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1998年 4月至 2 0 0 3年 11月 ,外科治疗 4 4例冠心病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其中轻~中度 7例 ,中度 2 4例 ,重度 13例。行二尖瓣成形术 30例 ,其中交界区瓣环成形术 12例 ,用人工瓣环行瓣环成形术 17例 ,1例行双孔二尖瓣成形 ;4例同时行后瓣叶楔形切除 ,1例作腱索转移。瓣膜置换术 14例 ,置入双叶机械瓣 12例 ,生物瓣 2例。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 7例 ,其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或心衰死亡 4例 ,心律失常 2例 ,脑栓塞 1例。 33例术后平均随访 2 0个月 ,远期死亡 2例 ,生存者远期心功能I~II级 2 9例 ,III级 2例。术后超声复查左心室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 [(6 2 3± 6 3)mm对 (5 4 3± 7 1)mm]。行瓣膜成形术者远期复查超声显示无反流或轻微反流 12例 ,轻度反流 5例 ,中度反流 2例。瓣膜置换术者 12例出现瓣周漏 ,其余病例瓣膜功能良好。统计分析显示 ,左心室功能、临床心功能级别与手术风险相关。结论 冠心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应积极处理 ,手术矫治方式应根据瓣膜病理改变及心功能决定 ,尽量施行瓣膜成形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对168例小儿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行二尖瓣成形术,男103例,女65例,平均年龄(3.0±2.1)岁,手术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根据不同病理改变采用不同成形方法,术中以注水试验评价成形效果。结果全组患儿术毕二尖瓣无反流或轻度反流,1例术后5 d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平均随诊1个月~10年,有1例二尖瓣反流加重再次手术,发现环缩缝线撕脱,再次成形术后效果满意,168例中无一例行瓣膜置换术,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小儿来讲,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只要可能,尽量施行成形术是一种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三尖瓣脱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ng XB  Wu QY  Xu JP  Shen XD  Gao S  Liu F  Liu XY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2):1565-1567
目的探索应用三尖瓣脱垂瓣缘折叠缝合技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方法和疗效。方法1997年4月至2006年3月为6例先天性三尖瓣前叶腱索缺如和3例外伤性腱索断裂的患者实施了外科矫治手术,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8~57岁。术前9例患者均有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右心室前后径均值为(43.6±4.2)mm。5例患者心功能为Ⅲ级,4例为Ⅳ级。连续对折缝合脱垂的三尖瓣瓣缘,折叠缝合脱垂瓣叶相对应的瓣环,并用成形环固定成形后三尖瓣瓣环。结果9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死亡。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示:6例患者三尖瓣对合良好无反流,3例患者有少量反流。所有患者术后右心室前后径均显著减小,术后均值为(24.0±1.8)m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例房颤心律的患者均转为窦性心律。患者随访1~109个月,除1例患者外,其他8例患者三尖瓣成形效果稳定。8例患者心功能为Ⅰ~Ⅱ级,1例为Ⅲ级。结论应用三尖瓣脱垂瓣叶及其相对应的瓣环折叠技术,可有效修复先天性三尖瓣部分腱索缺如和胸外伤后三尖瓣腱索断裂所致的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人工腱索结合二尖瓣成形环行二尖瓣成形术(MVP)治疗二尖瓣脱垂的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间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共收治58例二尖瓣脱垂患者,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53.7±14.3)岁。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线(PTFE)为人工腱索加二尖瓣成形环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单纯前瓣或后瓣成形术47例,前、后瓣同期成形术11例。结果全组无死亡。本组3例改行二尖瓣置换术,余55例患者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显示,48例患者二尖瓣无或仅有微量反流,7例有轻度反流。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和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随访6个月至2年患者心功能较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PTFE人工腱索结合人工二尖瓣成形环植入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是有效、可靠的技术,早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同期行手术治疗儿童室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同期手术治疗84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男33例,女51例;年龄2个月~6岁,平均(15.6±6.9)个月;体质量3~ 20 kg,平均(10.6±3.2) kg.患儿术前肺动脉压32~85 mm Hg,中重度肺动脉高压45例,术前多有反复肺部感染.VSD直径0.7~1.6cm;左向右分流45例,双向分流39例.二尖瓣反流轻度(+~++)27例,“+”9例,“++”18例;中度(+++)33例;重度(++++)24例.均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应用人工dacron补片修补VSD,并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术中通过食管超声(TEE)评价VSD修补及二尖瓣成形的效果.结果 术中TEE提示,患儿均无残余分流,二尖瓣成形效果满意,无反流80例,反流程度“+”4例.术中体外循环(84.6±18.5) min,主动脉阻断(50.8 ±11.5)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38.7 ±30.2)h,术后住院(10.5±4.6)天.术后早期死亡1例(1.2%).随访2 ~ 72个月,完整随访78例,随访期间无死亡.复查超声心动图,VSD均无残余分流,二尖瓣无反流62例,反流程度“+”10例,“++”4例,“+++”2例.术后5年免除再手术率(97.4±1.8)%.结论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应尽早行手术根治,同期矫治合并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预后良好.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降低患儿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修复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MR)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1994年 4月至2 0 0 0年 10月 ,同期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MR病人 34例 ,其中二尖瓣轻度反流 1例 ,中度反流 2 5例 ,重度反流 8例。二尖瓣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单纯瓣环扩大、瓣叶脱垂或二尖瓣腱索断裂。手术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二尖瓣成形 (MVP) 2 7例 ;单纯二尖瓣前交界或双交界折叠环缩 15例 ;脱垂瓣叶切除后再缝合 9例 ;二尖瓣前叶脱垂部分直接缝合到相应的后叶形成双孔二尖瓣 3例 ;应用二尖瓣瓣环 2 0例 ;二尖瓣置换 (MVR) 7例 ,均选择机械瓣。结果 无手术或住院死亡和严重并发症。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平均左室舒张末径为 (5 3 0± 6 3)mm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31例平均随访 2 9个月。无远期死亡。病人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心功能I~II级 2 8例 ,III级 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微量二尖瓣反流 6例 ,少至中度反流 3例。机械瓣功能正常。结论 冠心病合并中度以上MR应积极处理 ,二尖瓣成形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缘对缘"二尖瓣成形术的早、中期效果.方法 1999年8月至2007年7月完成了128例"缘对缘"(edge to edge)二尖瓣成形术,分析其围术期及随访结果.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平均随访46.8个月(1~97个月),无二次手术率96.9%,生存率98.4%.5例(3.9%)复发二尖瓣中、重度反流,其中4例(3.1%)行二尖瓣置换,1例早期缝线撕脱二次手术后死亡,1例拒绝二次手术而死亡.3例(2.3%)轻度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Ⅰ级,仍在随访中.其余120例二尖瓣反流明显减轻(术前3.4对术后1.1,P<0.05),心功能(NYHA)级别明显改善(术前2.4级对术后1.1级,P<0.05).术后二尖瓣口面积平均为(2.45±0.70)cm2.左室舒张末径显著缩小[术前(57.9±9.0)mm对术后(48.6±7.6)mm,P<0.05].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改变(术前0.61±0.08对术后0.60±0.06,P=0.03).结论 "缘对缘"二尖瓣成形术是治疗二尖瓣前叶脱垂的安全、有效方法,早、中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解剖特点和外科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03例,单纯关闭不全18例,合并其它先天性心血管病者85例。40例为腱索病变,63例为瓣叶病变,大部分合并不同程度的瓣环扩大。行腱索成形18例次,瓣叶成形48例次,瓣环成形34例次;行二尖瓣替换17例。成形者中49例完全矫正,33例基本矫正,4例成形失败。作者认为,采用腱索、瓣叶和瓣环综合成形的方法,大部分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均可矫正,部分无法成形者可选择完全保留瓣叶和瓣下结构,行瓣中瓣二尖瓣置入术。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伴有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由于返流程度不一,手术指征及处理方法也存在较多争议。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6年12月外科治疗冠心病合并IMR共28例,现就手术及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多技术综合运用治疗复杂性二尖瓣反流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06年7月,34例综合应用多技术治疗多区域复杂性二尖瓣反流者,男24例,女10例.年龄23~65岁,平均(42.8±11.7)岁.其中退行性变29例,外伤(包括可疑病史)2例,马方综合征2例,缺血性1例.术前超声提示二尖瓣反流中度11例(32.4%),重度23例(67.6%).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9例(26.5%),Ⅲ级16例(47.1%),Ⅳ级9例(26.5%),平均(3.00±0.74)级.比较其术前、术后心功能、左心室、左心房直径和二尖瓣反流程度的变化.结果 无住院死亡,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54 个月,平均(31.2±19.4)个月.随访期无死亡,无并发症,无再次手术者.术后左心房直径从术前(53.23±7.69)mm减至(38.25±6.32)mm(P<0.05),左心室舒张末径从术前(63.74±9.64)mm减小至(48.76±7.56)mm(P<0.05),左心室收缩末径从术前(49.39±7.14)mill减小至(35.49±6.21)mm(P<0.05).术后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平均降至(1.62±0.78)级(P<0.05).射血分数(EF)术前0.55±0.11,术后0.57±0.10,无明显提高(P>0.05).二尖瓣反流程度术后明显减轻,术中食管超声0.91±0.90,随访期间1.18±0.99(P<0.05).结论 合理综合应用多技术可以有效治疗复杂性多区域二尖瓣反流,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双孔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前叶脱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进一步探讨双孔成形技术治疗二尖瓣前叶脱垂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 35例二尖瓣前叶脱垂的病人行双孔成形手术 ,并在术前、术中、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对瓣膜进行评价。并与同期行二尖瓣置换者进行比较。结果 全组术前平均瓣口面积 ( 8 3± 1 6 )cm2 ,术后瓣口面积为 ( 4 1±1 8)cm2 。术后 33例病人无瓣膜反流 ,2例二尖瓣轻度反流。全组无术后死亡。随访 1~ 40个月 ,所有病人心功能 (NYHA)为I级 ;超声心动图显示双孔成形瓣膜活动良好 ,无瓣口狭窄。结论 双孔瓣膜成形技术治疗二尖瓣前叶脱垂 ,疗效稳定 ,死亡率低 ,无并发症 ,早期、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人工腱索线圈治疗二尖瓣前叶脱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采用人工腱索线圈技术治疗二尖瓣前叶脱垂的经验.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8例二尖瓣前叶脱垂病人中男5例,女3例;年龄28~68岁,平均(56.0±8.9)岁.心功能(NYHA)Ⅱ级2例,Ⅲ级6例.二尖瓣前叶腱索断裂7例(其中腱索断裂合并延长2例),腱索延长1例.A1区域脱垂3例,A2 区脱垂2例,A2合并A3区脱垂3例;合并二尖瓣后叶腱索断裂2例,1例合并三房心.左室舒张末直径53~62 mm,平均(57.2±3.8)mm,射血分数(EF)0.60~0.68,平均0.63±0.02.心胸比率0.52±0.17.术中采用测量器测量腱索长度,并在测量器上制作人工腱索线圈,固定在乳头肌和瓣叶游离缘.结果 手手术死亡.1例男性病人术后第2天出现血红蛋白尿,经过碱化尿液、利尿、激素等治疗后改善.出院前复查超声心动图显示少量反流1例,微量反流7例.术后左室舒张末直径42~51 nm,平均(47.1±2.2)mm,较术前明显改善.出院后常规抗凝治疗3个月.术后随访1~19个月,平均(8.2±4.3)个月,少量反流1例,无或微量反流7例.心功能Ⅰ级6例,Ⅱ级2例,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人工腱索线圈治疗二尖瓣前叶脱垂近期效果确切、容易复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腱索折叠和人工腱索两种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前瓣脱垂(ALP)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3月至2008年3月接受上述两种成形术治疗的50例ALP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2.6±11.3)岁.其中腱索折叠组23例,人工腱索组27例.结果 围手术期腱索折叠组病死率13.0%(3/23),高于人工腱索组的3.7%(1/27)(P=0.199).随访时间为1个月~18年,总随访时间为278人年.两组晚期死亡各3例,5~8年生存率腱索折叠组为70.0%±18.2%,人工腱索组为86.8%±9.2%(χ2=8.17,P=0.046).再次手术腱索折叠组4例,人工腱索组1例,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26±17)个月;5年免除再次手术率分别为83.3%±15.2%和100%(χ2=12.06,P=0.00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腱索折叠术是ALP成形术晚期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人工腱索成形术矫治ALP在远期生存上要优于腱索折叠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总结542例二尖瓣成形术病人的手术疗效和20年随访结果。方法1985年至2006年,542例二尖瓣病变的病人接受二尖瓣成形术,男306例,女236例。474例随访1-240个月,平均(41.03±40.40)个月,随访率90.8%。结果手术死亡20例(3.7%),出院时病人心功能均为Ⅰ级或Ⅱ级。随访死亡20例,再次手术23例;7年、10年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91%、88%和70%;7年和10年二次手术免除率分别为94%和86%。结论二尖瓣成形治疗二尖瓣病变,死亡率低,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Ⅱ级3例.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较好,术后左心室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7.
Xing Q  Xu P  Li Z  Ro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1):846-848
目的 总结婴幼儿中、重度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MI)成形术的经验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方法  38例中、重度MI患者 ,其中单纯MI 5例 ,合并心内其他畸形 33例。本组患者平均年龄 (2 3± 1 2 )岁 ,<1 0岁的 5例 ;体重 (1 2 6± 3 9)kg ,<1 0 0kg的 1 3例 ,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成形和心内其他畸形矫治。术中根据二尖瓣病理变化的不同分别采用交界缝缩、部分瓣环环缩、瓣叶裂缺修补、腱索缩短和转移、人工腱索、后瓣成形等方法恢复二尖瓣功能 ,必要时可多种方法同时应用。 结果 本组患儿术后无一例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 ;随访 2个月~ 6年 ,平均 (30±1 0 )个月。 1 1例二尖瓣反流消失 ,2 2例轻度反流 ,3例中度反流 ,2例中~重度反流 ;37例无临床症状 ,心功能Ⅰ级 ,1例心功能Ⅱ~Ⅲ级 ,需内科药物辅助。 结论 瓣膜成形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取得满意的早、中期效果 ;年龄和合并畸形不再是影响手术成败和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二尖瓣的病理变化对疗效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Gore-Tex人工腱索在二尖瓣前叶脱垂修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使用Gore-Tex作为人工腱索治疗二尖瓣前叶脱垂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比较38例使用Gore-Tex作为人工腱索治疗二尖瓣前叶脱垂病人术前、术后心功能、左心室、左心房直径和二尖瓣反流程度的变化。结果病人术后心腔明显缩小。左房直径从术前(56·24±5·98)mm减少至(37·58±5·64)mm(P<0·05),左室舒张末直径从术前(64·17±8·25)mm减少至(50·88±5·34)mm(P<0·05),左室收缩末直径从术前(49·13±6·02)mm减少至(38·11±5·01)mm(P<0·05)。术后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射血分数(EF)从术前的0·58±0·08提高至0·64±0·06(P<0·05)。术后二尖瓣反流程度明显减轻,术前(3·76±0·43)+,术中食管超声(0·76±0·68)+,随访二尖瓣反流程度为(1·08±0·99)+,(P<0·05)。结论Gore-Tex线作为人工腱索替代物安全、可靠,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