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仲景方中芍药的配伍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仲景使用芍药的方剂达54首之多。细细学习,甚感医圣遣方用药之精妙,值得推崇。本文拟将仲景方中芍药的配伍运用作一浅述。1 配桂枝,调和营卫芍药与桂枝的配伍,在仲景方中应用较广泛,如治疗外感风寒的太阳中风证和内伤营卫不和的自汗恶风证的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载方113首,其中用芍药者33首。遍及三阴三阳、六经、表里、寒热、虚实诸证。按其在方中使用的次数来计算,芍药列第五位,仅次于桂枝、甘草、大枣、生姜。笔者就《伤寒论》中芍药的应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3.
《神农本草经》论述芍药时云:“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应用芍药的方剂60余首,分布于97条原文之多。可见仲景运用芍药之广,并且有独到之精义,也说明芍药在仲景立方遣药中的重要地位。本文试就仲景运用芍药之规律及其组方特点,作一初步归纳,以探其要。  相似文献   

4.
十四、《伤寒论》中药同名异的三个方剂是什么?其主治证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伤寒论》中药物组成相同而方名各异的三个方剂是: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桂汤。三方虽药物组成相同,但由于方中桂枝和芍药的用量不同,故其主治证各异。桂枝汤,桂枝和芍药用量相等,重在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故桂枝汤主治太阳中风表虚证。症见头项强痛、发热、恶风寒、汗出、脉浮缓、苔薄白,或见鼻鸣干呕等。桂枝加芍药汤,芍药倍量于桂枝,重在缓解急迫而止腹痛,故桂枝加芍药汤主治太阳病误下所致的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芍药类方剂组方严谨,剂量精确,疗效显著,对后世影响极大;芍药在方剂中具有敛阴和营,缓急止痛,协调阴阳,调节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桂枝汤是《伤寒论》群方之冠,由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组成。方中桂枝与生姜、甘草、大枣相伍,辛甘化阳;芍药与甘草、大枣相伍,酸甘化阴。合而组成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滋阴和阳之剂。仲景对原方药物或用量稍作化裁,以用于治疗多种病证。这一类方剂在《伤寒论》中总共有19首,统称为桂枝汤类方。笔不揣冒昧,将它们分为以下八类,试浅述其不同功用。  相似文献   

7.
任灵贤 《河北中医》2011,33(3):388-390,403
小柴胡汤是经方中一重要方剂,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笔者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及《黄帝内经》原文,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分析小柴胡汤。  相似文献   

8.
<正> "药对"是根据一定法则配伍的一对药,亦即是中医方剂中最简单的复方.素有"方书之祖"之称的《伤寒论》在运用"药对"方面亦堪称典范,《伤寒论》中有一些方剂本身就是"药对".如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栀子豉汤和干姜附子汤等;而另一些方剂如:桂枝汤则可以看成是"桂枝一芍药"、"桂枝一甘草"、"芍药一甘草"和"生姜一大枣"这样几个"药对"的组合.因此,《伤寒论》运  相似文献   

9.
芍药是《伤寒论》方药研究中存在争议较大的中药之一,目前主要存在药味之酸苦及品种之赤芍、白芍两类分歧。本文从文献源流考证、性味得出规律及其功效、《伤寒论》中该药的主治病证三个角度,进行药味与方药主治病证之间的横向对比研究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认知之间的纵向对比研究,最终认为《伤寒论》中所用芍药,赤芍、白芍同用的概率较大,且其味以苦为主,进而在此基础上发挥破瘀逐痹为主的功效,此研究有助于指导学者对《伤寒论》中芍药相关方剂的深入理解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芍药作为药用的记载首见于公元前三世纪的《五十二病方》。迨东汉末年,张仲景集中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以芍药组成各种方剂。《伤寒论》有31方(包括通脉四逆汤中腹痛加芍药者),《金匮要略》有24方(除与《伤寒论》中重见者),均用芍药为主或为辅佐组方治疗多种病症,对后世医  相似文献   

11.
在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所载方剂中,用芍药者约达54首。(包括两书重叠应用者)。然芍药有赤、白两种,而仲景方中所用究竟是哪一种?兹试述如下: 一、《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约成书于公元三世纪初(东汉末年),而赤芍药和白芍药之名,始见于《本草经集注》。此书为梁·陶弘景所撰,约成书于五世纪末,  相似文献   

12.
对四逆散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逆散是《伤寒论》中的著名方剂。对四逆散方证的认识,历来争议颇多。笔者就本方的组成成份枳实芍药散、芍药甘草汤的功效及柴胡在方中的作用、方后加减法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四逆散是祛邪扶正之方,主要为阳气虚陷、虚中挟实之腹痛下利症而设,其四逆不过是正气虚陷、阳气不能外达的突出症状表现,方中柴胡非疏肝解郁,而在升阳止泄。  相似文献   

13.
芍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应用量巨大,在两书中的318方中,用芍药合计67方次,占全部方剂的1/5以上,书中也有7个"去芍药"的药方,本文基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去芍药"的药方探讨芍药的使用,发现所有去掉芍药的药方都是由于出现了中阳不足,浊阴上逆或者浊阴不降,不能使用芍药,因为芍药苦能坚阴,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所以应该去掉芍药。故芍药在临床使用中,如果患者出现浊阴上逆或中阳不足的症状时,不能使用芍药,否则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桂枝是《伤寒论》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全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方剂用到桂枝,冠以桂枝为名的方剂就有24个,现将桂枝配伍运用归纳如下: 一、与芍药配伍的应用桂枝辛温,能解肌表,温通卫阳,是治疗“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主要药物,若与酸寒敛阴和营的芍药配伍,更能增强调和营卫之功,使其解表而无大汗之弊,止汗而无敛邪之虞。《医宗金鉴》说:“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意,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伤寒论》中的第一方桂枝汤,就是以桂枝、芍药为主的方剂,除治疗中风表证外,还能治疗“病常自汗出”  相似文献   

15.
建立《伤寒论》方剂数据库。运用统计方法,探究《伤寒论》中最有代表性的君药桂枝,探寻其与芍药、葛根、石膏等配伍的比例和药证规律。  相似文献   

16.
芍药甘草汤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芍药甘草汤系《伤寒论》中的著名方剂。本方药物虽然只有两味,却为后世所广泛应用。笔者用此方辨证施治于多种病患获效良多。兹述临床应用体会如下。 1 滋阴养血,濡润燥结 仲景《伤寒论》中用芍药甘草汤治疗汗后伤阴,……  相似文献   

17.
闫雪祎 《江苏中医药》2017,49(10):14-15
《伤寒论》桂枝汤类组方中芍药的运用起到关键作用,桂枝与芍药用量配伍发生变化,功效亦随之而变。桂枝汤甘辛化合,寒热互济,功在平调阴阳;桂枝汤类方中去芍药在于突出桂枝甘草之辛甘发散,避其芍药阴寒之性,意在温阳气;而桂枝汤类方中加芍药则因芍药酸苦通泄为阴,其意在养营血、通脾络、破阴结。仲景运用芍药灵活广泛,桂枝汤类方中芍药加减需结合疾病特点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8.
张仲景将大黄广泛用于伤寒、杂病。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大黄运用非常广泛,共有32个方剂运用了大黄,随证情变化,有生用、酒洗、去皮之别;有用量大小之不回,煎药有渍之、同下、后下之异。特别是配伍极其精妙,各具特色。本文就《伤寒论》、《金匮要略》方中大黄的配伍方法作一探讨,归纳有以下诸类。 1 攻破合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  相似文献   

19.
试论《伤寒论》中的芍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芍药在《伤寒论》各方中,虽不及甘草、大枣、桂枝等应用广泛。但论其所治,却遍及三阴,三阳六经,表里、寒热、虚实诸证,于所载113(2)方中,达30方之众。逾四分之一。芍药自陶弘景将之分为赤芍、白芍二名以后,后世临床医家虽对其性能、功用代有发挥,但因对赤芍、白芍原植物的认识一直模糊(1),迄今仍给使用含芍药的“经方”者带来混乱。现试将《伤寒论》中所用芍药的本源,及其基本功用和派生作用,就管见所及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裴艳霞 《光明中医》2011,26(9):1934-1934
"白芍"和"赤芍"现在分别应用于临床,但在《伤寒论》及中国早年传统方剂中只有"芍药"之称,如何正确理解和利用这些传统方,多年来已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芍药野生种分布、栽培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