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1,5-脱水山梨醇(1,5-AG)在糖尿病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5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42例非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组)和46名正常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PROD酶法分析血清1,5-AG浓度,同时进行空腹血糖(FPG)、果糖胺(FMN)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的检测。结果糖尿病组1,5-AG浓度(66.7±50.4mol/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67.5±42.2mol/L)(<0.01)和非糖尿病组(159.5±48.3mol/L)(<0.01),而非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糖尿病组血清1,5-AG与FPG、FMN和HbA1c均呈显著负相关(<0.01)。采用80mol/L为诊断临界值时,血清l,5-AG在糖尿病诊断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6%和89.77%。结论血清l,5-AG可作为一种新的糖代谢检测指标,结合FPG、FMN、HbA1c等指标更有利于糖尿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糖尿病及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与65例正常成年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进行测定,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的HbA1c为(5.67±0.35)%,FBG为(4.88±0.56)mmol/L;糖尿病组的HbA1c为(9.68±3.12)%,FBG为(9.54±4.25)mmol/L;糖尿病伴有并发症的HbA1c为(13.52±1.85)%,FBG为(12.01±4.35)mmol/L;糖尿病无并发症的HbA1c为(7.4±0.65)%,FBG为(7.92±1.85)mmol/L,糖尿病患者的HbA1c与FBG呈显著正相关(P<0.01)。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HbA1c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对预防糖尿病极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3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HbA1c及空腹血糖.结果:对照组平均空腹血糖(4.96±0.32)mmol/L,HbA1c均≤6.5%;实验组平均空腹血糖(8.63±2.03)mmol/L,HbA1c:40例≤6.5%,69例6.5%~10%,61例≥10%,HbA1c与空腹血糖相关(r=0.831,P<0.01),显示HbA1c与空腹血糖之间呈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断、控制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赋能授权教育模式对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0例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赋能授权教育模式,评估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fiber bragg grating,FBG)、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P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1c,HbA1c)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   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BG、PBG、HbA1c水平分别为(6.55±1.23)mmol/L、(9.34±2.34)mmol/L、(6.56±1.93)%,均优于对照组[(7.86±1.43)mmol/L、(13.25±3.12)mmol/L、(7.72±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92、6.341、3.455, 均P < 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得分[(104.51±7.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4.13±9.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24,P<0.05)。   结论   赋能授权教育模式有助于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胰岛素强化降糖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野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6例眼压控制稳定的伴T2DM的POAG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观察组,33例,46眼)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3例,50眼).观察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视野的变化.结果 (1)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FBG[分别为(8.0±2.2)mmol/L、(8.1±2.8)mmol/L]、HbA1c[分别为(7.6±1.2)%、(7.7±1.2)%]、视野平均缺损(MD)[分别为(12.0±7.1)dB、(11.8±6.2)dB]、平均光敏感度(MS) [分别为(15.1±7.5)dB、(15.2±8.1)d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FBG[(6.1±1.8)mmol/L]、HbA1c[(6.3±0.6)%]、MD[(10.5±6.2)dB]均较对照组[分别为(7.4±1.6)mmol/L、(7.1±1.3)%、(12.0±7.2)dB]显著降低,MS[(17.1±6.1)dB]较对照组[(14.8±7.9)dB]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降糖可改善POAG合并T2DM患者的视野损害,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24 h 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影响因素?方法:110例未经治疗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行连续3 d动态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计算 MAGE;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PBG)?胰岛素?C肽?血脂?肾功能?肝功能?结果:HbA1c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MAGE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HbA1c<9.9%患者的MAGE显著低于HbA1c≥9.9%患者(5.97 mmol/L vs. 7.43 mmol/L,P < 0.05)?其中当HbA1c<8.5%时,HbA1c主要受PBG影响,但当HbA1c≥9.2%时,则FBG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HbA1c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01)?FBG<10.84 mmol/L患者的HbA1c显著低于FBG≥10.84 mmol/L患者(9.10% vs. 10.87%,P < 0.001)?结论:HbA1c 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MAGE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FBG与HbA1c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李晓琴 《吉林医学》2013,(36):7689-769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结果在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0例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均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另选择同期体检的8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和HbA1c,比较两组人群的FPG和HbA1c检测结果。结果:正常对照组空腹血糖为(5.03±0.41)mmol/L,HbA1c为(5.39±0.36)%;试验组空腹血糖为(9.96±2.34)mmol/L,HbA1c为(9.34±2.02)%。比较两组人群间FPG和HbA1c的检测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空腹血糖与HbA1c有相关性,两者呈正比。结论:定期检测HbA1c可以很好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格列奈和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使用开放、随机的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6例,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进行分组,试验组给予米格列奈钙片10 mg,3次/d,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50 mg,3次/d,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观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后,米格列奈组患者FBG由(8.42±1.02)mmol/L降至(7.41±0.93)mmol/L(P0.01),2 h PG由(12.92±2.80)mmol/L降至(9.77±2.60)mmol/L(P0.01),HbA1c由(8.54±0.87)%降至(6.96±0.61)%(P0.01);阿卡波糖组FBG由(8.01±0.94)mmol/L降至(6.83±1.41)mmol/L(P0.01),2 h PG由(13.90±2.52)mmol/L降至(9.70±2.49)mmol/L(P0.01),HbA1c由(8.45±0.93)%降至(6.63±0.91)%(P0.01);米格列奈组与阿卡波糖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格列奈能短期内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FBG、2h PG及HbA1c,作用与阿卡波糖相似,且消化道反应较阿卡波糖少。  相似文献   

9.
1,5-脱水葡萄糖醇对2型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1,5-脱水葡萄糖醇(5-AG)作为糖代谢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并比较108例非糖尿病对照者和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1,5-A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 c)、果糖胺(FMN)和空腹血糖(FBG)的水平。评价各指标对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性,以及1,5-AG与FBG、HbA1 c和FMN的相关性。结果1,5-AG的正常参考值为67.1~276.9μmol/L,1,5-AG表达水平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1,5-AG表达水平为52.7±18.9μmol/L,明显低于非糖尿病对照组(P<0.01)。在各标志物对糖尿病的诊断评价对比中,1,5-AG敏感度最高为82.7%,1,5-AG与FMN、HbA1 c、血糖均呈负相关。结论1,5-AG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较高,可反映近期血糖波动情况和超过肾糖阈的高血糖状况,能为临床诊断、筛查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与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osylated serum,GA)、空腹血糖(fasting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浓度,评价其在监测肝源性糖尿病糖代谢过程中的意义。方法以27例肝源性糖尿病及54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入院患者次日晨起空腹血清分别检测GA、FBG、HbA1c。结果①肝源性糖尿病组GA值、HbA1c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肝源性糖尿病组,FBG大于7.0mmol/L者占66.7%(18/27);HbA1c大于6.5%者占22.2%(6/27);GA高于16.87%者占92.6%(25/27)。肝硬化组FBG大于7.0 mmol/L者占3.7%(2/54);HbA1c大于6.5%者占1.8%(1/54);GA高于16.87%占25.9%(14/54)。结论 FBG和HbA1c对于肝源性糖尿病诊断的特异度高,灵敏度低,GA对于肝源性糖尿病诊断的灵敏度高,但特异度低,所以对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三个检测指标结合使用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NF-α对油酸诱导的脂肪变性肝细胞模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REBP-1c)mRNA的表达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正常肝细胞株L02进行细胞培养,用油酸诱导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在对照组及模型组中加入TNF-α与抗TNF-α抗体分组进行培养,采用RT-PCR法检测SREBP-1c及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mRNA的表达;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的变化,并检测细胞内TG含量.结果 TNF-α作用组SREBP-1c mRNA的表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使用抗TNF-α抗体作用后表达下调.实验显示,TNF-α作用组较对照组脂变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内TG含量显著增加(P<0.01),而使用抗TNF-α抗体作用后TNF-α作用组脂变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内TG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 TNF-α上调L02肝细胞SREBP-1c mRNA的表达促进细胞内TG的合成,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的脂代谢及脂肪变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转hMan2c1基因小鼠为模型,分析hMan2c1基因在转基因小鼠脾脏的蛋白表达和活性,研究hMan2c1基因对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Man2c1基因在脾脏的蛋白表达并检测小鼠脾脏α-甘露糖苷酶活性;血常规分析外周血中各种血细胞的比例;以BSA作为抗原观察机体的免疫应答;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外周血中CD4 、CD8 、B、NK细胞的数量。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hMan2c1基因在转基因小鼠脾脏组织有明显的表达,α-甘露糖苷酶活性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BSA刺激后,转基因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中的CD8 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结论hMan2c1基因在小鼠脾脏表达引起α-甘露糖苷酶活性显著升高,并进一步影响淋巴细胞的生成,增加中性粒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对免疫原的应答。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肾病与脂代谢紊乱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检测了51例2型DM 并发DN患者的空腹血脂、载脂蛋白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与无DN的T2DM患者及正常人比较.结果 T2DM无DN组和DN组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HbA1c、FP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DN组的TG、TC、PG 、HbA1c显著高于T2DM无肾病组.C肽测定值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水平(UAER)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脂代谢紊乱是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为防止T2DM患者DN的发生,除应重视控制血糖外,还应该注意血脂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孙亚楠  张帆  王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3):2528-2528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测定89例糖尿病病人的HbA1c,其中36例有糖尿病并发症,53例无并发症. 结果:糖尿病无并发症组HbA1c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组HbA1c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bA1c对预测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1 材料和方法1 1 高压液相法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分析仪(Variant)和试剂及毛细管采样盒由Bio Rad公司提供。1 2 方法 按正规与非正规采血法在同一个体同时采指血和静脉抗凝血。当日用毛细管从已抽好的静脉血样中吸取5 μl。72例静脉血样于采样后 1d内检测 ,其中 6 6例样本在4℃冰箱放置 3d、7d、8和 10d后重复检测。毛细管血样在 18℃、2 2℃二个室温分别放置 2 4h后检测 ,其中 5例样本室温放置 14d后重复检测。2 结果 正规方法采样和检测的指端毛细管血与静脉血的HbA1c结果均数t检验无显著意义 …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高脂饲料喂养的SD大鼠肝细胞脂防变性的防治作用.方法 42只雄性健康SD大鼠正常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罗格列酮早期干预组(即高脂喂养4周后予罗格列酮干预,又随机分为低、高剂量治疗组)、罗格列酮晚期干预组(即高脂喂养8周后予罗格列酮干预,又随机分为低、高剂量治疗组).12周末,处死所有大鼠,测量大鼠体质量及肝脏湿重,检测血清及肝匀浆液中脂质的变化;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脂肪变性程度的判定,并检测肝X受体(LXR)-α、SREBP-1c的mRNA的表达.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均升高(P<0.05),罗格列酮治疗后大鼠体质量高于模型组,但肝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早期干预优于晚期干预,并呈剂量依赖性.(2)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存在脂质代谢紊乱(P0.05),罗格列阿酮治疗后脂代谢紊乱明显改善(P<0.05),且早期干预优于晚期十预,并呈剂量依赖性.(3)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有程度不同的脂肪变形,以中、重度为主(P<0.05),罗格列酮治疗后脂肪变以轻度为主,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且早期干预优于晚期干预,并呈剂量依赖性.(4)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LXR-α、SREBP-1c mRNA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罗格列酮治疗后LXR-α、SREBP-1c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早期干预优于晚期干预,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罗格列酮可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一定治疗作用,且早期干预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治疗效果,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分子机制町能是通过调节LXR-α的表达而下调肝脏中SREBP-1c水平.  相似文献   

18.
糖化血红蛋白A1是葡萄糖或其它糖与血红蛋白(Hb)的氨基非酶催化而成,是一不可逆反应。它有a、b、c三种,其中以HbA1c为主,其血中含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因血循环中红细胞约120d的寿命,而反映出取血前8~12周内血糖的总水平,补充了瞬时血糖值的不足。自问世以来,一直作为糖尿病(DM)控制情况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广大临床医生所熟悉。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程度。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4个项目,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高圧液相色谱法,试剂由美国伯乐公司提供;血糖采用HK法,试剂由日本奥林巴斯公司提供;三酰甘油、胆固醇采用酶法,试剂由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结果:对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测定,其中HbA1c〈6.5%35例,占检测人数的32.4%;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73例,占检测人数的67.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HbA1c、血糖均P〈0.001,胆固醇P〈0.05;TG 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2型糖尿患者血糖及血脂的控制程度。  相似文献   

20.
金惠玲 《浙江实用医学》2005,10(5):327-327,331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坚持胰岛素治疗6个月后,停用胰岛素72小时,测定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及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葡萄糖测定用氧化酶法,胰岛素、C肽测定用放免法,HbA1c测定采用金标法.结果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后,HbA1c下降,胰岛素、C肽释放水平提高(P<0.01).结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可得到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高血糖时用胰岛素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