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脑多巴胺转运体影响的自显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美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脑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方法】立体定位右侧纹状体注射6-羟多巴胺制备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给予美多巴灌胃治疗5周。分4组(正常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经美多巴治疗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未治疗组)行脑多巴胺转运体99mTc-TRODAT-1放射自显影,每组4只。图像分析得到左、右侧纹状体及小脑的光密度值,计算左、右侧脑多巴胺转运体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纹状体/小脑-1),比较各时间点(正常、术后4周、术后9周)多巴胺转运体比值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脑多巴胺转运体对99mTc-TRODAT-1的特异性摄取比值左、右两侧无显著性差异;术后4周大鼠成为帕金森病模型后,大鼠两侧脑多巴胺转运体的比值较正常均降低,右侧(损毁侧)降低明显。术后9周未治疗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双侧脑多巴胺转运体的比值均较4周刚成为模型时明显升高;经美多巴治疗后,双侧的比值均较未服药组明显降低,右侧(损毁侧)降低幅度更大。【结论】长期美多巴治疗可能会使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多巴胺转运体的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多巴胺转运体(DAT)是位于多巴胺神经元突触前膜的糖蛋白分子,在多巴胺的回收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为进行βCIT的核素显像检查打基础,我们进行了本课题研究。方法:用125IβCIT作示踪剂,进行大鼠脑DTA的放射自显影及时间放射性分布研究。结果:125IβCIT能成功地分布到大脑纹状体部位;时间放射性分布图象显示纹状体部位与大脑颞叶皮质(靶/非靶)光密度比值的最高值出现在静脉注射示踪剂后20h左右。结论:βCIT是一种有潜力的DAT显像剂,其显像的最佳时间在注射后20h左右。这一实验结果为今后进行帕金森病βCIT的核素显像检查及其早期诊断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多巴胺转运体放射自显影对帕金森病的初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左旋多巴(L-dihydroxy-phenylalanine,LD)对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方法采用脑部偏侧注射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制备PD模型,并将成功模型随机分为PD模型组、LD治疗组,并以正常大鼠作对照,每组9只。其中LD治疗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苄丝肼(50mg/kg左旋多巴和12.5mg/kg苄丝肼即左旋多巴和苄丝肼溶于含0.05%的乙醇和0.1%的抗坏血酸的注射用水中,配成10mg/ml),每日两次;PD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的含0.05%的乙醇和0.1%的抗坏血酸的注射用水,每日两次。分别于4、6、8周,每组各取3只大鼠,行脑纹状体内多巴胺转运体125I-β-CIT放射自显影,同时用γ-计数器测定纹状体内多巴胺转运体放射活性,计算每克纹状体含放射性占注射剂量的百分比(%ID/g)。结果损毁侧在不同时间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模型组、LD治疗组DAT数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D治疗组随时间的延长,呈现递减趋势,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在6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模型组及LD治疗组DAT数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治疗组DAT数量有递减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纹状体自显影结果与纹状体内标志物放射活度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长期每日应用50mg/kg LD治疗PD模型大鼠可能会使纹状体内多巴胺转运体的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邹端 《求医问药》2014,(18):174-175
目的 :探讨分析用美多巴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3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美多巴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美多巴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UPDRS II(日常生活能力)、UPDRS III(运动功能)及UPDRS IV(并发症)评分。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 II、UPDRS III、UPDRS IV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UPDRS II、UPDRS III、UPDRS IV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UPDRS II、UPDRS III、UPDRS IV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使用美多巴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脑内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探讨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右侧毁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采用左旋多巴(20mg.kg-1.d-1)治疗1个月,停药2d后断头取脑,处死前3h尾静脉注射131I-FP-β-CIT,纹状体部位冠状振动切片,磷屏显影。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每个切片中左、右纹状体区单位面积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用比值R左/右来评估多巴胺转运体的数量及功能。结果 (1)假手术组大鼠左右两侧右纹状体区多巴胺转运体对131I-FP-β-CIT特异性放射性摄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为419.407±14.267,右侧为437.604±19.046,P〉0.05),R左/右=0.96±0.044;图像清晰,对称分布于基底节纹状体区。(2)帕金森病模型鼠损伤侧(右侧脑)放射性摄取明显减少(右侧284.052±105.84,P〈0.01),R左/右值升高(R左/右=1.495±0.25,P〈0.01),图像明显稀疏;(3)左旋多巴治疗组部分鼠损伤侧(右侧脑)放射性摄取进一步减少(右侧221.799±75.346,P〈0.01),R左/右值较帕金森病模型组进一步升高(R左/右=2.06±0.60,P〈0.05);图像中右侧基底节纹状体区更加稀疏,临床观察评分有异动症发生(53%)。结论经左旋多巴治疗后部分帕金森病鼠脑内多巴胺转运体的数目及功能进一步下调,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毒性作用,易促发异动症。  相似文献   

7.
刘焯霖  陈玲 《当代医学》2001,7(12):29-33
脑多巴胺转运体的多少反映了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及功能。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可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可反映帕金森病病情的轻重,其变化较脑多巴胺D2受体更早、更明显;抗帕金森药会影响脑多巴胺转运体的变化。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将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刘国敏   《中国医学工程》2013,(8):56-56,58
目的探讨单用美多巴及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合用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采取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对照组单用美多巴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UPDRS II、UPDRS II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4、8、12周UPDRS IV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后第4、8周UPDRS IV评分低于治疗前,但第12周评分升高了0.07,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第12周两组UPDRS IV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美多巴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美多巴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 0 1 4年1 0月至2 0 1 5年1 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5 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 5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美多巴治疗,观察组采用美多巴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UPDRSⅡ、UPDRSⅢ、UPDRS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PDRSⅡ、UPDRSⅢ、UPDRSⅣ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UPDRSⅡ、UPDRSⅢ、UPDRSⅣ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多巴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猴模型脑多巴胺转运体SPECT显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陈玲  胡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3):183-186,F003
目的 探讨脑多巴胺转运体SPECT显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吡贝地尔治疗对脑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方法 正常恒河猴经右侧颈总动脉注射(一次或多次)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成偏侧帕金森病猴模型,术后5-6周给于吡贝地尔(泰舒达)治疗。定期行脑多巴胺转运体^99mTc-TRODAT-1 SPECT显像,测量两侧纹状体及小脑的放射性摄取计数,计算两侧纹状体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r) 和不对称指娄(AI)。结果 正常猴两侧纹状体的r接近,AI-5.28-6.11;右侧颈总动脉注射MPTP后的模型猴右侧纹状体的r AI增大比非模型猴更明显。治疗组和非治疗侧纹状体的r同向变化,右侧改变更明显;治疗组的AI大部分升高;非治疗组的AI均降低。结论 脑多巴胺转运体^99mTc-TRODAT-1 SPECT显像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吡贝地尔可能会引起猴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利用特异放射性核素与人脑多巴胺神经元突触前膜脑多巴胺转运体(DAT)的高度亲和性,可进行帕金森病(PD)患者脑DAT显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PD患者的临床实践.大量研究表明,SPECT对于PD患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PD患者脑DAT SPECT显像的图像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美多巴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用美多巴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观察两组美多巴日均用量、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美多巴日平均用量明显多于研究组(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美多巴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具有与单纯应用美多巴相同的疗效,同时可减少美多巴用量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老年人神经系统常见病,其症状前期较长且隐蔽。从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到症状出现,潜伏期大约是5年。期间有进行性的黑质细胞丢失与纹状体多巴胺减少,缺少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和体征,早期或亚临床期诊断非常困难。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是中枢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前膜的一种膜蛋白,是突触前膜再摄取释放至突出间隙多巴胺的物质基础,是反映含多巴胺神经末梢部位活性的良好指标。在特发性帕金森病中多巴胺细胞丧失伴随着纹状体DAT的显著丢失,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基底核区DAT较正常下降65%。因此,SPECTDAT显像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多巴胺转运体SPECT显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吡贝地尔治疗对脑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方法】正常恒河猴经右侧颈总动脉注射 (一次或多次 ) 1 甲基 4 苯基 1,2 ,3,6 四氢吡啶 (MPTP)制备成偏侧帕金森病猴模型 ,术后 5~ 6周给于吡贝地尔 (泰舒达 )治疗。定期行脑多巴胺转运体99mTc TRODAT 1SPECT显像 ,测量两侧纹状体及小脑的放射性摄取计数 ,计算两侧纹状体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 (r)和不对称指数 (AI)。【结果】正常猴两侧纹状体的 r接近 ,AI- 5 2 8~ 6 11;右侧颈总动脉注射MPTP后的模型猴右侧纹状体的 r降低及 AI增大比非模型猴更明显。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双侧纹状体的r同向变化 ,右侧改变更明显 ;治疗组的AI大部分升高 ;非治疗组的AI均降低。【结论】脑多巴胺转运体99mTc TRODAT 1SPECT显像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 ,吡贝地尔可能会引起猴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赵振凡 《西部医学》2017,29(6):782-785+790
【摘要】 目的 探讨11C-CFT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对帕金森病(PD)进展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确诊的PD病人临床和11C-CFT DAT PET显像资料,将30例PD患者按Hoehn Yahr(H-Y)分级分为早期PD组和中晚期PD组两组,分别比较两组组内及组间的起病侧及起病对侧尾状核、前壳核、后壳核 DAT摄取指数的差异。并分析摄取指数与发病年龄、病程、H-Y分级、临床运动症状评分(UPDRSⅢ)、非运动症状评分(NMS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ADL)的相关性。结果 中晚期PD组与早期PD组比较,除起病对侧后壳核外各区域DAT摄取指数均降低。早期PD组双侧壳核比较,起病对侧DAT摄取指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起病侧及对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纹状体内部分脑区DAT摄取指数与PD患者发病年龄、病程、H-Y分级、UPDRSⅢ呈显著负相关,均与NMSS、ADL无相关性。结论 11C-CFT PET显像能为不同严重程度PD病人分期提供影像学依据,有助于PD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黑质超声(TCS)与脑多巴胺转运体(DAT)代谢脑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 本研究连续筛选2012年3-10月在天坛医院就诊的拟诊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脑11C-CFT-PET显像和黑质超声检查,应用Kappa一致性分析检验TCS与PET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53例患者完成了TCS与DAT-PET检查,TCS相对于PET检查的灵敏度68.75%,特异度40.00%,阳性预测值91.67%,阴性预测值11.76%,PET与TCS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042,P=0.69,P >0.05.结论 对于临床诊断PD的患者,TCS结果阳性对PET阳性有较高预测价值,而TCS结果阴性时,不能排除PD可能,需要行DAT-PE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损毁程度的帕金森病 (PD)小鼠模型纹状体多巴胺D2 受体 (DR)功能变化 ,探讨12 5I IBZMD2 R功能显像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注射MPTP(30 0mg·kg-1·d-1)天数的不同将小鼠分为MPTP1,3,5和 7d模型组和对照组 ,静脉注射12 5I IBZM 2 0 μCi,1h后行放射自显影。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法 (HPLC ECD)检测纹状体多巴胺 (DA)及其代谢产物浓度。免疫组化酪氨酸羟化酶 (TH)染色观察黑质和纹状体的病理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MPTP损毁 1,3,5d组的纹状体 /皮层感兴趣区放射活性比值分别增高 8% ,16 %和 17% ,而MPTP损毁 7d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MPTP损毁各组的纹状体DA浓度分别降低 47% ,75 % ,95 %和 95 %。TH染色可见黑质TH阳性神经元随MPTP损毁加重而数量减少。结论 MPTP损毁的PD小鼠模型纹状体D2 R功能在损毁程度轻时逐渐增强 ,呈上调现象 ;而在损毁程度严重时则降至正常。表明在PD早期宜使用DR激动剂。在体动态监测纹状体的D2 R功能状态有助于了解在疾病的不同阶段PD患者对多巴制剂及DR激动剂的治疗反应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探讨单独服用美多巴或泰舒达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门诊及住院明确诊断为早期PD患者,随机分为美多巴组(n=39)和泰舒达组(n=43),并设立健康对照组(n=39),比较用药前后两组血浆尿酸水平变化。结果早期PD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1年后美多巴组血尿酸水平较泰舒达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可作为PD早期生物学标记之一。应用多巴可引起早期PD患者血尿酸水平进一步降低,优先采用多巴受体激动剂(如泰舒达)而非多巴(如美多巴)可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延缓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偏侧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D2R)的功能变化,评价25I-IBZM D2R显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建立部分和完全损毁的偏则PD大鼠模型,静脉注射^125I-IBZM50-80μCi2h后进行脑组织放射自显影;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ECD)检测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免疫组化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观察黑质方状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