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王立琴  葛明 《铁道医学》2000,28(6):378-380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病原消失及病理改变恢复的时间,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小白鼠柯萨奇病毒B(CoxB3)心肌炎模型,在病程不同时期分别处死小白鼠作心脏免疫组化、电镜、病理检查。同时取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活性及抗心肌抗体滴度,结果 第15天时,免疫组化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21d后免疫组化检查发现病毒抗原表达减弱,而病理损伤仍然存在。此时MDA、SOD及GSH-Px恢复正常,但抗心肌抗体逐渐升高。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应抗病毒、营养心肌及用氧自由基药物治疗。感染1个月后,自由基恢复正常,因此抗氧自由基治疗不应超过1个月。  相似文献   

2.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心血管疾病中较常见的威胁小儿健康和生命的多发病。自 1994年再次修改心肌炎诊断标准后[1] ,作者收集符合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 10 2例 ,将其相关检查进行了综合分析 ,并探讨各项检查在小儿心肌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10 2例 ,其中男 6 2例 ,女 4 0例。首次发病年龄 4 0天~ 15岁 ,其中 4 0天~ 3岁 30例 ,~ 7岁 32例 ,~ 15岁 4 0例 ;病程 3个月以内 4 7例 ,3个月~ 1年 37例 ,>1年 18例 ,起病最短半天 ,病前或病中有诱因者 6 1例 ,占 6 9 6 % ,其…  相似文献   

3.
4.
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指病毒侵犯心肌或间质,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但本病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病毒在心肌内持续感染和机体免疫反应损伤有关,本文重点讨论VMC的免疫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与病毒性心肌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的直接损伤及免疫机制共同参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在病毒诱发的炎症至自身免疫的产生及进展过程中细胞因子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有关细胞因子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MC)心肌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MHCⅡ类抗原)的表达特点,探索轻度、不典型VMC的法医病理学诊断方法。方法:以10^3.5TCID50的CoxsackieB3病毒接种Balb/c小鼠,诱导小鼠轻度VMC。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MC小鼠心肌MHCⅡ类抗原的表达。结果:VMC小鼠心肌组织内MHCⅡ类抗原异常表达,部分心肌细胞膜局灶性MHCⅡ类抗原阳性。结论:心肌MHCⅡ类抗原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轻度VMC的发病机制;心肌MHCⅡ类抗原LSAB染色可望成为诊断轻度、不典型VMC的免疫病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与丹参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对红细胞(RBC)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应用评价。方法患儿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进行红细胞免疫粘附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循环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促进率(RFER)、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率(RFIR)检测。结果治疗前RBC-C3b-RR、RFER明显低于对照组,RBC-ICR、RFIR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经黄芪、丹参治疗后RbC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黄芪、丹参可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儿BBC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红细胞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黄芪与丹参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对红细胞 (RBC)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患儿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进行红细胞免疫粘附C3b受体花环率 (RBC C3b RR)、红细胞循环复合物花环率 (RBC I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促进率 (RFER)、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率 (RFIR)检测。结果 :治疗前RBC C3b RR、RFER明显低于对照组 ,RBC ICR、RFIR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经黄芪、丹参治疗后RBC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黄芪、丹参可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儿RBC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10.
复制小鼠CoxsackieB3病毒性心肌炎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其急性期血浆心房钠尿肽含量的变化和血清心肌酶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急性心肌炎时血清肌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MB,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功酸1/乳酸脱氢酶同功能2比值明显升高,而血浆和心肌ANP含量却比对照组下降。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学检查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多年来所采用的血清学检查因过路病毒的干扰已证实其意义不大[1],而直接从心肌组织中分离培养病毒又非常困难且阳性率极低[2]。分子生物学检查技术以其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为特征,有力地促进了这方面研究工作的进展。1 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长期以来被用作包括心脏病在内的病毒检查[1]。双份血清于病程的2~4周时,抗柯萨奇病毒中和抗体升高4倍以上则有助于证实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在许多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CVBIgM中和抗体持续6个月以上。然而,在一些病…  相似文献   

12.
细菌、病毒、药物和某些疾病均可导致心肌炎。据目前临床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最多,而且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日趋增多,是儿童、青年人猝死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1987~1995年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资料完整者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根据1987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  相似文献   

13.
郑海滨 《当代医学》2013,(9):147-148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5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特点,并与心肌酶进行比较。结果 45例患者中,有心电图改变35例,其中包括室性期前收缩16例,房性期前收缩12例,窦性心动过速5例,其他2例。心电图检查阳性率(77.78%)与心肌酶检查阳性率(5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多合并有心律失常,使用心电图检出率较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小鼠病毒性心肌炎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柯萨奇B-3m病毒可诱发BALB/c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本实验通过BALB/c小鼠腹腔接种CVB3m,感染后8天VMC检出率为93.33%,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及电镜检查发现:VMC伴随有心脏血管内皮细胞及心肌细胞凋亡,其阳性率为70.00%,实验结果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可能参与VMC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影响轻中型病毒性心肌炎预后的因素,方法:随访160例患者,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病毒性心肌炎预后的显性因素,结果:随访结果26%痊愈,46.9%好转,26%未好转,1%加重,按相关程度大小排列,筛选出细胞免疫功能,急性期休息时间,治疗方法,年龄,感冒频率,病程等六项为影响本病预后的显性因素。结论:足够的急性期休息时间,纠正低下的免疫功能,是改善本病预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脂质过氧化物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与自由基的关系。方法测定了6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的终产物丙二醛含量。结果显示急性期与正常组比较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1)。恢复期与急性期比较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丙二醛含量也明显降低(P<001)。而恢复期与正常组比较超氧化物歧化酶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丙二醛含量却有明显差异(P<005),但仍未降至正常值。结论表明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作用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且与病情轻重和病期长短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患儿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特征的改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VM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心电图的改变特点。结果:60例VM患儿的ECG图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以心律失常多见(依次为窦性心律失常、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和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占96.67%(58/60),其次为T波改变和ST-T改变;ECG变化中,1项改变者35例(58.33%),2项改变者16例(26.67%),≥3项改变者8例(13.33%)。结论:VM患儿普遍存在ECG图像改变,早期ECG筛查可作为诊断小儿VM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88年6月始,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本组31例,其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为4~13岁,均符合1978年全国九省市小儿心肌炎协作组提出关于1983年修改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气促31例、心慌、心悸30例,心律不齐28例,心音低钝30例,心界扩大5例,二尖瓣区闻及五级以上收缩期杂音5例,心包少量积液2例,阿斯发作3例。3X线表现:31例胸部X线检查,心影扩大5例(轻~中度扩大),肺血无明显改变。4心电图改变:①窦性心动过速2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房颤2例,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联合用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应用大剂量VitC、参麦注射液1.6-二磷酸果糖,口服辅酶Q10、VitE及中药。结果 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治疗前后均有显改善。结论 给予早期、足量、联合用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02例患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