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建立小儿活血止痛冲剂的质控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小儿活血止痛冲剂中的丹参、泽泻、甘草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丹参、泽泻、甘草。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为小儿活血止痛冲剂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方剂配伍的核心药物及其关系,以期揭示其配伍规律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整理现代方剂文献资料,共搜集高脂血症方剂388首,采用统计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使用频率在1.5%以上的高频中药为山楂、茯苓、泽泻、白术、陈皮、半夏、黄芪、生大黄、丹参、水蛭、川芎、决明子等药物为主。高频药组为山楂+泽泻、山楂+泽泻+丹参、山楂+泽泻+丹参+何首乌、山楂+泽泻+丹参+决明子+何首乌等。高频药组多以健运脾胃、清化痰浊、活血化瘀、补益肝肾药为主。结论:高脂血症多表现为热结血瘀、痰瘀互结,高脂血症方剂以健运脾胃、清化痰浊、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配伍特点,该结果对临床治疗高脂血症相关疾病的辨证用药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的中医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治疗高脂血症的中医处方,在建立处方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开展研究,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高频次药物包括泽泻、山楂、丹参、决明子、茯苓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山楂,泽泻”“山楂,丹参”“丹参,泽泻”等;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包括“何首乌→山楂”“丹参,何首乌→山楂”“何首乌,泽泻→山楂”等;新处方包括“枳壳,延胡索,瓜蒌皮,青皮”“熟地黄,决明子,山药,何首乌,大黄”等。结论:处方用药多具健脾利湿化痰、活血化瘀清热之功,体现了中医痰瘀同治,标本兼顾的诊疗原则。  相似文献   

4.
明茵降脂片是由栀子、茵陈、泽泻、决明子等药味制备而成的片剂,为本课题组正在研制的中药新药,具有清热排毒,化瘀降脂的功能。主要用于浊瘀互阻,高血脂症。为了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建立本品的质量标准,本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泽泻、茵陈进行了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相似文献   

5.
保肝消脂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保肝消脂胶囊中丹参的水溶性成分——原儿茶醛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及处方中丹参、泽泻、决明子的TLC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血脂异常中药复方专利配伍规律,为临床研发血脂异常中药新药提供依据。提取1985年9月至2014年3月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血脂异常的243项中药复方专利,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中药物频次、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熵方法分析中药复方专利的配伍规律。提取出治疗血脂异常中药复方专利中最常见的单药有山楂109(44.86%)等;最常见的对药有山楂-丹参53(21.81%)等;最常见的角药配伍有山楂-决明子-何首乌25(10.29%)等;基于关联规则发现常见药物组合有夏枯草→丹参(0.833);大黄,泽泻→何首乌(1.000);丹参,决明子,泽泻→何首乌(0.929)等;基于复杂网络发现的核心药物有:丹参、山楂等;通过熵方法提取出的新方组合有白术、甘草、柏子仁、防己;陈皮、茯苓、薏苡仁、半夏等。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中药复方专利是有配伍规律可循的,提示今后研发高效血脂异常中药新药应从以下6方面着手:1单味药应优先选择山楂等;2对药应优先选择山楂-丹参等;3角药应优先选择山楂-决明子-何首乌等;4注重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关联度高的药物组合应优先选择夏枯草→丹参;大黄,泽泻→何首乌;丹参,决明子,泽泻→何首乌等;5以核心治法为主体,运用核心药物,适当配伍如消食泻浊法,核心药物为山楂,可适量配伍丹参等;6应用新方白术、甘草、柏子仁、防己;陈皮、茯苓、薏苡仁、半夏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降脂清片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泽泻、山楂、决明子和姜黄进行鉴别。结果:采用相应的薄层鉴别方法展开后,与对照品相同的位置均显示有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无干扰。结论:薄层色谱法分离度好,特异性强,重现性好,斑点适中,可作为降脂清片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晓飞  金向群  孙明谦  代春红  随志刚  肖锋 《中成药》2007,29(12):1872-1872,I0001,I0002
紫丹银屑胶囊为部颁标准收载药物,收载号WS-10286(ZD-0286)-2002,由紫硇砂、决明子、附子(制)、干姜、桂枝、白术、白芍、黄芪、丹参、降香等中药组成,养血祛风,润燥止痒,用于治疗血虚风燥所致的银屑病。紫丹银屑胶囊中决明子为方中君药,主要有效成分为大黄酚、大黄素,两者具有相关性。在紫丹银屑胶囊的国家试行标准中大黄酚的含量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准确性与重现性都较差,我们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大黄酚的含量,经方法学考察表明:该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精确度高。同时在试行标准基础上增加了白芍、白术的薄层鉴别,对原标准中黄芪的薄层鉴别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9.
金脂泰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叶小强 《中成药》2003,25(4):284-288
目的:建立金脂泰胶囊(黄精、制何首乌、泽泻、纹股蓝醇提物、山植、决明子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制何首乌、泽泻、决明子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所含的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进行含量测定。采用ODS-C18柱,,流动相为甲酵-0.1%磷酸溶液(94:6),检测波长为440nm。结果:薄层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039~0.35μg,0.039~0.35μg,0.037~0.3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大黄素为97.4%(RSD=1.70%),大黄酚为98.0%(RSD=1.56%),大黄甲醚为97.1%(RSD=1.83%)。结论:本法能较好地控制金脂泰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降脂灵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山楂、泽泻、丹参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鉴别项下的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重线性好结论:此鉴别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且鉴别可行,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法要素及方药规律。方法纳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整理分析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有效治法及方剂。结果化痰、疏肝、健脾、活血法频率分别为98.6%、89.9%、84.1%、72.5%。山楂、泽泻、丹参、决明子、白术、柴胡、茯苓、郁金等用药频率分别为66.7%、63.8%、60.9%、50.7%、46.4%、46.4%、43.4%、42.0%。结论化痰、疏肝、健脾、活血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本治法,可选用山楂、泽泻、丹参、决明子、白术、柴胡、茯苓等中药。  相似文献   

12.
正自拟益肝明目汤由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8g、丹参20g、茯苓20g、车前子10g、密蒙花20g、刺蒺藜15g、泽泻10g、茺蔚子10g、决明子15g组成,从其组成来看:当归、川芎、丹参归心经或心包经,可活血祛瘀,茯苓、车前子、泽泻、决明子归肾经,可利水明目,柴胡、刺蒺藜、茺蔚子、密蒙花归肝胆经,可舒肝明目。上述药物合用可活血化瘀、利湿化痰。临床  相似文献   

13.
刘丽 《陕西中医》2012,33(5):559-560
目的:观察调脂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调脂方(山楂、泽泻、何首乌、丹参、决明子)治疗高脂血症。结果:总有效率为90.63%。结论:调脂方有明显改善老年高脂血症临床症状和降低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消脂护肝胶囊治疗脂肪肝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脂护肝胶囊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采用消脂护肝胶囊(黄芪、决明子、泽泻、柴胡、郁金、丹参等)治疗本病150例,并设对照组90例采用东宝肝泰片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消脂护肝胶囊有清肝、祛痰、舒肝消脂之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肾康宁胶囊中泽泻、丹参、茯苓和锁阳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不同的展开系统、显色剂、点样量、温湿度进行系统考察,确定鉴定泽泻、丹参、茯苓和锁阳的最佳薄层色谱条件。结果泽泻、丹参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7∶4∶0.6)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荧光斑点,再喷以2%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茯苓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7∶4∶0.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荧光斑点;锁阳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8∶6∶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用0.04%DPPH无水乙醇溶液浸板,取出、晾干,置日光下检视斑点显色清晰。结论薄层色谱特征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该方法简单方便,重复性好,可用于肾康宁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利湿化痰、祛瘀、补肾等治法是治疗高脂血症的基本治法,临床具有较好的降脂作用,为证实其疗效及各法疗效的差异,我们使用利湿化痰、祛瘀、补肾的中药对小鼠高脂模型降脂作用进行比较研究,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利湿化痰法采用泽泻白术汤,方由泽泻、白术、决明子配制...  相似文献   

17.
泽泻汤加味治疗高脂血症103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玉仙  马学荣 《陕西中医》2005,26(2):103-104
目的 :观察补脾祛湿 ,活血 ,润肠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泽泻汤加味 (白术、茯苓、泽泻、丹参、山楂、决明子等 )治疗本病 1 0 3例 ,对照组采用吉非罗齐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4% ,疗效比较 ( P<0 .0 5 )差异非常显著性意义。观察组能很快改变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查数据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泽泻汤加味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尝试以古籍性味归经为依据分析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汤剂用药规律。方法:以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CHKD中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文献为基础,运用SPSS22.0与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算法分析药物组成及用量。结果:(1)发现高频性味为寒、温,甘、苦,归经为肝、脾经。(2)得到9味高频药物,分别是泽泻、白术、丹参、山楂、茯苓、半夏、陈皮、黄芪、决明子,与既往研究结论较为一致。(3)得到潜在药物组合7对。结论:(1)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甘温益气健脾,苦寒清热燥湿是目前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的主流治疗方法。(2)痰饮形成可能不止包括水液代谢障碍,可能也涉及食物消化吸收利用排泄的异常。(3)本次数据挖掘支持从肝脾论治血脂异常的观点。(4)决明子、荷叶,山楂、决明子等组合或可作为代茶饮,用以防治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5)泽泻、白术、丹参、山楂、茯苓、半夏、陈皮、黄芪、决明子为治疗血脂异常痰浊阻遏证的常用药物,其中泽泻、丹参、白术尤为常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葛明胶囊及处方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葛根素,丹酚酸B,熊果酸和大黄素为对照品,分别对葛明胶囊及处方中的葛根、山楂、丹参及决明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所建立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分离效果良好。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为葛明胶囊及处方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益肾通络汤     
组成:桃仁12克,红花12克,丹参30克,决明子12克.益母草12克,车前子(包)15克,太子参25克.生黄芪25克,生地30克,山萸肉12克,山药30克,丹皮12克,泽泻12克,娱蚣1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