5 ) ,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 (3.87± 1.5 0g/Lvs 3.4 7± 1.0 8g/L、2 .2 4± 4 .81g/L ,P<0 .0 1) ,UAP亚组高于SAP组 (3.4 7± 1.0 8g/L、2 .2 4± 4 .81g/L ,P <0 .0 5 )。结论 :炎症参与了ACS患者的发病过程 ,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高低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ACS患者CRP和FIB水平增高 ,二者均是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 (PAP)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情的影响。方法 :对 77例 AMI病人按是否有梗死前心绞痛分为 PAP组和对照组 ,分析两组的心肌梗死范围、梗死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PAP组和对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分别为 (5 4 .3± 2 8.5 ) U / L和 (10 4 .4± 5 4 .5 ) U / L (P <0 .0 5 ) ;心电图的 QRS积分分别为 (7.3± 3.5 )分和 (10 .4± 4 .1)分 (P <0 .0 1) ;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 15 .0 %和 37.8% (P <0 .0 5 ) ,左心衰竭发生率为 17.5 %和 4 0 .5 % (P <0 .0 5 )。结论 :PAP在限制心肌梗死范围 ,改善左心功能和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等方面起预适应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SR)A66G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病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和荧光偏振法(FPIA)检测66例Alzheimer病及143例正常人MSR A66G基因多态性和血浆总Hcy水平.结果Alzheimer病组MSR A66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9.39、59.09和1.52,对照组分别为37.76、59.44和2.80,MSR A66G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 05).Alzheimer病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浆Hcy分别为(14.72±6.2)μmol/L和(10.9±2.4)μmol/L,两者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Alzheimer病患者血浆总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MSRA66G多态性与Alzheimer病无明显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Alzheimer病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抑郁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对照组63例、单纯抑郁组56例、单纯冠心病组91例和冠心病伴抑郁组7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受试对象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上游调控区多态性位点(5-HTILPR)与内含子2区(5-HTIVNTR)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的基因型.结果单纯抑郁组、冠心病伴抑郁组5-HTFLPR的SS基因型(分别为50%和51%)及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9和0.68)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冠心病组(P<0.05);单纯抑郁组、冠心病伴抑郁组LL基因型(分别为13%和15%)及L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1和0.32)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冠心病组(P<0.05).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伴抑郁组PAI-1基因4G/4G基因型(分别为47%和48%)及4G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68)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纯抑郁组(P<0.05);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伴抑郁组5G/5G基因型(均为12%)及5G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32)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抑郁组(P<0.05),5-HTIVNTR基因型(12/12,12/10,10/10)分布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心病伴抑郁组SS+4G/4G联合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纯抑郁组和单纯冠心病组(分别为27%、13%、13%和10%,均P<0.05).结论5-HTILPR基因SS基因型和PAI-1基因4G/4G基因型共存与冠心病伴抑郁障碍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6.
河南汉族冠心病患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冠心病患者内皮型-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第4内含子VNTR的多态性.方法:依据VNTR位点侧翼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检测河南汉族正常对照组(n=240)和冠心病人群(n=207)基因型,并对2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对比.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冠心病人群eNOS基因VNTR均存在a、b2种等位基因以及aa、ab、bb 3种基因型,冠心病组发现1例罕见ac基因型,但等位基因与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存在差异.冠心病人群携带a等位基因的频率(20.29%)及aa纯合子(3.87%)的基因型频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eNOS基因的a等位基因与冠心病相关,携带a等位基因者具有易患冠心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t,IL)-6基因启动子-634C/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86 例冠心病及91例对照组患者,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两组患者IL-6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IL-6血清水平?比较两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以及不同基因型对血清IL-6 水平的影响?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及相关生化指标未见统计学差异(P > 0.05),冠心病组外周血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6.57 ± 6.68)ng/L vs. (6.89 ± 2.32)ng/L,P < 0.05],IL-6基因启动子-634C/G 3种基因型(CC?CG?GG)在冠心病组中的频率为57%?29%?14%,在对照组中的频率为65.9%?31.9%?2.2%,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冠心病组中IL-6基因启动子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者(GG?CG基因型)血清IL-6水平高于不携带者[(34.575 ± 6.618)ng/L vs. (16.758 ± 5.182)ng/L,P < 0.05]?结论:IL-6基因启动子634C/G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其中G等位基因携带者外周血IL-6 水平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β2 肾上腺素受体编码区 16 ,2 7位点遗传多态性与哮喘的关系 .方法 :通过测序确定15 4名受试者的基因突变类型 (正常对照组 86名 ,哮喘组 6 8名 ) ,并测定哮喘患者的FEV1,调查患者使用 β2激动剂情况 ,以分析哮喘与 16 ,2 7位点遗传多态性的关系 .结果 :中国人群存在 16位点Arg→Gly及 2 7位点Gln→Glu的突变 ,但与高加索人群比较突变频率较低 ,16位点分别为 42 31%和 70 0 % (P <0 0 0 1) .2 7位点分别为 8 7%和 49 1% (P <0 0 0 1) .16位点基因型分别为Arg/Arg ,Arg/Gly ,Gly/Gl的患者 ,FEV1分别为 0 6 4± 0 0 6 ,0 73± 0 0 4及 0 82± 0 0 5 (F =78 85 ,P <0 0 0 1) ,差异显著 .平均每周使用 β2 激动剂(1 7± 0 3) ,(3 8± 1 4)及 (6 5± 2 2 )mg (F =6 5 73,P <0 0 0 1) .结论 :中国西南地区人群与高加索人群 16 ,2 7位点的基因突变频率不同 ,β2 肾上腺素受体的遗传多态性不是哮喘发病的基本原因 ,但是却影响哮喘的临床严重度  相似文献   

19.
李汉成  吴开毅  赵锦 《医学综述》2012,18(7):1085-1087
目的探讨IL-1β-51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危险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16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IL-1β-511基因多态性,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合格人群1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冠心病组TC、TT和CC基因频率分别为61.25%、23.75%和15.00%,对照组分别为57.50%、14.38%和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T等位基因频率(54.38%)高于对照组(4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基因型为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基因型,OR为2.51。携带T等位基因的冠心病患者TC(6.10±0.87)mmol/L和LDL-C(4.01 mmol/L)水平高于携带C等位基因患者。结论 IL-1β-51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明显相关,TT基因型可能为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基因型。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患者止凝血与纤溶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活性、纤溶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134例冠心病患者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4 9例、不稳定心绞痛 (UA) 19例、稳定性心绞痛 (SA)组 6 6例 ,应用ELISA法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Ag)、P -选择素 (P -selectin)、组织因子 (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及D-二聚体 (D -D) ,应用Clauss法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 (Fg) ,并比较各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者 (n =4 0 )的差别。 结果所有冠心病患者的各项止凝血和纤溶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AMI组和UA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SA组除D -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 ,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AMI组与UA组比较 ,Fg、vWF :Ag、TFPI、TF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P -selectin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UA组与SA组比较 ,P -selectin、D D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而vWF :Ag、TFPI、TF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着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高 ,且各项指标异常程度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一致 (AMI>UA >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