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宏宇 《人民军医》2008,51(7):444-445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加甘氨双唑钠增敏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将食管癌98例分为单纯放疗组(A组)52例,照射剂量2.0Gy/次,5次/周,总量66-70Gy;增敏放疗组(B组)46例,在A组放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甘氨双唑钠800mg/m^2,每周3次,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结果:A组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73%和48%,明显低于B组(96%,86%)。结论:甘氨双唑钠对食管癌放疗有增敏作用,可提高食管癌的部分缓解率和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三维放射治疗(3D-CRT)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2001年8月~2006年10月,应用3D-CRT技术治疗70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以Leibinger三维放疗计划系统制订放疗计划,处方剂量为40~80Gy(中位剂量60Gy).其中采用低分割照射者24例,单次分割剂量5~8Gy,隔日照射,共8~12次照射;常规分割者12例,共30~40次照射.观察所有患者的肿瘤反应率,1、2年的生存率及治疗毒副作用.结果 33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获得改善,3例无变化.肿瘤获得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2例,肿瘤总反应率83.33%(30/36).全组生存时间为2~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1年生存率66.67%,2年生存率36.11%.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D-CRT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能够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甘氨双唑钠联合顺铂加5-氟脲嘧啶/醛氢叶酸(PLF)方案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66例经病理确诊的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采用6MV的X线加速器进行常规放疗,鼻咽原发灶DT70~72Gy/7周,颈转移灶DT64-66Gy/6.5~7周。每周照射5天,每天1次,周剂量10Gy。并予PLF方案同期化疗,其中治疗组同期配合甘氨双唑钠(CMNa)800mg/m^2放疗前1h静脉滴注,每周3次。结果在放疗剂量至60Gy时,治疗组的鼻咽肿瘤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64.5%vs34.3%,P〈0.05)。放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鼻咽肿瘤完全缓解率87%也同样高于对照组的62.9%(P〈0.05);急性毒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甘氨双唑钠联合PLF方案同期放化疗可以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肿瘤消退速度及消退率,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增敏,无明显的急性毒副作用,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甘氨双唑钠对肺鳞癌放射增敏的临床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肺鳞癌放射增敏的临床研究,探讨甘氨双唑钠(CMNa)放射增敏的治疗效果。方法 402例肺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放射增敏组和对照观察组,放射增敏组病人在放疗过程中,分别给予CMNa 1200mg/m^2静脉滴注0.5h,同步给予对照组病人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不同的近期疗效。结果 肿瘤原发病灶CR率与CR PR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原发病灶达CR时吸收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的检查结果,治疗中和治疗后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MNa可提高肺鳞癌的CR率和总有效率,并可降低肿瘤达到CR和PR时所需的吸收剂量。  相似文献   

5.
三维适形(3D-CRT)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2月 ,应用三维适形 (3D CRT)方法共治疗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 39例 ,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8例 ;年龄 34~ 78岁 ,平均 4 9岁 ;鳞状细胞癌 13例 ,腺癌 11例 ,小细胞癌 5例 ,透明细胞癌 1例 ,上皮重度异型增生 3例 ,未定型 6例。由病理明确诊断。1 2 治疗方法 利用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生产的 6MeV直线加速器和拓能公司生产的全身立体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作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其过程分以下 5个环节。1 2 1 CT定位 患者躺在与CT扫描床的适配器相匹配的定位床上 ,嘱患者平静呼吸 ,行CT…  相似文献   

6.
李志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2):1327-1329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2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癌患者分成常规放疗组(常规组)32例和三维适形放疗组(适形组)30例。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6 MV-X线进行放疗,常规放疗组处方剂量60~66 Gy,2 Gy/次,5次/w,6~7 w完成;三维适形放疗组的处方剂量为60~66 Gy,2 Gy/次,5次/w,6~7 w完成治疗。以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食管钡餐造影资料作为评价依据。结果近期疗效评价中,常规组和适形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1.3%和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两组治疗的不良反应相近,患者可耐受。结论 3DCRT较常规放疗有优势,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3年7月~2006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9例,经3次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后6周,行CT定位扫描,确定靶区,采用德国Leibinger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治疗计划,美国Varian 600C/D 6MeV X线加速器 多叶光栅实施适形非共面多野放疗,总剂量(TD)为60~65Gy/9~11 次,15~22天.结果 完全缓解(CR)率为57.6%,部分缓解(PR)率为35.6%,无变化(NC)率为3.4%,进展(PD)率为3.4%,总有效(CR PR)率93.2%.1例在治疗后1周出现黄疸,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结论 3D-CRT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肯定,是一种有效的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Elscint twin flash 螺旋CT机定位后,用Leibinger三维放疗计划系统拟制放疗计划,在Varian直线加速器上实施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分析肿瘤反应率、放疗后无肝内肿瘤进展率及放疗后12个月生存率,观察治疗毒副作用.结果 放疗后肿瘤体积反应率为85.7%,放疗后12个月无肝内肿瘤进展率为38.4%,放疗后12个月生存率为70.5%.存活患者无晚期肝损伤.结论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肝癌的毒性较小,对提高肝内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剂量学方法比较三维适形(3D-CRT)和简化调强放疗(sIMRT)技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差异。方法 选择接受放疗的10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对每例患者进行3D-CRT和sIMRT的治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60 Gy(2 Gy/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nnacl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或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和适形性,以及危及正常组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 3D-CRT与sIMRT放疗计划的等剂量线和DVH相近,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略优于3D-CRT计划,sIMRT放疗计划中肺的平均剂量、V5V10V20分别比3D-CRT降低14.81%、17.88%、19.15%、27.78%,而食管、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 对于NSCLC,sIMRT放疗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3D-CRT无法替代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剂量学方法比较三维适形(3D-CRT)和简化调强放疗(sIMRT)技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差异.方法 选择接受放疗的10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对每例患者进行3D-CRT和sIMRT的治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60 Gy(2 Gy/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 Pinn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或迭加算法对两种放疗技术的治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和适形性,以及危及正常组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结果 3D-CRT与sIMRT放疗计划的等剂量线和DVH相近,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性略优于3D-CRT计划,sIMRT放疗计划中肺的平均剂量、V5、V10、V20别比3D-CRT降低14.81%、17.88%、19.15%、27.78%,而食管、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基本相同.结论 对于NSCLC,sIMRT放疗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3D-CRT无法替代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68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3D-CRT治疗食管癌68例,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总剂60~70Gy,6~7周.结果 1、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9%和47.1%,1、3年生存率分别为76.4%和44.1%.毒副反应轻.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近期反应和远期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对108例由于内科禁忌证或其他情况不能手术的老年人晚期NSCLC施行3D-CRT,单次剂量5~8Gy,隔日1次,总剂量68~82Gy.结果 108例全部完成放射治疗计划,1、2、3年的平均生存率分别为65%、33%、28%.结论 对于有内科禁忌证或由于其他情况不能手术的老年人晚期NSCLC施行3D-CRT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有助于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全身伽玛刀适形放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全身伽玛刀治疗的NSCLC 169例,根据病程、肿瘤部位、性质、体积确定放射总剂量、分割次数、时间.小靶区(肿瘤<3cm),5~10Gy/次,40~50Gy/4~10次;中靶区(肿瘤3~5cm),4~8Gy/次,48~56Gy/4~16次;大靶区(肿瘤≥5cm),3~4Gy/次, 40Gy/10~14次后缩野,追加剂量10~30Gy.结果 完全缓解率(CR)41.6%,部分缓解率(PR)42.8%,无变化率(NC)13.8%,总有效率(CR PR)84.4%.1年局部控制率92.3%,1、2年生存率75.1%、46.2%,放射性肺炎发生率Ⅰ~Ⅱ级为15.4%,Ⅲ级为3.1%.结论 全身伽玛刀治疗NSCLC近期疗效好,副作用轻微,能显著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三维适形放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长期疗效、放疗毒副反应及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2000年11月至2004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根治性三维适形放疗并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6例。46例接受单纯放射治疗;另60例接受化疗,其中同期化疗41例,序贯化疗19例。对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并用预后指数模型综合评价放疗疗效。结果 全组患者治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22.2%、15.5%;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2%、53.8%、32.7%;中位生存期12个月。其中单纯放疗、序贯放化疗及同期放化疗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12及13个月;Ⅲa与Ⅲb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10.2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治疗前卡氏评分、病理类型、锁骨上淋巴结、吸烟状况、治疗前血红蛋白值、N分期、瘤体最大直径、肿瘤体积、GTV大小及近期疗效为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状况、GTV大小及治疗前血红蛋白值为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全组≥2级放射性食管炎18例,占17.0%;≥2级放射性肺炎39例,占36.8%;≥3级血液学毒性反应11例,占10.4%。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吸烟状况、GTV大小及治疗前血红蛋白值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预后指数模型能够显著提高多指标联合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85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化疗疗效及生存率,探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方法。方法 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且进行4个及以上周期化疗联合放疗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85例,采用基于CT定位的累及野放疗, 6~10 MV X射线,剂量为46~66 Gy,中位剂量50 Gy,1次/d,5次/周,5~7周。结果 全组患者完全缓解率36.5%,部分缓解率52.9%,稳定率10.6%;有效率89.4%。全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9%、33.8%、15.9%,总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59例患者有治疗失败原因记录,局部复发9例占15.2%,局部复发+远处转移21例占35.6%,远处转移29例占49.2%。结论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技术累及野照射疗效较好,需进一步扩大病例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后影响严重放射性肺损伤CT分级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3DCRT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CT影像资料,统计各临床因素及剂量体积参数。观察放疗结束6~12个月的CT影像资料并根据CT影像资料对放射性肺损伤进行评定分级。分析≥3级严重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统计采用SPSS15.0软件。结果 89例患者放射性肺损伤CT分级情况:0级8例占9.0%,1级13例占14.6%,2级24例占27.0%,3级23例占25.8%,4级21例占23.6%。单因素分析显示同步化疗(CCT)、大体肿瘤体积(GTV)外放边界、患侧肺平均剂量、患侧肺的V15~V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T、GTV外放边界和患侧肺V20是影响严重放射性肺损伤CT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接受3DCRT的肺癌患者,CCT、GTV外放边界和患侧肺V20是影响严重放射性肺损伤CT分级的临床和剂量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Purpose We investigated the changes in dose distribu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 CRT) during lung tumor treatment. Materials and Methods Te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ho had undergone planning for radical radiotherapy were selected for stud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at two time intervals during the course of conformal radiotherapy: t0 Gy at the time of planning and t40 Gy at 40 Gy of treatment. We transferred all the planed beam data at t0 Gy to each t40 Gy CT image. The isodose distribution was recalculated at time t40 Gy for the same beam characteristics. Variations in volumes and dose-volume histograms (DVH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for lung, gross target volume (GTV), and planning target volumes (PTV) between t0 Gy and t40 Gy. A paired t-test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DVH between t0 Gy and t40 Gy. Results The mean minimum doses for t40 Gy GTV, and PTV were lower than t0 Gy.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0 Gy and t40 Gy (p=0.493, 0.378,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patient whose minimum doses of GTV and PTV were decreased and who had notable improvement of lobar atelectasis after 40 Gy of radiotherapy. Comparison of the percent volume of received dose exceeding 20 Gy (V20) and the mean dose for the total lung revealed that t40 Gy was larger than t0 Gy (p=0.013, 0.012). Conclusion Incorporation of the time factor into 3D treatment planning is mandatory for frequent reiteration of treatment planning during treatment periods. Clearly, more work in this area should be considered. Presented at the 62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Japan Radiological Society in Yokohama, Japan. Presented at the RSNA 89th scientific assembly and annual meeting in Chicago, U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