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液科常见出血性疾病之一,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等特征[1:1].内脏出血是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2].我科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ITP1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能使大部分患者获得缓解,但经糖皮质激素和脾部分栓塞术后复发或无效的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常规治疗无效,过低的血小板常常是出血危象的主要原因,也是(ITP)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多认为与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减少有关.有一部分患者用激素、脾脏切除术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而危及生命.近年来,人们选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D-IVIG)治疗ITP取得较好疗效.现将1997年~1998年接受ID-IVIG治疗的ITP患者的临床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占小儿出血性疾病总数的25%~40%[1].由于患儿循环血液中产生抗血小板(Plt)膜抗体,导致Plt免疫性破坏增多而引起Plt减少.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及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等的应用,能使大多数患儿获得缓解,但对难治性ITP的治疗非常棘手[2].由于常规治疗无效,过低的Plt常常是引发出血危象的主要原因,也是ITP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从2007年起对难治性ITP加用环孢素A(CsA)或(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7年1月~2011年1月确诊的ITP住院患儿23例,均经大剂量激素、长春新碱、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半年无效.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常见出血性疾病,多为急性病例,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敏感,少数反复发作,转入慢性,对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我们应用干扰素(IFN)治疗20例慢性ITP(CITP)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登科  李沁 《贵州医药》2006,30(11):1024-102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内脏的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及成熟障碍;存在血小板抗体等。临床分为急性或慢性ITP。幽门螺杆菌(Hp)现已被证实与慢性ITP、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引起广泛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我院对1例ITP住院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泼尼松及中药治疗,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轻者以皮肤黏膜出血点为主,严重者可导致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选择有效药物治疗,迅速提高血小板计数,是抢救ITP所致的严重出血的关键。我们采用甲基强的松龙(简称甲强龙)联合硫唑嘌呤治疗重症ITP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引起广泛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我院对1例ITP住院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泼尼松及中药治疗,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外周血血小板数目减少为特征.轻者无明显出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月经过多,甚至内脏及颅内出血,危及生命.ITP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主要与自身免疫有关.ITP尚无法根治,西医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王若  马利峰  康建省  乔娜 《河北医药》2012,34(11):1748-1749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研究表明,ITP与血小板表面的免疫球蛋白(血小板抗体PAIg)有关[1],ITP患者血浆PAIg是正常人的7倍,这些血小板抗体产生的部位主要在脾脏,ITP患者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器官也是在脾脏,因此,脾切除既减少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又消除了血小板破坏的场所,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ITP患者,脾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腹腔镜脾切除(lparoscopic splenectomy,LS)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我科2002年6月至2011年1月行腹腔镜脾切除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7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无明确诱因的独立性外周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特点。ITP临床表现变化多样,如无症状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严重内脏出血、致命性颅内出血等,老年患者致命性出血等风险明显高于年轻患者。该病主要发病机制是血小板丢失其自身抗原免疫耐受性,导致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活化,介导破坏血小板加速和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不足[1]。本文报道1例ITP合并急性脑卒中的治疗过程及药学监护体会,为临床提供参考。1病历摘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LD-RIT)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糖皮质激素无效或复发的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36例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成人ITP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应用LD-RIT联合rhTPO治疗(试验组)或单用LD-RIT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起效时间、治疗后14、28和90 d的血小板计数、出血评分、完全反应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起效时间缩短(P<0.05).治疗后14和28 d,试验组血小板计数和完全反应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出血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感染、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单用LD-RIT比较,LD-RIT联合rhTPO治疗糖皮质激素无效或复发的成人ITP,可缩短起效时间,提高血小板水平,减少出血风险,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以血小板减少和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要表现。泼尼松常作为治疗ITP的首选药物,对约2/3者有效,减量或停药后易复发,长期用泼尼松  相似文献   

15.
廖若男  李卓江 《贵州医药》1993,17(3):129-131
本文报道应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91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表面相关IgG(PAIgG)进行定量检测,以评价PAIgG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其他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鉴别以及ITP发病机理的探讨、治疗选择及疗效判断等的价值。结果发现52例ITP中47例PAIgG显著高于正常(占90.4%),而39例其他血小板减少症仅10例PAIgG高于正常。两者均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PAIgG对ITP的诊断有价值,并有助于阐明ITP的免疫机理,13例PAIgG动态测定与同日血小板计数相比较,显示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提示动态测定PAIgG及血小板计数对ITP的疗效判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ITP的临床特征及常用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预后。方法结合临床实际,回顾性分析134例接受治疗的ITP患者疗效及预后。结果 13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或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出现治疗反应者100例(75%),无反应者34例(25%)。治疗结果显示,发病时血小板计数越低(<20×109/L),其治疗效果越佳(P=0.011)。18~40岁的患者较41岁以上患者疗效好(P=0.000)。30(23%)例患者在治疗时出现了与治疗相关的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血糖升高。1(0.74%)例患者因肺部感染而导致死亡。结论 ITP患者出血程度与发病时的血小板计数无关,而糖皮质激素仍是ITP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对于需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还应密切观察药物的相关副作用,以便发现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多见于女性青少年、儿童患者,其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属于难治性疾病;我院血研所1995年1月~1999年6月应用环胞霉素A(CsA)、长春新碱(VCR)联合治疗慢性ITP2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讨论持续性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治疗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来本院治疗的120例持续性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在经过不同治疗方案后临床疗效及不同出血部位对血小板减少程度的影响对比。结果单用激素治疗与激素+IVIG治疗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激素+免疫抑制剂,组件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黏膜出血与非黏膜出血对血小板减少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持续性ITP和慢性ITP患儿施以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可以明显减弱出血症状,降低贫血症发生,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采取人血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2017年8月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ITP患者81例纳为参研的样本,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前者实施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血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疗效、血小板指标、出血症状以及血小板抗体改善的优劣。结果研究组总疗效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指标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构成统计学意义,其中研究组改善的程度大于常规组;研究组出血症状与血小板抗体改善的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ITP时采用人血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可减少止血用时,优化血小板指标,临床推荐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13 0例ITP患儿分三组 ,①普通治疗组 ;②冲击治疗组 ;③免疫球蛋白治疗组 (球蛋白组 )。结果 常规剂量的泼尼松与激素冲击疗法治疗ITP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而激素冲击疗法与激素冲法加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ITP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全身出血症状不严重的患儿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仅限于治疗出血症状严重、有生命危险的危重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