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妇科血证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病症,通过辨证论治,掌握妇科血证论治的基本规律.针对妇科血证血瘀型、血热型、血寒型、血虚型4种类型,采用活血化瘀、破瘀散结、养血活血、清热凉血、养阴润燥、温经散寒、益气养血等方法分型治疗.在治疗上深刻理解血以调为补的理论,精确辨证施治,就能为患者提供最有利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4.
刘云鹏用温病方法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冯宗文主题词温病学说,妇产科杂病/中医药疗法,刘云鹏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刘云鹏主任医师,对温病学说研究颇深,并将叶天士、吴鞠通等人的理论和方法,用于诊治妇科急、重症,有极丰富的经验。兹选拾随师验案数则,介绍于下1高热案田... 相似文献
5.
辨证分型治疗妇科血证30例分析衡阳市中医医院(421001)贺小玲主题词崩漏/中医药疗法,活血祛瘀药[剂]/治疗应用妇科血证是常见多发病症,亦是妇科常见急症之一。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子宫肌瘤、妇科炎性包块引起的大出血、产后大出血等均属... 相似文献
6.
8.
乌梅丸一方,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原方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黄柏、桂枝、人参、蜀椒组成,主治厥阴病寒热错杂的“蛔厥证”,亦主久痢。笔者临床上应用本方治疗寒热互见的妇科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正> 张安喜老中医广博多识,勤于临床,从医四十余载,对妇科疑难病证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崩漏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现将其整理简介于下,以示同道。1 审证求因,强调脏腑冲任虚损崩漏多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妇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内生殖器管的炎证及部分肿瘤。虽然病因比较复杂,但张老认为其 相似文献
11.
血府逐瘀汤治疗眼科血证1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眼科血症(外伤性眼内出血55例,视网膜静脉阻塞65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32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5例、手术后眼底出血3例)160例,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5.6%、90.7%、90.4%、40%、100%.总有效率86.9%. 相似文献
12.
刘云鹏主任医师是全国首批师带徒指导老师之一,业医70余载,对温病、妇科病造诣尤深。现将其治疗崩漏的经验简介如下。 1 化瘀生新,首推益母生化汤 崩漏是妇科疑难病。刘老认为,所谓乱之甚者,乃超出月经周期也,为难治。如经期血量过多或过少、如崩如漏、经期延长,但还在周期以内,则为乱而不甚,尚易治。崩漏之所以愆延日久,淋漓不尽,皆在经行之时失于活血化瘀而然。因此,刘老提出:经期宜用生化汤。这是首选的方剂,也是对生化汤的发展。因为产后下血、经期下血,若见腹痛,必为瘀血阻络,务在祛瘀生新,以免瘀阻而变生它病。若治疗不当,超过周… 相似文献
13.
14.
15.
谢振芳教授,生于1923年,出身于中医世家,他崇尚医圣,广读经书,承继家学。对内科造诣殊深,尤其对血证治疗独树一帜,颇受病家好评。笔者曾随其出诊,谢老对其危重病证,屡起沉疴,现摘其2则治验,供读者参考。舌衄某患,女,55岁,工人。1988年11月26日初诊。自诉2个月前,发现舌中有裂纹,伴有少量渗血,灼热疼痛。经单位医院门诊治疗,用抗炎止血药,未见明显疗效。前来求治,近2天,出血加重,血色鲜红,舌体灼热疼痛。伴有口苦咽干,头迷时痛,心悸失眠,舌尖红,少苔,舌中有裂纹出血,脉弦数。四诊合参,证属心肝火盛,循经上炎,血随火升,热迫血溢。治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相似文献
16.
17.
临床上某些慢性妇科疾病病程绵长 ,久治不愈 ,加之部分患者素体不足、后天失摄 ,遂生郁、热、痰、瘀之变 ,渐致实者不消 ,虚者愈损 ,如崩漏久病 ,带下淋漓 ,腹痛间作等。由于脏腑病位广及心、肝、脾、肾 ,病性虚实相兼、寒热错杂 ,在其妇科主证和全身征候上存在着多重矛盾 ,以至医家遣方用药时颇感棘手 ,惟恐犯“虚虚实实”之戒。夏桂成教授是我国中医界前辈 ,医坛耕耘五十余载 ,学验俱丰 ,笔者幸承教诲 ,对其辨治妇科寒热错杂 ,尤其是上热下 (中 )寒证 ,颇有所感。一张理中汤经精心化裁 ,用于复杂之案 ,异病同治 ,殊途同归。今试析夏教授辨… 相似文献
18.
褚玉霞治疗崩漏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5(11):49-50
褚玉霞教授在崩漏的诊疗中,推崇“塞流、澄源、复旧”3法,但不拘泥于此。据妇女不同年龄的生理特点,分别论治,每收捷效。笔者幸聆教诲,颇受启迪,特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 急则治其标,塞流止血是关键 褚师认为,崩漏是以出血为主的疾患,引起血崩大下,漏下缠绵的原因虽多端,但不外“虚、瘀、热”。女子以血为本,血是维系正常生理的根本,若血崩暴下之势不止,则血下愈多,阴血愈亏,更增其亡阳之势。诚如唐容川云:“止得一分血,保得一分命”。其无形之气不能速生,有形之血必当先固。为塞其流,褚师拟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