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俊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9):55-56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组(治疗组)40例; 口服降糖药物组(对照组)40例,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空腹C肽、体重指数指标的变化.结果 胰岛素强化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控制满意,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和体重指数下降,空腹 c肽水平升高,而且脱离胰岛素治疗后监测血糖控制满意.口服降糖药物组空腹血糖等各项检测指标有改善,但与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高糖毒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能延缓糖尿病自然病程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曹淑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3):82-83
目的对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4周的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并对治疗成功组的患者随访半年。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0mmol/L)为研究对象,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血糖控制后的糖脂代谢指标及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4周的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逆转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细胞的功能及改善这些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有良好的疗效,并能够尽快解除高糖毒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和恢复这些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减少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的损伤。方法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血糖较高患者(空腹血糖9.2~12.3mmol/L,餐后2h血糖12—17.4mmol/L)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每日三餐前30min以及睡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或短效加中效胰岛素,每日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2用后,监测患者空腹血糖4.9-6.3mmol/L,餐后2h血糖5.8—7.8mmol/L。结论对新诊断2型DM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能阻止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毒胜作用.在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时对血糖进行监测,并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是减少低血糖反应的有效措抱. 相似文献
4.
初诊早期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初诊早期2型糖尿病其β细胞功能仅有50%,以后逐年减退,空腹血糖(FPG)明显升高;至第6年,β细胞功能减至25%左右,在糖尿病早期,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明显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消除糖脂毒性,延缓β细胞衰竭。 相似文献
5.
幸红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2):12-13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甘舒霖R和N分别于三餐前及睡前皮下注射。对照组选用磺脲类、双胍类或两者联合用药。观察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变化情况,比较2组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频率。结果 2组治疗后FPG、2hPG、FINS和2hIN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低血糖发生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可缩短降血糖的时间,安全有效,可长期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6.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空腹C肽水平增高(P〈0.05),餐后2hC肽水平(2hCP)明显升高(P〈0.01)。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尽快解除高糖毒性,显著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指南》2015,(2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收集8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降糖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8±1.2)d、10.0%,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以上两个指标结果分别为(10.3±2.6)d、3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安全的降低血糖,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9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3餐前短效、睡前中效胰岛素1日4次强化治疗,2—3周使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FBG〈7.0mmol/L,2hPG〈10.0mmol/L)且稳定2周后药物(降糖药物或降糖药物联合胰岛素)治疗。结果1年后FBG、2hPG、HOMA—IR显著下降(P〈0.01),2hINS、HOMA-β显著上升(分别为P〈0.05和P〈0.01),FINS、BMI、TG、TC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有效的控制血糖,血糖较易达到能够严格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10.
新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24例)采用常规降糖药治疗,强化组(24例)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强化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减轻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连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对照组给予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剂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可加快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功能受损可能的机制。方法40例T2DM患者(T2DM组)及19名健康人(对照组)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于0、30、120min取静脉血,分别测定空腹及OGTT后30、120min血糖、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GLC)、生长抑素的水平。T2DM组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后复测上述项目。结果①T2DM组治疗前后各时点血糖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T2DM组治疗后空腹及OGTT后30min血糖均低于治疗前[(7.8+0.5)mmol/L比(12.0+1.7)mmol/L,(19.6±4.7)mmol/L比(23.4±5.8)mmol/L,P〈0.05或P〈0.01]。②T2DM组治疗前后空腹及OGTT后30min胰岛素均低于对照组,且OGTT后120min胰岛素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T2DM组治疗后OGTT后120min胰岛素高于治疗前[(175±88)pmol/L比(129±58)pmol/L,P〈0.01]。T2DM组治疗前后各时点C肽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③T2DM组治疗前后各时点GLC均高于对照组且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④T2DM组治疗前后空腹及OGTF后120min生长抑素均高于对照组[(89±9)、(89±8)ng/L比(83±12)ng/L,(107±14)、(109±12)ng/L比(964-16)ng/L],OGTT后30min生长抑素低于对照组[(110±13)、(109±13)ng/L比(119±1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水平较正常人明显下降;α细胞功能紊乱,GLC分泌不受高血糖抑制;γ细胞分泌功能紊乱,分泌高峰缺失。短期强化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β细胞功能与α细胞功能,对γ细胞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连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对照组给予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剂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可加快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8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进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而空腹C肽水平增高(P〈0.05),餐后2hC肽水SF(2hCP)明显升高(P〈0.01)。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尽快解除高糖毒性,胰岛B细胞功能显著恢复,减轻糖毒性。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糖控制不良会产生“代谢记忆”效应,触发了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高血糖“代谢记忆”效应与过度增加的氧化应激、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AGEs)形成和细胞器官的表观遗传修饰有关。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早期强化治疗尤其是早期胰岛素治疗不仅能减少“代谢记忆”效应,有效减少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逆转糖尿病病情。 相似文献
16.
1 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上世纪90年代的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结果显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使1型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率分别降低54%、63%和60%。随后进行的糖尿病干预和并发症的流行病学(EDIC)研究表明,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间从胰岛素品种选择来看应该首选人胰岛素,如果效果不好可以选择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已经取得妊娠糖尿病治疗适应证).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强化的胰岛素治疗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对于老年人来说血糖的控制标准可以适当放宽,避免严重低血糖发生时应该放在首位考虑的因素.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人群、儿童人群需要严格的血糖控制,以其取得良好的远期后果;而老年患者因低血糖风险大而选择略高的HbA1C的控制目标,更为缓和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作为糖尿病血糖管理的经典药物,胰岛素一直是降糖达标的最重要选择之一。胰岛素作为迄今为止最传统、疗效最强和最具临床经验的降糖药物,其临床价值是无与伦比同时也是无可替代的。新近推出的糖尿病防治指南在胰岛素的使用方面均展现出了更加积极的态度。在目前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中,胰岛素不再是无奈的最后一道防线。各权威指南均强调,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药控制不佳时,应及时起始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9.
徐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3):20-21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1和强化组2,组1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2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组1、组2治疗前后FPG、2h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与组1治疗前、后FPG、2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2血糖达标时间低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胰岛素用量低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用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与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相比,有效性相似,血糖达标快,胰岛素用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