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1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治疗组穴位注射胃俞、足三里、中脘、内关、脾俞、太冲、阳陵泉等穴;同时给予西沙比利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沙比利治疗。经2周治疗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51例,显效14例,无效1例,治愈及显效率90.30%;对照组治愈30例,显效13例,无效5例,治愈及显效率59.70%。对两组治愈及显效率、无效率分别进行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结果为:P〈0.05及P〈0.01,分别有显著差异和非常显著差异。结论:运用穴位注射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提高治愈及显效率、降低无效率,疗效肯定。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耳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门诊符合条件的8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穴位注射结合耳压治疗FD40例,与药物多潘立酮、维生素B1口服治疗40例对照,观察治疗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7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均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症状积分前后差值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注射配合耳压治疗FD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典型的胃肠动力障碍类疾病,是一组非常多见的以上腹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常见症状为上腹饱胀、嗳气、恶心,食后加重,纳差,便秘与便溏交替等。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常以吗丁啉、西沙必利等促胃动力药物治疗为主。自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该病66例,并与口服西沙必利组65例进行了对照观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调中颗粒结合穴位注射黄芪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中颗粒结合穴位注射)和对照组(多潘立酮),每组各6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排空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和78.3%(P<0.05).调中颗粒结合穴位注射黄芪针能有效改善症状,促进胃排空.结论 调中颗粒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组消化不良症候群,目前尚无满意疗法。2005-2007年期间,笔者以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口服治疗该病患者40例,并与口服多潘立酮、维生素B1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1条或多条:①餐后饱胀不适;②早饱感;③上腹痛;④上腹烧灼感[1]。1.2排除标准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房繄恭  于雯  房平瑜 《四川中医》2003,21(12):88-89
为探讨和分析穴位注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 ,运用穴位注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44例 ,有效率 93 3 %。西药治疗组 46例 ,有效率 93 5 %。经统计学处理 ,穴位注射组与西药治疗组比较 ,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其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相似文献   

7.
穴位埋线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 (以下简称FD)是指病因尚未明确的一组临床证候群。根据其症状特点 ,临床分成四型 ,包括运动障碍样型、溃疡样型、反流样型、非特异型。其中运动障碍样型在临床上最为多见 ,我们自 1 998年至今 ,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该型FD80例 ,与西药胃肠动力药治疗 80例对照 ,疗效相仿 ,现具体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两组 1 60例病人均为胃肠专科门诊病人 ,年龄最大 5 5岁 ,最小 1 5岁 ;男 72例 ,女 8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下列标准 :①有不同程度的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临床表现 ,症状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 ,均超过四周。②无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西医治疗FD效果欠佳,而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较为明显。笔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温和灸治疗FD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通过穴位注射方法的作用、黄芪注射液的作用以及温和灸的作用等3个方面探讨该方法治疗FD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下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樊春华  胡瑾君  陈文剑 《新中医》2015,47(3):211-213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行气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治疗组以健脾疏肝行气法立方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1疗程和2疗程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改变。结果:治疗1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64.3%,对照组45.2%,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5.7%,对照组66.7%,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行气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针药并用能快速有效改善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立富 《中国针灸》2001,21(6):37-45
方法 :(1)取穴 :①下脘、关元、水分、神阙 ;②三阴交、天枢、关门、足三里、气穴。每次取一组穴 ,两组穴交替选用。(2 )药液 :①丹参和穿心莲注射液等量混合 ;②爱茂尔和维生素B12 注射液等量混合。两组药液交替使用 ,每穴注射药液0 5ml。 (3)操作 :患者取仰卧位 ,穴位常规消毒后 ,用 2ml注射器套 5号针头 ,迅速刺入皮下 ,据患者胖瘦差异掌握进针深度 ,进针约 0 5~ 1 5寸 ,轻捻转针体得气后固定针的深度 ,抽动针栓无回血后缓慢注射药液。在穴位注射前可根据病人耐受情况 ,选取以上穴位进行针刺 ,进针得气后留针 30分钟 ,同时加TD…  相似文献   

11.
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人认为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觉敏感性升高、胃肠激素的改变、精神社会心理因素、幽门螺杆  相似文献   

12.
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缪奇祥 《中国针灸》2004,24(6):383-384
目的:探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我院门诊FD病人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用VitB1、VitB12两种注射液混合注入肝俞、胃俞、足三里等穴进行治疗;对照组服用吗叮啉.经4周治疗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26.35,P<0.005).结论:运用穴位注射法治疗FD疗效肯定,值得深入探讨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临床综合症,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近年来,笔者尝试运用艾灸治疗FD 61例,并与61例予多潘立酮治疗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FD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1例。其中对照组男36例,女25例;年龄28-91岁,平均(66±6.  相似文献   

14.
易梅  罗萍  朱艳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42-143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消化不良症状改善及总有效率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鲁普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治疗阳痿102例,其中艾柱重灸配合穴位注射51例,并设立针刺组20例,中药配合穴位注射组31例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有效率分别为96.08%、75.00%和90.32%,其中艾柱重灸组与针刺组,X^2=12.3327,P<0.01,而中药配合穴位注射组与针刺组X^2=6.49,P<0.05,艾柱重灸与中药配合穴位注射组,虽然有效率并异不明显,但治愈率差异明显,结果提示:艾柱重灸温肾壮阳,提高勃起中枢的兴奋性,而穴位注射则利用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其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6.
腹部推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腹部按摩推拿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罗马Ⅲ诊断标准筛选病例,以随机数字表法,按纳入时间顺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腹部推拿组34例和西药对照组38例,治疗4周,以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变化进行疗效判断.结果 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计分及积分都得到明显改善(P<0.05),两组总有效率及疗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按摩推拿对功能性消化性不良有良好的庙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对照组,穴位埋线取穴为:中脘、天枢、肝俞、足三里、脾俞透胃俞。对照组服用西沙比利。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43.33%,对照组为26.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蒙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蒙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1%,57/59)高于对照组(81.36%,4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腹痛、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等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明显,不仅缓解临床症状,而且提高肠胃消化功能,治标治本,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9.
活血化瘀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发病率高。笔者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2 84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2 84例 ,男 14 1例 ,女 14 3例 ;年龄 14岁~ 71岁 ,以 2 0岁~ 4 0岁者居多 ;病程 12周~ 2 4年。对照组 14 1例 ,男 6 9例 ,女 72例 ;年龄 15岁~ 70岁 ,以 2 0岁~ 4 0岁者居多 ;病程 3个月~ 2 2年。诊断标准 :(1)上腹痛或不适 ;有早饱、腹胀、嗳气、恶心、呕吐、嘈杂、反酸等症状 ,至少持续 4周。 (2 )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未发现食管炎 ,也无…  相似文献   

20.
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能否增强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中药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和结束后3个月随访收集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26例,痊愈5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29例,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66%,两组疗效比较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疗法和单纯性中药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