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结果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92例,医院感染率为2.65%;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39.13%),其次为胃肠道(17.39%)、皮肤软组织(15.22%)、眼部(15.22%)及口腔感染(13.04%);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以高危新生儿为主,主要感染时间为出生后1~3 d(79.35%);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8.87%、33.71%、77.78%,与正常新生儿(0.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该积极监控出生3 d的高危新生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新生儿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4月新生儿科1 258例住院新生儿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分布、主要感染部位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258例新生儿共发生医院感染63例,感染率为5.01%,其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占49.20%;共检出病原菌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61.76%,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6株占38.2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单因素分析发现,剖宫产、出生体质量2.5kg、住院时间7d、胎龄37周、非母乳喂养、入住暖箱、机械通气、羊水污染、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出生体质量、胎龄、机械通气、母乳喂养是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病原菌较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采取相应措施,提倡母乳喂养,减少侵入性操作,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肺部感染病原菌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 829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新生儿行血培养或气管内分泌物培养,分析新生儿医院肺部感染病原菌特点,分析新生儿临床资料归纳新生儿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 829例新生儿发生医院肺部感染59例,感染率为2.09%,共培养分离病原菌8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2株占72.09%,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4株占27.9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具有较强耐药性,而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较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较敏感。出生体质量、胎龄、营养不良、住院时间、分娩方式、非母乳喂养及侵入性操作是新生儿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明确新生儿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利于临床对该疾病的防范与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分析,为临床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5年3月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1064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其中感染性肺炎96例,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64例新生儿有96例发生感染性肺炎发生率为9.02%,共检出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7.65%、革兰阳性菌占30.39%、真菌占1.96%;革兰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宫内窘迫、气管插管是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出生体质量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低、羊水污染、胎膜早破、宫内窘迫、气管插管是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与多种因素有关,需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感染性肺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特点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2001年1月-2008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9324例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4.88%,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47.03%;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3.59%,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革兰阳性球菌占40.75%,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链球菌属;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侵入性操作、出生体重、住院时间长短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485、2.854、2.341,均P0.05)。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呼吸系统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侵入性操作、低出生体重、住院时间长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行消化道内镜下手术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6月医院行消化道内镜手术治疗的4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18例,感染率为27.83%;其中胃镜手术感染率高于结肠镜下手术感染率(P0.05);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系感染为主,分别占39.83%和27.97%;共检出病原菌58株,以幽门螺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36.21%、24.14%、20.69%、12.07%;患者年龄≥65岁、为恶性疾病、合并有并发症、有其他侵入性操作、使用免疫抑制剂、住院时间≥14d是导致消化道内镜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行消化道内镜手术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变迁及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3 603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院内感染新生儿的感染状况,分析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变迁及感染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期间院内感染率为8.63%。院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15.00%)、大肠埃希菌(11.88%)、肺炎克雷伯菌(11.56%)、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10.31%)及金黄色葡萄球菌(9.06%)。最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37.30%),其次为血液系统(36.66%)、消化系统(6.11%)、泌尿系统(4.82%)、皮肤软组织(4.50%)、导管(4.18%)、脐部(3.54%)。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留置尿管、机械通气、性别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呼吸系统及血行感染较为多见;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留置尿管、机械通气、性别为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重症监护室(ICU)保洁人员的管理模式,为控制ICU感染风险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保洁人员工作分区管理和分功能管理两种模式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日医院感染率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评价不同管理模式对ICU环境及感染防控的影响。结果分区管理组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为85.57%(172/201),分功能管理组为94.50%(189/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区管理组日医院感染率为12.42‰(43/3 463),分功能管理组为6.87‰(22/3 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区管理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为6.15%(24/390),分功能管理组为6.28%(27/4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病区实施分功能管理可以提高ICU环境卫生学合格率,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日医院感染率,但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特点,为预防和控制NICU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2013年1月—2017年12月某院NICU入住时间48 h的住院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医院感染发病特征及病原菌种类。结果 2013年1月—2017年12月NICU共监测新生儿10 551例,发生医院感染257例,270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2.44%,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56%,例次日感染发病率为2.31‰。不同性别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出生体重、有无气管插管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不同年份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5.19%(其中VAP占36.30%);其次是血液(22.22%)。共检出病原菌16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居前3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26.03%)、肺炎克雷伯菌(22.49%)、大肠埃希菌(19.53%)。结论低出生体重及侵入性操作是NICU住院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减少各种侵入性操作,严格掌握各种置管指征,加强产前孕母的宣教与营养指导,将胎儿的出生体重维持在合理范围均是预防NICU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NICU收治的新生儿,并对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760例新生儿病例,发生医院感染198例,259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26.05%,例次发病率34.08%,日感染率为9.50‰;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92例次,占35.52%);259例次医院感染病例共检出病原菌172株,以不动杆菌属(40株,占23.26%)为主;胎龄≤32 W、出生体重≤1 500 g、住院时间≥10 d、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进行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及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应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1.
重症监护室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 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用VITEK—AMS仪鉴定细菌,K—B纸片扩散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和药敏结果。结果 ICU医院感染非发酵菌的阳性检出率为38.3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18.75%),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1.18%)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38%)。不同感染部位非发酵菌的感染率(不同感染部位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各不相同,以呼吸系统和皮肤切口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5.40%和51.23%。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检出率较高且耐药性强;治疗非发酵菌感染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在普通孕产妇群体中的感染情况和母婴传播的情况。方法 血中抗-HCV采用ELISA法检测,HGVRNA采用RT-PCR法检测。结果 在848名普通孕产妇中,抗-HGV阳性者46名,阳性率为5.42%;在46名抗-HGV阳性孕产妇中,HGVRNA阳性者5名,符合率为10.86%,在5名HGVRNA阳性孕产妇中,其新生儿HGVRNA阳性者2名,传播率为40%。结论 HGV  相似文献   

13.
138株致肺炎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某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APl20NE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从肺部感染患的痰标本中分离出的138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其中对氨曲南、氨苄西林耐药率达90%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0.7%,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0.1%,头孢吡肟10.9%,阿米卡星15.2%;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有不少菌株处于中介范围。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所致肺炎具多重耐药,治疗困难;应根据药敏结果用药,减少抗菌药物滥用,以免造成严重的医院感染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与探讨儿科住院新生儿死亡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 1992~2001年儿科住院死亡新生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儿科住院患儿死亡 194例, 其中新生儿 90例, 占死亡病例的 46 39%, 新生儿死亡率为3 4‰, 1992~2001年死亡率分别为 4 3‰、6 5‰、7 9‰、3 6‰、3 5‰、2 6‰、1 9‰、1 9‰、3 8‰、1 6‰。引起新生儿死亡的疾病分别是感染性疾病 31例, HIE31例, 早产儿 21例, 其他 7例。感染性疾病以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败血症为主。结论: 新生儿年龄小, 死亡率高; 应加强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控制, 重视孕期保健, 避免早产儿及HIE的发生, 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洛阳市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95~2003年洛阳市城区22家二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3年合计出院348019人,发生医院感染12742人、13375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66%,例次发生率为3.84%。医院感染率内科最高(4.98%),五官科最低(1.38%);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为8.52%,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疾病为7.87%,恶性肿瘤为7.59%;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占50.89%)、胃肠道(占10.89%)、泌尿道(占9.71%)、术后伤口(占9.41%)。[结论]洛阳市城区三级综合医院感染率较低,不同科室、不同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危重患者医院感染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目的 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1CU)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对重症监护患者医院感染的有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以主动监测方法对2001年全院所有ICU患者依据患者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血像、细菌培养、X线检查等确定诊断。结果 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18.0%,显著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率(5.5%);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上升,基础病感染率以肿瘤、外科开放性损伤(尤其是颅脑外伤),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医院感染的部位分布,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48.5%。有高危因素的医院感染率高达41.3%,显著高于没有高危因素的感染发生率(6.7%),且高危因素越多,感染率越高,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在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结论 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单位,应作为重点监测,尤其是高龄、肿瘤、脑外伤等高危疾病和进行侵入性诊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烧伤外科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我院烧伤外科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对2000至200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0例烧伤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病原体分析及药敏试验。结果720例烧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66例,医院感染率为64.72%,烧伤创面感染289例,占62.02%,呼吸系统感染90例,占19.31%,血液系统感染49例,占10.52%,泌尿系感染29例,占6.22%,其他感染9例,占1.93%;共检出病原菌702株。结论加强烧伤外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对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Incidence of pericarditis has increased in sub-Saharan Africa, because of the HIV infection pandemia. We have done a retrospective study in the cardiology unit of the national hospital of Ouagadougou (Burkina Faso), in order to describe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and therapeutic aspects of pericarditis occurring in HIV infected patients.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pericarditis proved by echography, and positive HIV serology. We have included forty patients (28 men and 12 women), mean aged of 34.45 years. General signs were fever (87.5%), and weight loss (70%). Thirty-six patients (90%) were in CDC stage C AIDS classification, three (7.5%) in stage B, and one (2.5%) in stage A. The symptoms described by the patients were dyspnea (92.5%), cough 77.5%), chest pain (65%), liver effort pain (27.5%), and palpitations (20%). Heart failure was present in 80% of the patients who had myocarditis. Pericardial effusion was small in 21%, moderate in 31,6%, and large in 47.4% of the patients. Tamponade occurred in for cases (10%). The etiology was tuberculosis in 75% of cases. Pericardial puncture (done in six patients) showed purulent fluid in two cases. Before hospital discharge, eight patients died, giving a mortality rate of 20%. Symptomatic pericardial involvement is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stage C of HIV infection. Myocarditis is often associated (37.5%). Mortality rate is high.  相似文献   

19.
医院人员咽部机会致病菌与岗位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医院各类人员咽部带菌及药敏状况,以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302份咽拭子标本培养和菌种鉴定,选择15种抗菌药物,用纸片扩散法对所分离的菌种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医院人员咽部机会致病菌的分离率为30.13%,护理人员咽部带菌率为41.32%,明显高于医技(20%,P〈0.05)和管理人员(9.52%,P〈0.01),临床医师(29.29%)高于管理人员(9.52%,P〈0.05);副流感嗜血菌占分离菌株的56.5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0.2%,肺炎克雷伯菌占10.1%,表皮葡萄球菌占7.0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75%和6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57.1%和85.7%;副流感嗜血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和庆大霉素耐药率为100.0%,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达98.2%。结论 医院各类人员咽部机会致病菌携带率存在差异;临床医护人员带菌率最高,管理人员最低;G^+菌对青霉素和苯唑西林耐药率高,副流感嗜血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医院工作人员中临床医护人员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14—2019年医院大肠埃希菌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4—2019年医院分离出的1999株大肠埃希菌标本类型、科室来源、感染部位、人群特征进行分析.采用趋势χ2分析年际间医院大肠埃希菌分离率及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4—2019年医院大肠埃希菌分离率呈逐年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