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5,9(16):106-107
目的定量测定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同时观察海马半胱氨酸蛋白酶1蛋白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实验于2004-01/11在中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进行,取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n=28,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假手术组(n=28,仅麻醉,不做手术),和血管性痴呆组(n=44).采用血管阻断的方法,复制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每组随机取10只大鼠,采用水迷宫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定量测定其学习记忆成绩.每组剩余大鼠在缺血后24,48,72,96,120 h及7 d处死,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区半胱氨酸蛋白酶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00只大鼠死亡4只,进入结果分析96只.①水迷宫学习成绩血管性痴呆组大鼠游完全程的时间、进入盲端的次数及时间[(3.78±1.65)min,(5.21±1.56)次,(1.90±1.38)min]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0.68±0.12)min,(1.13±0.21)次,(0.21±0.08)min;(0.76±0.13)min,(0.98±0.32)次,(0.31±0.09)min].②水迷宫记忆成绩血管性痴呆组大鼠游完全程的时间、进入盲端的次数及时间[(2.98±1.05)min,(5.62±2.11)次,(1.78±0.84)min]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0.24±0.16)min,(0.48±0.73)次,(0.04±0.02)min;(0.35±0.20)min,(0.52±0.80)次,(0.10±0.02)min].③血管性痴呆组脑缺血后24 h半胱氨酸蛋白酶1蛋白表达,为(82±12)个/视野,第3天时达高峰[(198±20)个/视野],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17±3),(20±3)个/视野].结论血管性痴呆大鼠发生了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脑区有大量半胱氨酸蛋白酶1蛋白表达.作为一种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1蛋白可能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与海马突触界面结构参数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学习记忆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方法:建立VD动物模型,以Y型电迷宫和Morris水速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应用透射电镜和形诚计量分析VD大鼠海马Gray I型突触的突触界面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VD大鼠海马CAI区Gray I型突触的突触界面曲率,突触间隙宽度,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均比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与其海马CA2区GrayI型突触的;界面结构参数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突触结构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突触结构特点,探讨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和Y型电迷宫检验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应用透射电镜和形态计量法分析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GrayⅠ型突触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GrayⅠ型突触的体积密度、面积密度、比表面、面数密度、突触界面曲率、突触间隙宽度和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分别为[0.051&;#177;0.016,(0.298&;#177;0.130)μm^2/m^3,(5.884&;#177;1.203)μm^2/m^3,(3.285&;#177;1、113)个/85.05μm^2,1.048&;#177;0.060.(13.97&;#177;0.386)nm和(33.33&;#177;0.86)nm],比假手术对照组[分别为0.088&;#177;0.019,(0.712&;#177;0.815)μm^2/m^3,(9.020&;#177;1.915)μm^2/m^3,(6.330&;#177;1.258)个/85.05μm^2,1.103&;#177;0.268,(25.40&;#177;0.92)nm和(47.73&;#177;1.15)nm]减小,血管性痴呆大鼠与假手术对照组突触平均面积分别为(1.573&;#177;0.343)m^2和(1.202&;#177;0.145)m^2。结论: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使大鼠海马CA1区GrayⅠ型突触数量减少和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锥体细胞的影响。方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治疗组,高压氧治疗30d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锥体细胞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明显提高,海马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结论高压氧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学习记忆障碍的神经病理机制。方法建立VD动物模型,以Y型电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应用透射电镜和形态计量学分析VD大鼠海马GrayⅠ型突触的突触界面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VD大鼠海马CA1区GrayⅠ型突触的突触界面曲率、突触间隙宽度、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均比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减小。结论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与其海马CA1区GrayⅠ型突触的界面结构参数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植物雌激素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肽Y的干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植物雌激素对血管性痴呆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肽Y的影响。探讨植物雌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4开始,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实验室环境喂养雌性Wistar大鼠80只1周后,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大豆异黄酮组,每组20只。采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除不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其余与血管性痴呆组均相同。假手术组及血管性痴呆模型组普通喂养,苯甲酸雌二醇组在血管性痴呆术后第2天开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45μg/kg),隔日一次。大豆异黄酮组在血管性痴呆术后第1天给大豆异黄酮(120mg/kg)喂养,1次/d。血管性痴呆术后5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观察各组大鼠在迷宫各入水点搜索水下平台的游泳距离及潜伏期;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肽Y的表达。结果:在实验过程每组有5只大鼠陆续死亡,60只大鼠完成实验并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性痴呆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大豆异黄酮组相比。游泳距离及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假手术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大豆异黄酮组差异不明显。②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大鼠海马各亚区及齿状回神经肽Y阳性细胞分布稀疏,数目较假手术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大豆异黄酮组明显减少(P〈0.05)。而假手术组与苯甲酸雌二醇组、大豆异黄酮组相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植物雌激素可取代雌激素,增加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肽Y的表达,提高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对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病变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颞叶癫痫的发病与海马神经元丢失死亡有关,但其海马神经元丢失的具体方式和详尽机制还不清楚,难以确定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Caspase-3)激活及神经元凋亡的必然联系。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模型中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3基因的表达情况。
设计:开放性实验。
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
材料:实验于2002-06/2003—06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选取出生24h内的SD大鼠10只,雌雄不拘。Caspase-3流式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BD公司,PCR引物由上海皓嘉公司合成。
方法:①将24h内新生SD大鼠断头取脑,解剖出双侧海马,制备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细胞模型。通过全细胞膜片钳对细胞模型放电情况进行检测。以培养8d并经无镁处理的神经元细胞作为癫痫样放电模型组,以培养8d但未经无镁处理的神经元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记录电位变化。②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法克隆大鼠全长caspase-3 cDNA.并加以标记;采用原位杂交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aspase-3基因表达和神经元凋亡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①Caspase-3基因cDNA的克隆结果。②Caspase-3原位杂交检测结果。③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结果: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的产物经12g/L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约800bp DNA片段区带,与预期值一致。DNA序列测定显示所得克隆的开放阅读框架长843bp。②杂交显示空白对照组海马阳性染色神经元少于10%,神经元突起饱满,形成广泛的突触联系。癫痫样放电模型组无镁处理3h后,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无镁处理12h后,有较多强阳性染色神经元,基本保持有神经元突起,但突起变得菲薄。③流式细胞分析显示。无镁处理6h后凋亡细胞开始明显增加,单位时间内凋亡细胞数不尽一致。
结论:癫痫样放电可以启动caspase-3表达,继而介导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8.
9.
珠穆根散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障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珠穆根散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障碍的作用及其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夹闭大鼠两侧颈总动脉,制作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采用水迷宫和电迷宫,在喂药前和喂药结束后对大鼠进行行为检测以检验大鼠记忆能力的变化。喂药结束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变化。用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喂珠穆根散50天后,药物治疗组与治疗对照组相比,大鼠通过迷宫的时间显著缩短(P<0.05),说明其记忆有明显的改善;大鼠海马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明显增高(P<0.05)。治疗对照组大鼠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病变以神经元细胞核和核膜变化最为显著,珠穆根散治疗组大鼠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病变明显减轻,结论:珠穆根散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能是与其调节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增强海马CA3区神经元对缺血损伤的抵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的长时程增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作为学习记忆的细胞模型逐渐被认可,但其可能机制及其与病理改变关系明确报道尚较少。目的:观察四血管阻断大鼠海马CA1区LTP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本实验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实验选用老龄健康wistar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分3个时相点:2周、4周、2个月。每时相点大鼠10只。用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采用电脑控制的穿梭箱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离体海马脑片诱导的CA1区LTP检测大鼠学习记忆电生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的超微结构改变。主要观察指标:主动回避反应(AAR)、LTP检测,海马CA1区超微观察。结果:脑缺血组大鼠AAR在2周时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lt;0.05),4周和2月时更加明显(P&;lt;0.01)。对照组海马脑片可明显诱出LTP波形,脑缺血组各时相点均几乎诱不出LTP,条件刺激前后fEPSP斜率变化的百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明显(P&;lt;0.05);但各时相点间无明显差别。脑缺血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核固缩,线粒体肿胀、颗粒减少、电子密度增高,轴突脱髓鞘,次级溶酶体形成,高尔基复合体扩张空泡、神经毡空泡等慢性缺血缺氧改变。结论:海马脑片CA1区LTP检测能够客观地反映大鼠短时记忆损害,是可靠的学习记忆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致老龄大鼠慢性前脑血流灌注不足,建立老龄大鼠血管性痴呆(VD)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大鼠脑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 结扎1个月后大鼠建成血管性痴呆模型,此时大鼠海马结构bFGF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而两个月后两组大鼠海马均有少量bFGF表达,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管性痴呆大鼠有学习记忆障碍,早期bFGF表达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2.
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背景:脑缺血时阿片受体发生变化并可导致痴呆,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对脑缺血时阿片受体变化起调控作用,故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可能起预防作用。目的:研究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减退的防治作用,探讨防治作用的神经机制。主要涉及海马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在汕头大学医学院清洁级实验动物饲养中心,3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采用持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和防治组。干预:防治组于术后即连续7d腹腔注射纳洛酮,其他两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8周后用Morris水迷宫训练方法。主要观察指标: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与防治组大鼠的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可见平台实验逃避潜伏期。三组钙离子荧光像素值。结果:假手术组和防治组与模型组的实验大鼠相比,其Morris水迷宫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假手术组为(7.80&;#177;4.70)s,防治组为(8.10&;#177;2.93)s,模型组为(21.26&;#177;17.41)s,F=15.028,P&;lt;0.01],前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假手术组为(8.45&;#177;1.19)次/min,防治组为(8.00&;#177;1.17)次/min,模型组为(4.44&;#177;1.74)次/min,F=23.257,P&;lt;0.01].前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可见平台实验逃避潜伏期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荧光像素值平均值,假手术组、防治组为135.05&;#177;29.14,139.39&;#177;30.74;模型组为484.05&;#177;298.72,较另两组明显升高(P&;lt;0.01)。结论:纳洛酮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减退有明显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防止神经细胞内钙离子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植物雌激素对血管性痴呆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肽Y的影响,探讨植物雌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4开始,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实验室环境喂养雌性Wistar大鼠80只1周后,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大豆异黄酮组,每组20只。采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除不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其余与血管性痴呆组均相同。假手术组及血管性痴呆模型组普通喂养,苯甲酸雌二醇组在血管性痴呆术后第2天开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45μg/kg),隔日一次。大豆异黄酮组在血管性痴呆术后第1天给大豆异黄酮(120mg/kg)喂养,1次/d。血管性痴呆术后5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观察各组大鼠在迷宫各入水点搜索水下平台的游泳距离及潜伏期;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肽Y的表达。结果:在实验过程每组有5只大鼠陆续死亡,60只大鼠完成实验并进入结果分析。①血管性痴呆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大豆异黄酮组相比,游泳距离及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假手术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大豆异黄酮组差异不明显。②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大鼠海马各亚区及齿状回神经肽Y阳性细胞分布稀疏,数目较假手术组、苯甲酸雌二醇组、大豆异黄酮组明显减少(P<0.05)。而假手术组与苯甲酸雌二醇组、大豆异黄酮组相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植物雌激素可取代雌激素,增加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肽Y的表达,提高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对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病变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脑伤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血管性痴呆(VD)大鼠P300与海马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改变及脑伤泰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Pulsinlli-4血管法制作VD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测定P300潜伏期,免疫组化法行海马突触素染色并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P300延长,海马SYN光密度值明显下降,但在术后8周P300缩短,海马SYN光密度值明显上升。结论 脑伤泰缩短P300潜伏期,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SYN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组织GluA1与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蛋白表达及磷酸化的影响,探讨电针的治疗作用机制。 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拟针刺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模型组、模拟针刺组和电针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以新事物识别实验筛选造模成功大鼠。4组大鼠均采用柔软型大鼠固定器固定。电针组选取百会、足三里穴,接通电流,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连续治疗7d;模拟针刺组在百会、足三里穴以毫针刺入皮下0.5mm;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只给予固定,不做其它处理。治疗结束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GluA1、磷酸化GluA1(pGluA1)、CaMKⅡ、磷酸化的CaMKⅡ(pCaMKⅡ)的表达情况,采用Image J图像分析系统对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分析。 结果模型组、模拟电针组、电针组三组大鼠造模后的探索指数[(0.526±0.112)、(0.541±0.124)和(0.498±0.099)]均较假手术组(0.785±0.097)明显降低(P<0.05);而模型组、模拟针刺组、电针组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GluA1、pGluA1、CaMKⅡ和pCaMKⅡ的表达水平[(1.216±0.102)、(1.502±0.419)、(1.516±0.392)和(0.394±0.227)]均较假手术组[(1.918±0.137)、(2.253±0.244)、(2.187±0.231)、(0.667±0.175)]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GluA1、pGluA1、CaMKⅡ和pCaMKⅡ的蛋白表达水平[(1.653±0.169)、(2.382±0.308)、(2.733±0.387)、(1.189±0.346)]明显高于模型组和模拟针刺组[(1.231±0.188)、(1.498±0.223)、(1.493±0.205)和(0.408±0.231)],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针可增加VD大鼠海马GluA1及CaMKⅡ的蛋白表达,并促使其发生磷酸化;电针大鼠百会和足三里穴易化LTP和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沉默突触转化为功能性突触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胆碱能纤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的记忆功能及海马胆碱能纤维的影响,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VD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实验动物采用纯种雄性Wistar大白鼠49只,体质量220~280g(华中科技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供给)。干预:成年Wistar雄性大鼠49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9)、VD模型组(n=40)。用避暗试验测定假手术组和VD模型组手术7d后的学习、记忆功能。将出现明显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36只V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及银杏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9只动物,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mL/100g、银杏叶提取物100,150,200mg/ks灌胃10d后,再用明、暗箱装置测定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用胆碱酯酶染色观察了各组大鼠海马胆碱能纤维的密度。主要观察指标:①GBE对VD大鼠避暗试验的影响。②CA1区胆碱能纤维染色的结果。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训练中错误次数明显增多,遭受电击的累积刺激时间(cumulated stimulation time,CST)明显延长;记忆测试中小鼠从放人明室到进入暗室遭受电击的步人潜伏期(step throush latency,STL)明显缩短,错误次数明显增多,CST明显延长(P&;lt;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学习训练中小鼠首次遭受电击后从暗室逃人明室的逃避潜伏期(escape latency,EL)明显缩短,银杏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lt;0.01);记忆测验中银杏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STL明显延长,EL明显缩短,CST明显缩短,错误次数明显减少。在光镜下可以观察到:模型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大鼠海马CA1区胆碱能纤维密度明显稀疏,吸光度明显降低(P&;lt;0.01)。银杏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鼠海马CA1区胆碱能纤维密度明显变密,吸光度明显升高(P&;lt;0.01),表明GBE可以增加VD大鼠海马CA1区乙酰胆碱的含量。结论:GBE对VD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胆碱能纤维的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的功能恢复及海马区神经细胞黏附因子(NCAM)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择SD雌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康复组20只、制动组20只和假手术组5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加降血压法制作VD大鼠模型。3组分别于术后第27,28天以水迷宫试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核糖核酸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海马区NCAM的表达。 结果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康复组学习记忆能力优于制动组,康复组NCAM在海马区的表达在术后第1天达到高峰,在第7,14天时间点康复组较制动组和假手术组均有明显增加。 结论康复训练可改善V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其海马上NCAM的表达水平的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喜德镇)组及步长脑心通组,建立实验动物模型.于制模30 d后分别进行跳台实验及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结果]模型大鼠行为学发生改变,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学习成绩及记忆成绩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步长脑心通组与模型组比较学习记忆成绩显著提高(P<0.05).[结论]本实验研究结果说明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步长脑心通能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模型中神经元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颞叶癫痫的发病与海马神经元丢失死亡有关,但其海马神经元丢失的具体方式和详尽机制还不清楚,难以确定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containingASPartate-specificprotease,Caspase-3)激活及神经元凋亡的必然联系。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模型中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3基因的表达情况。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2-06/2003-06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选取出生24h内的SD大鼠10只,雌雄不拘。Caspase-3流式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BD公司,PCR引物由上海皓嘉公司合成。方法:①将24h内新生SD大鼠断头取脑,解剖出双侧海马,制备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细胞模型。通过全细胞膜片钳对细胞模型放电情况进行检测。以培养8d并经无镁处理的神经元细胞作为癫痫样放电模型组,以培养8d但未经无镁处理的神经元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记录电位变化。②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法克隆大鼠全长caspase-3cDNA,并加以标记;采用原位杂交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aspase-3基因表达和神经元凋亡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Caspase-3基因cDNA的克隆结果。②Caspase-3原位杂交检测结果。③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结果: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的产物经12g/L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约800bpDNA片段区带,与预期值一致。DNA序列测定显示所得克隆的开放阅读框架长843bp。②杂交显示空白对照组海马阳性染色神经元少于10%,神经元突起饱满,形成广泛的突触联系。癫痫样放电模型组无镁处理3h后,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无镁处理12h后,有较多强阳性染色神经元,基本保持有神经元突起,但突起变得菲薄。③流式细胞分析显示,无镁处理6h后凋亡细胞开始明显增加,单位时间内凋亡细胞数不尽一致。结论:癫痫样放电可以启动caspase-3表达,继而介导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的功能恢复及海马区神经细胞黏附因子(NCAM)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SD雌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康复组20只、制动组20只和假手术组5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加降血压法制作VD大鼠模型.3组分别于术后第27,28天以水迷宫试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核糖核酸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海马区NCAM的表达.结果 水迷宫试验结果 显示,康复组学习记忆能力优于制动组,康复组NCAM在海马区的表达在术后第1天达到高峰,在第7,14天时间点康复组较制动组和假手术组均有明显增加.结论 康复训练可改善V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其海马上NCAM的表达水平的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