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儿输尿管息肉并发肾积水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输尿管息肉合并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行腹部X线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IVP)及双肾、输尿管彩色超声(US)检查,10例行双肾及输尿管增强CT平扫(6例行三维重组)。结果临床表现为腰痛或腹痛者9例,间断血尿者3例。影像学检查均发现肾盂积水,IVP发现5例梗阻段输尿管扩张、增粗,其内可见充盈缺损影;CT检查可见输尿管占位病变的全貌,6例管腔内存在不规则的软组织影;US检查见2例输尿管内中、低混合回声的肿物。结论小儿输尿管息肉以US及CT检查为诊断的重要手段。了解其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的X线表现及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0例经IVP及逆行造影 ,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病例的有关资料。结果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的病因比较复杂 ,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机械性和动力性等。本组病因 11种 ,占前四位的依次是炎性狭窄 ,先天性发育不良 ,迷走血管压迫和纤维索带压迫 ,例数在 5例以上 ;其它 1~ 4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造成的肾积水程度多较重 ,绝大多数为Ⅲ° Ⅳ° ,肾功能不同程度损害。结论 :逆性肾造影可作为静脉肾盂造影或大剂量静脉滴注肾造影检查肾脏显影不满意的一个常规检查方法 ,以明确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情况 ,可给临床提供较准确的病变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SCT泌尿系统扫描对IVP显影不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IVP检查后泌尿系统显影不良患者行MSCT扫描,薄层图像行CPR、MPR、MIP后处理。结果:40例IVP显影不良患者,MSCT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对病变的检出率为100%,诊断准确率为95%。其中,肾脏和输尿管结石26例,肾盂癌3例,输尿管癌4例,肾盂、输尿管先天性发育异常2例,输尿管炎性狭窄3例,泌尿系统结核1例,膀胱癌1例。结论:对IVP显影不良患者行MSCT泌尿系统扫描能够提高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内报告重复肾盂输尿管具有合并症者6例,讨论其X 线表现,特别是以既往报导少的局限性肾萎缩为重点加以叙述。从IVP 所见,例1至4显局限于肾上极或肾下极的肾盂积水、部分肾盏未显影,故须与肾肿瘤相鉴别,又例1合并输尿管瘤、例2合并肾结石;例5、6的萎缩局限于肾下极、下极小盏呈特殊的集聚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输尿管异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26例先天性输尿管异常的患者,男12例,女14例,年龄9~64岁。26例均行IVP检查,24例行B超检查,4例行肾盂逆行造影,3例行CT扫描,2例行CT增强扫描,9例经手术证实。结果: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3例(双侧1例,单侧2例);单侧双肾盂、单输尿管畸形和单侧双肾盂、部分双输尿管畸形各6例;单侧双肾盂、双输尿管并异位开口2例,单侧肾发育不良位置异常并输尿管开异位1例;单介输尿管狭窄5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4例,下段输尿管1例);巨输尿管、输尿管囊肿、迷走血管压迫等各1例。结论:先天性输尿管异常的检查方法首选IVP,遇患侧肾脏不显影时应行肾盂逆行造影检查,多数可明确诊断。B超检查和CT扫描对诊断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时相MSCTU在上尿路先天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22例先天性上尿路发育异常病例,行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低剂量分泌期扫描,各期图像减薄后传至工作站行MPR,CPR及CTU重建。结果22例中,2例马蹄肾,2例侏儒肾,1例异位肾,3例肾旋转不良,1例单肾合并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畸形,1例双肾盂旁囊肿,2例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4例单肾盂旁囊肿,1例输尿管巨大憩室,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3例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1例侏儒肾且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所有病例均得到明确诊断。结论多时相MSCTU对上尿路先天性病变是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螺旋CT泌尿系统重建成像在血尿诊断上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螺旋CT泌尿系统重建成像在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血尿原因检查方面的临床价值做进一步探讨。材料和方法:对152例病人进行螺旋CT泌尿系统成像(血尿患者138例),其中非增强螺旋CT肾输尿管成像72例,排泄性CT泌尿系造影80例重建成像进行分析,包括:①结合临床检查结果确定诊断;②对照轴扫图像和影像检查资料主要是IVP,对重建成像效果和临床价值进行评价。结果:非增强肾输尿管成像72例中,发现输尿管结石45例(3例合并肾结石),膀胱结石7例;膀胱癌(1例合并肾盂癌)9例,腹膜后病变导致输尿管狭窄9例;未见明确异常7例。80例SCTU中,肾实质肿瘤侵犯肾盂22例,肾盂癌5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输尿管病变18例,后腹膜及盆腔肿瘤压迫输尿管7例,膀胱肿瘤7例,先天畸形5例,结核2例,肾脓肿3例,未见明确异常4例。SCTU与IVP对照,两者对泌尿系解剖部位的显示(肾盂,输尿管,膀胱)大致相当。所有IVP所提示的病变,SCTU均能发现。11例IVP不能确定者于SCTU明确诊断。结论:螺旋CT泌尿系统重建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望取代IVP成为血尿原因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应用屏片系统方法,有时存在图像质量欠佳,造成诊断困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也进入数字化时代,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提高了影像质量,应用于静脉肾盂造影(IVP)提高了诊断准确率。本文旨在探讨CR在IVP中的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本组100例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28~65岁。采用随机抽取普通屏/胶摄影技术的IVP 100例对照组,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30~70岁。设备:日本岛津500mA X线机所使用CR设备为Fujifilm FCR500图像处理系统和FUJI X湿式激光相机。采用泛影葡胺注射液对比剂,静…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输尿管息肉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息肉13例,所有病例均行IVP检查,9例进行逆行性尿路造影。结果:85%(11/13)病变位于输尿管中上段、肾盂输尿管交界部及肾盂,IVP和逆行性尿路造影显示梗阻段输尿管扩张,其内可见充盈缺损影,其形态在不同时间的照片上可发生变化。结论:输尿管息肉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IVP和逆行尿路造影是发现和诊断输尿管息肉的常用方法,尤其是逆行尿路造影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病人,女,8岁。右侧腰背部隐痛2个月余,查体右肾区叩击痛,尿检无异常。外院B超检查提示右肾囊肿,没有处理。但腰痛呈进行性加重,遂来我科进一步检查。影像表现:X线静脉肾盂造影(IVP)提示,注射造影剂后双肾盂肾盏早期显影,双肾形态正常,右肾中部可见一类圆形造影剂浓聚区,直径约2、4cm,边缘光整,与肾盏紧邻,无明显占位征象。肾盂及输尿管显示良好无积水征。16排CT平扫示,右肾中部实质内可见一类圆形病灶,边界清楚,CT值约10HU,占位效应不明显。增强CT可见病灶于肾动脉期强化,静脉期、平衡期均有强化,延时扫描可见病变呈均匀高强造影剂浓聚区,其CT值与肾盂、输尿管相同。  相似文献   

11.
输尿管囊肿的X线与超声诊断(附23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探讨X线与超声对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3例输尿管囊肿的静脉肾盂造影(IVP)及超声检查资料,其中男性1例,女性12例;年龄2个月-43岁,平均年龄20.6岁。23例均行静脉肾盂造影、B超检查,2例行膀胱造影,1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例CT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左侧9例,右侧7例,双侧7例。静脉肾盂造影显示膀胱内边界清晰的充盈缺损16例,5例呈“眼镜蛇头”征,诊断正确率为91.3%(21/23)。B超显示囊肿呈类圆形无回声暗区23例,形态可随排尿而改变,诊断正确率为100%(23/23)。结论:静脉肾盂造影结合超声检查诊断输尿管囊肿可靠性高,二者相互弥补,可对此病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立式尿路造影片在静脉肾盂造影术(itravenous pyelography,IVP)中的实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2月至1996年8月期间对经IVP检查的9例患者加照的直立式尿路影片。结果:直立式尿路造影片能清楚地显示仰卧位尿路片未能显示清楚的肾盂和输尿管,并且发现了3例罕见病例。结论:在IVP中如发现肾盏肥大、肾盂及输尿管中、上段扩张而未发现其远端阳性结石征象时,摄取直立式尿路造影片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评价浸润性肾盂癌的 MRI 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肾盂癌的21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 MRI 平扫及 DWI 检查,其中3例进行 PWI 检查。结果21例浸润性肾盂癌中心均位于肾脏集合系统,肾脏轮廓大多无明显变化。病灶在 MRI 平扫上大多呈稍长 T1稍短 T2信号,5例病灶呈混杂 T1混杂 T2信号,病灶在 DWI 均呈高信号。3例行 PWI 扫描呈轻-中度强化。3例行肾 AMRA 检查显示肾动脉受包绕推挤,4例伴有静脉癌栓形成,11例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例伴有肾上腺转移。1例伴有输尿管尿路上皮癌,2例伴有膀胱癌。结论MRI 具有多参数成像能力及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清晰显示病灶部位及周围关系,对浸润性肾盂癌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尿路成像在输尿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200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其被临床或者手术判定为输尿管结石,所有入选的患者行64排容积CT尿路成像,并采用不同图像后处理:多平面重组法、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表面成像。 结果在入选的200例患者中,结石最小的直径为1.5mm,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的有70例,位于下段的有83例,位于中段的有35例,位于输尿管上中下段的有12例。同时还发现合并输尿管畸形的患者。其中,合并肾囊肿的有100例,输尿管囊肿的有5例,膀胱憩室的4例,合并肾结石的有30例,合并膀胱结石的有10例,合并输尿管及肾积脓的2例,肾盂及输尿管畸形的有20例。 结论64排容积CT对于输尿管结石的定位、大小、形态、数量及其周围情况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可显示泌尿系统是否合并畸形及肾结石、膀胱结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技术在小儿泌尿系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65例上尿路梗阻患儿行静脉肾盂造影(IVP)、B超及MRU检查,MRU检查应用快速自旋回波重T_2WI序列.对照MRU与手术结果,比较MRU与IVP、BUS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MRU诊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36例,重复肾3例(其中误诊1例),原发性巨输尿管症9例,输尿管膀胱入口狭窄4例,输尿管末端囊肿3例,孤立肾2例,肾结石5例,神经性膀胱2例,先天性肾发育不良1例.MRU对上尿路梗阻的诊断正确率为98.5%(64/65),优于IVP及B超(P<0.05). 结论 MRU是诊断小儿上尿路梗阻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64层容积CT尿路造影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5例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患者,均行64层容积CT尿路造影(VCTU)检查.对所获容积数据进行三维重组处理,输尿管重组方法有: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和曲面重组.结果:25 例病变中,输尿管结石15 例,输尿管癌5例,肾输尿管结核2例,双肾及输尿管畸形1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畸形1例,输尿管炎性狭窄1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临床资料证实.VCTU能清楚显示其位置、大小、形态及输尿管梗阻扩张情况.结论:VCTU重组图像清晰,对泌尿系肿瘤、结石或其他尿路梗阻性疾病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对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应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并经病理证实15例原发性输尿管癌,对其MSCT影像征象进行分析。结果:15例原发输尿管癌发生于下段7例,上段2例,中段1例,左肾盂、输尿管、膀胱同时受累2例,输尿管下段及膀胱同时发生3例。MSCT上表现为病变输尿管管腔内软组织块或管壁不均匀增厚,管腔变窄,在多平面重建图像上呈柱状,3例同时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影像所见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完全符合。结论:MSCT容积扫描能清楚显示原发输尿管癌部位、范围,可进行肿瘤分期,是极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及其泌尿系成像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目的 探讨螺旋CT及其泌尿系成像(spiral CT urography,SCTU)技术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7例输尿管病变患者中,结石9例、肿瘤5例、狭窄9例、畸形1例、炎症1例及输尿管瘘2例。均行螺旋CT泌尿系检查。注射对比剂后10-15min行螺旋CT容积扫描,在工作站利用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泌尿系立体图像。其中15例同时行螺旋CT平扫,10例行静脉泌尿系造影。结果 (1)螺旋CT平扫8例阴性结石清晰可见。(2)SCTU图像上,8例阴性和1例阳性结石可见其、形态、大小及扩张的肾孟和输尿管;5例输尿管肿可见局部管腔内对比剂柱变细或突然中断,管壁不光整;7例单纯狭窄可见狭窄部位管腔逐渐变细,管壁无明显增厚。2例迷走血管压迫致狭窄者均位于肾孟输尿管交界处;1例重复肾并输尿管畸形者显示双肾孟、双输尿管;输尿管瘘者显示瘘口位置、走行。结论 与普通CT及静脉泌尿系造影(IVU)相比,螺旋CT及其SCTU技术有明显优越性,可使静脉管病变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影像诊断价值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种检查方法在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术前经IVP、超声、MRI、螺旋CT检查,分析其敏感性。结果:静脉肾盂造影21例中直接诊断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8例,可疑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3例,占52.4%。超声检查20例中直接诊断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8例,发现肾窦分离提示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可能5例,占65.0%。MRI检查21例中直接诊断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13例,提示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可能5例,占85.7%。螺旋CT检查28例中直接诊断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19例,提示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可能6例,占89.3%。增强19例中11例轻度不均匀强化,6例均匀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结论: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的生长位置主要影响静脉肾盂造影的诊断,肿瘤的生长方式是主要影响超声的诊断。无论在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癌灶的发现还是定性方面,螺旋CT和MRI的敏感性和诊断价值优于超声和静脉肾盂造影,CT与MRI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泌尿系少见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泌尿系少见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螺旋CT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泌尿系少见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结果:乳头状肾细胞癌4例,发生在肾皮层和近肾窦各2例,CT表现均呈囊实性、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和下腔静脉瘤栓,其中2例伴肾盂积水和结石。多房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4例,其中呈不规则厚壁2例、囊性部分较大实性部分较小1例、薄壁伴壁结节1例。嫌色细胞肾细胞癌2例,CT表现为肾内实性肿块,最大径分别为2.0cm和2.5cm,边缘较光整,密度均匀,肾皮质早期增强较正常皮质低。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2例,CT均表现为肾盂内肿块边界不清,呈囊实性,伴结石及肾实质空洞。膀胱憩室口周围癌变1例,CT表现为膀胱憩室口周围不规则增厚,轻度增强;膀胱外翻癌变1例,CT表现为膀胱向前下翻出盆腔,耻骨联合部分分离,膀胱前壁乳头状结节,轻度增强。膀胱淀粉样变性1例,CT表现为膀胱右后壁不规则增厚,呈多个乳头状突入膀胱腔内,无增强。结论:螺旋CT能够清晰地显示泌尿系少见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部位、形态和增强特点,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